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铁氧体的烧结(一)

合集下载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铁氧体的烧结(一)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铁氧体的烧结(一)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永磁铁氧体的烧成中,在择优取向方面利用二次再 结晶是有益的,这种磁材的烧结要求获得高密度以 及高度择优取向,成型时通过强大的磁场作用可使 粉料颗粒达到相当大程度的取向,
❖ 3、第二相、气孔对晶粒生长的作用 ❖ 在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常被少量第二相或气孔所抑
制,夹杂物的存在增大了晶粒界面移动所需的能量, 因而抑制了晶粒的长大 ❖ 夹杂物可能:(1)与界面一起移动,阻碍小;(2) 与界面一起移动,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对于所有气孔均符合热力学收缩密度有所不同 的磁体,初始密度对烧结密度的影响是不大的。 但如果初始密度过低,热力学稳定,致密化将 受明显影响,初始密度高,R小,σp大,有利 于致密化。
❖ 铁氧体内部气孔的大小、形状、分布与烧结温 度和时间有关。
❖ 当原始配方中氧化铁含量略低于正分比时,可 获得高密度;反之,如氧化铁含量略高于正分 比,则很难得到致密的样品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复习上次课重点: ❖ 固相反应; ❖ 固相反应分析; ❖ 加速固相反应,缩短烧结周期(时间),需
考虑的有关因素; ❖ 添加剂的作用。
《铁氧体生产概念 ❖ 烧结是将成型好的坯件,在常压或加压下, ❖ 在空气中或保护气体中, ❖ 高温(T<T熔点)加热, ❖ 使颗粒之间互相结合(粘结),从而提高成型坯件的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课后小结: ❖ 一、气孔与致密化的关系,气孔与晶粒生长和致密度
有关, ❖ R<Rc,气孔收缩,R>Rc,气孔趋于生长; ❖ 二、降低气孔率的措施(六条); ❖ 三、常用烧结技术有:①低温烧结,②热压烧结,③
气氛烧结。 ❖ 作业布置: ❖ 制备高密度铁氧体,降低气孔率应采取哪些措施? ❖ 2、常用的烧结技术有哪些?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生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粉末、压制成型、烧结及后处理等环节。

原材料准备是铁氧体生产的第一步。

常用的原材料有四氧化三铁(Fe3O4)、钡碳酸铜(BaCO3.CuCO3)和镍碳酸锌(NiCO3.ZnCO3)。

这些原材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控制好其各个成分的含量。

混合粉末是指将原材料进行混合,以保证最后的铁氧体具有均匀的化学成分。

一般采用球磨法进行混合,通过将原材料和一定比例的磨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合,利用球磨机的摩擦力和冲击力,使原材料颗粒不断碰撞和磨损,最终达到全面混合的目的。

压制成型是将混合好的粉末进行成型。

常用的压制方法有干压成型和注浆成型两种。

干压成型是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机械压力将其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注浆成型是将粉末与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形成糊状物,再通过注浆机将其注入模具中,最后在模具中固化。

注浆成型相比干压成型,能够得到更高的成型密度,提高了物理性能。

烧结是将成型的铁氧体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颗粒之间产生扩散和结晶,从而形成致密的结构。

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烧结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参数,以保证铁氧体烧结成型的质量。

常用的烧结方式有常规烧结和微波烧结两种。

微波烧结是利用微波能量对铁氧体进行加热,其烧结速度和效果都比常规烧结要好。

烧结后的铁氧体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主要包括磁场处理和涂层处理两个环节。

磁场处理是将铁氧体置于特定强度和方向的磁场中进行处理,以提高其磁化强度和磁化方向。

涂层处理是在铁氧体表面涂层一层耐腐蚀、耐磨损或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总之,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只有掌握好每个环节的工艺要点和参数,才能够生产出质量优良的铁氧体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铁氧体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性能,推动着铁氧体产业的发展。

软磁铁氧体的大生产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

软磁铁氧体的大生产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

#"
!"#"$%&’"
+**"$,-#
(&$)*!
型要求颗粒料的含水量在 !"#$!"%& ! 粒度 在 ’!!()*!+, 为宜 " 而且最好呈正态分 布 -’*!.)!!/, 占 0!& 以 上 1" 同 时 要 求 松装密度 !’")#234, " 这将减少成型坯件
)
及大小 ’ 装坯重量和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 确 定合适的烧结温度及烧结曲线 & 一般来说 " 在升温阶段的低温区 ) 约从室温到 *!!8 *" 主要是坯件内水分 ’ 粘合剂和润滑剂的挥 发过程 " 此时需缓缓升温以避免坯件开裂 ( 此后是坯件逐渐收缩阶段 " 升温速率可适 当提高 " 但约从 9!!: 到 ’#!!; " 这一段影 响着磁心晶粒的大小 ’ 均匀度 ’ 气孔率及分 布等 " 升温速率要适当 ( 到最高烧结温 度 后 " 应有一个 )<* 小时左右的保温段 ( 在 降温阶段 " 冷却速率及氧含量对产品的电 磁性能及合格率也有很大影响 % 在烧成工序 " 应重点预防产品粘连 ’ 变 形和开裂 ( 重点控制氧含量 ’ 窑尾气压的变 化以及产品外长尺寸和性能的一致性 % 根 据用户和产品的不同要求 " 规范工艺 " 实行 定 窑 ’定 温 ’定 气 氛 ’定 摆 坯 方 式 和 定 期 疏 通排胶管道的标准化作业模式 %
&
&
注 $ ! 表示生产工序对特 性的影响度 ’ 二 次 料( 的 流 动 性 ! 松 装 密 度 和 二 次 烧 结 指数 %& 表示该工序对特性影响不大 "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15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15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影响矫顽力的因素
Hc=AK/Ms+Bλσ/Ms+C(N2—N1)Ms 第一项为磁晶各向异性对矫顽力的贡献; 第二项为应力各向异性对矫顽力的贡献; 第三项为形状各向异性对矫顽力的贡献。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二、钡永磁铁氧体的 制备技术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目标
熟悉钡永磁铁氧体生产 预烧料及其常规产品 的制备
职业技能教学点
1、幻灯片 18,添加剂的影响,
2、原料,预烧,球磨工艺。
3、磁场成型法、烧结设备与工艺,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3)有利于矫顽力的提高。
(4) 生成合适的缺陷结构,有利于离子扩 散,降低烧结温度,增进密度
(5) 补偿球磨时铁的加入以及烧结时碱 土氧化物的挥发。
(6)铁氧体原料中含有硫类杂质,这些杂 质在生成铁氧体温度(~8000C)前就与BaO 生成BaSO4(~7000C),因此一部分BaO生 成稳定化合物BaSO4后消耗掉了,相对地造 成配方中Fe2O3过剩,固BaO实际含《铁量氧体增生加产工艺技术》
来表征,
主要参数有
剩磁, Br
磁感应 矫顽力
Hcb
内禀 矫顽力 Hcj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最大 磁能积 (BH)max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亚铁磁 性?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氧化物生产铁氧体(一)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氧化物生产铁氧体(一)
1、原料的含杂量 ; 原料中存在的杂质对铁氧体的电磁性能影响
很大,尤其是有害杂质的含量不能超过允许值。 2、氧化铁(Fe2O3)原料的制备
氧化铁(Fe2O3)的分子量为159.70,常温下 呈深红色粉末状态,不溶于水。氧化铁的化学 活性与其制造方法有关,工业产品常以硫酸盐 (FeSO4)、盐酸盐(FeCl2)或草酸盐(Fe2 (C2O4)3)为原料。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例:用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 其反应过程: 氨水沉淀:Fe SO4+2NH4OH →Fe(OH)2↓+(NH4)2SO4 空气氧化:2Fe(OH)2+ O2/2 →2FeOOH(铁黄)+H2O
铁黄热分解:2(α—FeOOH)4000C α—Fe2O3+H2O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教学目标: ❖ 熟悉氧化物法生产铁氧体的成型,烧结工艺。 ❖ 职业技能教学点: ❖ 一、成型工艺:1、粘合剂;2、造粒;3、成型
方法。 ❖ 二、烧结工艺:1、升温阶段;2、保温过程;3、
降温过程。 ❖ 教学设计: ❖ 复习——讲授——小结——作业布置 ❖ 教学手段: ❖ 课堂讲授,用烧结设备图片做辅助教具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干压成型过程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① 横裂(层裂、起层)
❖ 原因:a成型压力过大,压制时空气被压缩,脱 模时发生弹性膨胀(回弹)而造成层裂;b、凹 模的脱模斜率(锥度)过大。C、料粉干湿不均 匀或粘合剂不均匀存放时间过长等。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复习上次课重点: ❖ 一、原料的分析处理: ❖ 二、原料配方计算 ❖ 三、混合与粉碎: ❖ 四、预烧: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新课教学: ❖§1、4 铁氧体氧化物法的烧结(二)

铁氧体的烧结原理

铁氧体的烧结原理

铁氧体的烧结原理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磁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力工业等。

其中,烧结是铁氧体的主要制造工艺之一。

烧结是指将形状成型的粉末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加热处理,使其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块状材料的过程。

铁氧体的烧结原理是通过粉末颗粒之间的扩散与固相反应使颗粒之间结合。

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之间的扩散是烧结结合的基础。

一般来说,烧结粉末颗粒表面产生活性溶胶,溶胶中的矿物质成分通过扩散逐渐从所制成的颗粒表面向内部扩散,形成晶体晶界。

当接触到其他表面的颗粒时,这些晶界之间的矿物质再次扩散,并与其他颗粒表面上的矿物质形成新的连接。

这种扩散和结合过程在整个烧结过程中不断进行,最终形成一个致密的块状材料。

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之间的结合还涉及到固相反应的过程。

固相反应是指当矿物质在烧结过程中达到一定温度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矿物质。

这些新的矿物质能够填充粉末颗粒之间的空隙,增强颗粒之间的结合,提高材料的致密度。

常见的固相反应有矿物质的相互转化、矿物质和添加剂的反应等。

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烧结效果的重要因素。

温度是促使颗粒扩散和固相反应发生的主要驱动力。

适当的温度能够提高颗粒之间的扩散速率,促进烧结过程的进行。

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颗粒表面烧结过度,损坏颗粒原有的形态和特性。

压力则能够改善颗粒颗粒之间的接触性和结合力,降低颗粒扩散的活化能,促进颗粒之间的结合。

适当的压力能够提高材料的致密度,改善烧结效果。

此外,烧结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对烧结效果的影响。

例如,材料粉末的粒径和分布对烧结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较小的粒径有利于提高烧结效果,因为较小的颗粒扩散速率更快。

另外,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量也对烧结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添加剂可调节烧结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和固相反应产物的形成,进而影响材料的致密性和磁性能。

总的来说,铁氧体的烧结原理是通过粉末颗粒间扩散和固相反应来实现颗粒结合的过程。

铁氧体工艺流程

铁氧体工艺流程

铁氧体工艺流程
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

下面是一份铁氧体的工艺流程,以供参考:1. 原料准备:选择高纯度的铁氧体原料,如氧化铁、碳酸钡、碳酸锌等。

根据所需的磁性能和成本要求,确定原料的配
比比例。

2. 粉末制备:将原料粉末按照配比比例混合,并
进行球磨或干燥处理,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粉末颗粒。

3. 压
制成型:将粉末放入模具中,并施加高压力进行压制成型。

常用的成型方法包括干压成型和注浆成型。

4. 烧结处理:
将成型后的零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在高温下,
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

5. 磨削加工:对烧结后的零件进行机械加工,以获得所需尺寸和表
面光洁度。

6. 磁化处理:将加工好的零件放入强磁场中进
行磁化处理。

通过磁化处理,使铁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磁
性能。

7.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铁氧体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如镀层、喷涂等,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8.
检测和质量控制: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
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铁氧
体工艺流程,实际生产中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细节和步骤。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以
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硬磁铁氧体

硬磁铁氧体

永磁铁氧体预烧实质上是各类原料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 应充分转变为六角晶系铁氧体的过程,这一转变过程进行得 是否完善、晶体形态是否完整会对材料的品质带来重要影响, “先天不足”一旦在此发生,后工序将无法弥补。一般的预 烧温度在800-1200℃之间,保温时间1-4h。预烧完结后基本 上已得到具有所要的化学成分的铁氧体,但是反应程度还不 够均匀,或存在少量未反应的配料。
对注塑铁氧体来说,成型前要经过混 炼造型处理;成型方式为注射成型。
注塑铁氧体:
铁氧体颗粒与塑料混合,经混炼、注射 成型获得最终的器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磁性能
(2)流动性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磁粉颗粒形貌、尺寸分布;
(2)塑料的流动性能;
(3)磁粉与塑料的复合工艺。
研究结果: (1)国产商业化注塑料:
第二阶段:晶核氧化法生产的氧化铁 FeSO4+2NaOH→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 4FeSO4+4H2O+O2→2Fe2O3↓+4H2SO4 Fe+H2SO4→FeSO4+H2↑
将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5%)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求碱过量 0.04~0.08g/ml),在常温下通入空气,使之全部变为红棕色的氢氧化铁胶 体溶液,作为沉积氧化铁的晶核。以上述晶核为载体,以硫酸亚铁为介质, 通入空气,在75~85℃,在金属铁存以下,硫酸亚铁与空气中氧气作用生 成三氧化二铁(即铁红)沉积在晶核上,溶液中的硫酸根又与金属铁作用 重新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再被空气氧化成铁红继续沉积,这样循环至 整个过程结束,生成氧化铁红。
的。
实验四: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堆垛层错和形变孪晶是主要的晶格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气孔与致密化的关系 ❖ 气孔生长与晶粒生长和致密化有关。所以气孔生长受
❖ 三、晶粒长大与二次再结晶 ❖ 二次再结晶是铁氧体常见的,二次再结晶的程度取决
于颗粒的大小。为了避免非连续成长,通常希望颗粒 均匀,坯件密度均匀。实践中发现,球磨时间过长, 在球磨中加入铁屑以及预烧料温度过高,烧结生温速 度过快等,也容易产生非连续的结晶长大。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新课教学 ❖ §1.3 铁氧体烧结
❖ 复习——讲授——小结——作业布置
❖ 教学手段:
❖ 课堂讲授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复习上次课重点: ❖ 烧结的概念,将成型好的坯件在常压或加压下,在空
气中(或保护气体中)高温(T<T熔点=加热,使颗 粒相互结合,排除颗粒间的气孔,提高材料的机械强 度,使之充分铁氧体化(充分固相反应)。
❖ 二、烧结过程分为烧结初期、烧结中期、烧结后期三 个阶段。不同颗粒接触时,物质将由小颗粒向大颗粒 传递,促使颗粒“粗化”,晶界移动对晶粒长大的贡 献取决于初始颗粒的尺寸比。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课后小结:
❖ 一、烧结使颗粒间相互结合,提高强度,使之 充分铁氧体化。
❖ 二、烧结过程分烧结初期、烧结中期、烧结后 期。不同颗粒接触时,将由小颗粒向大颗粒传 递,促使颗粒粗化,晶界移动对晶粒长大的贡 献取决于初始颗粒的尺寸比
❖ 三、二次再结晶的程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
❖ 作业布置: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烧结过程结束后,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可达该材 料理论密度的95%以上,
❖ 在这个意义上说,烧结过程即是材料实现致密 化的过程。
❖ 同时,晶粒的平均尺寸增大(在高温加热时, 细粒晶体聚集体的平均晶 尺寸总是要增大的, 通常晶粒长大指无应变或近于无应变材料的平 均晶粒尺寸在热处理过程中连续增大而不改变 晶粒尺寸的分布情况)。
铁氧体的烧结(一)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教学目标: ❖ 熟悉铁氧体烧结周期,了解烧结过程中晶粒生
长与烧结体致密化的关系。 ❖ 职业技能教学点: ❖ 1、烧结概念, ❖ 2、烧结的三个阶段及烧结推动力分析, ❖ 3、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现象。 ❖ 教学设计: ❖ 复习——讲授——小结——作业布置 ❖ 教学手段: ❖ 课堂讲授,以自备的金相图作教具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复习上次课重点: ❖ 固相反应; ❖ 固相反应分析; ❖ 加速固相反应,缩短烧结周期(时间),需
考虑的有关因素; ❖ 添加剂的作用。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1、3 铁氧体烧结
一、概念 ❖ 烧结是将成型好的坯件,在常压或加压下, ❖ 在空气中或保护气体中, ❖ 高温(T<T熔点)加热, ❖ 使颗粒之间互相结合(粘结),从而提高成型坯件的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面移动速度由夹杂物迁移率控制;(3)很难移 动,以致界面从夹杂物上拉开。
❖ 陶瓷烧结过程中总是存在的第二相是残余的气 孔。
❖ 烧结初期,当界面曲率和界面驱动力高时,气 孔作为晶粒界面上的粒状夹杂物常被遗留在后 面,结果通常在晶粒中心观察到小气孔群;
❖ 烧结后期,界面迁移驱动力较低时,气孔则常 被界面牵着一起移动,逐渐聚集在晶粒角落上, 使晶粒长大变慢。
强度,排除颗粒之间的气孔,提高材料的强度,使之 充分铁氧体化。
❖ 烧结的推动力是颗粒的表面能,原料粉末颗粒越细, 表面积越大,烧结速度越快,晶界越多,物质迁移距 离越短,促使气孔扩散,致密化的速度越快。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二、烧结阶段的划分及烧结推动力的分析
❖ 1、烧结过程 ❖ 根据烧结过程中气孔的状态、尺寸的收缩,过程划分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永磁铁氧体的烧成中,在择优取向方面利用二次再 结晶是有益的,这种磁材的烧结要求获得高密度以 及高度择优取向,成型时通过强大的磁场作用可使 粉料颗粒达到相当大程度的取向,
❖ 3、第二相、气孔对晶粒生长的作用 ❖ 在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常被少量第二相或气孔所抑
制,夹杂物的存在增大了晶粒界面移动所需的能量, 因而抑制了晶粒的长大 ❖ 夹杂物可能:(1)与界面一起移动,阻碍小;(2) 与界面一起移动,
❖ 预习 1.3,1.4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第四讲 铁氧体的烧结(二)
❖ 教学目标:
❖ 了解烧结过程中气孔与致密化的关系,熟悉常用的烧 结技术。
❖ 职业技能教学点:
❖ 一、气孔与致密化的关系,
❖ 二、降低气孔率的措施,
❖ 三、常用的烧结技术:1、低温烧结,2、热压烧结,3、 气氛保护烧结。
❖ 教学设计:
为三个阶段: ❖ 升温阶段 ❖ 保温阶段 ❖ 降温阶段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烧结温度曲线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烧结窑炉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烧结窑炉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2、烧结推动力 ❖ (1)致密化与瓶颈形成的推动力与机制 ❖ 物质由曲率半径小处向曲率半径较大处传递,同一颗
粒内物质传递的结果导致所谓的颗粒“球化”;不同 颗粒接触时,物质将由小颗粒向大颗粒传递,促使颗 粒“粗化”。 ❖ (2)晶体生长的驱动力——界面能 ❖ 晶界移动对晶粒生长的贡献取决于初始的颗粒尺寸比。 ❖ 三、晶粒长大与二次再结晶现象 ❖ 1、晶粒生长与致密化的关系
❖ 因此说,晶粒生长并不是致密化过程的一个不 可分割的过程。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 2、二次再结晶 ❖ 二次再结晶又称异常或不连续的晶粒长大。通过二
次再结晶使少数较大的晶粒成核并长大,这种长大 是以消耗基本无应变的细晶粒基质来实现的。 ❖ 二次再结晶的程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 ❖ 过分的晶粒长大常常有害于机械性能,但对于某些 电性能和磁性能来说,较大的或较小的晶粒尺寸有 助于性能的改善。
❖ 这里有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是否术》
❖ 烧结初、中期表面扩散是最有可能的致密化及 粗化的物质传输途径或至少是其中之一,而烧 结后期只有晶界或体积扩散是可能的机制。
❖ 表面扩散传质可同时导致颗粒列阵的收缩和晶 粒生长,
❖ 并且传质过程对颗粒列阵收缩的贡献远大于晶 粒生长导致烧结重新启动(颗粒间二面角的重 新形成)所引起的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