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08616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 413小 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 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

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 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

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1.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47 考解答题)

(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2.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基本机构(p50图)

(1)职业学校教育系统:普通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成人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高等)(2)职业培训系统:职业培训系统、在职培训系统、职后培训系统(继续教育)

3.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1)层次性 2)区域性 3)开放性 4)灵活性 5)统筹性

5.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趋向 1)开放化2)多样化3)终身化 4)规模化(5)个体化

第五章

1.专业设置:指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2.专业设置内容 1)确定职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2)进行专业课程设置3)配置图书资料和实验实习设备(4)明确修业年限

3.专业设置的步骤 1)开展社会调研2)职业—专业分析3)确定专业培养目标4)选择

和组织课程内容 5)教育资源分析 6)专业规划

4.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结构类型 1同质结构 2近质结构 3异质结构

1.课程:为师生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J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教育活动。

2.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1)定向性(2)实践性(3)适应性(4)昂贵性

3.职业教育课程的类型:按课程教学形态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教学要求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按课程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表现形式分显现课程和隐性课程分科课程:称科目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科目课程”强调分科,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科学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隐性课程: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4.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职业教育课程方案、计划、文件中,各个过程环节及组成要素等结构关系的概括性呈示方式。

(1)课程观:是教育观在课程领域中体现,是人们对课程本质、功能、目的、规律、原理和法则等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2)课程目标(3)课程结构

4)课程开发: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方案实施、课程评价等步骤。

5.“三段式”课程模式(从理论到实践导向过程)

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三。。”课程的基本结构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

7.核心阶梯课程模式:是德国“双元制”采用的课程模式,因此也叫“双元制”课程模式。

是一种建立在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结构。

8.“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结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宽基础”阶段,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期为今后的转岗和继续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二阶段为“活模块”阶段,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一个或几个就业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

10.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简答题、论述题)

(1)课程导向能力化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比较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与产业界对劳动力职业能力要求之间的相关性不高,以致常遭产业界诟病。

(2)课程目标多元化现代教育愈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追求工具性、效用性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

(3)课程范围广域化职业变更为当代就业的重要特d 那宗旨在使学习者为某一具体职业做准备的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受到巨d挑战终身职业教育理念迅s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4)课程实施实践化精湛的职业能力并不是通过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获得更多地依赖经验性知识掌握。(5)课程开发系统化职业教育已从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定阶段转为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已驶入国家、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轨道上来。

(6)课程结构模块化 a.它是一个部件、主件,其大小介于整体与零件之间,是整体的基本组成部分;b.每一个模块本身是独立的,可以将其进行不同的组合c.每个模块都是标准化的,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否则就无法对模块进行组合。

(7)课程管理弹性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满足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要求,推行个别化教学,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必须由刚性走向弹性。

(8)课程评价标准化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以行业的就业标准为依据的。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中“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是外化过程;“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是内化过程。

2.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论述题)

1)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年龄、阅历层次的复杂性。

二是教育对象学习、心里状况的复杂性。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阶段转向社会实践阶段的过

渡,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3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1)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

的规律4)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5)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4.职业教育教学原则:(1)职业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情境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5.备课:就是教师为教学所做的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是教师为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能高效

顺利的进行,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选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

学方法等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工作。

6.说课: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口头表述,是教师就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口头陈述,

以供同行交流、评议,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7.讲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活动,

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讲课的基本要求:一目标明确;二内容正确;三重点突出;四是方法得当;五是组织有序。

8.设计: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实践教学环境,

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9.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与学s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收集事实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0.诊断性评价:这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结果,现时的需要或准备状

态的一种评价,是查明继续学习新内容的基础和准备,其目的在于使教学活

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11.引导课程教学法:是借助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性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

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

12.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选用专业实践中常见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典型案例,组织学

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方法。

13.职业教育教学的组织

(1)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2)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学习需求、兴趣、特长等的不同,按群体制定

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不

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

(3)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把书本知识中描述的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运动变化的本来面目呈

第八章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活生生的情境中学习。

1)德育的要素:1道德认知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信念5道德信念

1.职业学校的德育原则:1时代性原则2职业性原则3企业性原则4法纪性原则

2.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3.职业学校德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模F行为为样子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行为以达到德育目的

(2)心理辅导法指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原理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德育活动,以获得预期的德育效果

(3)职业指导法既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4)行为训练法作为德育方法,也称“德育实践”、“道德练习”或“导之以行”

(5)自我修养法教师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形成思想道德品质。

职业指导先驱——帕森斯提出的“人职匹配论”

1.职业指导的内容(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2)职业准备指导(3)职业选择指导

(4)求职指导(5)职业适应指导(6)创业指导

第十一章

1.班主任权威体现:1班主任具有的组织能力,2具有的领袖地位 3是班主任的专家魅力。

2班主任的角色 1)学生的朋友2)人际关系的协调者(3)心理健康的辅导员(4)职业生涯的设计者

3.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原则2)公正民主原则(3)为人师表原则

4.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2建设班级体文化3指导学生活动4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力

5引导非正式群体6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7指导毕业实习、社会实践8操行评定

5.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解答题)

(1)摸清情况,正确归因(2)抓住教育契机,寻找问题学生心理突破口(3)投其所“好”,取得问题学生的好感与信任(4)晓之以理,提高问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5)创立良好的教育外部情境,形成问题学生的教育合力(6)为学生创设实现自我的机会,促进问题学生重拾自信心(7)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8)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提高转化成效

1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揭示职

业教育规律,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活动

1.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基本结构: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第一章 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413小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第四章 1.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47 考解答题) (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 (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 10.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 系及其运行机制 11.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 15.课程; 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 18.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定向性(2)职业性 (3)实践性(4)灵活性 19.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 式 20.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1.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2.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2)引导发现法(3)任务驱动法(4)分层递

职业教育学试题

第十二章职业准备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从(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职业指导是教育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职业选择发展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和(金兹伯格)提出。 3.萨帕将职业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创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 4.金兹伯格将职业发展划分为(幻想、试探、实现)三个时期。 5.特性—因素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以(经验)为导向的指导模式,主要焦点是(人—职)匹配。 6.人格类型理论中人格的六种类型是(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7.职业指导的基本步骤有(分析、综合、诊断、预断、处理、追踪)六步。 8.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动力基础、能力结构、人格系统)等。 9.职业流动的实质是进行职业的(再选择) 10.职业流动必要的心理准备因素有(动机、认知、情绪、意志)。 二、选择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个(A)。 A.教育过程B.心理过程C.用人过程D.选任过程。 2.对高中或高校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其实质是(B)。 B.分流教育B.职业选择教育C.职业适应教育D.职业流动教育。 3.特性—因素理论认为每个人具有独特的(D)特质。 C.能力和兴趣B.个性和能力C.心理和生理D.能力和人格。 4.威廉斯提出的兴趣和能力的相互矛盾不表现在(D)方面。 D.兴趣高能力低B.兴趣低能力高C.兴趣能力不在一个领域D.兴趣能力都高。 5.创业者所必备的素质中的动力基础主要是指(C)。 A.能力B.兴趣C.动机D.态度。 6.择业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是(B)。 A.认识职业B.认识自己C.认识社会D.认识岗位。 三、解释名词 1.职业准备教育 是以个体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为目的,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价值观,开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 1、教育 广义: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特点 一是:有固定的场所或专门的教师、固定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 二是: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4、职业教育: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 5、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 6、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性- 实践性- 社会性- 终身性- 全民性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为图自强而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的目的催生了我国近代再早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 8、教育思潮 劳作教育思潮:兴起于德国- 代表人凯兴斯泰纳 内容:劳作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 培养服务于国家的有用公民是教育的目标

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的精神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佳手段 ②普职整合教育思潮:美国- 代表人杜威- 以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整合为核心- 重视人的发展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③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美国 核心:CBET 实践形式:澳大利亚职业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模块技能培训模式(MES) 终身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法国保罗.朗格朗- 影响是国际性的 内容:P26-27 第二章 1、职业教育的功能 智育- 德育-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所以教育功能中,育人功能是最为根本的一项 大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的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小德育: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德育内容P35 职业道德特点:职业性- 实践性- 继承性- 多样性- 纪律性 智育功能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正确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它机构,能够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

(完整word版)职业教育学试题与知识精华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五章职业学校教师 一、填空题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3、(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4、(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5、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6、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7、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如何对待(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师集体)、如何对待(自身)四个方面。 8、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9、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二是(书写规范)。 10、班会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知识性班会)、(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及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六种形式。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二、选择题 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是(C) A.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 B.高等学校中的学生辅导员 C.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学校学生处工作人员 2、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教师起(A.) A. 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 强制作用 D. 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同事 D.以身作则 4、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教育家是(D)

中学综合素质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内涵:(1)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方向 (2)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3)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中学新课程 (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第二节、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职业教育课程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A卷 选择题:(2*10=20分) 1.职业教育在古代社会采取的主要是(C)形式。 A.家庭教育 B.私塾教育 C.学徒制 D.官府办学 2.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模式是(D) A.集群式课程模式 B.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C.MES课程模式 D.三段式 3. 以学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形态的是( C )。 A.学生中心课程 B.社会中心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科目本位课程 4.下列特点中,(A)不属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A.直接性 B.多样性 C.共适性 D.应变性 5. 职业教育课程分析可划分为(B)三个阶段。 A.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学科分析 B. 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 C. 行业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D. 社会需求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6. MES课程内容的基本单位是( B) A.培训大纲 B.学习单元 C. 学习材料 D.培训模块 7. 在课程理论研究上,( D )把研究范围从课程开发拓展到了如何教学,提出了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教学理论 A.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B. MES C.“双元制”课程模式 D.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8. 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行动领域。下列命名,能够体现学习领域命名原则的是(A)。 A.人力资源信息收集与处理 B.点钞票 C.最优化策略 D. 经济学 9. 下列关于学习情景与学习情境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学习情景设计时间跨度长,学习情境设计时间跨度短 B学习情景难度较低,学习情境难度较高 C.学习情景涉及的要素较少,学习情境涉及的要素较多 D.学习情景活动空间较小,学习情境活动空间较大 10.集群式模块课程力图吸收现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优点,及我国传统模式的长处,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其最主要特点是(B)。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整理版.doc

新疆油田公司兼职教师大赛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 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培训教学科 2016.7.25

目录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4) 一、单选题 (4) 二、多选题 (8) 三、判断题 (12)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5) 一、单选题 (15) 二、多选题 (19) 三、判断题 (22)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5) 一、单选题 (25) 二、多选题 (30) 三、判断题 (33) 第四章职业教育体系 (38) 一、单选题 (38) 二、多选题 (42) 三、判断题 (45)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50) 一、单选题 (50) 二、多选题 (55) 三、判断题 (58)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 (61) 一、单选题 (61) 二、多选题 (66) 三、判断题 (68)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72)

一、单选题 (72) 二、多选题 (78) 三、判断题 (80)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 (85) 一、单选题 (85) 二、多选题 (91) 三、判断题 (93) 第九章职业指导 (96) 一、单选题 (96) 二、多选题 (101) 三、判断题 (104) 第十章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08) 一、单选题 (108) 二、多选题 (113) 三、判断题 (116) 第十一章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120) 一、单选题 (120) 二、多选题 (125) 三、判断题: (129) 第十二章职业教育研究 (134) 一、单选题 (134) 二、多选题 (136) 三、判断题 (137)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职业活动源于()。 A.社会分工 B.职业兴趣 C.职业规划 D.职业教育 答案:A 难易度:难 2.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 A.按需设置原则 B.稳中求活原则 C.特色性原则 D.宽口径原则答案: D 难易度:中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 A.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D.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答案: D 难易度:难 4.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约翰·杜威 B.黄炎培 C.陶行知 D.乔治·凯兴斯泰纳 答案: D 难易度:中 5.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A.按需设置原则 B.特色性原则 C.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答案: D 难易度:中 6.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入,常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课堂教学时无话可说。这反映了教师发展中()的特点。 A.探索阶段 B.入门阶段 C.合格阶段 D.优秀阶段 答案:B 难易度:中 7.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加里宁 D.列宁

职业教育学考试要点1

1、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 育。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2、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1,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国际化;3,终身化;4,管理法制化;5,办学层次高移化;6,全民化; 7,协同化;8,教师专业化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 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5、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教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6、职业教学过程的本质:教是教师的行为,外化过程,学是学生的行为,是内化过程。 特点:1,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两方面:一是教学对象年龄、阅历层次的复杂性;二是教育对象学习、心里状况的复杂性;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阶段转向社会实践的过度,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职业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学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 (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10.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15.课程;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⑴定向性⑵职业性(3)实践性(4)灵活性 1&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19.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0.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1.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⑴项目教学法⑵引导发现法⑶任务驱动法⑷分层递进教学

职业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12、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3、(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e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 14、教学模式一般由(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师生配合方式、(支持条件)五个因素构成。 15、教学准备过程中,钻研教学内容要求达到(懂)、(透)、(化)、(深)的程度。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104.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 试卷104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 (A)生产性 (B)科学性 (C)民主性 (D)商品性 2 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 (A)教师、书本、课堂 (B)儿童、活动、课堂 (C)儿童、经验、活动 (D)儿童、书本、活动 3 经济、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了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下列选项中难以反映经济对教育制度制约功能的是( )。 (A)古代学校教育内容大多是伦理、宗教内容,而非生产知识与技能

(B)一些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达到12年 (C)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专门培养工业、农业、商业人才的学院 (D)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则实施分权制 4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5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1902年 (B)1924年 (C)1912年 (D)1904年 6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存在主义课程论 (C)学科中心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7 以问题为重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教学模式是( )。 (A)情境教学 (B)认知学徒教学 (C)随机进入教学 (D)自上而下教学 8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 )原则的体现。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启发性 (D)最优化 9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 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08616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 413小 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 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 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 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 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职业教育学 全本书精华

1.职业的定义: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2.《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3.职业教育的概念:(1),“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 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2),“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 (3),“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称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的教育。”(4),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4.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适宜的职业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5.职业教育的特性:(1),职业性:黄炎培说使无业者有也;有业者乐业(2),社 会性;(3),实践性;(4),大众性;(5),终身性: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5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1职业教育萌芽阶段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3职业教育的发展 6.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和工地等场所培养出来的。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等经典著作中也有关于学徒的记载。 7.1866年6月由左宗棠建设的福建船政学堂,用以培养国防需要的造船,驾驶技术人员,是中国最早的技工教育,也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 8.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休斯法”,这是以振兴中等程度的职业教育作为目标的法令。 9.国外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巴洛夫与福斯特,他们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俩位学者。 1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首次从学校体系的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规定,但是实业学堂多附与普通学堂内。 11.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卯学制。 12.1912年,蔡元培提出实利主义的教育方针;而在这个时期对实业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黄炎培先生。 13.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即《学制系统改革案》第一次从学制上确立了职业学校的名称。 14.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15.2005年11月,国务院又一次组织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16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教育学试题2

第六章职业学校学生 一、填空题 1、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至少有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 语言智力);音乐/ 节奏智力;(逻辑/ 数理智力);视觉/ 空间智力;(身体/ 运动智力);自知/ 自省智力;(交往/ 交流智力)。 2、我国学者认为思想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情感)、(行为)、(意志)四因素构成。 3、RET 心理治疗理论认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 件的理解和评价。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二是(以偏盖全),三是(夸大危害)。 4、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为(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部分。 5、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其结合点的性质来划分,有四 种类型:(利益型)、(兴趣型)、(信仰型)、(相似型)。 6、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班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 关系来划分,有三种类型:(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反班级型)。 7、学业不良学生是指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二、选择题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 B. 马斯洛(A.H.Maslou ) C. 班杜拉(A.Bandura ) D.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 ) 2、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 渠道,这种德育理论观点属于(C) A.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B.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 C.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 D. 完善人格理论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D) A.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 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 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 D.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4、后进生, 主要是指(B)比较落后的学生。 A.学习成绩 B. 思想品德表现 C. 身体发育 D. 学校要求的各方面 三、概念题 1、德育 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 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素质的教育过程,促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

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内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智力的各个方面进行,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优势获得信心、明确发展方向,并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第四,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并使其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对相关教学教材的接触和运用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