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3)d t n l

合集下载

d t n l教学反思

d t n l教学反思

d t n l教学反思这是d t n l教学反思,是优秀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d t n l教学反思第1篇一、复习b、p、m、f和六个单韵母二、教学声母d1、看图,出示声母d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它吗?指名试着读一读。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发音。

4、教学d的字形。

(1) 看图,d像马蹄印子;(2)读顺口溜“左下半圆d d d”;与字母b进行比较。

三、按以上方法教学声母t、n、l1、d、t、n、l的发音部位都在舌尖和上齿龈,叫舌尖音。

2、教学d、t、n、l的形,可以结合看图,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队鼓鼓锤d d d,鱼儿跳舞t t t,一个门洞n n n,小木棍儿l l l”。

四、书写指导除了讲清d、t、n、l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所占的位置外,还要提醒学生将d、t、n与学过的有关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n—m。

笔画名称:“d”左边叫左半圆。

d t n l教学反思第2篇一、复习d、t、n、l的发音和写法。

(1)自己练习读。

(2)互相读。

(3) 指名读。

(4) 抽卡片读二、拼读音节。

1、教学声母d、t、n、l和单韵母拼读音节,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拼音方法反复练习,熟练拼音。

2、教师以d—e→de为例,边示范拼读,边讲解拼音方法。

3、学生反复练习拼音之后,教师出示音节da、di、du供学生巩固。

4、教学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时,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l与同一韵母拼读成音的细微差别。

5、通过带调拼读,联系口语帮助学生分辨、记忆,如,n—ù→nù是发怒的“怒”,l—ù→lù是马路的“路”;n—ǚ→nǚ是女生的“女”,l—ǚ→lǚ是旅游的“旅”。

三、认读字词,读儿歌。

1、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一匹马驮着袋大米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土地。

《d t n l》教学反思

《d t n l》教学反思

《d t n l》教学反思在教授完《d t n l》这一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将抽象的字母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快速记住字母的形状。

例如,通过观察小马跑步、伞把弯弯、一个门洞、一根小棍等形象,学生们很容易就记住了 d、t、n、l 的字形。

示范法:教师准确示范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和书写笔顺。

在发音教学中,我注重口型的示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字母的发音特点。

在书写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的四线三格中进行示范,强调每个字母的占格位置和书写规范。

游戏教学法:设计了“找朋友”“摘苹果”等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儿歌教学法:运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发音和书写。

例如,“小马跑步 ddd,伞把弯弯 ttt,一个门洞 nnn,一根小棍 lll”,儿歌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

通过多种形式的拼读练习,如开火车读、小组读、个别读等,让学生逐渐熟悉拼读规则,提高拼读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学生,我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对于书写有困难的学生,我手把手地教他们书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字母的正确写法。

同时,我还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拓展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尝试用所学的字母组成更多的音节,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明确在备课过程中,我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环节。

通过学习,学生们学会了 d、t、n、l 四个声母的发音、字形和书写,掌握了它们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认识了三个生字,还学会了一首儿歌。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声母d, t, n, l。

2.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能够将声母与韵母结合成音节。

3. 学生能够理解声母与声调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声母d, t, n, l。

难点:声母与韵母的结合发音。

教学准备:1. 拼音卡片2. 声母d, t, n, l的图片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4.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入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汉语拼音中的四个声母d, t, n, l。

二、新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出示声母d, t, n, l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声母d, t, n, l,并带领学生一起书写。

3. 教师讲解声母的发音方法,并示范发音。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发音。

4. 教师将声母与韵母结合成音节,如“dui”, “tui”, “ni”, “li”,并教学生正确发音。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发放拼音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声母d, t, n, l的认读练习。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声母d, t, n, l的书写练习。

3. 教师选取一些词语,让学生用声母d, t, n, l拼读。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声母d, t, n, l的发音和书写。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声母d, t, n, l的认读和书写。

2.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拼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参考3)d t n l

(教学反思参考3)d t n l

(教学反思参考3)d t n l
教完d t n l,有很多孩子对于b和d的音形还不能正确区分开来,我就引用了孩子学习b时的新方法——手型表示字母,左拇指向上bbb,右拇指向下d d d,通过做手势得以正确区分,这样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形状,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

本节中n和l的发音也是个难点,我根据n和l在口腔中发音的独特方式进行一个小小的口腔模拟实验:假设右手是舌头,左手是口腔中的上腭,利用手的变化来模拟n和l发音时口腔里的状态,让孩子更直观地体会n和l发音时的不同,体会鼻音的特殊发音方式。

发音有困难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也能慢慢体会出n、l的不同。

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孩子的印象,让他们能做到通过“听”就能区分出n、l 。

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我仍以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多进行模仿练习,我通过减慢发音速度让他们体会字母发音的口型以及发音的部位,让孩子学习、模仿发音方法。

在教学音节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l与同一韵母拼读成音的细微差别。

最后通过带调拼读,让学生联系一下生活中语言环境,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新声母的体会。

如,n—ù→nù是发怒的“怒”,l—ù→lù是马路的“路”;n—ǚ→nǚ是女同学的“女”,l—ǚ→lǚ是旅行的“旅”。

当孩子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会读了,我和孩子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

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中的声母d, t, n, l的发音要领。

2. 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含有d, t, n, l的词语。

3.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d, t, n, l的能力。

4.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d, t, n, l的发音方法,能够正确拼读词语。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d, t, n, l的发音,并在实际运用中正确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d, t, n, l的发音示例词语。

2. 准备含有d, t, n, l的卡片,用于学生练习。

3.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播放d, t, n, l的发音示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儿歌,引导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d, t, n, l的发音方法,让学生分组练习发音。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d, t, n, l的发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拼读:学生拼读含有d, t, n, l的词语,教师纠正发音。

5. 书写:学生书写d, t, n, l,教师检查并纠正错误。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2. 学生对d, t, n, l的发音是否掌握到位?3. 教学中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的发音难点?4. 学生书写d, t, n, l的情况如何?是否有错误需要纠正?5.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6. 教学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7. 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效果?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发音练习和书写作业来评价学生对d, t, n, l的发音和书写掌握情况。

2. 设计一份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语音题,用于检测学生对汉语拼音d, t, n, l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发音准确性。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要领。

2. 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能运用到词语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拼音字母“d t n l”的正确发音。

难点:声母与韵母的组合拼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拼音卡片。

3.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2. 讲解今天要学习的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要领。

二、课堂讲解与练习(15分钟)1. 讲解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发音。

2. 用拼音卡片展示词语,让学生拼读。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

三、游戏活动(10分钟)1. 组织“拼音接力”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将拼音字母“d t n l”按顺序排列,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2. 进行“发音比赛”,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发音,其他学生充当评委,投票选出发音最标准的学生。

四、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要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用所学拼音字母拼读词语,加强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掌握了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

在游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保证发音准确性。

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引入一些含有“d t n l”音节的词语,让学生拼读。

2. 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七、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进行发音比赛。

2. 其他学生充当评委,根据发音的准确性、清晰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3. 评选出发音最佳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八、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要领。

2. 能够正确拼读相应的音节,并能熟练运用到词汇中。

3. 培养学生的发音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方法及口型。

2. 学习相关音节的词汇,如“弟弟”、“肚子”、“奶奶”、“例子”。

3. 进行发音练习,提高学生的发音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拼音字母“d t n l”的正确发音。

2. 掌握相关音节的词汇。

3. 正确运用拼音字母进行拼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正确的发音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学生通过跟读、模仿、练习,提高发音水平。

3. 游戏法:设计拼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要领及口型。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学习相关音节的词汇,让学生熟练掌握。

4. 进行发音练习,如:老师发音,学生模仿;学生互相练习。

5. 设计拼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发音准确性?2. 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发音练习?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有助于学生的复习与巩固?5.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发音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词汇拼读中的准确性,了解他们能否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3. 收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七、课后作业:1. 巩固拼音字母“d t n l”的发音,学生回家后进行自我练习。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音节拼读和词汇应用。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发音进步。

一年级上册《d t n l》教学反思4篇

一年级上册《d t n l》教学反思4篇

一年级上册《d t n l》教学反思4篇《d t n l》教学反思1今天上午我上课的内容是汉语拼音第四课声母dtnl的教学。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

在让学生读的过程中用范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读的这几个方式让学生在每学习一个阶段就不会枯燥了。

我还有些不足,让学生们翻开书仔细观察的时候,学生刚开始只看一眼书就举手说观察好了或者是我知道了,在这个方面我还要加强。

《d t n l》教学反思2今天的课堂教学出现了bpd和ft的混淆,这对于每届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我通过编顺口溜来记忆字型,比如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初步抽查下来,效果相比其他儿歌更好一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还充分重视了情境的创设,如学习字母的书写时,我说,现在我们又要进入“书写天地”啦,哪吒小哥哥要在你们中间找出一位“书写大王”,拜他为师呢!你想做他的老师吗?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要把字写好的欲望,在音节的学习过程中,我又这样创设: 闹钟是个歌唱家,你们听,它在唱什么?乡下孩子割好了猪草,要把猪妈妈和小猪赶回家,他应该怎样喊呢? 你们一定知道小汽车的喇叭是怎样鸣叫的吧!农民伯伯开拖拉机时,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绪。

《d t n l》教学反思3吸取之前的经验,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摘苹果小游戏、开火车、flash动画等,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动手,动口。

因此,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

但是,我也发现了问题。

班里有很多孩子上学前班的时候有拼音基础。

因此学的很快,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反应也很快。

那些不会的孩子也会跟着溜,这样就给了我一个大家都会了的假象,然后就开始继续往下讲。

但是在开火车拼读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暴露了,有些孩子甚至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不看书就分不清“ b ”与“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参考3)d t n l
教完d t n l,有很多孩子对于b和d的音形还不能正确区分开来,我就引用了孩子学习b时的新方法——手型表示字母,左拇指向上bbb,右拇指向下d d d,通过做手势得以正确区分,这样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形状,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
本节中n和l的发音也是个难点,我根据n和l在口腔中发音的独特方式进行一个小小的口腔模拟实验:假设右手是舌头,左手是口腔中的上腭,利用手的变化来模拟n和l发音时口腔里的状态,让孩子更直观地体会n和l发音时的不同,体会鼻音的特殊发音方式.发音有困难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也能慢慢体会出n、l的不同.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孩子的印象,让他们能做到通过“听”就能区分出n、l .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我仍以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多进行模仿练习,我通过减慢发音速度让他们体会字母发音的口型以及发音的部位,让孩子学习、模仿发音方法.在教学音节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l与同一韵母拼读成音的细微差别.最后通过带调拼读,让学生联系一下生活中语言环境,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新声母的体会.如,n—ù→nù是发怒的“怒”,l—ù→lù是马路的“路”;n—ǚ→nǚ是女同学的“女”,l—ǚ→lǚ是旅行的“旅”.
当孩子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会读了,我和孩子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