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韵母系统.简略ppt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国培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韵母ppt课件

国培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韵母ppt课件
按音素分为三类
1.单韵母(单元音)(10个) 舌面 ɑ o e ê i u ü 舌尖 –i(前) –i(后) 卷舌 er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复韵母(复合元音)(13个) ɑi ei ɑo ou iɑ ie uɑ uo üe iɑo iou uɑi uei
韵母的结构特点:
一个韵母必须有韵腹 韵头由i/u/ü充当 韵尾由i/u(o)/n/nɡ充当 主要元音都能做韵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韵母的分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iɑo 逍遥 巧妙 调料 缥缈 iou 悠久 优秀 求救 牛油 uɑi 外快 摔坏 怀揣 乖乖 uei 追随 摧毁 荟萃 愧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鼻韵母
1.前鼻音韵母 n:舌尖(或舌面前部)抵住上齿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鼻韵母(元音+鼻辅音)(16个)
ɑn en in ün iɑn uɑn üɑn uen ɑnɡ enɡ onɡ inɡ iɑnɡ ionɡ uɑnɡ uenɡ
申明 深层 登门

韵母ppt课件

韵母ppt课件
韵母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韵母基本概念与分类 • 单元音韵母发音技巧与训练 • 复元音韵母发音技巧与训练 • 鼻音韵母发音技巧与训练 • 韵母在拼音中的运用规则 • 韵母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01
韵母基本概念与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母定义及作用
韵母定义
韵母是指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 部分,它主要由元音构成,可以 单独发音,也可以与声母相拼构 成音节。
韵母在声调中的变化规律
一声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
四声降
韵母在一声中保持原调 ,不发生变化。
韵母在二声中由中到高 ,声音上扬。
韵母在三声中先降后升 ,形成拐弯的调子。
韵母在四声中由高到低 ,声音下降。
韵母拼写注意事项
01
韵母必须写在声母后面 ,组成完整的音节。
02
拼写时需注意韵母的声 调,正确标注在韵母上 方。
发音器官
鼻音韵母发音主要涉及鼻腔、口腔、 唇、舌等发音器官。其中,鼻腔是鼻 音韵母发音的关键部位。
发音方法
在发鼻音韵母时,需要先打开鼻腔通 道,然后口腔中的气流通过鼻腔流出 ,同时舌位、唇形等要根据具体的鼻 音韵母进行相应的调整。
鼻音韵母发音训练
单音节训练
通过单音节词语的练习,掌握鼻音韵母的发音技巧和方法 。如:“安”、“恩”、“因”等。
04
鼻音韵母发音技巧与训练
鼻音韵母发音特点
鼻音韵母发音时,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声音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流出,形成独特的 鼻音色彩。
鼻音韵母的发音与元音的发音密切相关,元音的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鼻音韵母的 发音质量。
鼻音韵母在发音时,需要注意韵腹和韵尾的发音,确保声音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古代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古代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七、反切
•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
• •
• 《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 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 萧该等八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 • 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一是为研究 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 为诗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书。
• 根据前一目的,需要讨论语音的古今南
北异同, 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将具有细微 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即陆法言在《序》 中所说的“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选 精切,除削疏缓”。因此全书分韵有 193个之多。
• 戴震《声韵考· 卷一》:“微有韵书,先有
反切。韵书产生之前,反切散见于经传, 论韵者博考以成其书,反切在前,韵书在 后也。” • 反切是韵书的基础,无反切即无韵书。 • 出现最早的韵书是公元3世纪魏国李登著的 《声类》,其后,有晋朝吕静的《韵 集》。
• (3)南北朝时期四声说的创建是韵书产生的
• 1955年姜亮夫将自己在国外摹录的27种
唐五代韵书及附录6种编成《瀛涯敦煌韵 辑》出版。 • 1983年,周祖谟将自己从1945年即开始收 集、编辑的30种韵书题为《唐五代韵书 集存》,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书中有详 细考释和校记。
五、韵及相关概念
• 1、韵 • 韵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常见的义
• 反切不仅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统一读音的作用。读书音寄 存于反切,反切又起了统一读书音的作用。 反切出现在先,韵书随后出现。
• 在音韵学史上,反切的出现非常重要,
它促成了韵书的产生。
• 韵书正是总结了前代的反切,每组同
音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而反切则是 韵书的精华,是今天考察韵书反映的 语音系统的珍贵资料。

古代汉语音韵PPT课件

古代汉语音韵PPT课件
▪ 《广韵》三十六字母表见教材 ▪ 注意与宋三十六字母的区别。
.
36
四、《广韵》的韵母系统
1、《广韵》一共有206个韵。
为什么中古会有这么多韵呢?
这206韵包括声调的不同。
这206韵不是同时同地的一种语言的韵母 系统,而是兼有南北古今方言的韵母系统。
2、十六摄
等韵学家们把206韵归并为16个大类,叫做 十六摄。
.
3
1.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 合规律。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3.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4.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5.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 6.小 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2021/3/11
.
9
宋三十六字母
.
10
三、韵母的基本概念
1、韵和韵母 韵不包括韵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而韵 母还要区别韵头。韵母相同,韵一定相同; 韵相同,韵母不一定相同。韵的概念比韵母 的概念大。
2、韵部和韵目 韵部指韵腹、韵尾相同的音节。韵书中把所 有相同韵的字汇集在一 起,构成一个韵类。 从各个韵部中取一个代表字作为标目,这个 代表字就叫韵目。
▪ 上字取声母定清浊;下字取韵调定开合
▪ 例:顿,都困切;礼,卢启切;乌,哀都切
.
23
第二节 中古音
本节学习掌握内容: ▪ 一、《广韵》的性质和体例 ▪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 三、《广韵》的韵母系统 ▪ 四、《广韵》的声调
.
24
▪ 研究古代音韵多从中古音入手,这是因为 ,除中古音自身有其承上启下的性质外, 这个时期有一部声、韵、调体系完整的《 广韵》。凭借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 ,都是较为方便的。

韵母PPT课件

韵母PPT课件

5
可编辑 2020/3/20
舌面元音图
不圆唇 圆唇 不圆唇 圆唇 不圆唇 圆唇
高i y
ɨʉ
ɯu
半高 e ø
半低
ɛœ
a
ə
ɐ A
ɤo ʌɔ аɒ
6
可编辑 2020/3/20
1.2 韵母的概念
韵母是汉语拼音术语,是指一个 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普通话 韵母共有39个。
韵母至少要有一个元音,也可以 有几个元音,或元音之后再加辅音。 例如:
LOGO
教师口语课件
普通话韵母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1
普通话韵母
1. 普通话韵母系统 2. 普通话韵母基本训练 3.普通话韵母专项练习
2
可编辑 2020/3/20
1.普通话韵母系统
1.1 元音及其分类 1.2 韵母的概念 1.3 韵母的分类 1.4 韵母总表
3
可编辑 2020/3/20
1.1 元音及其分类
10
可编辑 2020/3/20
1.3 韵母的分类
二、按构成成分,韵母可分成三类: 单韵母,又称单元音韵母,是由单元
音构成的韵母。 复韵母又称复元音韵母,由两个或三
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鼻韵母又称鼻音韵母,由元音和鼻辅
音韵尾构成的韵母。
11
可编辑 2020/3/20
1.3
普通 话韵 母总

12
开口呼
训练要领: 发音时舌位、唇形保持同一状态不变。 舌位前后是指舌头隆起部分的前或后。 舌位高低是指舌头隆起部分的最高点与上腭 之间距离的大或小,与口腔的开合度有关。
15
可编辑 2020/3/20
2.1 单元音韵母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拔落拿马辣扎怕踏耷

第一章第三节韵母-20页PPT资料

第一章第三节韵母-20页PPT资料

后鼻韵母发音练习.wav ɑnɡ 党章 昂扬 苍茫 常常 enɡ 风筝 更正 逞能 鹏程 inɡ 清明 平定 宁静 命名 onɡ 红松 工农 中东 怂恿 iɑnɡ 将相 踉跄 向阳 悠扬 uɑnɡ 狂妄 装潢 往往 创伤 ionɡ 炯炯 汹涌 贫穷 熊熊 uenɡ 老翁 水瓮 嗡嗡 蓊郁
课后作业
三合复韵母发音练习.wav iɑo 巧妙 小鸟 逍遥 iou 绣球 流油 悠久 uɑi 乖乖 外快 怀揣 uei 追随 水位 汇兑
教条 求救 坏菜 傀儡
3.带鼻音韵母
含义: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的韵母。 共16个:
⑴前鼻 ɑn、iɑn、uɑn、üɑn、 en、in、 uen、ün
⑵后鼻 ɑnɡ、 enɡ、 inɡ、 onɡ、 iɑnɡ、uɑnɡ、uenɡ、ionɡ
喇叭 磨破 割舍 机器 无故 区域 此次 实施 偶尔
压榨 泼墨 塞责 毅力 速度 须臾 子嗣 值日 而且
蚂蚱 脉脉 各个 棋迷 匍匐 绣球 子弟 政治 诱饵
2.复元音韵母
含义: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共13个:⑴前响 ɑi、ei、ɑo、ou ⑵后响 iɑ、ie、uɑ、uo、üe ⑶中响 iɑo、iou、uɑi、uei
参见
2.按韵尾分:
教材 P53
i、u 两个
ng两 个
三类,无韵尾、元音韵尾、鼻音韵尾。
3.按韵母的结构分:
三类,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二)韵母的发音
1.单元音韵母
含义: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 共10个:
ɑ、o、e、i、u、ü、ê、 -i(前)、-i(后)、er。 主要发音特点: 发音时,始终保持舌位、唇形、 开口度不变。
第三节 韵母
一、韵母与元音的关系 二、韵母的分类与发音 重点 三、韵母发音练习

韵母构成PPT课件

韵母构成PPT课件

隔音符号使用指在拼音 中为了避免音节混淆而 使用的符号,例如 “a’i”中的“’”就 是隔音符号,表示前后 两个音节是分开的。
示例:拼音“bàba”中 ,“bà”是一个音节, “ba”是另一个音节, 两个音节之间用隔音符 号“’”分开。其中, “bà”中的“à”表示 第四声,“ba”中的 “a”表示轻声。
06
韵母变化规律与语音现象探讨
韵母变化规律概述
韵母的分类
根据韵尾的不同,韵母可 分为开尾韵、元音尾韵和 鼻音韵三类。
韵母的发音特点
韵母的发音涉及舌位、唇 形、声调等多个方面,不 同的韵母具有不同的发音 特点。
韵母的变化规律
在语音变化中,韵母的变 化规律包括韵尾的增减、 元音的替换和音变等。
语音现象对韵母影响
后响复韵母
ia、ie、ua、uo、üe等。发音时, 后一个元音清晰响亮,前一个元音 轻短模糊。例如,“家”(jiā)中 的“ia”就是后响复韵母。
04
鼻音韵母构成与特点
鼻音韵母概述
01
鼻音韵母是指韵尾含有鼻辅音的 韵母,普通话中的鼻音韵母共有 16个。
02
鼻音韵母的发音特点是韵尾发音 时,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气流 通过鼻腔产生共鸣。
按照韵尾分类
韵母还可以按照其韵尾的 特点进行分类,如开尾韵 、元音尾韵和鼻音尾韵等 。
按照声调分类
在汉语中,韵母还可以按 照其所属的声调进行分类 ,如阴平、阳平、上声和 去声等。
相关术语解析
元音
元音是韵母中的主要音素,它 是气流通过声门时,声道内没
有阻碍而发出的音。
辅音
辅音是声母中的主要音素,它 是气流通过声门时,声道内受 到阻碍而发出的音。
韵母教学与应用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汉字的谐声系统。在这方面做出中重大贡 汉字的谐声系统。 献的是段玉裁(江苏常州金坛人)。 )。他提出了 献的是段玉裁(江苏常州金坛人)。他提出了 同谐声者,必同部也” “同谐声者,必同部也”,即如果一组形声字的 谐声偏旁(声符)相同, 谐声偏旁(声符)相同,在上古它们就属于同一 个韵部。这一规律的提出及实践, 个韵部。这一规律的提出及实践,既大大开拓了 古韵部研究的范围,又丰富了研究古韵的材料。 古韵部研究的范围,又丰富了研究古韵的材料。
《诗经· 魏风 关雎》第三章中:“求之不得, 诗经 魏风· 关雎》第三章中: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其中“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其中“得、 三字押韵。 服、侧”三字押韵。 诗经· 魏风· 伐檀》第二章中: 在《诗经 魏风 伐檀》第二章中:“坎坎 伐辐兮, 之河之侧 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兮。不稼不 河水清且直 胡取禾三百亿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 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 彼君子兮,不素食 ”“侧 字又与“ 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侧”字又与“直、 押韵。这样一来, 亿、特、食”押韵。这样一来, “得、服、侧” 就属于一个韵部。 与“直、亿、特、食”就属于一个韵部。其中每 个字又都可以在其它诗中系联其它的韵字, 个字又都可以在其它诗中系联其它的韵字,越联 越多,就产生一个大的韵部。一个大的韵部, 越多,就产生一个大的韵部。一个大的韵部,古 人就选取其中的一个字,作为这个韵部的标目字。 人就选取其中的一个字,作为这个韵部的标目字。
再比如: 再比如:“山”字本来是个阳声韵字,可是 字本来是个阳声韵字, 现在苏州、上海等吴方言,则读成“ 现在苏州、上海等吴方言,则读成“腮”,鼻音 韵尾丢失,转化成阴声韵了。 韵尾丢失,转化成阴声韵了。“米”在湖南方言 中读为“ ’’,由阴声韵读成了阳声韵。再者, 中读为“敏’’,由阴声韵读成了阳声韵。再者, 从谐声偏旁也可以看出来,如“沂”,从“斤” 从谐声偏旁也可以看出来, 得声, 是个阳声韵字。 得声,“斤”是个阳声韵字。“態”,从“能” 得声,可是今“ 字的读音就变成阴声韵了。 得声,可是今“態”字的读音就变成阴声韵了。 以前都有入声韵尾, “国”、“学”以前都有入声韵尾,现在演变成 了阴声韵。 了阴声韵。
《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该书出现后,其 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 该书出现后, 601 它韵书都相继被淘汰。隋代的统治只有37 37年 它韵书都相继被淘汰。隋代的统治只有37年,接 着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兴盛的唐代, 着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兴盛的唐代,唐王朝把它 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书,这就更引起了人们的重 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书, 研究者和修订者也越来越多, 视。研究者和修订者也越来越多,在唐代人们把 当时修订过的《切韵》叫做《广切韵》 当时修订过的《切韵》叫做《广切韵》或《刊谬 补缺切韵》 天宝年间, 补缺切韵》。唐 天宝年间,孙愐等人把增补过 切韵》 索性叫做《唐韵》 的《切韵》,索性叫做《唐韵》。 到了北宋时期,由陈彭年、 到了北宋时期,由陈彭年、丘雍等人奉敕对 前代的韵书进行修订,在公元1008 1008年 修成《 前代的韵书进行修订,在公元1008年,修成《大 宋重修广韵》 简称《广韵》 广韵》 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集《切 系韵书之大成,它问世后即代替了《切韵》 韵》系韵书之大成,它问世后即代替了《切韵》 及唐代的各种《切韵》的增订本。再加上, 及唐代的各种《切韵》的增订本。再加上,北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宋代的《广韵》 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宋代的《广韵》更为 大量流行。所以,后人所说的《切韵》系统, 大量流行。所以,后人所说的《切韵》系统,
二、《切韵》音系与中古的韵母系统 切韵》 我们以前讲过, 我们以前讲过,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 时魏人李登的《声类》 既然到这时, 时魏人李登的《声类》。既然到这时,有韵书出 说明有人已经开始关注“ 的研究。 现,说明有人已经开始关注“韵”的研究。到了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进一步盛行和文学的进 一步发展,促使当时的音韵学研究空前发展, 一步发展,促使当时的音韵学研究空前发展,催 生了一大批的韵书。 生了一大批的韵书。但是当时的韵书大都是以当 地的方言为基础写成的,南朝有南朝的韵书, 地的方言为基础写成的,南朝有南朝的韵书,北 朝又北朝的韵书, 朝又北朝的韵书,形成了一批各带自己方言特色 的韵书。 的韵书。这些韵书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都相继亡 佚。 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国,建 到了公元 年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国, 立了隋朝。国家的统一,自然要求文化上的统一, 立了隋朝。国家的统一,自然要求文化上的统一, 在诗歌创作的用韵上也要求统一规范。 在诗歌创作的用韵上也要求统一规范。当时
பைடு நூலகம்古代汉语的韵母系统
一、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的材料有两种: 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的材料有两种: 诗经》 楚辞》 (一)《诗经》、《楚辞》和其它先秦韵文的韵 脚。 运用韵文材料,其方法就是辗转系联。 运用韵文材料,其方法就是辗转系联。 诗经》中一首诗可以分为几章, 《诗经》中一首诗可以分为几章,每章中的韵脚 字基本是属于同一韵, 字基本是属于同一韵,其中某一韵脚字又在某诗 某章中与其它的韵脚字相押, 某章中与其它的韵脚字相押,它们互相之间就可 以连为一韵。 以连为一韵。如:
由于《广韵》分为 由于《广韵》分为206韵,过于苛细,十分繁 韵 过于苛细, 有些韵的范围十分狭窄,不能够以此来写诗。 琐,有些韵的范围十分狭窄,不能够以此来写诗。 所以在《广韵》的韵目下就注明“同用” 所以在《广韵》的韵目下就注明“同用”、“独 同用” 用”,“同用”即这几个韵中的字在作诗时可以 互相通押。 互相通押。 到了公元1252年,金代有江北平水刘渊著 到了公元 年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 成为106韵。由于刘渊是平水(官名,主收鱼税) 成为 韵 由于刘渊是平水(官名,主收鱼税) 所以后人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叫作“ 所以后人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叫作“平水 韵”。
广韵》 《广韵》的体例 广韵》是按韵编排的一部工具书, 《广韵》是按韵编排的一部工具书,即把同韵 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的字集中在一起, (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的字集中在一起, 选其中的一个字作为韵目(韵的标目字)。 )。唐宋 选其中的一个字作为韵目(韵的标目字)。唐宋 时期的韵是区别声调的, 时期的韵是区别声调的,不同声调就归属于不同 的韵。注意这里的韵和韵母不同:韵只是韵腹、 的韵。注意这里的韵和韵母不同:韵只是韵腹、 韵尾和声调相同,不包含韵头; 韵尾和声调相同,不包含韵头;而韵母要区别韵 不包括声调。所以《广韵》 头,不包括声调。所以《广韵》的编排体例首先 是按四声分卷,按平、 是按四声分卷,按平、上、去、入分为五卷其 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 )。中 (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中, 平声55韵、上声57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平声 韵 上声 韵 去声 韵 入声 韵 共计206韵。每一个韵目上面都标出一、二、三、 共计 韵 每一个韵目上面都标出一、 表示韵的次第, 四、五……表示韵的次第,如上平声(一东、二 表示韵的次第 如上平声(一东、 三锺、四江、五支……)。 冬、三锺、四江、五支 )。
真正系统地进行古韵研究,是从清代开始的。 真正系统地进行古韵研究,是从清代开始的。 清代的一些学者,通过利用上古的《诗经》 清代的一些学者,通过利用上古的《诗经》、 楚辞》等韵文材料的韵脚字的系联, 《楚辞》等韵文材料的韵脚字的系联,再加上 谐声必同部”观点的运用。 “谐声必同部”观点的运用。总结归纳出了上古 韵部系统。大致情况如下:顾炎武(江苏昆山人) 韵部系统。大致情况如下:顾炎武(江苏昆山人) 分为10 10部 段玉裁(江苏金坛人)分为17 17部 分为10部,段玉裁(江苏金坛人)分为17部,王 念孙(江苏高邮人)分为21 21部 朱骏声( 念孙(江苏高邮人)分为21部,朱骏声(江苏苏 州人)分为18 18部 章太炎(浙江人)分为22 22部 州人)分为18部,章太炎(浙江人)分为22部, 黄侃(湖北人)分为28 28部 现在比较通行的, 黄侃(湖北人)分为28部。现在比较通行的,学 界比较认同的是王力的30韵部。 30韵部 界比较认同的是王力的30韵部。
注意:同韵部内的字主要元音(韵腹) 注意:同韵部内的字主要元音(韵腹)和韵 尾相同,不包含声调。根据韵尾的不同, 尾相同,不包含声调。根据韵尾的不同,又将三 十个韵部分为三类: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十个韵部分为三类: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阴声韵: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 阴声韵: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收尾的 韵。 阳声韵:指以鼻音m ng收尾的韵 收尾的韵。 阳声韵:指以鼻音m\n\ng收尾的韵。 入声韵:指以塞音b 收尾的韵。 入声韵:指以塞音b\d\g收尾的韵。
有影响的文人、 有影响的文人、学者聚在一起讨论南北朝以来各 家韵书的得失并要新编一部韵书的问题。 家韵书的得失并要新编一部韵书的问题。当时参 加讨论的有萧该(国子博士)、 )、颜之推等当时八 加讨论的有萧该(国子博士)、颜之推等当时八 大文豪,大官吏,都是当时朝廷重臣。 位,大文豪,大官吏,都是当时朝廷重臣。这次 讨论是在同朝为官的陆爽家里进行的, 讨论是在同朝为官的陆爽家里进行的,讨论接近 尾声的时候,有人对一直在旁听、 尾声的时候,有人对一直在旁听、当时只有二十 岁左右的主人陆爽的儿子陆法言说: 你来, 岁左右的主人陆爽的儿子陆法言说:“你来,把 我们的讨论记录下来呢?我们这几个人决定了的, 我们的讨论记录下来呢?我们这几个人决定了的, 就是可以在全国推广的语音标准了。 就是可以在全国推广的语音标准了。”于是陆法 言就随手把他们讨论的一个大纲记录下来了。 言就随手把他们讨论的一个大纲记录下来了。后 来经过自己的加工整理, 来经过自己的加工整理,就形成了一部流芳后世 的我国音韵学的奠基之作《切韵》 的我国音韵学的奠基之作《切韵》。
阴阳对转: 阴阳对转:就是指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 程中,汉语的阴、 程中,汉语的阴、阳、入三种韵尾之间可以互相 转化,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 转化,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属于韵尾的增加 或失落。如阳声韵失落韵尾[-ng][-n][-m],就变 或失落。如阳声韵失落韵尾 , 成了阴声韵;阴声韵增加音韵尾[-ng][-n][-m], 成了阴声韵;阴声韵增加音韵尾 , 就变成了阳声韵;入声韵失落韵尾[-b][-d][-g], 就变成了阳声韵;入声韵失落韵尾 , 就变成了阴声韵;阴声韵增加音韵尾[-b][-d][-g], 就变成了阴声韵;阴声韵增加音韵尾[-b][-d][-g], 就变成了入声韵,多数学者把阳声韵、 就变成了入声韵,多数学者把阳声韵、入声韵与 阴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一般泛称为阴阳对转。 阴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一般泛称为阴阳对转。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韵, 如: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韵,原来的入声 韵字到了现代都读成阴声韵字, 韵字到了现代都读成阴声韵字,这说明入声韵已 转化为阴声韵了。 转化为阴声韵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