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03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

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

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

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

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

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

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握重点思想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自然哲学家。

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

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

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希腊化和罗马政治思想

希腊化和罗马政治思想
●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耶酥面对罗马统治者对他是否自称为王的 审讯,说了一句极不寻常的话“我的国不属于 这个世界”。这句话典型地表达了基督教从彼 岸关怀的立场出发对政治所采取的态度,亦即 与世俗政治的疏远。 在使徒们的心目中,基督教只是这个世界 的匆匆过客。“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 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

他最为赞扬的,还是公元前3—前2世纪稳定下来的 罗马共和国体制。这种政治制度中有三种权力机构, 他们是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他们分别代表了君主 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他还发现了另外两个有助于政 治体制稳定的因素:宗教和法治传统。 • 他认为,罗马的混合制胜过斯巴达,因为,其一 自然胜过人为;其二,三种因素的竞争胜过一种因素 的协调。(斯巴达的稳定只是仰仗一个集团,即贵族 元老院的努力,它的做法是在对立的其他两方面之间 搞好协调,设法维持彼此的平衡。而在罗马体制的运 行过程中,可以看到三种因素中,没有任何一方在缺 少其他两方的因素下,可以有所作为,体现了分权制 衡的思想)
自然法思想
• 他继承斯多葛的思想,主张人为法的制定应该以 自然法为准则。他认为,正义的始端应该导源于法律, 因为法律乃是自然之力量,是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 是合法与不合法的尺度。 •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 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唯一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 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 的禁令禁止制止人们为非作歹,它的命令与禁令总是 对善良的人们有影响,对恶人并不奏效,用人为法来 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 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
安提斯泰尼(前445-365)
●享乐为恶 ●抛弃家庭 ●拒绝文明 ●远离政治,政治像火 ●倡导精神自由 ●主张人人平等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课件》2第二章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课件》2第二章
前306年,伊壁鸠鲁又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学校,后人称“花 园学派”。他坚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学校里既有妇女,还有奴隶。
公元前300~280年,著书300余卷,但只留下2封信和《格言集》和《学说 要点》两部残篇。后世学者以此建构起“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 与著名的斯多亚主义(Stoicism)一起构成古希腊哲学的两大支柱。
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基本内容
社会背景 希腊化三大流派 古罗马政治思想
罗马法的影响 基督教政治思想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首页
(一)社会背景
●城邦制度衰落
●帝国时代来临(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
●种族与文化交融
●政治由强权维系
(二)思想特点
●个人与国家疏远
●公民权扩大
●关注点由公共转向个人 ●个人主义萌发
●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平等 ●世界主义思潮兴起
下一页
亚历山大帝国大事年表(前336-前323)
前338年,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征服全希腊,次年成立科林斯联盟 前336年,腓力被波斯刺客杀死,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 前334年,亚历山大率35000军队和160艘战船,远征东方
“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前333年,首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在伊苏斯击败大流士三世
前323年,来到雅典,由于母亲是色雷斯的女奴,没有公民权。
前320~310年,伊壁鸠鲁跟随柏拉图的弟子邦费罗斯(Pamphilos)和唯物 主义者德谟克里特的弟子诺斯法耐斯(Nausiphane)学习,基本上秉承后者, 反对前者。
前310~309年,伊壁鸠鲁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学校,先是在弥狄莱勒斯 (Mytilène),后来在莱斯波斯岛(Lesbos),最后是小亚细亚的兰普萨克 (Lampsaque)。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探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从政治思想发展来看,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古希腊政治思想伴随着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演变。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度与城邦制度,特别是希腊人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使得自然政治惯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将国家起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认识,这促进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与伦理政治观的特征,也是自然政治观的体现。

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思想也不断丰富繁荣,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并深刻影响到中世纪和近代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做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神学政治观有三个特征: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

奥古斯丁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进行了权威的论证,开创了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阿奎那创立了庞大的神学体系,是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奥古斯丁、阿奎那。

路德、加尔文)(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文艺复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以抽象人权为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实质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犬儒学派与庄子比较
不同旳“自然”
超脱旳生存智慧
动物旳生活方式
伊壁鸠鲁
(BC341-BC270)
卢克来修《物性论》
《德谟克利特旳自 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旳自然哲学旳差别 》
伊壁鸠鲁学派
●追求快乐自足 ●逃避公共生活 ●社会契约学说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be free of fear lying upon a pallet, than to have a golden couch and a rich table and be full of trouble.
快乐
斯多葛学派
芝诺(BC336—BC264 )
斯多葛派分期
自然法
• 宇宙内在旳规律:“逻各斯”、“命运” • 拟人化称呼:“理性” • 以泛神论旳方式称呼:“神”、“宙斯”
“自然法是神圣旳,拥有命令人正确行动和 禁止人错误行动旳力量”。 ——芝诺
宿命论
• “乐意旳人,命运领着 走,不乐意旳人,命运 拖着走。”
• 周伟驰:《 奥古斯丁旳基督教思想》,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 李瑞萍:《奥古斯丁图传》,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23年。
思索题
1.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旳总体特征。 2.希腊化时期旳三大思想派别及代表人物。 3.斯多葛派 4.西塞罗 5. 国家是人民旳事业 6.简述基督教旳政治价值观。 7.简述波利比阿和西塞罗旳主要政治思想。 8.简述奥古斯丁旳主要政治思想。
双城论
• “两种爱发明了两座城,由只爱自 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旳爱, 造成 了地上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 己也轻蔑旳爱, 造成了上帝之 城。”
• 国家是“一种由所爱旳事物一致而 联合起来旳理性动物旳共同体。”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圣才出品】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圣才出品】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一、名词解释1.西塞罗答: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其代表作是《论共和国》。

他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了罗马。

在维护共和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

西塞罗对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作了创造性的介绍和阐述,为共和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2.双城论答:双城论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二、简述题1.比较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答:(1)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国家观的相同之处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法律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强调法治,良好法律是前提,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应一律服从,西塞罗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法律不能违背自然法准则。

(2)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国家观的不同之处①在国家概念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城邦是公民自治团体,没有区分和辨析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西塞罗则提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联合体,他对国家与社会做了细小的区分。

②在国家的起源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的历史必然;而西塞罗则强调国家是许多人基于利益和生存方式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③在国家基本要素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公民是国家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而西塞罗则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基本要素。

④在国家政体的组成上,亚里士多德强调主张建立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兼顾贫富两者利益的共和政体;而西塞罗则主张建立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平衡政体”。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什么是“中庸”原则?梭伦改革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答:影响:梭伦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的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为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毕泰戈拉学派的影响?答:毕泰戈拉学派认为,数是外物的本源。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构成和谐。

“和谐”的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

该学派用它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反合乎这种比例,就产生和谐。

比如,各天体之间距离的数的比例关系构成整个天体的和谐;人体内的湿和干、冷和热、苦和甜之间适当的比例使人健康;“黄金分割段”作为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产生和谐的美感,这种造成适当和谐的比例、尺度就是正义。

关于城邦(古希腊城邦有哪三个阶级构成,哪些人在治理,城邦的特征(内、外部看),有哪些思想家对城邦的稳固做出了贡献)答:特征:(1)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从外部特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2)从本质上说,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力的义务的政治体系。

(3)城邦政治是极其多元化的;(4)政治制度变动不居;组成: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外邦人。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技术和学问,它包括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的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4)公民的政治视角。

什么是智者?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用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主张。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

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

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

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

是人间法律的源泉。

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

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28
伊壁鸠鲁语录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亡。 ——伊壁鸠鲁
03:28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流派
(二)犬儒学派cynicism 第欧根尼(前412-前324) ●批评文明制度 ●反习俗的生活方式 ●苦行与禁欲 ●反习俗的政治主张 ●推崇世界国家
03:28
(三)斯多葛学派
03:28
03:28
母狼乳婴
■维纳斯 ◆埃涅阿斯
▼罗穆卢斯
▼瑞莫斯 祖父:努米托 兄弟:阿穆利乌斯 独女:西尔维娅 战神:马尔斯
03:28
罗马历史 罗马王政时期 公元前753年至前510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
03:28
罗马历史 公元前64年至前44年凯撒、庞培、克拉 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 公元前43年至前28年开始屋大维、安东 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前27年,进入帝国时代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主要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 叙利亚、犹太、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 古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时间范围通常认为开始于公元前323年
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吞并最后 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
03:28
亚历山大大帝和赫费斯提翁
03:28
03:28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自学) 课堂思考: 公法不发达的原因? 私法很发达的原因?
03:28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自学)
《十二铜表法》 (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
03:28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自学)
查士丁尼和他的大臣们 (这幅马赛克浮雕发现于原西罗马所在地拉韦纳的教堂中)
政体循环思想 君主政体暴君政体
贵族政体寡头政体
民主政体暴民政体
0(拉丁文,Senatus)是一个审议的团体,它在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政府中扮演着极其重 要的角色。这个字Senatus已来自拉丁字senex(老人或长者);
03:28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二)西塞罗(前106-前43) ●出身骑士,任执政官, 捍卫共和传统。 ●理论贡献:传承斯多葛 派思想;总结罗马共和国制 度。 ●著《论共和国》《论法 律》
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03:28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流派 (一)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前341-前270) ●倡导幸福与快乐
●追求社会安全与灵魂安宁 ●不参与政治;寻求友谊 ●国家产生于契约
●正义在于互利
03:28
对伊壁鸠鲁评价
“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攻击古 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 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起源于 social contract(社会契约),这一观点就 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03:28
第欧根尼语录 “每种通行的印戳都是假的。人被打 上了将帅与帝王的印戳,事物被打上了荣 誉、智慧、幸福与财富的印戳;一切全都 是破铜烂铁打上了假印戳罢了”。
——第欧根尼
03:28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流派
安提斯泰尼(前445-前365) ●享乐为恶 ●抛弃家庭 ●拒绝文明 ●远离政治,政治像火 ●倡导精神自由 ●主张人人平等
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03:28
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教学目的】 了解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主要内容】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学派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五、基督教政治思想
03:28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一)社会背景
●城邦制度衰落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在《论法律》一书中,西塞罗论述了共 和国的法律原则,特别是以拉丁语对斯多 葛派的自然法思想作了创造性的介绍和阐 释,从而为共和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
一个抽象的理论依据。
03:28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自然法是正义之源,人类法律之根 ①明确的认为法有自然法和人定法之分; ②自然法的本质是正确的理性 ③自然法是正义的基础——自然正义观 ④不符合自然法的人定法是无效的 ●人类自然平等,政治是所有人的政治
03:28
【补】天使的反叛
“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 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 同等。”(以赛亚书14:13、14)(路西弗-光明之子-撒旦)
03:28
推荐阅读
三大忏悔录
03:28
课后思考题 1、概念:斯多葛学派、犬儒主义
2、伊壁鸠鲁契约论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内容
●帝国时代来临
●种族与文化交融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政治由强权维系
03:28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二)思想特点 ●个人与国家疏远 ●关注点由公共转向个人 ●公民权扩大 ●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平等 ●个人主义萌发 ●世界主义思潮兴起
03:28
跳转
03:28
03:28
后亚历山大时代版图
03:28
03:28
五、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03:28
五、基督教政治思想
03:28
基督教诞生地:耶路撒冷
03:28
耶稣诞生
03:28
耶稣诞生
03:28
耶稣诞生
03:28
《最后的晚餐》
犹大出卖耶稣
03:28
耶稣被钉十字架
03:28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几个关键事件
◆公元135年基督教完全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成为 一种独立的新宗教。 ◆公元311年,罗马帝国西部地区领袖君士坦丁与东 部地区领袖李锡尼联合发布《宽容敕令》,准许基督教 徒信教自由,不受歧视。这道敕令是基督教史上的里程 碑。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又共同颁布著名的 《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发还过去迫害 时期没收的教会财产。这是罗马法律上第一次承认基督 教会可拥有财产权。
03:28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斯多葛学派的政治思想 代表了一种新的政治价值观,联系它与希 腊古典政治思想传统的区别以及西塞罗的 创造性阐述,对斯多葛的政治思想作一概 括性的总结。
03:28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自学)
罗马法学家那里,法律分为: 公法:指与国家组织有关的法 私法:指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 又分为:自然法、万民法、市民法(公民法) 自然法:所有生灵的共同法,是基础和总则 万民法:罗马帝国各部落实行的法 市民法:有关罗马公民各种权利的法令习惯法
3、波利比阿在维护罗马国家持续稳定上提出的 重要措施 4、西塞罗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5、与古希腊政治思想相比,西塞罗的国家概念 有何新变化
03:28
03:28
03:28
屋大维(奥古斯都)
03:28
罗马历史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03:28
李维《罗马史》
03:28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03:28
(一)波利比阿(前208-前 126) ●希腊人,出身名门,行 政长官,后客居罗马,思 考罗马政治,著作《历史》 ●将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 融合 ●政体循环思想 ●混合政体主张 ●提出分权与制衡理论
03:28
五大法学家
盖尤士
巴比尼安
乌尔比安
03:28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自学)
(一)产生权利(Jus)概念 ●法律的目的就是确定权利,保护权利 ●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的利益 (二)引进并发展了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是法律内在的合理法则
●高于现实法律
(三)权利思维方式 ●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 ●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03:28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突破城邦界限 ◆公共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公正行使并以谋求公益为目 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 的; 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 ●强调法律作用 ; 重法主义的传统 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 来的集合体。 ●混合政体
03:28
03:28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几个关键事件 ◆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 颁布命令,废除一切旧有的宗教,关闭一 切氏族神庙,禁止一切异教活动,只有基 督教才是唯一合法的宗教。于是,基督教
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03:28
推荐影片《耶稣受难记》
03:28
五、基督教政治思想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 (一)基督教政治思想特点 为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凡掌权的 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 ●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 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 ——耶稣 罚。——保罗
03:28
现代犬儒主义 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 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犬儒主义 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 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犬
儒主义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
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
认同的接受。
03:28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流派
(三)斯多葛学派(画廊学派) 芝诺(前336-264) ●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 ●人在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 ●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 界主义观念
●贬低世俗权威,疏远政治 ●双重的政治忠诚 ●信徒的精神自由与平等
03:28
第一个神学家:德尔图良
03:28
五、基督教政治思想 (二)奥古斯丁“双城论” ●人之原罪与上帝恩典 ●对罗马灾难原因解释 ●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 ●国家与教会的关系 ●国家的工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