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一、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由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
管理的实践由来已久,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献中,就有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记载。
不过,那时的管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处理事务,安排教会活动,指挥军事战役、治国施政方面。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从而引起了对工厂如何进行管理的需要,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18世纪后期,英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1769年机械师瓦特发明的蒸气机得到广泛采用,手工业的生产转变为机器的生产,工厂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代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
工厂制度的出现,要求对机器大工业的管理必须采用新的科学的方法,那种依靠个人的主观经验和臆断行事,显然不适应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始了对工厂管理的探索。
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于1769年和1771年设立的毛纺织厂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工厂。
他们在连续生产、厂址选择、工厂纪律、劳动分工、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之间如何协调等方面都有创造。
1800年英国的索霍制造厂开始有了工作设计;按充分利用机器的要求进行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完善的工资支付办法;完善的记录和成本核算制等管理工作。
这一时期,尽管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由于工厂管理实践的结果,管理思想已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时,在西方特别在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管理思想家。
二、早期管理思想家及管理思想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劳动分工的好处,这无疑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件

“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
“行政(官僚)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
• 1、科学管理理论
• (1) 泰罗及其代表作
•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 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 疾而被迫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他在该厂一 直干到1897年。泰罗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 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 理》(代表作1910年出版)。泰罗通过这一系列的著作,总 结了几十年试验研究的成果,归纳了自己长期管理实践的 经验,概括出一些管理原理和方法,经过系统化整理,形 成了“科学管理——泰罗制”的理论。泰罗在管理理论方 面做了许多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 础。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 这个称号并被铭刻在他的墓碑上。
(10)秩序:使工作和材料有秩序以支持组织目标,做 到“有其位,在其位,谋其事”。
(11)平等或公平:平等的纪律和秩序提升员工承诺。 主管人员对其下属应仁慈、公平,才能使下属表现出 热心、忠诚。
(12)人员的稳定:加强员工的忠诚,促进长期工作, 因为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
(13)首创精神或创造力:鼓励、激发员工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在支持组织目标方面自己决策,使组织充 满活力。
科学工作方法
标准化管理
管理制度
计划与执行分开 差别工资制度
经 济 人 假 设 理论基础
职能工长制
(3)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将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罗科学管理 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近代的分析方法 形成观点和理念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 验。开创了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代替旧的经验 管理的时代。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用于一切企业。
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
a、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 b、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c、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 d、会计活动(盘点、成本、统计); e、安全活动(设备维护、职工保护); f、管理活动(核心,五大职能)。
(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 a、工时研究 研究人们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 b、动作研究 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 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去
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工人的疲劳,提高劳动生产 率。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
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g、合理的报酬
薪级制度应公平,以激起工作热情为限。 h、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体现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相反则是集权。 i、等级链与跳板原则
简单、迅速、可靠,可以减少信息失真和时间延误。及维护了统 一指挥原则,又大大提供了组织的工作效率。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 、行为管理理论 三、数量管理理论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全面质量管理 七、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第三阶段——数量管理理论
内容主要包括: (一)运筹学(基础) (二)系统分析 (三)决策科学化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 、行为管理理论 三、数量管理理论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全面质量管理 七、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生铁搬运实验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官僚组织理论
行为管理 思想
霍 桑 试 验 行 为 科 学
定量管理 思想
管 理 科 学 作 业 管 理 中计 的算 运机 用在 管 理
权变管理 思想
系 统 理 论 权 变 理 论 过 程 理 论
一、 科学管理思想(P61)
“科学管理思想”或“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
初——20世纪30年代) ,主要包括:
7、 对泰勒制的评价
2)局限性
① 将工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是资本家最大限 度压榨工人的手段
② 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 社会的因素 ③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 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 和管理的问题
(二)一般管理理论(P63)
与泰勒侧重于研究基层的作业管理不同,一般管理理论 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 被 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差别计件工资制
是一种报酬制度。其内容包括: 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 作定额。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 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如:
工作定额100件,正常单价1元 完成80件,每件0.8元,共64元 完成120件,每件1.25元,共150元
泰罗的主要工作
(2)标准化 为使工人能以标准的方法进行操作,完 成较高的劳动定额,还必须根据作业方法 的要求,使工人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工具、设备、材料等)标准化
4、 泰勒制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目录
CONTENTS
• 管理理论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演变 • 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早期的管理思想
总结词
简单、直接、经验
详细描述
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基于实践经验,管理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总结管理方法, 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
05 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 望
管理理论面临的挑战
1 2 3
组织变革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不 断适应变革,管理理论需要更好地指导组织变革 。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挑战
随着员工队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管理理论 需要关注如何创造一个包容的工作环境,激发员 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的挑战
总结词
精益管理理论注重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效 益,追求卓越的管理效果。
详细描述
精益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持续 改进和追求卓越。它强调通过优化流程、降 低成本、提高质量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盈 利能力。这种理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数字化管理理论的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数字化管理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组织的 决策效率和运营效果。
官僚制组织的形成
总结词
专业化、分工、规则导向
详细描述
官僚制组织形式强调专业分工、层级制度和严格遵守规则,这种组织形式在现代企业中仍然广泛存在 。
02 管理理论的演变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行为科学理论的出现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工作中的人 性、行为和管理方式。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强调对人的 行为和心理的研究,以改善管理效果。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论述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科学管理产生以后,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管理理论。
比如,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
他的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管理原理》等。
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经验方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罗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
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法约尔第一次对管理的一般职能做了明确的划分,第一次对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因此,他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非常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提炼出十四项原则。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齐名。
3.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由于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管理学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萌芽阶段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萌芽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
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顺道
顺道即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 为由每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 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 顺道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理好国家, 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 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 业的成败。“得贤人,国无不安广……失贤人,国无不危。” 诸葛亮总结汉的历史经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 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 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墨家
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 是墨子的基本管理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把义、利二者看做同一
事物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墨子选贤才的方法:
其一,“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在实践中选拔,不 单要对被选拔者察“其言”,还要观“其行”;要考查“其德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兵家
孙子是中国最杰出的兵学大师,他的思想对现在的商战 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孙子的战争原理,可概括为四项, 即“慎战”、“先知”、“先胜”、“主动”。 7.《管子》 《管子》是一部世界上写作时间较早,内容非常丰富, 融各家管理思想于一炉的古代国家管理学巨著,它是一部以 国家宏观管理为主要特色的管理理论著作。它认为心术论的 核心是:以天地为心,以法治国,以德治人。
管理理论概述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概述形成和发展管理理论概述:形成和发展管理,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的概念,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朴素管理思想到现代的复杂管理体系,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断适应着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经有了管理的雏形。
例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就需要对人力、物力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调配;古代中国的长城修建,也离不开精心的规划和管理。
但这些早期的管理实践更多是基于经验和直觉,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工业革命的到来,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逐渐兴起。
这时候,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他认为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管理思想奠定了基础。
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致研究和标准化,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比如,他主张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时间的标准化以及工人的选择和培训。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
与此同时,亨利·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
他认为管理活动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大职能,并强调了管理原则的普遍性。
法约尔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管理,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组织管理领域。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为管理理论带来了新的视角。
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工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这一发现促使管理者开始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感受,重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战之后,管理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
管理的领域不断拓展,出现了众多的学派和理论。
其中,管理过程学派强调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对管理过程的研究来提高管理效率。
决策理论学派则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者需要在各种不确定性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泰勒的评价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 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 把人当经济人 局限于基层管理
精品课件
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长期担任一家大 型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 管理理论的先驱者,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 之父”。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书。 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精品课件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6.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计划有专门的计划部门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工人则 专门从事执行职能,而且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标准执行。 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 即按照不同的职能,把管理分成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的职 能设立一个职能工长管理。 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即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事务下放,自己只处理例外事务。
精品课件
法约尔组织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思想
2.关于管理的一般原则。 围绕着管理活动的职能,法约尔提出了14项一般 原则,即⑴劳动分工、⑵权利与责任相符、⑶确 立和遵守纪律、⑷统一指挥、⑸统一领导、⑹个 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⑺公平支付报酬、⑻权利 适当集中、⑼划分等级及系列、⑽秩序、⑾公平、 ⑿保持组织成员稳定、⒀创造精神、⒁团结协作。
精品课件
古典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
注重管理的科学性、法理型和纪律性; 把管理对象看成是管理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 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 而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以及对管理的影响。 这一段的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学派和组织管理学 派为主干形成的。
精品课件
人际关系论
“霍桑试验”与梅奥 梅奥(1880—1949),美国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 心理学教授。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芝 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 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 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
精品课件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精品课件
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
泰勒
法约尔
西蒙
马克斯·韦伯
精品课件
泰勒及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1856-1915)美国人,被后人称为“科学 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才能, 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作的才能。
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 《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
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 变化,而在于人的因素;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 的影响,而却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精品课件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工人除了有经济金钱收入的需要外,还有许多方面的社会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品课件
泰勒的主要实验
秒表测时 搬运生铁实验 铁锹实验 高速钢实验
精品课件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围绕提高效率,泰罗对工作的工时和动作进行了详细的分 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定额原理。 2.为工作挑选一流员工。 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最合适该工作的员工,实现员工的 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最佳匹配的原则。 3.实现标准化管理。 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有关标准,使工作人员掌握标准 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 作环境标准化。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职业管理课程教研室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
学习目标
二
主要内容
三
重点内容网络图
精品课件
一、学习目标
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 趋势; 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解我国当代管 理思想的演进;
精品课件
二、主要内容
1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2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3 法约尔组织管理过程理论 4 马克斯·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5 古典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 6 霍桑试验的结论分析 7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8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精品课件
对法约尔的评价
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弥补了泰勒的不足 原则不够精炼
精品课件
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 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 发表过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提出了理 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 论之父”。
精品课件
马克斯·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3.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力管理。 管理严格遵守制度和纪律,一切按照制度和纪律 进行。 4.管理遵照对事不对人原则。 人员的任用按照职位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考试和 教育培训,根据候选人的能力决定任用;同时, 组织中人员的关系遵循法理性原则,以职位关系 为支配,排除感情因素的影响。 5.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 领导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
精品课件
马克斯·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把人类社会的权威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传统型、 魅力型、法理型。 关于组织的研究和主张主要根据法理性权威进行,据此, 他确定了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 1.提出法理性权威的基本原则和概念。 韦伯认为,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都必须按理性化原则进行。 2.管理组织必选科层制设立。 即按照明确的分工和自上而下的从吉利同来构建管理的组 织;分工按照职能化原则进行;层次按照上下级节制安排。精品课件来自组织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思想
1.关于管理的基本职能。 法约尔认为,就一般企业而言,其主要活动有六 项,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等 活动,管理只是企业的活动之一。 管理活动在六项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关系到 其他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企业管理活动可分为不同的职能性活动,一般来 说,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 基本职能。
精品课件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 根据对工时的分析,制定了科学的定额标准,按 照标准实行“差别计件报酬制”,这种制度的根 据不是具体职位而是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 5.劳资双方对提高生产效率共同合作。 在劳动过程中,雇主更关心的是成本的降低,而 工人更关心的是提高工资待遇,只有双方合作和 协作才能共同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双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