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篇集锦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故事简短100字

寓言故事简短100字1、买椟还珠古时候,有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
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就用名贵的木兰树为珍珠造了一个盒子。
有个郑国人路过,看见这个盒子如此精美,爱不释手,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最后终于出高价将盒子买了下来,而把珍珠还给了楚国商人。
寓意: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太过于注重外表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2、掩耳盗铃古时候有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要顺手偷点东西回去。
有一次,他看到一户人家门上挂着一个漂亮的大铃铛。
一天晚上,他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门前,用手捂住耳朵,伸手去摘铃铛,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起来。
寓意:做人做事切不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否则,到头来吃苦的还是自己。
3、亡羊补牢一天早晨,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邻居劝他修羊圈,可他不听。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十分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他赶紧堵上了那个窟窿,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寓意: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虽然不能挽回已受的损失,但可以防治遭受更大的损失。
4、对牛弹琴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非常喜欢弹琴。
有一天,风和日丽,公明仪来到郊外散步。
他一时兴致大发,就想弹奏一曲,可是没有听众。
这时,他看见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就摆上琴,拨动琴弦,对着牛弹起琴来。
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不能没有目的地盲目行动,那样的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
5、金钩桂饵古时候,鲁国有一个人,他的嗜好就是钓鱼。
他用桂木香料作为鱼饵,用黄金做成鱼钩,鱼竿上面还镶嵌着银丝和宝石;还用翡翠鸟的羽毛制成线。
他钓鱼时所选的位置和姿势都很有讲究,可是钓到的鱼却是寥寥无几。
寓意:做事情一定要讲究实效,不能过分追求形式。
过分追求形式,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6、邯郸学步听说赵国人走路的姿态特别优美,燕国寿陵有个少年非常羡慕,就走了很远的路到邯郸去学习当地人的走路姿态。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故事通过描述动物或其他寓言人物的形象和行为来传达哲理和道德。
这些故事在形式上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道德教育,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道理。
一、《老鼠嫁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老鼠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只猫,结果猫不仅没有捉住老鼠,反而被老鼠连哄带骗地娶了进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常常会在其中自食恶果。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人们应当明白,不诚实、不真实的行为最终会被揭穿,只有真实、真诚的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二、《狼来了》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多次用假消息骗村民说狼来了,最终导致真正的狼出现时,村民不再相信他的话,并没有及时采取行动,结果导致损失。
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要慎重对待传播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黔之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驴被主人用草包欺骗了两次,在第三次主人真的要送它去卖时,它却以为又是一次欺骗,导致错失了真正的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珍惜机会,机会往往只有一次,不要因为先前的失败而放弃追求成功。
四、《井底之蛙》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住在井底的蛙,它对外界的世界毫无了解,自以为是地以为井底是整个世界。
当有一只来自外界的蛙告诉它外面有更广阔的世界时,它不予相信并嘲笑来者。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拓宽眼界,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和接受新观念。
五、《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述了孔融与李肃比试让梨,虽然孔融有机会先取得胜利,但他却选择了让梨给李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有谦让之心,善于让利他人,不要追求个人的狭隘利益而去伤害他人的利益和感情。
这些寓言故事虽然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各异,但它们都蕴含着智慧和道德教育。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体会到真善美的力量,明白到底积累的道理和智慧。
这些故事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管理自己,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相处,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名人寓言小故事

中国名人寓言小故事
中国有许多寓言小故事,这些故事以简短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以下是一些中国名人寓言小故事:
1. 孔子与两小儿辩日
这个故事讲述了孔子与两个小孩争论太阳的大小和距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即使最聪明的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应该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
2. 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讲述了叶公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中挂满了龙画。
但当真正的龙出现时,叶公却吓得魂飞魄散。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
3. 掩耳盗铃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的小偷,为了掩耳盗铃,堵住自己的耳朵偷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自欺欺人只会让自己更加愚蠢。
4. 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之间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获得了一只兔子。
但之后他不再耕种,一心等待兔子再次出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侥幸心理,要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5. 画蛇添足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之后,给蛇添上了脚。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过分追求完美只会适得其反。
6. 狐假虎威
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借助别人的力量炫耀自己只会被人看穿。
7. 井底之蛙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以为自己所见到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开阔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这些寓言小故事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1.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 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 浸泡良久后取出, 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 顿有所悟, 不觉长叹一声, 自言自语地说: ”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 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 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 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 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 染丝的时候, 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 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 进一步产生联想, 从而深深地感到, 其实在人世间, 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 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 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 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 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真理, 择善而从, 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 “咱鲁国儒士很多, 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 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 “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 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 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 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 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 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 “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 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 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 宣布旨意, 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 在全国张贴命令。
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选6篇)

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选6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选6篇),欢迎阅览。
《石磨》石磨老是埋怨自己的生活:“啊,真是忙得我透不过气来了,每天不停地转了又转,没有给我一个休息的机会。
这样的生活,又乏味,又单调,真会压死人的,我再也不愿过下去了。
”石磨嘟着嘴,仿佛对谁都生着很大的气。
推磨的驴听见,走过来说:“石磨老兄,你不过替人们做了。
一点点工作,就这样叫苦叫忙了,好意思吗?来,开始工作吧!”石磨说:“什么?你这个折磨鬼,又来逼我工作吗?我连休息还没有休息呢!”驴推着石磨走动了。
石磨大叫:“别推!别推!”驴说:“有什么办法呢?你是不是推不动的呀?”《野猪和家猪》一天,一只野猪不知怎的闯进了农民的猪圈。
野猪看见猪圈里躺着的.几只家猪,不禁诧异地问道:“看你们的样子多么像我,你们都是猪吗?”一只家猪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回答说:“是啊,我们都是猪。
这点还用怀疑吗?”野猪说:“你们怎么变得这样懒懒散散,没精打采的,丝毫没有猪的气势和精神。
我们在山林里并不是这样的呀!”家猪道:“我们在这儿,吃了睡,睡了吃,有人伺候我们,舒服极了。
还要到山林里去干嘛?朋友,你也留在这儿享福吧!”野猪听了,叹道:“哦,原来如此!我得赶快离开这儿,不然我也要变成和它们一样的懒货了!”《乌鸦兄弟》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
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七则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七则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很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语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1】有一户有钱的人家,生了个儿子,从小没读什么书,骨子里粗俗不堪,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
一次,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
他心想,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
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云顿生。
县宫想:这个人獐头鼠目,形象猥琐,言语也粗俗得很,哪里像个秀才呢之后又转念一想:人家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也不能妄下决定。
对了,我来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货真价实。
主意打定,县官便开口问他说:“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说说‘桓公杀子纠’这一章就应怎样讲”这个人哪里明白县官是在考他《论语》里的句子呢,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浑身吓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爷怎样偏偏问我呢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于是他磕头如捣蒜,连声大叫道:“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小人确实不明白其中的实情啊,老爷明察!”县官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低声自语道:“果然是个冒牌货,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之后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哭爹叫娘。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对他的仆人说:“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硬说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
”仆人问明是怎样回事后,就对他说:“这是书上的话呀,你姑且答应他,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这人一听,赶紧拼命摇头说:“哎呀呀,你可别再害我了,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说明白,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所以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像这样假充内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没有不露馅出丑的。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2】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齐。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
通常,它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情节生动的画面,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幅画面上得以鲜明呈现。
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古代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寓言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
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
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
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
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
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
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
”桓公不信这话。
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
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
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
”桓公仍不相信。
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
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
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
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
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
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
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
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
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
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
”桓公这时后悔莫及。
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篇集锦小故事大道
理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有趣的故事题材。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
因此,很受人们欢迎。
今天在这分享一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一
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
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
历。
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亶父(danfu)的地方。
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
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宿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
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
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
宓子贱风尘仆仆地刚到亶父不久,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
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命
而行。
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儿,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
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训斥了一顿。
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两个副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非常恼怒。
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
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
们,而且火上加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
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副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亶父的所为。
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可以解一解自己心头的积怨。
然而这两人没有料想到鲁君竟然负疚地叹息道:“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
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
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
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
你们在亶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
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
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恐怕今后我还会犯更多类似的错 ^误。
鲁君说罢,立即派其亲信去亶父。
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亶父再不归他管辖。
这里全权交给你。
凡是有益于亶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
你每隔5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
”
宓子贱很赞赏鲁君的开明许诺。
在没有强权干扰的条件下,他在亶父实践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
宓子贱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
从而告诫人们,区分廉洁和腐朽,扶
正匡邪,不仅需要有一大批像宓子贱那样忠心耿耿的人,更
需要有一个头脑清醒、品德正派的国君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
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子“依你看,治理一个国家,首先要除掉的最大祸患是什么?”晏子沉思片刻后,回答说;“我想,应该是土地庙里的老鼠。
”齐景公不解地问:“此话怎讲?”于是,晏子就不紧不慢地仔细道来;;
土地庙是人们用来供奉土地神的场所。
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人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人们在修建土地庙时十分虔诚和卖力,他们首先在四周用许多木条编成一座围墙,并且盖上屋顶,然后抹上黄泥,使其牢固保暖,不怕风吹雨打。
谁知早已被人们追打得无处藏身的老鼠发现了这一处所之后,竟成群结伙地搬进了土地庙来安营扎寨。
它们在庙内打洞做窝,繁衍后代,还要偷吃人们用来祭祀土地神的各种供品,直闹得四邻八舍不得安宁。
人们恨透了这帮害人的老鼠,总想除掉它们,但又苦于找不到一种恰当的方法。
用烟火去熏老鼠洞吧,人们害怕会因此引燃了四面筑墙的木条,这将使土地庙化成一片灰烬;用水去淹灌老鼠洞吧,又怕浸脱了涂在墙上的黄泥巴,从而使庙墙坍塌。
由于顾虑太多,左右为难,所以土地庙里的老鼠不仅没能消灭,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
说到这里,晏子打量了一下齐景公的脸色,只见他正在洗耳恭听,若有所思。
于是,晏子乘机将话锋一转,直言道:“其实,一个国家也会有这样害人的老鼠,他们就是那些国君所亲信的小人!这些小人对国君刻意逢迎,报喜不报忧,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庇护;而他们对待臣民百姓的态度,则是欺压盘剥,无恶不作,仗势横行,不可一世。
老百姓对这帮害人虫敢怒而不敢言,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国君这顶保护伞啊!所以,我认为,要
想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就要国君下决心,亲手除掉这些土地庙里的老鼠!”
晏子所讲的这个寓言说明,有些地方的坏人坏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就需要仔细查一查他们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庇护者。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三
丁丁整天缠着妈妈买玩具,小飞机、小汽车、小火车、机器人、绒毛狗& hellip;…什么都要。
可丁丁从来不爱惜玩具,机器人断了一条腿,小熊缺了胳膊,飞机没了翅膀,汽车少了轮子&hellip ;… 玩具们都垂头丧气地没了精神。
一天,妈妈带着丁丁去外婆家玩。
玩具们聚在一起商量开了。
憨憨熊说:“小主人不爱我们,我们走吧。
”“好啊,好啊!”玩具们都“哇哇”地叫起来。
玩具们找到它们的断腿、残臂、小轮子,还有飞机的翅膀
……大家你扶着我,我拽着他,扛着这些断腿、残臂走出了丁丁的家。
一路上,人们奇怪地看着这些缺胳臂少腿的玩具。
人群中一位老爷爷说:“来吧!来吧!到我的店里来,我会修好你们的。
” 玩具们就在老爷爷的店里住下了。
丁丁从外婆家回来,一进门,呀!怎么所有的玩具都没了,丁丁看到玩具们留下的纸条:“丁丁,你不爱我们,我们走了。
”就“哇哇” 地哭起来了。
丁丁看着墙上的画,总让他想起会挤眉弄眼的胖胖猪,会“呱呱” 叫的小青蛙,会摇头晃脑的机器人。
尤其是晚上,丁丁总要抱着憨憨熊睡觉。
今天,丁丁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丁丁出去玩,走过老爷爷的小店,咦!憨憨熊在向他招手呢,胖胖猪也对着他笑。
“这不是我的憨憨熊和胖胖猪吗?”玩具们说:“是啊!老爷爷把我们修好了。
” 丁丁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乱扔你们了,你们回来吧!我好想你们啊!丁丁和玩具们谢过了老爷爷,浩浩荡荡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