高一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语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部分知 识点总结
一: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高中语文语法之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 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 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 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 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 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 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 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 南面""中间"等。
高中语文语法之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 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高中语文语法之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 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 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 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 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 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 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 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 如"次、下、回、趟、场"。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语文语法归纳总结(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 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 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 就可以了。 语文语法归纳总结(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 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二语法一、语法概述(常识,只作为了解)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主要包括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3、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4、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是陈述关系。

主语可以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2)宾语动语一个句子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那就会有动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3)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4)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5)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它主要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基础知识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1. 主谓宾构成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事物。

2. 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3. 补语和表语分别是及物动词和系动词的补充成分。

补语补充及物动词的宾语,表语补充系动词的主语。

二、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名称,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分为定语和表语。

4. 副词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程度、情况、时间或地点。

5.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6. 介词用来标明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7. 连词用来连接各种成分,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

三、时态1. 现在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

2.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在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6. 将来进行时表示将来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要进行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谓语+宾语。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谓语+被动语态助动词+宾语。

五、语气1.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

2.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

3. 疑问语气表示问句。

4.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

六、副词1.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状语副词等。

3. 副词还有些特殊用法,比如“不”,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副词;“很”可用来加强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

七、代词1. 人称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指称关系。

2. 物主代词表示拥有关系。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

4. 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物。

高中语文 语法知识基础版

高中语文 语法知识基础版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 初十。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 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六)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
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
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如 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 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⑥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 名词短语组成。 如:从山中(来)、向沙漠(进军)、为人民(服务)、 因下雨(中止)、把大门(推开) 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⑦复指短语(同位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 基本一致的词构成的短语。如故乡四川、伟大领袖 毛泽东、酒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 刘德华等。 ⑧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 短语。如去踢球、去领书、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⑨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 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 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如 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 瓮、引人入胜、放虎归山等。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 (动) 成了一个大花脸 (形)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看 它起的作用。
二、短语
• 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 单位。能充当句子成分。 • 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 并列、偏正、动宾、动(形)补、主谓、 介宾、复指、连动、兼语、特殊
短语的类型
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 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 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如:老师和同学(名+名) 调查研究(动+动) 培养和提高 庄严肃穆(形+形) 我和你(代+代) 四面八方(数量+数量) 又如: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 等。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名词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种类: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精讲(思路清晰)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精讲(思路清晰)

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 2、都能作状语。
副词语法功能: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很有有一一些些挺挺出出色色的的篇篇章章,,一一般般说说来来艺艺 术价值的确极极其其不不如如国国风风。。小小雅雅中中偶偶尔尔有有一一些些 士大夫抱大怨肆或抱讽怨刺或王讽室刺的王诗室,的但诗他,们但毕他竟们缺毕少竟 缺人民少所人受民的所切受肤的之切痛肤,之因痛而,揭因露而社揭会露现社实会必现定实 必缺乏定深缺度乏。深度。
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登上飞
担任。
机。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续表
成分
说明
符号
举例
定语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 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 ) 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担任。
大地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第三讲:
句子成分划分
一.构成句子的六种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1.单 句 (1)一般单句成分 成分
说明
符号
举例
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
明是谁或是什么。常由名词、 —— 他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明确:A、B项代词指代不明;C项“和”可做连词或介词。做连词时, 表示“瞒着财务总监和副总监”两人;做介词时,表示“瞒着财务总监” 一人),该句词性不明;
运用词性解决问题——文言词义推断
3例: (渔人)欲穷其林 一狼洞其中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列
并列
并列
偏正
偏正 主谓
三、句子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句子的成分
主语
句子的成分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定语
例:高一3班的班长向老师说清楚班里发生的事情。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一、词性
分类 名词
动词
概念
词类表 (12类) 例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时间、 方位、处所等
老师、书本、经验、明天、 夏季、东、西、上、下、晋江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存现、使令、 判断、相似、心理活动、能愿、趋向、
跑、赞扬、想念、喜欢 使、让、有、提高、象、似 应该、能、上来、是、就是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 状态
数词
表示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量词 代词
表示物量或动量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高、圆、甜、美丽、快、安静
一、一万、上万、第一、初六、三分之 一
个、辆、件、次、回 我、大家、这、什么、怎样
分类 副词
概念
例词
放在动、形前表范围、程度、否定、语气、频率、 都、才、最、不、难道、经常 情貌
啊、哎呀
模拟声音的词
丁当、扑通、喵喵
把下面一段话分解成词,并指出词性。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 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练习答案
我 提 着 这 灵巧 的 小 桔灯,慢慢 地 在 黑暗 潮湿 的 山路 上 走 着。这 朦胧 代动助代 形 助 形 名 形 助介 形 形 助 名 名动助 代 形 的 桔红 的 光,实在 照 不 了 多远;但 这 小 姑娘 的 镇定、勇敢、乐观 的 精神 助 名 助名 副 动副助 形 连 代形 名 助 形 形 形 助 名 鼓舞 了 我,我 似乎 觉得 眼前 有 无限 光明! 动 助代 代副 动 名 动 形 名
义愤填膺 声色俱厉 笔耕不辍 三顾茅庐 迟疑不决 麻木不仁
前功尽弃 沁人心脾 抑扬顿挫 怒不可遏 慷慨激昂 无私奉献
挑拨离间 爱国青年 奔向未来 棒极了 和睦家庭 幼年时期
茫然四顾 蛛丝马迹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防范措施 天资笨拙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状语:动词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 状态、范围、对象等。
1、我[没有][认真]考虑。 2、我妹妹[昨天][从乡下]来了。 3、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4、动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补充说明前面的词。(即 补语) 示例:酷得很 看透了
5、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示例:上帝死了 脑袋晕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二、短语
五种基本的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示例:老师和学生、大狗和小狗、报经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叫状语,名词
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 示例:鳄鱼的眼泪 很酷 苗条的身段 3、动宾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 示例:吃豆腐 痛打落水狗
1、白云下面是大海。 2、老实人讨厌绕弯子。 3、这些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附加的成分。 描写性定语: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限制性定语:用来给人或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
1、(壮丽)的故宫将留在(我)的记忆里。 2、小舟终于驶进了(风平浪静)的港湾。 3、我们共同欣赏(颐和园)的湖光山色。 4
主谓 主谓
并列
义愤填膺 声色俱厉 笔耕不辍 三顾茅庐 迟疑不决 麻木不仁
主谓
主谓
主谓
动宾 并列
并列
前功尽弃 沁人心脾 抑扬顿挫 怒不可遏 慷慨激昂 无私奉献
主谓
动宾
并列
动补
并列
偏正
挑拨离间 爱国青年 奔向未来 棒极了 和睦家庭 幼年时期
并列
偏正
动补 动补
偏正
偏正
茫然四顾 蛛丝马迹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防范措施 天资笨拙
介词
放在词或短语前头,与之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 处所、对象、目的等
被、从、在、把、关于
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词,表并列、转折、因果、 和、因为、如果、只要、或者、而
假设、条件、选择、递进关系
且、虽然
分类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概念
例词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 语气助词
的、地、得、着、了、 过、呢
表强烈感情或呼唤、应 答的词
主语:陈述对象,放在谓语前,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1、这些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2、粮食丰收了。 3、每个人的创作道路都很不相同。 4、她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5、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由他负责。 6、写小说真不容易! 7、人多了更不方便。
施事主语:主语表示动作的发出者。 1、我们到泰山看日出。 2、前面的车子转弯了。
受事主语:主语表示动作所支配或所关涉的对象。
1、钱花的不少了。 2、这样的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谓语:用来陈述主语,点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等等。
1、春天来了。 2、枫叶红了。 3、白云下面是大海。 4、老实人讨厌绕弯子。 5、今天星期四。
谓语:是带宾语的成分,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 宾语:被支配、关涉的对象。
高一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 独成词。(走)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 独成句。(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 上语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