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汽车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需求不断上升。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汽车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汽车企业、政府部门及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行业数据;3. 各大汽车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4.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汽车市场报告;5. 网络公开数据。
三、数据分析1. 市场规模分析(1)总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增长5.1%和5.3%。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细分市场规模从汽车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275.1万辆和2275.5万辆,同比增长3.8%和3.9%。
其中,轿车、SUV和MPV车型分别占比为47.5%、35.2%和17.3%。
2. 市场结构分析(1)品牌结构从品牌结构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和比亚迪。
这些企业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车型结构从车型结构来看,SUV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9年,SU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897.5万辆和918.5万辆,同比增长10.5%和11.5%。
与此同时,轿车和MP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012.3万辆和295.5万辆,同比增长2.5%和5.3%。
3. 消费者需求分析(1)消费偏好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外观、配置、油耗和售后服务。
其中,价格和品牌因素占据消费者关注的比重较大。
汽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汽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汽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对汽车市场的调研能够了解中国汽车行业的状况,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调研报告,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中国汽车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逐步发展强大,已经形成了各种车型生产基地。
汽车行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广泛认可。
以独立自主为基础,以发展汽车行业为重点,以大集体为主体,逐步促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结合中国汽车行业特点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自主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体系。
成立于 1985 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 50%。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 333 万平方米。
新成立的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为第四个整车生产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上海大众目前具备了年生产 60 余万辆的能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基于大众、斯柯达两大品牌,公司目前拥有桑塔纳、桑塔纳 Vista 志俊、帕萨特、波罗、途安、LAVIDA朗逸和 Octavia 明锐、Fabia 晶锐、Superb 昊锐八大产品品牌系列。
(一)上海大众的市场营销理念1.具有卓越的企业营销文化。
营销文化是保持企业基业常青的根本。
上海大众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适时地对其企业营销文化进行了梳理,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提炼出以追求卓越,永争第一为核心价值观的卓越文化和营销理念。
追求卓越,永争第一源于历史的积淀、现实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上海大众成功探索、创造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以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把卓越刻进了企业的历史进程。
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在XX年抓住奥运契机,将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营销理念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高度的契合。
2024年汽车调查报告

1. 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业生产汽车雨刮器总成、暖风电机总成、鼓风电机总成、风扇电机总成、玻璃升降器总成、暖风水箱、喇叭等产品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2、QS9000&VDA6.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创建于1997年,位于中国汽摩配之都--浙江省瑞安市,并于2002年在吉林成立吉林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形成以汽车暖风机总成为主产品的生产基地。公司总占地面积4897m2,建筑面积9800m2,现有职员4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00人,技术人员150人,高中级技术职称40人,产值达8000余万元,集产品开发、试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
2024年汽车调查报告
汽车调查报告1
一、目的
为给企业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市场调研,从而了解xx市的消费者情况。我们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的对象主要是20—50岁左右的居民及大学生,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使用情况,并了解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应该把握家庭庭消费购买,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台州开元大酒店在开元旅业集团的间接领导下,本着以服务为基础,以人本为宗旨,以品牌为核心,以连锁为模式,以市场为先导,以学习为动力,以绿色为形象,以文化为风骨的经营观念,依托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和投资平台,以饭店业为主导产业,塑造强势品牌,实施连锁化经营,积极发展房地产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房地产业特色,导入导入和孵化相关产业,强化产业结合优势构建产业联动发展体系,力争在未来5年内,构建高效运行的综合管理和投融资平台,拥有15家以上的饭店的国内一流的饭店管理公司和省内最具特色和长性的房地产公司,形成总销售收入超过20亿的全国性企业集团.
汽车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

汽车市场调研报告范⽂(精选5篇)汽车市场调研报告范⽂(精选5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定的格式。
那么⼀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汽车市场调研报告范⽂(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汽车市场调研报告1 ⼀.调查⽬的: 随着⼈们物质⽣活⽔平的不断提⾼,家⽤轿车已驶⼊寻常百姓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且这⼀趋势仍在增长。
为进⼀步了解我国家⽤轿车的消费状况,我们预测与决策社会实践⼩组特组织此次调查。
⼆.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余份。
调查主要⾯向⼯薪阶层的消费者,我们这次调查,是通过电⼦邮件的⽅式,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进⾏问卷调查。
虽然我们收回的有效问卷只有六⼗余份,但是这些数据却来⾃⾹洲区、⽃门区、⾦湾区等地区。
调查的对象有⽼师、政府职员、企业职员、个体⽼板等等。
调查内容涉及汽车消费需求、汽车评价、购买汽车得的影响因素、售后服务、消费倾向、年龄结构、收⼊⽔平等各⽅⾯问题。
此次调查为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汽车消费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具有⼀定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调查结果分析 (⼀)消费者购买汽车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拥有家⽤轿车的消费者占13.3%,现在还没有家⽤轿 车的消费者为86.7%,由此可见,我国的家⽤轿车的市场还是⾮常巨⼤的.虽然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的家⽤轿车的拥有⽐率要⾼于国家的统计局公布的每百户家⽤轿车的拥有量标准,这有两⽅⾯原因,⼀是我们的调查对象是⼯薪阶层的消费者,⽽不是所有的家庭,更不包括农村市场。
另⼀⽅⾯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收取更多的问卷,导致我们的问卷结果和官⽅公布结果有误差。
在86.7%尚未购买汽车的消费者中,选择在1年内、2年以内、2-5年内和5年以上购买汽车的⽐例分别为0.045 、0.227 、0.432 和0.295。
我们可以看出,在没有购买汽车的消费者中,共有70.5%的消费者会在5年之内购买汽车,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将会是汽车销售迅速上升的⼀个时期。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从全球汽车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汽车消费大国最终都成为了汽车制造大国,而且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成长期与本国汽车消费的快速成长期高度相关。
产业转移将显著提高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基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显著的劳动力要素优势、相对完善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将得到快速提升。
我们维持汽车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全球产业链的承接者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分析判断,与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认为应该从全球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汽车行业。
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
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产业链的全球配置是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根本性格局变化,“到中国去”已经成为趋势,使中国有望获取更多的汽车价值链环节。
产业转移将显著提高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基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显著的劳动力要素优势、相对完善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快速提升。
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
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2007年上半年,汽车消费需求量增长23.3%,维持在相对高位,也是入世6年来第四个增速超过20%的年份。
中国汽车特别是轿车普及率处于非常低的位置,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的快速提高,轿车普及率将会有良好表现。
从区域来看,由于中国存在显著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轿车消费将逐步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向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梯次推进。
当前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乘用车千人保有量与北京比仍然很低,但这些省份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2000美元,将进入汽车快速发展时期。
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以下是对汽车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报告。
一、市场现状分析: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需求的增加。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为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新兴汽车企业和科技巨头的竞争压力,必须加速转型与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趋势分析:1.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受全球环保意识增强和政府支持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将逐渐占据市场份额,在新车销售中占比将持续增加。
2. 智能汽车市场迅速崛起: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汽车的兴起。
智能汽车具备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车联网等功能,满足了人们对安全、便捷、智能化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
3. 共享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共享经济的兴起也影响了汽车市场,特别是大城市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租赁或共享汽车,而非拥有私家车。
预计未来几年内,共享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
三、市场预测与展望: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并呈现以下趋势:1.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将成为市场主流,同时,车企在燃料电池等技术上的突破也将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2. 智能汽车市场将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智能汽车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阶段。
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并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3. 共享汽车市场将全面爆发:共享经济的兴起将促使共享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全面爆发。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共享汽车将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4. 传统汽车制造商将面临转型压力:传统汽车制造商必须加速技术创新和转型,适应市场的变化。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优秀4篇)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优秀4篇)汽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篇一据有关统计,20xx年1-3月份,全国轿车生产量为531779辆,比20xx年同产量567119辆下降6.23%,全国轿车销售量为560016辆,比20xx年同期销564114辆下降0.72%。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xx年1-3月份,全国型轿车生产量为121976辆,比20xx年同期产量87399辆增长39.56%,全国型轿车销售量为121842辆,比20xx 年同期销量87528辆增长39.56%。
20xx年1-3月份,国内微型轿车在国内轿车的市场份额达到21.767%,比20xx年同期的市场份额15.52%提高了6.24个百分点。
国内微型轿车市场的走强,首先得益于政策环境面的根本改善,继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扶植和鼓励节能经济型轿车发展的法律法规后,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再施重拳:今年两会期间,节约能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形成的共识,4月初,北京市环保局高管在谈到今后北京私人汽车发展方向和规划时,首次明确支持首都小排量微型轿车的发展;其次,3月份国内汽油价格再次上调、4月份中石化汽油批发价格每吨上涨150元、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期货原油价格达到创纪录的每桶60美元,汽油费用支出的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在购车时对汽车的使用成本——油耗指标的关心大大提高,节能省油的微型轿车无疑成为首选;另悉,近日财政部发出了《新的汽车消费税征税办法和税率》的征求意见稿,新办法可能把排量在 1.0升及以下汽车的消费税税率降至1%或取消,具体调整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
制定新的消费税征收办法是为了配合国家“对小排量汽车鼓励消费和对豪华车一类奢侈消费品加收消费税”的产业政策,以达到鼓励购买小排量车,改善车市消费结构的目的。
20xx年是我国汽车业变革的一年、成长的一年。
奇瑞出口美国、陆风出口欧洲……多家本土汽车制造商不断攻克着国际市场。
汽车行业调研报告

汽车行业调研报告概述: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还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现状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崛起,为汽车销量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全球汽车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使得汽车制造商必须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
此外,共享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也对传统汽车销售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消费的领导者。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作为新兴的替代燃油车的选择,其销量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但仍受到充电不便、续航里程短等问题的限制。
混合动力汽车则提供了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结合,减少了对传统燃料的依赖,但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市场占比也有限。
三、共享汽车的兴起共享经济的兴起对传统汽车销售模式产生了冲击,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共享汽车作为一种节约成本、方便出行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共享汽车的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和交通拥堵问题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车辆增长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共享汽车则提供了一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式。
此外,共享汽车还有助于减少车辆使用频次和建设停车设施的需求,降低了对能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然而,共享汽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困扰。
比如,车辆损坏和违章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管理和解决,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共享汽车运营规范和法规。
四、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智能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投资摘要及估值.............................................................. .. (3)行业综述.............................................................. (5)主要上市公司概述.............................................................. . (11)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有关上市公司 (24)投资摘要及估值2月国内汽车共计销售126.7万台,同比增长4.6%;1-2月汽车累计销量315.5万台,同比增长近10%,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增速分别为10.5%和6.8%。
我们预计2011年SUV和MPV两个细分板块全年增速分别在35%和20%左右;轿车板块预计15%的同比增幅;微客板块由于去年2、3季度基数走低,故目前预计全年实现5%左右的同比增长。
我们认为,轻卡方面1-2月也存在一定的透支,但城市物流及中短途货运的需求增长仍保持强劲,维持2011年12%的增长预测,维持大客板块18%的增速预测。
重卡方面,预计全年重卡(含底盘)将保持15%左右的同比增长;而半挂车今年将面临需求放缓的压力,目前估计全年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另一方面,由于轮胎及钢材价格的上升,对重卡整车企业的毛利率形成负面影响,需警惕投资风险。
我们认为日本地震对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及国产化率较高的车型冲击较小,但将对关键部件仰赖日方供应的汽车企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个股方面,我们继续重点推荐江淮汽车,将6个月目标价格上调至22.5元;另外,江铃汽车1季度销量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预计2011年产能利用率较高,抗风险能力强,我们将2011年每股盈利预测调升至2.70元,股价仍有上升空间。
目前主要A股上市公司2010年和2011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7和11.7倍,部分整车企业2011年估值低于10倍,估值处于低位。
我们预计部分企业1季度销量及盈利将实现较好的同比正增长, 4月的报告期内,股价有望在每股收益的调增和估值修复的双重因素刺激下提升;建议适时买入,等待估值恢复至13-15倍市盈率,距目前有30-50%的上升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选择1季度销量及盈利较好的企业继续买入,重点关注江淮汽车、悦达投资;关注上海汽车、华域汽车复牌后的买入机会;商用车部分关注江铃汽车、宇通客车、潍柴动力。
图表1. 万得各行业市盈率比较(TTM,整体法)图表2. 国内主要汽车股2010-2011年估值水平行业综述2月国内汽车共计销售126.7万台,同比增长4.6%,环比下降33.1%。
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略增2.6%至96.7万台,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6%至30万台。
2月销量环比大幅回落符合季节性规律,主要由于春节长假因素导致厂商工作日和开票日显著减少,另一方面1月数据有厂商平滑因素虚高。
1-2月汽车累计销量315.5万台,同比增长近10%,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增速分别为10.5%和6.8%。
2月各细分市场销量出现分化。
乘用车方面,SUV和MPV市场继续保持强劲需求,销量同比增速分别达49.5%和16.5%;轿车同比微增1.7%;微客市场需求未见起色,2月销量同比下滑11.3%。
我们认为购置税优惠的取消导致去年年底的提前购买,对今年年初的终端实销数产生负面影响,但预计此负面效应将逐渐转淡。
卡车方面,重卡(整车+底盘+半挂车) 2月销量合计达7.5万台,同比增长5.6%,销量结构继续呈现分化。
其中重卡(含底盘)同比增长24.7%,而半挂牵引车销量同比下降25.2%。
我们预计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工程自卸车类全年增长15%左右;而半挂车由于前两年的高增长导致保有量扩大,目前估计全年销量同比基本持平。
2月,轻卡销量同比增长17.6%,同比增长好于1月,预计今年轻卡板块增长12%。
客车板块中,2月大客板块表现较弱,实现销售2,335台,同比下滑29.9%,主要是受春节长假及淡季效应影响,1-2月大客累计销量增速 6.9%,目前维持全年销量增长18%的预测。
1-2月轻客板块表现良好。
小型车及自主品牌份额变动1-2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含微客)销量占乘用车总量比重为70.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的轿车销量占轿车总量的比重为72.3%,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取消对小排量乘用车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微客板块上;相比之下,小排量轿车在油价不断高企的环境下获得更多购车者的青睐,今年1-2月1.6升及以下的轿车销量同比增速达12.8%,高于整个轿车板块9.7%的增速。
1-2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116.1万台,同比增长3.1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5%,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54.6万台,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2.07%,占有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同比下滑明显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基数较高,若与去年全年相比,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均有所提高。
“十二五”期间将鼓励中国的汽车行业由做大转变为做强,我们认为这将引导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提升至50%以上,自主品牌轿车占比提升至40%以上,将给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带来机遇。
乘用车价格指数根据网上车市提供的数据,2011年2月乘用车价格指数为68.1,环比下降0.7%。
各细分板块中,只有小型车价格指数小幅上扬0.4%,其它各车型价格指数较上月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微型车价格降幅最大,达1.5%;其次是中级车,价格环比下跌0.7%;豪华车和高级车价格降幅相对较小,分别为0.2%和0.5%左右。
我们认为价格指数在连续3个月环比回升后有所松动,部分厂商和经销商已拉开降价促销的序幕。
但另一方面,如日本地震导致部分日系汽车、零部件产能趋紧,则可能避免降价促销,令市场价格企稳。
主要上市公司概述我们认为由于购车优惠政策的取消,去年年底确实透支了今年1-2月的终端实销,轿车板块累计增长仅为9.7%。
从前两个月的销量情况来看,累计同比增速较好的企业依次是上海通用(+40.2%)、上海大众(+33.4%)、江淮汽车(+23.6%)、长安自主品牌轿车(+21.5%)等。
SUV细分板块增长较好的主要有北京现代(+171.%)、东风悦达(+51.3%)等。
我们认为上汽的表现主要来自于近年新车的放量带来的高增长;而江淮汽车出口销量的增长,使其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悦达由于产能趋紧,盈利较高的SUV板块的高增长将改善产品结构,有效带动盈利提升。
我们认为今年乘用车企业的表现将趋于分化,选择基本面良好的汽车股将能有效控制投资风险。
上海汽车上海汽车2月汽车销售合计28.3万台,同比增长35.3%。
旗下合资品牌表现好于自主品牌。
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销量延续1月旺销态势,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5%和35.2%;自主品牌方面,荣威MG同比增长11.5%,其中荣威系列今年以来销量表现欠佳,2月销量同比下滑33.1%;通用五菱受微客市场整体需求下滑影响,同比下降7.7%。
今年以来,公司整体销售情况显著好于行业平均,预计1季度公司销量同比数据将维持较好增长。
预计全年,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能够实现销量同比增长18%的目标,自主品牌荣威MG销量从2010年的16万台提升至22万台,上海通用五菱全年销量136万台,同比增长10%左右。
预计2011年每股收益1.95元,目前估值低于10倍。
江淮汽车江淮汽车2月汽车销售共计36,540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销量大幅增长271.1%至3,737台。
此外,发动机自配量同比增长90.4%至17,638台。
受春节因素影响,工作日显著减少,2月销量较1月环比下滑34.9%。
公司1-2月累计实现销量9.3万台,同比增长17.6%,其中轿车销量在出口的带动下,同比增长23.6%,明显高于轿车行业平均增速(9.7%)。
我们预计今年公司轿车销量有望达到18-20万台 (其中出口4.5万台左右)。
另外,公司发动机的自配率稳步提升,有利于逐步降低核心部件的成本,提升轿车盈利能力,预计今年轿车板块的毛利率有望大幅提升,销售费用率仍有下降空间。
MPV瑞风由于行业景气维持高位,预计将保持15-20%的稳定增长;预计轻卡销量同比增速18%左右,小幅高于行业平均。
我们维持对公司2011年每股收益1.50元的盈利预测,目前动态市盈率低于10倍,建议买入。
悦达投资东风悦达起亚2月乘用车销量合计约3.2万台,同比增长2.5%,但盈利能力高的SUV车型合计销量同比增长42.1%至7,160台,智跑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销量攀升,目前月均销量近5,000台。
新车方面,远舰的全新换代产品K5已于3月正式上市,该款车有望成为继福瑞迪和智跑后悦达的另一款主力车型,并提升公司在中高端轿车市场的占有率;另外,锐欧换代车型K2也预计将于今年6月上市。
预计今年销量43万台左右,产能偏紧,预计产品结构的上移将带来盈利的提升。
长安汽车长安汽车2月实现销售合计14.3万台,同比下滑10%。
从各分部表现情况看,合资品牌长安铃木2月轿车销售1.6万辆,同比增长5.7%;长安福特销量2.5万台,同比下降12.2%。
自主品牌方面,2月公司微车合计销售6.7万台,同比下降24.7%;自主品牌轿车2月同比增速30.7%,高于行业平均和其他自主品牌轿车表现。
从季度月均销量看, 2010年1-4季度月均销量分别为18.4万台、14.1万台、12.1万台、17.1万台,其中1季度长安整体销量基数最高,因此我们认为今年1季度公司销量同比增幅压力最大,随着2、3季度销量基数的走低,预计同比数据将实现正增长。
我们目前预计2011年公司微车销量(含微卡) 90万台(同比增长5%),自主品牌轿车25万台(同比增长28%),合资品牌轿车销量70万台(长福马47万,长安铃木23万,同比增幅约15%)。
我们维持对公司2010-2011年0.76元和0.91元的盈利预测(按最新股本调整),目前公司估值为2011年10.5倍左右,与行业类似处于低位。
一汽轿车一汽轿车2月乘用车合计销量1.4万台,同比下降6.8%,其中马自达系(含马8) 5,764台,奔腾系8,636台。
各车型中,除奔腾B50同比增长14.5%外,其他车型2月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
1-2月公司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2%,其中马自达6和奔腾50累计增速分别为9.3%和22.8%;而睿翼和奔腾70同比下滑31.4%和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