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试题库整理版.doc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整理版.doc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整理版.doc

新疆油田公司兼职教师大赛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

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培训教学科

2016.7.25

目录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4)

一、单选题 (4)

二、多选题 (8)

三、判断题 (12)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5)

一、单选题 (15)

二、多选题 (19)

三、判断题 (22)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5)

一、单选题 (25)

二、多选题 (30)

三、判断题 (33)

第四章职业教育体系 (38)

一、单选题 (38)

二、多选题 (42)

三、判断题 (45)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50)

一、单选题 (50)

二、多选题 (55)

三、判断题 (58)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 (61)

一、单选题 (61)

二、多选题 (66)

三、判断题 (68)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72)

一、单选题 (72)

二、多选题 (78)

三、判断题 (80)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 (85)

一、单选题 (85)

二、多选题 (91)

三、判断题 (93)

第九章职业指导 (96)

一、单选题 (96)

二、多选题 (101)

三、判断题 (104)

第十章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08)

一、单选题 (108)

二、多选题 (113)

三、判断题 (116)

第十一章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120)

一、单选题 (120)

二、多选题 (125)

三、判断题: (129)

第十二章职业教育研究 (134)

一、单选题 (134)

二、多选题 (136)

三、判断题 (137)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职业活动源于()。

A.社会分工 B.职业兴趣 C.职业规划 D.职业教育

答案:A 难易度:难

2.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

A.按需设置原则 B.稳中求活原则 C.特色性原则 D.宽口径原则答案: D 难易度:中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

A.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D.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答案: D 难易度:难

4.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约翰·杜威 B.黄炎培

C.陶行知 D.乔治·凯兴斯泰纳

答案: D 难易度:中

5.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A.按需设置原则 B.特色性原则 C.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答案: D 难易度:中

6.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入,常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课堂教学时无话可说。这反映了教师发展中()的特点。

A.探索阶段 B.入门阶段 C.合格阶段 D.优秀阶段

答案:B 难易度:中

7.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加里宁 D.列宁

答案: C 难易度:中

8.系统地表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材料,被称作()

A.教学计划 B.课程方案 C.教材 D.课程标准

答案: C 难易度:易

9.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教师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引导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C 难易度:易

10.我国古代()把教师同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朱熹

答案:A 难易度:易

1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

B.马斯洛(A.H.Maslou)

C.班杜拉(A.Bandura)

D.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

答案:A 难易度:中

12.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这种德育理论观点属于()

A.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B.人本主义德育理论

C.社会学习德育理论 D.完善人格理论

答案:C 难易度:中

13.后进生,主要是指()比较落后的学生。

A.学习成绩 B.思想品德表现

C.身体发育 D.学校要求的各方面

答案:B 难易度:易

14.职业分类是以()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

A.工作难度 B.工作性质

C.工作方式 D.工作需求

答案: B 难易度:易

15.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可分为()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答案:C 难易度:易

16.2012年5月,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中国()召开。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答案: B 难易度:易

17.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

A.特殊规律 B.局部规律 C.基本规律 D.普通规律

答案:C 难易度:易

18.不属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是()

A.学生学习立体图形 B.后进生转化

C.“双师型”教师 D.产学研结合

答案:A 难易度:中

19.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

A.哲学和艺术 B.体操和军事 C.宗教和商业 D.农业和手工业

答案: B 难易度:难

20.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雅典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

A.骑士、体操、军事 B.文学、宗教、军事

C.农业、手工业、服务业 D.哲学、艺术、商业教育

答案: B 难易度:难

21.古代社会有关职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通过()形式进行。A.学徒制教育 B.家庭教育 C.官吏教育 D.私塾教育

答案:A 难易度:中

22.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的教育家是()

A.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 D.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答案:A 难易度:难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A.1996年6月15日 B.1995年5月15日

C.1996年5月15日 D.1995年6月15日

答案: B 难易度:中

24.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闻名。

A.三明治 B.教学工厂 C.双元制 D.产学合作

答案:C 难易度:易

25.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建立的(),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A.京师大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马礼逊学堂 D.广东实学馆答案: B 难易度:易

26.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集中体现为()导向性。

A.升学 B.就业 C.实践D.技能

答案:B 难易度:易

27.2005年,国务院()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C.《关于发展改革职业教育的决定》 D.《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答案: D 难易度:难

28.以学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形态的是()。

A.学生中心课程 B.社会中心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科目本位课程

答案: C 难易度:难

29.职业教育课程分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学科分析

B.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

C.行业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D.社会需求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答案:B 难易度:难

30.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加快构建以()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

A.质量 B.就业 C.实践 D.技能

答案: B 难易度:难

31.()是一个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

A.工作难度 B.工作方式

C.工作性质 D.工作需求

答案:C 难易度:易

32.()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A.1977 B.1978 C.1979 D.1980

答案:B 难易度:中

二、多选题

1.职业具有以下特征()等。

A.目的性 B.规范性 C.可变性 D.群体性

答案:ABCD 难易度:易

2.职业教育有()特点

A.职业性 B.社会性 C.理论性 D.实践性

答案:ABD 难易度:易

3.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等敬业精神。

A.职业道德 B.职业习惯 C.职业纪律 D.职业意识

答案:ABCD 难易度:易

4.古代社会的职业教育系统还远没有形成,只停留在()。

A.零散化 B.非正规化 C.大众化 D.个别化

答案:ABD 难易度:中

5.古代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

A.家传世袭 B.私学 C.学徒制 D.师徒相传

答案:ACD 难易度:中

6.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可划分为()。

A.萌芽阶段 B.成长阶段 C.壮大阶段 D.新发展阶段

答案:ABD 难易度:中

7.国外职业教育的成长阶段其特点有()。

A.国家高度重视 B.自学以立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C.重视职业教育研究 D.全面动员,广泛参与。

答案: ABCD 难易度:中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全面的技术革命,以()为主要标志。

A.原子能 B.电子计算机 C.通讯技术 D.空间技术

答案:ABD 难易度:易

9.职业教育可分为()职业学校教育。

A.低等 B.初等 C.中等 D.高等

答案:BCD 难易度:易

10.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ABCD 难易度:易

11.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等类型。

A.中等专业学习 B.职业高中 C.技工学校 D.职业中专

答案:ABC 难易度:中

12.我国实行()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A.先培训,后就业 B.先就业,再培训

C.劳动预备 D.边就业,边培训

答案:AC 难易度:中

13.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A.技巧 B.方法 C.能力 D.素质

答案:ABC 难易度:易

1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旧中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兴办了()。

A.中等专业学校 B.技工学校

C.农业中学 D.半工半读中学

答案:ABCD 难易度:中

15.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A.学习能力 B.职业道德 C.职业技能 D.就业创业

答案: BCD 难易度:中

16.职业教育理论是关于职业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在人类研究职业教育现象过程中,它经历了一个()的发展过程。

A.思想萌芽 B.快速发展 C.形成独立科学 D.逐渐完善

答案:ACD 难易度:中

17.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方针是()。A.社会化 B.现代化 C.科学化 D.个性化

答案:AC 难易度:易

18.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的重要途径。

A.促进经济 B.社会发展 C.人才培养 D.劳动就业

答案:ABD 难易度:中

19.职业培训包括()。

A.从业前培训 B.转岗培训 C.在岗培训 D.其他职业性培训

答案:ABCD 难易度:易

20.世界各国之所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有()原因。

A.技术革命 B.国际战争 C.国际博览会 D.工人的觉醒

答案:ABCD 难易度:中

21.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A.谋个性之发展 B.为个人谋生 C.个人服务社会 D.增进生产力答案:ABCD 难易度:难

22.职业教育的性质概括起来,就是()的统一。

A.职业性 B.生产性 C.国际性 D.社会性

答案:ABD 难易度:易

23.职业教育是()发展的产物。

A.社会 B.生产力 C.人类文明 D.人自身

答案: ACD 难易度:易

24.职业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适应于经济全球化、()、培养方式信息化、全面国际交流与融合的需要。

A.就业全球化 B.生源全球化

C.师资全球化 D.人才培养标准全球化

答案:ABCD 难易度:难

25.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师资管理呈现()特点。

A.法制化 B.制度化 C.延续化 D.现代化

答案: ABD 难易度:中

26.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社会活动。

A.经常性的 B.专业化的 C.信息化的 D.相对稳定的答案:ABD 难易度:易

27.职业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制约的教育,其(),既受社会需求的推动,又受社会需求的约束。

A.培养目标 B.发展规律 C.就业渠道 D.结构和速度答案:ABD 难易度:难

28.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文化

答案: ABD 难易度:中

29.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

A.渗透性 B.适应性 C.延展性 D.相对性

答案:AC难易度:难

30.教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案 D.教材

答案:ABD 难易度:中

三、判断题

1.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答案:√难易度:易

2.职业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答案:√难易度:中

3.职业教育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就业者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

答案:√难易度:难

4.职业和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是通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得以建构的。()答案: 难易度:易

5.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答案: 难易度:易

6.职业教育是给予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答案: 难易度:中

7.黄炎培曾说,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答案: 难易度:易

8.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

答案:√难易度:易

9.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答案:√难易度:易

10.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即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承担。()

答案:√难易度:易

11.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是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一种必然反映,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答案:√难易度:中

12.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分别是礼、义、射、御、书、数。()

答案: 难易度:易

13.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答案:√难易度:难

14.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答案: 难易度:中

15.转职培训是为在业人员转换新的职业岗位而进行的一种专门的教育。()答案: 难易度:易

16.职业进修是为从业人员在某一领域进一步深化而开展的职业继续教育。()答案:√难易度:易

17.职业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其基本特征的,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答案:√难易度:中

18.职业教育担负着劳动能力生产与再生产的任务。()

答案:√难易度:易

19.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答案:√难易度:易

20.职业教育能够把一个自然的劳动力培养成一个专门的劳动能手,把一个普通的学生改变成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把一个无技能的劳动者训练成熟练的技术工人。()

答案:√难易度:难

21.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答案:√难易度:难

22.立法、拨款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答案: 难易度:易

23.从教育层面而言,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化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化将是迎合时代需求的必然趋势。()

答案:√难易度:中

24.职业教育协同化是指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多部门、多行业通过共同协作而完成的事业。()

答案:√难易度:易

25.职业的内涵与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答案:√难易度:中

26.职业和职业教育的外在联系是通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得以建构。()

答案: 难易度:易

27.职业教育以学生能够就业,并能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得到发展为主要目标。()

答案:√难易度:中

28.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社会分工比较简单,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答案: 难易度:中

29.职业教育是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

答案:√难易度:易

30.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答案:√难易度:易

31.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答案:√难易度:易

32.美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以立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答案:√难易度:易

33.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职业的日益细分,势必引起职业教育层次的不断高移。()

答案:√难易度:中

34.2004年,全国人才工作会召开,首次把技术工人列为技能型人才。()

答案: 难易度:中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一、单选题

1.()充当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专门工具的角色。

A.人类B.教育C.职业教育D.教育者

答案:B 难易度:易

2.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教育投资间接实现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职业教育发展的()。

A.规模B.速度C.方向D.规模和速度

答案:D 难易度:易

3.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是职业教育成为国家“人才强国”基本战略之一的()事件。

A.重大B.重要C.决定性D.标志性

答案:D 难易度:难

4.职业教育的人民性、大众性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更具的()。A.公平性B.公正性C.公开性D.普及性

答案:A 难易度:易

5.广义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的关键环节。

A.国家建设B.城市建设C.新农村建设D.城乡建设

答案:C 难易度:中

6.()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存在的前提,也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A.社会B.国家C.社会经济D.经济

答案:C 难易度:中

7.我国职业教育在其发展的萌芽阶段,主要以()形式存在着。

A.师傅带徒弟制B.自学制C.私塾制D.家庭制

答案:A 难易度:中

8.从横向比较来看,当今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发达国家,都有着发达的()。A.学历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普通教育

答案:B 难易度:中

9.()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A.社会经济发展B.国家发展C.人民素质D.职业教育

答案:A 难易度:中

10.职业教育各类专业的设置,应该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吻合,符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A.全局B.整体C.区域D.部分

答案:C 难易度:难

11.职业教育()对新兴产业等发展应该具有前瞻的适应性。

A.课程设置B.专业C.课程D.专业设置

答案:D 难易度:难

12.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A.方式B.方法C.结构D.内容

答案:D 难易度:难

13.经济发展水平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条件。

A.信息化B.现代化C.水平D.发展空间

答案:A 难易度:中

14.职业教育不仅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还有职业选择和()配置的功能。A.资源B.人力资源C.就业D.劳动保障

答案:B 难易度:易

15.职业教育通过为劳动者提供正确的政治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正面影响他们的(),从而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A.劳动能力B.价值观C.劳动态度D.人生观

答案:C 难易度:易

16.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不断改善。

A.教学方法B.教学设备C.教学手段D.教学设施

答案:C 难易度:中

17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文化以其特有的约束力,以一种()方式影响着职业教育。

A.潜在的B.显著的C.独特的D.明显的

答案:A 难易度:易

18.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

A.繁荣B.昌盛C.创造D.发展

答案:C 难易度:中

19.职业教育应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企业文化的精髓,应复制一定企业的优秀文化。这是()的含义。

A.聚合企业文化B.传播企业文化C.选择企业文化D.创新企业文化

答案:A 难易度:中

20.企业文化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有时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适合学校教育。

A.科技文化B.技术文化C.制度文化D.创新文化

答案:C 难易度:中

21.企业文化的传递是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优良的企业文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形成、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就是这种传递

A.高等教育B.学历教育C.普通教育D.职业教育

答案:D 难易度:易

22.拥有技术、技能,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足。这是职业教育的()。

A.保障功能B.就业功能C.成长功能D.传递功能

答案:B 难易度:中

23.职业教育能使个体较快地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职业技能,这样可以满足个体适应职业内涵变化或工种变换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个体对于职业的流动和变换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

A.保障功能B.就业功能C.成长功能D.传递功

答案:A 难易度:易

24.职业教育在实现()大众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A.中等教育B.学历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答案:C 难易度:中

25.现代化的启动和发展都必须借助(),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A.职业教育B.教育C.文化D.企业

答案:C 难易度:中

26.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因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成就卓著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

答案:A 难易度:中

27.我国“普九”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一个最重要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A.初等职业教育B.中等职业教育C.高等职业教育D.文化教育

答案:B 难易度:中

28.阶层流动有益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维护阶层流动性的()途径是教育。A.根本B.基本C.最佳D.最快

答案:C 难易度:易

29.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将一定的政治目标和意图通过职业培训传播到社会成员的头脑中,通过培训()一定的社会成员分布结构,从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A.提高B.改善C.降低D.压缩

答案:B 难易度:难

30.()之后,职业教育无论在发展的规模上还是速度上都得到了空前发展。A.工业革命B.农业革命C.产业革命D.80年代

答案:C 难易度:易

31.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和大批熟练劳动者,是促进科技进步的()。

A.方法B.主要方式C.重要手段D.主要手段

答案:D 难易度:中

32.职业教育具有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职能,因此职业教育能()科技进步。

A.促进B.提高C.改善D.增强

答案:B 难易度:易

33.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文化以其特有的约束力,以一种()方式影响着

职业教育。

A.潜在的B.显著的C.独特的D.明显的

答案:A 难易度:中

34.职业教育过程是把现有的企业文化不断转化为学习者的(),又创造性地反作用于企业文化。

A.知识B.能力C.行为规范D.知识、能力、行为规范

答案:D 难易度:易

35.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和手段。

A.具体方式B.方式C.方法D.方向

答案:A 难易度:中

36.个体的职业素质的“量”主要是指个体接受教育和训练的()等可以计量的内容

A.时期B.阶段C.期间D.时间

答案:D 难易度:易

37.持续提升人的职业品质是职业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价值()层次。

A.最高B.最基本C.较高级D.最低级

答案:C 难易度:中

38.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A.重要B.特殊C.一般D.次要

答案:A难易度:中

二、多选题

1.教育具有()的功能。

A.保证人类延续B.促进社会发展C.个体的社会化D.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答案:ABC 难易度:中

2.政治对教育的作用,主要反映在政治系统利用政策、法律手段来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确定职业教育的()。

A.政策B.制度C.规范D.方针

答案:ABCD 难易度:难

3.统治阶级能够利用国家宣传机器,将自己的()向社会传播,决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从而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

A.思想B.方针C.政策D.价值观念

答案:AD 难易度:易

4.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即是指各级各类()的分布以及()的分布。

A.中等院校B.职业学校C.各种专业D.各种课程

答案:BC 难易度:易

5.作为()型应用人才培养摇篮的职业教育,需要得到( )的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A.技术B.技能C.更好D.更快

答案:ABCD 难易度:中

6.职业教育能将具有不同()、不同()的人导向相应产业的职业岗位,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益。

A.能力倾向B.行业C.兴趣爱好D.种类

答案:AC 难易度:易

7.职业教育主要通过()的调整,开展职业指导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A.专业结构B.课程结构C.专业设置D.终身

答案:ABD 难易度:难

8.职业教育能提高劳动者运用()的能力,并能使劳动者有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革新。

答案:ABC 难易度:中

9.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者的()来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损坏率,从而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

A.环保意识B.安全意识C.设备保养D.维修能力

答案:BCD 难易度:中

10.职业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A.直接进行科学技术的“生产”

温病学题库

温病学题库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基础教研室 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温病的概念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第八章风温 第九章春温第十章暑温 第十一章湿温第十二章伏暑 第十三章秋燥第十四章大头瘟 第十五章烂喉痧第十六章温疫 第十七章疫疹第十八章疟疾 第十九章霍乱第二十章《温热论》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 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

第一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 2.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是:() 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 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 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 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 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 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着是:() 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 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A.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着--《温疫论》 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着是:() 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 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 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 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 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 16.吴又可是:() 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二.选择多项题 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实验心理学 一、填空 1.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2.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3.斯珀灵(Sperling)针对传统的感觉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它弥补了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方式研究感觉记忆的缺陷,结果他首次发现了被试感觉记忆量为平均9.1个项目 4.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和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5.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强度、复杂程度等。 6.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8.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 9.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就发生了交互作用。 10. 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_的时间,而是指刺激_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11.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 12.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 13.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14.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15.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16.心理实验的基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研究报告撰写。 17.排除法是把_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18.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摘要、题目、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19.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2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21.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解释的科学方法。 22.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 23.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4.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_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来实现。 25.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被试变量。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第一章 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413小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第四章 1.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47 考解答题) (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温病学题库

温病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 ) ,(调胃承气 汤,(导赤承气汤,(桃仁承气汤 ,(宣白承气汤 ( ,(白虎汤的功效是: ) ,(清泄阳明经热,(清泄少阳里热,(清热宣肺,(泄热攻下 ,(温病阳明热结的首选方是:( )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风温病的病因是:( ) ,(温热病邪,(风寒病邪,(风热病邪,(燥热病邪 ,(吴鞠通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 是:( ) ,(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汤,(麻杏石甘汤 ,(下列哪项不属吴鞠通白虎汤四禁的内容:( ) ,(脉浮弦而细者,(脉沉者,(身热汗出者 ,(不渴者 ( ,(生脉散的功 用是: ) ,(益气敛阴固脱 ,(益气回阳固脱 ,(清热益气生津 ,(滋阴养液清热 ,(临床上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抽搐痉挛,舌质鲜绛,脉细 (数或弦数者,首选的 中成药是: )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紫雪丹 ,(苏合香丸 ,(下列哪项不属葛根 黄芩黄连汤证:( ) ,(身热咳嗽 ,(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 ,(苔黄焦燥,脉洪大 , ,(知母,(生大黄 ,(杏,(下列哪项不是宣白承气汤中的药物:( ) ,(石膏 仁 ( ,,(运用增液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的主要鉴别点是: ) ,(潮热,便 秘 ,(腹胀满痛拒按,(时有谵语 ,(口干唇燥,,(“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 (热、咳嗽、烦渴。”语出: ) ,(《温病条辨》,(《外感温病篇》,(《温热论》,(《温热逢源》 ,,(下列哪项不属肺热移肠证:( ) ,(腹胀满 硬痛 ,(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 ,(身热咳嗽 ,,(下列哪项不属“阳明热盛证”的范围:( ) ,(壮热 ,(渴饮 ,(汗出 ,(苔黄白相兼 ,,(风温病名首见于:( ) ,(《内经》,( 《时病论》,( 《伤寒论》,( 《温病条辨》 ,,(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证 治作了系统论述的温病学专著是:( ) ,叶香岩《温热论》,朱肱《类证活人书》,陈平伯《外感温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 ,,(称“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职业教育学试题

第十二章职业准备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从(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职业指导是教育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职业选择发展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和(金兹伯格)提出。 3.萨帕将职业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创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 4.金兹伯格将职业发展划分为(幻想、试探、实现)三个时期。 5.特性—因素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以(经验)为导向的指导模式,主要焦点是(人—职)匹配。 6.人格类型理论中人格的六种类型是(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7.职业指导的基本步骤有(分析、综合、诊断、预断、处理、追踪)六步。 8.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动力基础、能力结构、人格系统)等。 9.职业流动的实质是进行职业的(再选择) 10.职业流动必要的心理准备因素有(动机、认知、情绪、意志)。 二、选择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个(A)。 A.教育过程B.心理过程C.用人过程D.选任过程。 2.对高中或高校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其实质是(B)。 B.分流教育B.职业选择教育C.职业适应教育D.职业流动教育。 3.特性—因素理论认为每个人具有独特的(D)特质。 C.能力和兴趣B.个性和能力C.心理和生理D.能力和人格。 4.威廉斯提出的兴趣和能力的相互矛盾不表现在(D)方面。 D.兴趣高能力低B.兴趣低能力高C.兴趣能力不在一个领域D.兴趣能力都高。 5.创业者所必备的素质中的动力基础主要是指(C)。 A.能力B.兴趣C.动机D.态度。 6.择业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是(B)。 A.认识职业B.认识自己C.认识社会D.认识岗位。 三、解释名词 1.职业准备教育 是以个体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为目的,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价值观,开

决赛《温病学》试题汇编

中医临床学院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竞赛决赛《温病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 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号码填在右边的括号内) 1.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 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B 以吴有性为代表的温疫学派医家的出现 C 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D 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E 温病病因学说的确立 2.下列哪项不属《难经》所言广义伤寒的病种?() A 温病 B 热病 C 中风 D 湿温 E 暑温 3.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5、温病学说成熟时期是:() A 宋金元时期 B 明清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后 D 战国至晋唐时期 E 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6、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 A 王孟英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叶天士 E 薛生白 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8、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A 《温病条辨》 B 《伤寒论》 C《温疫论》 D《内经》 E 《温热论》 9.“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哪部经典著作? ( )A《素问》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灵枢》 10.《湿热病篇》的作者是:()A王孟英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E叶天士 11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从病名、病机、治法等方面提出温病与伤寒不同的医家() A.王叔和B.刘河间 C.王安道 D.王焘E.孙思邈 12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 ) A .叶桂 B .刘完素 C .吴瑭 D .薛雪 E .吴又可 13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吴瑭的代表作是: ( ) A.《温热论》 B.《湿热条辨》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 E.《温病条辨》 14.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路上向前 推进了一大步的医家是:()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完整word版)职业教育学试题与知识精华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五章职业学校教师 一、填空题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3、(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4、(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5、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6、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7、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如何对待(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师集体)、如何对待(自身)四个方面。 8、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9、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二是(书写规范)。 10、班会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知识性班会)、(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及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六种形式。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二、选择题 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是(C) A.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 B.高等学校中的学生辅导员 C.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学校学生处工作人员 2、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教师起(A.) A. 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 强制作用 D. 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同事 D.以身作则 4、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教育家是(D)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

1、“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的主症是B身痛呕逆。 2、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B藿朴夏苓汤。 3、在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生薏仁的作用是C宣上、畅中、渗下 4、白虎汤证与小陷胸加枳实汤证均见口渴,二者的区别在于C饮水解渴与否 5、“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其证候类型属于B湿热并重 6、温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苔薄黄,脉数,治宜A栀子豉汤加味 7、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苔黄燥,为B 足阳明(胃)病变 8、按叶天士所说,温热病表证初起治疗应当用C辛凉轻剂 9、下列非祛湿清热法主要作用的是A轻清宣气 10、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A清营汤 1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B分消走泄 12、用通下法治疗湿热病阳明里结之证时,停止用药的指征是B大便硬 13、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C身热夜甚 14、温病症见身热口渴,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E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15、温病治疗中“分消走泄”法属于C和解表里法 16、祛湿清热法没有下列哪项明显作用D清心开窍 17、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A四时主气 18、属伏气温病的病种是B春温 19、温热病气分证后期肺胃津伤的治法是C甘寒法 20、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C舌红赤而苔黄燥 21、真阴耗损又兼“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治疗宜选用C救逆汤 22、温病熄风法的作用是A.肝泄热,滋养肝肾 23、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虚风内动 24、下列哪项不属温病泄卫透表法A透热转气 25、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D舌斜舌 26、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唇燥,头痛,27、苔薄白,舌边尖红等。治宜D桑菊饮 28、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有B春温 29、下列哪项属于湿热病的转归B从阳化热从阴化寒湿热胶结可稽留中焦或逐渐转入下焦 30、白虎加苍术汤证的证候类型属于A胃热夹脾湿 31、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C 32、叶天士列举的治疗湿热病邪留三焦的代表药物是C气营 33、三才汤的主治证是B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3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 E藿朴夏苓汤 35、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36、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是指B宣畅气机,分销走泄而利小便

温病学题库之填空题

1.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其萌芽阶段是战国至晋唐时期,成长阶段是宋至金元时期,形成阶段是明清时期。 2.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战国至晋唐代,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是在宋至金元代。 4.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王安道。 5.提出疠气学说的医家是吴又可,倡导三焦辨证的书是《温病条辨》。 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它包括温病在内。 3.温病与伤寒是外感热病中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两者是并列关系。 4.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者关系上: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发展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 5.根椐《难经·五十八难》经文,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6.根椐吴又可的观点,热病、温病、温疫三者的关系是:热病即温病,又名温疫。 1.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2.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3.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4.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温邪。 5.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损害。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 6.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易于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7.温邪感染途径主要有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8.与温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是温邪入侵、体质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9.温病发病类型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大类型。 10.燥热病邪引起秋燥,多发于秋季。 11.暑热病邪引起暑温,多发生于夏季。 1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13.湿热病邪引起湿温,多发生于长夏季节。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灼热,斑疹,出血见症,舌深绛。 5.气分证的病理特点是邪热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6.营分证的病理特点是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7.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是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1.温病发热的一般规律为:初起邪在肺卫,邪气未盛,正气未衰,多属实证发热;温病中期,邪在气营血分,邪正交争,虚实错杂,邪实为多;温病后期,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 1、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A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2、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C A. 匹配法 B. 平衡法 C. 排除法 D. 恒定法 3、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 激相等,这种方法是B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小变化法 D. 系列探索法 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 的β值为:C A. -0.22 B. 0.22 C. 0.33 D. 3.00 5、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A A. 2个 B. 3个 C. 5个 D. 6个 6、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B A. 调查法 B. 个案法 C. 测验法 D. 观察法 7、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 指:D A. 超常儿童 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 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8、等距量表的特点是B A. 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B. 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C. 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D. 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9、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处理,即所有的被试者接受全部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 A A. 被试内实验设计 B. 被试间实验设计 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D. 混合设计 10、根据唐德斯A.B.C.法,辨别反应时间应是:A 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11、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 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B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整理版.doc

新疆油田公司兼职教师大赛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 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培训教学科 2016.7.25

目录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4) 一、单选题 (4) 二、多选题 (8) 三、判断题 (12)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5) 一、单选题 (15) 二、多选题 (19) 三、判断题 (22)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5) 一、单选题 (25) 二、多选题 (30) 三、判断题 (33) 第四章职业教育体系 (38) 一、单选题 (38) 二、多选题 (42) 三、判断题 (45)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50) 一、单选题 (50) 二、多选题 (55) 三、判断题 (58)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 (61) 一、单选题 (61) 二、多选题 (66) 三、判断题 (68)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72)

一、单选题 (72) 二、多选题 (78) 三、判断题 (80)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 (85) 一、单选题 (85) 二、多选题 (91) 三、判断题 (93) 第九章职业指导 (96) 一、单选题 (96) 二、多选题 (101) 三、判断题 (104) 第十章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08) 一、单选题 (108) 二、多选题 (113) 三、判断题 (116) 第十一章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120) 一、单选题 (120) 二、多选题 (125) 三、判断题: (129) 第十二章职业教育研究 (134) 一、单选题 (134) 二、多选题 (136) 三、判断题 (137)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职业活动源于()。 A.社会分工 B.职业兴趣 C.职业规划 D.职业教育 答案:A 难易度:难 2.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 A.按需设置原则 B.稳中求活原则 C.特色性原则 D.宽口径原则答案: D 难易度:中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 A.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D.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答案: D 难易度:难 4.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约翰·杜威 B.黄炎培 C.陶行知 D.乔治·凯兴斯泰纳 答案: D 难易度:中 5.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A.按需设置原则 B.特色性原则 C.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答案: D 难易度:中 6.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入,常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课堂教学时无话可说。这反映了教师发展中()的特点。 A.探索阶段 B.入门阶段 C.合格阶段 D.优秀阶段 答案:B 难易度:中 7.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加里宁 D.列宁

温病学题库(考试学习)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范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2013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实验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共20分)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 B.平均差误法 C. 阶梯法 D. 恒定刺激法 3.实验中,疲劳可使阈限_____;若存在期望误差,在递增法测定时,阈限会______。() A.降低偏低 B. 升高偏低 C. 升高偏高 D. 降低偏高 4.如果想要研究“早上和晚上背书的记忆效果,哪个时刻点更好?”,则书籍内容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 5. B反应时间之所以比A反应时间长,是因为前者的加工过程比后者的加工过程多了() A.辨别刺激过程 B. 比较刺激和决策反应过程 C.选择反应过程 D.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过程 6. sone 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 B.二分法 C.差别阈限法 D.等级排列法

7.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属于正确反应的是() A. Y/N B. FA C. n/SN D. CR 8.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叫做() 定律定律定律定律 9.以下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 V=1/α B. P(Y/N) +P(n/SN) =1 C. d′=Z 击中-Z 虚惊 D. β=O 击中 /O 虚惊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B. 在ROC曲线上的点距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近,分辨率越强 C. 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会随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不同而变化 D.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11.( )标志着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始。 A.最小变化法 B.史蒂文斯的幂定律 C.平均差误法 D.正误法 12.请找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赫 B.一个sone是指40分贝时1000赫的纯音声音刺激的响度感觉

温病学题库

温病学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温病的概念-------------------------------------------------------(1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22)第四章温病的辨证-------------------------------------------------------(35)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5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78)第七章温病的预防-------------------------------------------------------(97)第八章风温--------------------------------------------------------------- (102)第九章春温-----------------------------------------------------------------(119)第十章暑温-----------------------------------------------------------------(138)第十一章湿温-----------------------------------------------------------------(152)第十二章伏暑-----------------------------------------------------------------(164)第十三章秋燥-----------------------------------------------------------------(172)第十四章大头瘟--------------------------------------------------------------(181)第十五章烂喉痧--------------------------------------------------------------(186)第十六章温疫-----------------------------------------------------------------(193)第十七章疫疹-----------------------------------------------------------------(199)第十八章疟疾-----------------------------------------------------------------(205)第十九章霍乱-----------------------------------------------------------------(211)第二十章《温热论》--------------------------------------------------------(218)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233)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245)

温病学题[1]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 2.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4.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 5.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 2.温病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3.试述温病的范围,界定它有何意义? 4. 现代医学疾病中哪些疾病名可归于温病的范围? 5.温病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6.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是什么? 7.温病与温疫有什么区别?其意义如何? 8.温毒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复习思考题 1.温邪的共性有哪些? 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3.湿热病邪病变为什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4.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是什么? 5.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如何鉴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 2.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与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3.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各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是什么? 2.温病出现大汗的病机有几种? 3.试述温病各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4.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 5.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是什么? 6.辨斑疹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10.白的形态及其治则是什么? 11.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12.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温病祛邪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散血”与“治上焦如羽,治中焦……不沉”治疗原则的含义?3.如何理解温病扶正的重要性? 4.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5.应用泄卫透表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泄卫透表法、通下逐邪法及滋阴生津法的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温病养阴的重要性? 【第六章】温病的预防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预防思想的现实意义。 2.温病的三大预防方法是什么? 【第七章】温热类温病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风温?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2.风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3.风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春温的概念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5.春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6.春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暑温? 8.暑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9.如何理解“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10.暑温治则是什么? 11.什么是秋燥? 12.秋燥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13.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4.秋燥治则是什么? 15.“风热犯卫”的主症、治法及方药(方名、药物组成及剂量)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