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气候水体及生物环境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其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探讨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地理位置与影响中国地处东亚,东临太平洋,面积广阔,拥有众多岛屿和沿海地区。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与邻国相连的边境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此外,地理位置还对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分布产生了影响。
地貌与影响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高山、河流等多种特征。
地貌的多样性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例如,华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拥有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而青藏高原则是中国的天然水塔,蕴藏着丰富的冰川和湖泊水资源,对中国的水资源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候与影响中国的气候呈现出多样性,从寒带气候到热带气候各种类型皆有涉及。
这种气候多样性对中国的农业、旅游业和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北方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受到了限制,而在南方的湿润气候下,稻米和茶叶等农产品的种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气候还对中国的能源需求产生了影响,如南方充足的水资源为水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北方的丰富风能资源则促进了风电产业的兴起。
自然资源与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自然资源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水资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为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丰富则支撑了工业制造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和珍稀物种,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地理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横跨东经73度26分到134度22分,北纬18度03分到53度33分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也多种多样。
中国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需要涉及地形、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等多方面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系统地总结中国气候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一、中国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
地形对气候起到了重要影响。
中国地形明显分为四大部分:西南地区的高原和山地、西北地区的高山和基本平行的山脉、中部地区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东南地区的起伏较小的低山丘陵和平原。
这种地形布局使中国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包括高原气候、山地气候、盆地气候、平原气候等。
2. 地势中国地势高低起伏,平均海拔约1000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
地势高低的变化对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地面平均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东部沿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
因此,中国的气候分布也是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变化的。
二、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1.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国南部,特点是温暖多雨,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多有干旱。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
2.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等地,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气温适宜。
3.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干燥凉爽。
4. 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温暖。
5. 中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寒冷干燥。
6. 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差大。
7.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温差大。
8. 高原气候: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气温低,气压小,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
了解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初二地理教案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北纬18度至53度,东经73度至135度之间。
由于地处于亚洲大陆之中,与太平洋、印度洋相邻,造成中国气候迥异,区别显著。
从南到北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气候带。
从东到西可分为海洋性、大陆性、高原性、地中海式等不同气候类型,其中以亚洲蒙古高压、东亚季风、西风带、青藏高原季风和西伯利亚高压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气候系统。
中国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长江、黄河、珠江等数以百计的大江大河,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更是中国人民的历史瑰宝。
中国面积辽阔,有巨大的湖泊和水库群,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杭州湾等。
中国还有大量分布在内陆的地下水资源,如华北平原、秦岭山脉等区域。
然而,由于人口过多,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
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完善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为保障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了解中国的气候与水资源是我们认识中国的重要一步,也是在环保方向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步。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的大江大河,环保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水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各异,东部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平,中部地区以高原和丘陵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高山和盆地为主。
在东部沿海地区,有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的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流经中国的中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干线。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流经中国北部,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在中部地区,有巴蜀平原、江汉平原和河南平原等广阔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适合发展农业和人口聚居。
另外,中国还有一些著名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条件极端。
二、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而北方地区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则属于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中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为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同时,中国还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水系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黄河、长江、松花江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它们为中国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持。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大型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这些湖泊不仅美丽风景,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自然灾害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
尤其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经常发生地震,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中国的地理特色

中国的地理特色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地理特色。
中国的地理特色不仅体现在其辽阔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地形地貌上,还包括其特殊的气候、水文、植被和动植物资源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地理特色。
首先,中国的地理特色之一是其广袤的土地面积。
中国的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中国横跨东、北、西和南四个方向,东起鸭绿江,西至崑崙山,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
这种巨大的地理面积使得中国拥有多样而丰富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多种地形类型。
中国的地理特色还包括其多样的地形地貌。
中国有长江和黄河这两大重要河流,它们分别孕育了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两个主要平原,即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
此外,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以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其峰顶马鸿峰海拔达到了8848米,是世界屋顶之称。
中国的地理特色之一还包括其丰富的气候类型。
中国跨越东亚和西亚的气候界限线,包含着从寒带到亚热带、从湿润气候到干旱气候的各种气候类型。
中国的气候地带性非常明显,从北向南和从东向西变化很大。
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湿度较大,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丰富,适宜农业发展;而北方地区则气温较低,干燥少雨,适宜畜牧业发展。
中国还拥有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气候和独特的高原气候,给该国的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地理特色还体现在其众多的水文系统和水资源上。
中国有很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如长江、黄河、珠江和大湖脉络等。
这些水系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然而,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包括水污染、水供应不足和水分配不均等。
因此,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成为中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挑战。
中国的地理特色还表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植被和动植物资源上。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和最丰富的植被类型之一,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和边特殊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这些不同的植被类型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环境。
中国的地理特点及区域划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壹中
国 的 地 理 特 点
贰中
国 的 区 域 划 分
叁 及各
经区 济域 状地 况理
特 点
肆 及各
挑区 战域
发 展 优 势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特点
地形地貌
地形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等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4000多公里
第三章
各区域地理特点及经 济状况
东部地区
地理位置:位于 中国东部沿海地 区,包括江苏、 浙江、上海、安 徽、福建、江西、 山东、广东、海 南等省份
地理特点:地形 多样,气候湿润, 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
经济状况:经济 发达,工业、服 务业、农业全面 发展,是中国经 济最发达的地区 之一
主要城市:上海、 广州、深圳、杭 州、南京、苏州、 厦门等
中部地区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等省份 地理特点:地形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气候多样,四季分明 经济状况: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旅游资源: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景观,如洛阳、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太原等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包括新疆、 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 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区
生态环境:拥有独 特的自然景观和生 态环境
发展优势:具有较 大的发展空间和潜 力
挑战: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薄弱,人 才流失严重,经济 发展相对滞后
小学五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小学五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它幅员辽阔,地处亚洲东部,东濒太平洋,西临里海,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广袤的平原、壮丽的高山、巍峨的山脉、湍急的江河和广大的草原。
下面将从地势、气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势中国地势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西部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
东部和南部地区多为丘陵、平原,有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发展。
华北平原、华东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二、气候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各异。
三大气候带分布在中国:寒冷的寒温带、温暖的温带和炎热的热带。
中国南方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北方则大部分属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于受海洋调节,气候温和,降雨充沛。
三、河流中国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五大河流横贯中国大地。
黄河,古代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母亲河”。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祖河”。
其他重要河流还有松花江、辽河、珠江等。
这些河流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水运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条件。
四、湖泊中国拥有大量湖泊,其中最大的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这些湖泊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五、自然灾害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常常受到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带,地震和台风是中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自然灾害防治的力度,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多样,有利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自然灾害风险。
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应对自然灾害,并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的水体环境
? 江河 ? 瀑布 ? 湖泊 ? 泉水 ? 海洋 ? 冰川
(1)江河
? 分类:外流水域和内流水域
? 流向:外流水系河流流向北冰洋、太平洋 、印度洋
?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水系。 ? (2)我国的三大瀑布 ? (3)我国的五大淡水湖和三大咸水湖
四、中国的生物资源
? (一)生物圈及其概念
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 现存 1株。属桦木科落叶乔 木,濒危种,国家1级 保护植物,中国特有 种。20世纪50年代在 普陀山尚有数棵,后 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 到破坏。
我国部分珍稀植物简介
珙桐
珙桐为落叶乔木。可生 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 ,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 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 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 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万 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 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 ,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 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 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 界今天的“活化石”。
野骆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骆驼的正式名称应是 野生双峰驼,是久负盛名的 国际濒危野生动物,虽然它 被发现已有多年,但真正得 到生物学确认却还是近十几 年内的事。近几年,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和中、美、加等 国家联合对野骆驼进行了大 规模的科学考察,并在我国 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自 然保护区。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
1、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
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部
2、半球位置 从经度范围看:东半球。 从纬度范围看: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 温带
北回归线
? (一)中国的领土面积
? ⑴中国的陆地面积:
? 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相等 ? 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 海洋经济专属区约300万平方千米。 ? ⑵中国疆域四至点 ? 南北跨度近50度,相距约为5500千米;东西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浙江省永嘉县渔民无意 间捕获了珍稀动物鼋,这是 古老动物鼋14年后首次被人 们重新发现。中国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鼋,因为数量稀少 ,濒临灭绝,被称为“水中 大熊猫”和“活化石”。浙 江省永嘉县和青田县是鼋的 主要产地,但是已经连续14 年没有发现过鼋。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冬季景观
北方
南
一月0℃等温线东段大致经过哪列山、哪条河?
秦岭
淮河流域
一月0℃等温线
漠河 想一的想河:流一有月什0 ℃么等不-3温0同.6线现℃南象北?地北区极漠村河,又历叫史
低于0℃的水会结
上出现极端低
冰,所以0℃等温
温-52.3℃
线以北地区的河
流会有结冰现象。
0℃等温线以 南地区的河 流不会有冰 现象。
跨度60度以上,约为5200千米。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
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53oN
最西 端:73oE 帕米 尔高 原
135oE
最东端: 黑龙江 与乌苏 里江主 航道中 心相交 处
4oN 最南端:曾母暗沙附近
(3)我们的邻国
哈萨克斯坦
2 俄罗斯
4 东面 朝鲜
5吉尔吉北斯面斯坦 蒙古3 蒙古
朝
6 塔吉东克北斯坦、西北
巴8 基7斯阿坦富汗
俄罗斯
1鲜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西面 斯坦、塔吉克斯坦、阿
10
富汗、巴基斯坦
9
西南11不丹 印度、尼泊尔、不丹
印度 南面 缅甸缅甸、老挝、越南
12
14
13
找出与我国 隔海相望的 6个国家?
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 西亚、文莱、 印度尼西亚
2008年5月1日,世界上最 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 海大桥建成通车。大桥所跨 越的海域属于( )
? (二)中国的动植物资源
? 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
?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朱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雄鸟体长近 80厘 米,雌鸟稍小。羽毛 多是白色,有的部位 粉红色,颈部有若干 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 羽毛,额、眼周、头 顶、嘴基部、跗跖及 裸露的下胫为红色。
嘿,让我想想!
我国南北、东西跨度大分别给我国 带来了什么影响?
大差候气北南 。 为约度纬越跨北南
冰天雪地,寒气袭人
50
阳光普照,热气蒸人
夜
朝色霞来自深似沉
火
好
红
入
满
眠
天
东西跨越经度约为 62° 时间相差约四小时,
二、中国的气候环境
? (1)气象与气候 ? 气象指大气圈中产生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
程。如:雨雪雷电 ?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 ? (2)我国的气候概况 ? (3)我国的气候资源
A.黄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1 渤海 2 黄海
3 东海
海南岛
A 台湾岛 4 南海
陆上邻国 (14个)
隔海相望 (6个)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四海一洋 两大岛屿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 种,因头顶有“红肉冠 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 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 、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 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 、长寿的寓意等。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白鳍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鳍豚俗称白鳍、 白夹、江马。属哺乳纲、 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 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 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 南、湖北、安徽、江苏的 长江段为多。 白鳍豚是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 动物。
我国部分珍稀植物简介
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 现仅存2株 豆科落叶乔木,濒危种, 国家2级保护植物。绒毛 皂荚因荚果密被黄绿色绒 毛而得名,花杂性,结实 极少。文献记载,可用皂 荚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但技术要求很高,不易掌 握。
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一般称作“熊 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 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 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 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 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 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 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 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 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
我国部分珍稀植物简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台湾岛、海南岛
疆界长,临国多。
二、中国地理轮廓的基本特征
? 阶梯型的地形 ? 山多而高 ? 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三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为最高的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 间第二阶梯
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 低的第三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