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摘要: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派系之一,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特点鲜明,富有地域特征。

徽派建筑中,门楼作为房主身份地位和财力的象征,是徽派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详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技术。

文章从门楼分类、装饰和内涵3个部分,初步探究了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关键词:徽派建筑;门楼;建筑文化古徽州,主要是指现在安徽省的绩溪县、歙县、黟县、屯溪,江西省的婺源县及其周边等地。

徽派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的建筑流派。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雕镂精湛,风格独特,黛瓦粉墙,结构严谨。

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平面上,形状设计灵活,富于变化;空间上,造型多样,讲究韵律;工艺上,材质丰富,技法纯熟。

其中,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州建筑的大门作为整个民居的重点,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是房屋建设的重中之重。

门楼位于家宅宅院门外部,用来装饰大门。

门楼设计则是徽派建筑的亮点之一,盛行于民居建筑中。

徜徉于徽州古村镇街巷,那些或单体高耸、或沿街成排相连,形制各异的门楼尤为引人注目。

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镶有铁制的门环。

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等字样。

斗框边饰有花卉、蝙蝠等吉祥图案,有锦上添花之美感。

1 门楼的分类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府第门、山门、如意门、五脊门楼、牌楼门、垂花门、花门、随墙门、什锦门等。

现存徽州古民居多为明清及民国遗构,门多为随墙门,其所处位置境况、造型、色调、材质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富有时代感,主要反映在繁简、工拙、图案选用等方面。

徽派门楼细节介绍

徽派门楼细节介绍

徽派门楼细节介绍徽派门楼,那可是徽派建筑里的一张“大脸”,一瞧就透着股子独特的韵味。

徽派门楼啊,就像一个大家族的门脸儿,得有那种能镇得住场子的气派。

先说这门楼的高度,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高高的门楼立在那儿,就仿佛是一个巨人在守护着整个宅子。

它为啥要建这么高呢?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得高看得远,门楼高了,就有一种俯瞰众生的感觉,显示出宅子主人家的不凡地位。

再看看门楼的造型,那可真是精致得很。

很多徽派门楼都是那种飞檐翘角的样式,这飞檐啊,就像是鸟儿展开的翅膀,随时准备飞向蓝天。

那翘起来的角呢,又像是古代将军头盔上的缨子,带着一种英气。

这种造型可不单单是为了好看,它还有实际的用处呢。

下雨天的时候,雨水顺着飞檐就流下去了,就像小瀑布一样,不会积在门楼顶上,对门楼造成损害。

这就跟咱们人打伞似的,得把雨水给挡住,不让它淋到自己身上。

门楼的材质也很有讲究。

大多是用砖石木料组合而成的。

砖石坚固,就像一个坚强的卫士,承担着门楼的主要重量。

而木料呢,则像是一个温柔的点缀者,让门楼有了几分温润的气息。

比如说那门楼上的横梁,很多都是用粗壮的木头做成的,这横梁就像是人的脊梁骨一样,支撑着整个门楼的架构。

要是没有这横梁,门楼恐怕就会像没有骨头的人一样,瘫倒在地了。

徽派门楼的装饰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门楼上常常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有一些吉祥的符号。

这些雕刻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镶嵌在门楼上。

你看那花鸟的雕刻,每一片羽毛,每一片花瓣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这就好比一个画家,用刻刀当画笔,在砖石上画出了一幅立体的画。

那些神话人物的雕刻呢,就像是把神话故事搬到了门楼上,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刻画得非常细腻,仿佛他们随时都会从门楼上走下来,给你讲述古老的故事。

还有那些吉祥符号,像如意啊,蝙蝠啊,那可都是有着美好的寓意。

蝙蝠雕刻在门楼上,可不是让人害怕的,在徽派建筑里,蝙蝠代表着福运,这就像家里贴上福字一样,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徽州祠堂门楼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砖雕艺术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徽州祠堂门楼的历史、砖雕艺术的特点以及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徽州祠堂门楼的历史徽州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古城之一。

徽州祠堂门楼是徽派建筑的经典代表,它们多建于明清时期,是当地重要的宗族祭祀场所。

徽州祠堂门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砖雕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

二、徽州祠堂门楼砖雕艺术的特点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艺术形式,而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更是独具特色。

其砖雕在浮雕、阳刻、阴刻等技法方面均有精湛的表现,尤以砖雕的艺术性和雕琢技艺著称。

在徽州祠堂门楼上,砖雕常以花鸟鱼虫、云龙凤鸟、人物故事为题材,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宗族文化,成为当地建筑文化中的瑰宝。

三、砖雕艺术的文化意义1. 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徽州祠堂门楼上的砖雕作品,常常描绘了徽州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族传统和历史人物,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这些砖雕作品传承并展现了徽州古老的乡土文化,是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生动写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 艺术性的表现徽州祠堂门楼上的砖雕作品在艺术性上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其精湛的雕刻工艺和华丽的装饰效果,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砖雕艺术的典范之一。

这些砖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对后世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建筑文化宝库作为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

这些砖雕作品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贵成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雕塑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不仅代表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砖雕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徽派门楼介绍

徽派门楼介绍

徽派门楼介绍
“徽”是我国的一个地方,徽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安徽,
在这里有许多美丽的风景。

而徽派建筑也是我国一大特色,其中
门楼就是徽派建筑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牌坊式建筑,门上通常会
有很多雕刻的花纹。

门楼就是用来区别宅院的,一般在宅院大门处建造一个门楼,而门楼上会雕刻有许多精美的图案,还有一些特别的字样,如“某某人之宅”“某某之第”等等。

所以说门楼是区分宅院的标
志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徽派建筑中那些美丽而精致的门楼吧。

牌坊:牌坊又叫“牌楼”,是古代社会中一种用来表彰功劳、德政、贤能、贞节、孝义等行为的建筑物。

徽州牌坊种类繁多,
主要有四柱三间、五柱九间等形式。

牌坊通常修建于官宦人家或
大户人家,其主要作用是彰显主人地位显赫或有德政之举。

门楼:门楼就是用来区分宅院的标志之一,一般在宅院大门
处建造一个门楼。

—— 1 —1 —。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砖雕是古徽州建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徽派建筑中,门楼被视为徽派文化的象征,它象征着徽州人民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并通过砖雕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这些价值观以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具有丰富的宗教信仰意义。

徽派建筑多以祠堂为主要建筑形式,这些祠堂多为祖祠或宗祠,是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宗教场所。

而门楼作为祠堂的入口,承载着人们向神灵祈福、祭祖祈福的信仰和仪式。

门楼的砖雕艺术往往以神兽、神话故事和神灵形象为主题,通过象征性的图案和造型,表达对神明神力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门楼上的龙凤、瑞兽等砖雕元素也象征着祥瑞和吉祥,寓意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家族观念和社会身份的象征。

徽州人民非常重视家族观念,祠堂作为家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中心,门楼上的砖雕往往运用家族纹饰和图案,如门楼的上檐柱、墙壁等部分常常绘制家族纹章和家族神兽,标明家族身份和地位。

这些家族纹饰和图案通过精细的砖雕艺术表现,展现出徽派人民对家族和身份的自豪与认同。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还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门楼的砖雕艺术正是徽派建筑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部分之一。

门楼上的各种砖雕元素,如花卉、草虫、藻井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而这些砖雕艺术的传承和延续,更是徽州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和表达方式。

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

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

案例一:某古村落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分析
总结词:古朴典雅
详细描述:该古村落的徽派建筑大门 以深棕色和灰色为主,搭配木质材料 ,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门上雕刻 精美的图案,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案例二:某博物馆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分析
总结词:庄重沉稳
VS
详细描述:该博物馆的徽派建筑大门 采用深红色和黑色,给人一种庄重沉 稳的感觉。门上镶嵌着金属装饰,增 添了一份高贵气质。
多元化发展
未来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可以更加多元化,尝试运用新的色彩组 合和搭配方式,丰富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可持续发展
在颜色搭配过程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环保材料和色 彩,营造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原则
遵循整体风格统一原则
保持与建筑整体风格一致
徽派建筑大门的颜色搭配应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协调,避免过于突兀的颜色搭 配。
注重色彩的统一性
在选择大门颜色时,应考虑与建筑其他部分的色彩搭配,确保整体色彩的统一 性。
注重色彩对比与调和
利用色彩对比突出重点
通过合理的色彩对比,可以突出徽派 建筑大门的重点部分,增加视觉冲击 力。
色彩调和保证和谐
在色彩对比的同时,也要注重色彩的 调和,确保整体色彩的和谐统一。
体现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反映徽派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大门的颜色搭配应体现 徽派文化的内涵,如淡雅、朴素 等。
体现地域特色
徽派建筑大门的颜色搭配还应体 现所在地域的特色,如江南水乡 的清新、婉约等。
03
常见徽派建筑大门颜色搭配方案
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搭配方案
黑色搭配特点
以黑色为主色调的徽派建筑大门,通常会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这种搭配方案注重色彩的对比 和反差,适合表现徽派建筑的庄重、神秘风格。

徽派建筑结构格式

徽派建筑结构格式

徽派建筑结构格式【门楼】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

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磺。

徽州区岩寺镇进士第门楼三间四柱五楼,仿明代牌坊而建,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门楼横仿上双狮戏球雕饰,形象生动,刀工细腻,柱两侧配有巨大的抱鼓石,高雅华贵。

歙县渔梁镇一民宅门楼,两横枋间一幅砖雕“百子图“,画面层次所雕百个玩重形态各异,神韵毕现,栩栩如生。

门楼是住宅的脸面,成为体现主人地位的标志。

【穿堂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又名回厅。

穿堂的位置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

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相背,人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

一明堂,二个房间。

穿堂较正式三间为小,有天井采光。

【大厅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大厅为明厅,三间敞开,有用活动隔扇封闭,便于冬季使用。

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

也有正中人口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

大厅的变化式有时有边门人口,天井下方设客房,招待来客居住,或者由正门人口设两厢房。

大厅在徽州住宅中主要用于礼节性活动,如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等,平时也作为起居活动场所,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

【大屋脊吻】徽派建筑格式。

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

徽州古建的词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兽,套兽等。

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属徽派特色。

且来历附会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如正吻:指正脊两头口衔屋脊的。

鳌鱼(龙鱼),究其起源比较原始,据说汉武帝造“柏梁殿“,遭火殃,方士说:“南海有鱼虬,水之精,激浪降雨,作殿吻,以镇火殃。

“正吻就由此产生沿袭下来。

又如垂脊吻:位于同正脊相垂之脊头的人物饰件,称“仙人“。

徽州门楼的类型

徽州门楼的类型

徽州门楼的类型一、双塔门楼徽州门楼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而双塔门楼则是徽州门楼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类型。

双塔门楼通常由一座正门和两座塔楼组成,门楼高耸挺拔,给人一种庄严而雄伟的感觉。

双塔门楼的正门通常是三间门楼,中间为大门,两侧各有一间小门。

整个门楼的造型非常symmetrical 对称,塔楼则位于正门两侧,高耸入云。

塔楼通常是方形的,有时也会采用八角形或者圆形的设计。

在门楼的顶部,塔楼上方常常还会有一座小亭子,起到装饰和瞭望的作用。

双塔门楼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充分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门楼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雕刻,给人一种精致而华丽的感觉。

门楼的檐口、斗拱、飞檐、彩画等装饰元素都极为精美,彰显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单塔门楼除了双塔门楼外,徽州门楼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类型是单塔门楼。

与双塔门楼不同,单塔门楼只有一座塔楼,通常位于门楼的正中央,使门楼更加突出和独特。

单塔门楼的塔楼高度一般比双塔门楼的塔楼要高,塔楼的形状也更加丰富多样。

有的塔楼是方形的,有的是八角形的,还有的是圆形的。

塔楼的顶部通常会有石雕、木雕等装饰,给整个门楼增添了一分华丽和庄重。

单塔门楼的正门与双塔门楼相似,也是三间门楼,中间为大门,两侧各有一间小门。

门楼的檐口、斗拱、飞檐等装饰元素同样精美,体现了徽州建筑的独特风格。

三、多塔门楼除了双塔门楼和单塔门楼外,徽派建筑中还有一种少见但极具特色的类型,即多塔门楼。

多塔门楼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门楼更加复杂和庄重,塔楼的数量也更多。

多塔门楼通常由一座正门和多座塔楼组成,塔楼的数量可以是两座、四座,甚至更多。

塔楼的形状多样,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八角形的,还有的是圆形的。

塔楼的高度也不一,有的塔楼高耸入云,有的则较矮小。

多塔门楼的正门与双塔门楼和单塔门楼相似,也是三间门楼,中间为大门,两侧各有一间小门。

门楼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雕刻,给人一种庄重而华丽的感觉。

总结徽州门楼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摘要: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派系之一,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特点鲜明,富有地域特征。

徽派建筑中,门楼作为房主身份地位和财力的象征,是徽派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详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技术。

文章从门楼分类、装饰和内涵3个部分,初步探究了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关键词:徽派建筑;门楼;建筑文化
古徽州,主要是指现在安徽省的绩溪县、歙县、黟县、屯溪,江西省的婺源县及其周边等地。

徽派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的建筑流派。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雕镂精湛,风格独特,黛瓦粉墙,结构严谨。

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平面上,形状设计灵活,富于变化;空间上,造型多样,讲究韵律;工艺上,材质丰富,技法纯熟。

其中,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州建筑的大门作为整个民居的重点,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是房屋建设的重中之重。

门楼位于家宅宅院门外部,用来装饰大门。

门楼设计则是徽派建筑的亮点之一,盛行于民居建筑中。

徜徉于徽州古村镇街巷,那些或单体高耸、或沿街成排相连,形制各异的门楼尤为引人注目。

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镶有铁制的门环。

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等字样。

斗框边饰有花卉、蝙蝠等吉祥图案,有锦上添花之美感。

1 门楼的分类
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府第门、山门、如意门、五脊门楼、牌楼门、垂花门、花门、随墙门、什锦门等。

现存徽州古民居多为明清及民国遗构,门多为随墙门,其所处位置境况、造型、色调、材质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富有时代感,主要反映在繁简、工拙、图案选用等方面。

明至清初,徽派民居门楼造型常见有八字形、牌楼形、垂花式、字匾式等。

一般官吏和商贾居住在胡同的南半部,门楼在主房的西北,多用如意门。

门楼虽小却十分华丽。

门小院大房屋多,属于显贵不漏富之意。

无论门楼在街巷中的北部或南部,部足在吉祥的位置,因为门楼位置的选择影响纳福避邪,所以是每家每户特别关心的大事。

在门框两边的上方,各嵌砌一根垂莲柱,柱下端分别雕一朵莲花,两柱之间用两层板连接,之上有嵌饰各种富含寓意的砖雕图案,之下有雀替和伸出垂莲柱外的仿头。

门楼的装饰根据官阶和富贵程度来选择,简单的有两柱一间三楼,复杂的有四柱三间五楼。

柱仿多用水磨砖砌制,有的用砖、石混合砌成。

如婺源理坑的“天官上卿”宅,其大门门楼即为八字型。

该门楼采用砖、石两种材质,组成二柱单门三楼。

门框、门楣及门槛均用石质材料,采用砖雕工艺。

门柱通体用水磨青砖包砌,支撑起主楼屋顶。

门楣上方粉砌匾额,上书“天官上卿”。

五飞砖承挑出檐,正脊两端饰以鱼龙吻。

整座门楼很少雕饰,主次分明,线条简洁,作风淳朴,是典型的明代风格。

绩溪湖村一条“中华门楼巷”,至今完整地保存了砖雕门罩7座,其数量之多,造型之灵活,雕刻之精细,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
堪称绝品,同时也是房主身份的象征。

2 门楼的装饰
在徽派建筑中,灰白色的马头墙,墙体上只有几处小小的方孔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装饰,因此整个建筑显得单一。

而门楼上通常都饰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或者木雕。

装饰的部位一般是住宅大门上的门罩以及官邸门前的门楼和八字墙等。

精美的雕刻、吉祥的寓意、合理的布局,使冷淡的墙面顿时丰富起来。

最常见的雕饰部位是在门框上方的门罩和门楼上,造型有悬柱牌楼式门罩、垂花门罩、字匾门罩等。

门罩通常是在大门门框上用水磨青砖砌成的,向外凸出的线脚装饰,顶上加瓦檐,好像一个小的房屋。

门罩除了装饰功能外,还可以把墙面流下的雨水引到别处。

例如,查济的“奇节性成”的门楼式牌坊。

第一层上部的长条字匾石刻,第二层下部又是一块长条字匾石刻,上面是乾隆皇帝御书的“奇节性成”四个字。

这个门楼式牌坊是乾隆皇帝为清代女子徐德姑而建。

它借鉴了垂花门罩的表现手法,塑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

门罩中砖雕的面积较小、颜色较深,深化了建筑细部,使门楼轮廓更加鲜明。

在白色的墙面衬托中,使门楼富有立体感。

“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正是徽州砖雕门楼的意义所在。

徽州富户人家建房时倾向于建砖雕门楼,小户人家普遍建砖雕门罩,他们认为大门如同人的脸面,门楼门罩则是房屋的面孔,所以即使一些人家资金有限,也宁可简化别处的装饰,而务必要建门楼或门罩。

3 门楼的内涵
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故名门和富豪的家宅门楼建筑特别考究。

“门第等次”、“门当户对”中的“门”即为门楼。

由于徽州先民多为中原移民,“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这部分移民也把北方的门阀士族制度带至此地,积淀传承千百年之后,使传统徽州成为最讲究等级和门第的地方。

诸事均得为身份门第计,而“门”就是一个家宅的脸面,因此建造门楼当然就更为慎重,要向外人展示自己高贵的门第,以及祖上余荫或自身的优越之处。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

”造宅安门之事浸润着浓重的传统风水文化,无论造门时间、朝向,还是周边环境,总要与阳宅风水相关联,而风水中杂糅了几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内容繁杂且说法不一,显得极其神秘。

在笃信风水的徽州先民眼里,门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既可以给家人带来幸福吉祥,也可以带来灾祸。

为此人们在造门时费神费力,慎重讲究,以求镇宅避邪,趋吉迎祥。

徽州古民居宅邸中常见的宝葫芦、斜门、泰山石敢当以及门头上的剪刀、照妖镜等,无不是人们借助于风水观念而赋予门以趋吉避邪的意义。

有些豪门大宅在大门左右各放一对石狮子或一对石鼓,以求驱邪保安。

4 结束语
在徽州,没有相同的村落,也找不到雷同的门。

门楼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凝聚着徽州的文化内涵,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理念和完美的工艺。

总之,徽州的门楼设计是徽派建筑的精华,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结晶,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块瑰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