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拉曼光谱试验
拉曼光谱实验操作

拉曼光谱实验操作
拉曼光谱实验是一种将样品中的光分为受激喷射光和散射光的技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以下是拉曼光谱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
1. 准备样品:选择你要研究的样品,并将样品制备成合适的形式。
例如,固体样品可以用研磨机将其制备成粉末,液体样品可以直接使用。
2. 调整仪器:确保拉曼谱仪的仪器和光源正常工作。
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激光波长和功率。
3.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在拉曼谱仪的样品台上。
确保样品与激光光束对准。
4. 零点校准:使用标准物质进行零点校准,以确保光谱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5. 数据采集:开始采集样品的拉曼光谱数据。
使用激光激发样品,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
6. 分析结果:分析采集到的拉曼光谱数据,观察峰的位置和强度变化。
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的比对,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7. 清洁:注意清洁实验仪器和样品,以便下次使用。
以上是一般的拉曼光谱实验操作步骤,具体操作细节可能会因
不同的实验要求和设备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实验前,还应仔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说明。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拉曼散射是印度科学家Raman 在1928年发现的,拉曼光谱因之得名。
光和媒质分子相互作用时引起每个分子作受迫振动从而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一般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这种散射叫做瑞利散射,由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99年进行了研究。
但当拉曼在他的实验室里用一个大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一瓶苯的溶液中,经过滤光的阳光呈蓝色,但是当光束进入溶液之后,除了入射的蓝光之外,拉曼还观察到了很微弱的绿光。
拉曼认为这是光与分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频率的光谱带。
因这一重大发现,拉曼于1930年获诺贝尔奖。
激光拉曼光谱是激光光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十分广泛。
如在化学方面应用于有机和无机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学、催化和环境科学、分子鉴定、分子结构等研究;在物理学方面应用于发展新型激光器、产生超短脉冲、分子瞬态寿命研究等,此外在相干时间、固体能谱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拉曼光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测四氯化碳的拉曼光谱,计算拉曼频移。
实验重点:拉曼现象的产生原理及拉曼频移的计算实验难点:光路的调节实验原理:[仪器结构及原理]1、仪器的结构LRS-II 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的总体结构如图12-4-1所示。
2、单色仪单色仪的光学结构如图12-4-2所示。
S 1为入射狭缝,M 1为准直镜,G 为平面衍射光栅,衍射光束经成像物镜M 2汇聚,经平面镜M 3反射直接照射到出射狭缝S 2上,在S 2外侧有一光电倍增管PMT ,当光谱仪的光栅转动时,光谱信号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并由光子计数器放大、计数,进入计算机处理,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得到光谱的分布曲线。
3、激光器本实验采用50mW 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为偏振光。
其操作步骤参照半导体激光器说明书。
4、外光路系统外光路系统主要由激发光源(半导体激光器)、五维可调样品支架S 、偏振组件P 1和P 2以及聚光透镜C 1和C 2等组成(见图12-4-3)。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讲

拉曼光谱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2、学习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的使用方法,知道简单的谱线分析方法。
3、测试CCl的拉曼光谱。
4二实验仪器激光拉曼光谱仪(LRS-Ⅲ),计算机,打印机,待测样品等。
三实验原理ν的单色光入射到介质上时,除了被介质吸收、反射和透射外,总当波束为会有一部分被散射。
按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波数的改变情况,可将散射光分为三--,这类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第类:第一类,其波数基本不变或变化小于5110cm二类,其波数变化大约为11cm-0.1cm-,称为布利源散射;第三类是波数变化大于1的散射,称为拉曼散射;从散射光的强度看,瑞利散射最强,拉曼散射最弱。
在经典理论中,拉曼散射可以看作入射光的电磁波使原子或分子电极化以后所产生的,因为原子和分子都是可以极化的,因而产生瑞利散射,因为极化率又随着分子内部的运动(转动、振动等)而变化,所以产生拉曼散射。
图1在量子理论中,把拉曼散射看作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产生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当入射的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可以是弹性碰撞的散射也可以是非弹性碰撞的散射。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均没有能量交换,于是它的频率保持恒定,这叫瑞利散射,如图(1a);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有能量交换,光量子转移一部分能量给散射分子,或者从散射分子中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使它的频率改变,它取自或给予散射分子的能量只能是分子两定态之间的差值12E E E ∆=-,当光量子把一部分能量交给分子时,光量子则以较小的频率散射出去,称为频率较低的光(斯托克斯线),散射分子接受的能量转变成为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量,从而处于激发态1E ,如图(1b ),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当分子已经处于振动或转动的激发态1E 时,光量子则从散射分子中取得了能量E ∆(振动或转动能量),以较大的频率散射,称为频率较高的光(反斯托克斯线),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
实验八激光拉曼光谱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记录CCl4分子的

实验八 激光拉曼光谱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记录CCl 4分子的振动拉曼谱,学习和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拉曼光谱实验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波数为0~v 的单色光入射到介质上时,除了被介质吸收、反射和透射外,总会有一部分光被散射。
按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波数的改变情况,可将散射光分为三类:第一类,其波数基本不变或变化小于10-5cm -1,这类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第二类,其波数变化大约为0.1cm-1,称为布里渊散射;第三类是波数变化大于lcm -1的散射,称为拉曼散射;从散射光的强度看,瑞利散射最强,拉曼散射光最弱。
图1是用氩离子激光照射样品,用光电记录法得到的振动拉曼光谱。
其中最强的一支光谱0~v 和入射光的波数相同,是瑞利散射。
此外还有几对较弱的谱线对称地分布在0~v 两侧,其位移0~<∆v 的散线称为斯托克斯线,0~>∆v的散射线称为反斯托克斯射。
拉曼散射光谱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图1 振动拉曼散射光谱1.拉曼散射谱线的波数虽然随入射光的波数而不同,但对同一样品,同一拉曼谱线的位移v ~∆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2.在以波数为变量的拉曼光谱图上,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对称地分布在瑞利散射线两侧;3.一般情况下,斯托克斯线比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大。
拉曼散射的半径典量子解释按量子论的观点,频率为ω0的入射单色光可以看作是具有能量为 ω0的光子。
当光子与物质分子碰撞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弹性碰撞,另一种是非弹性碰撞。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交换,光子只改变运动方向,这就是瑞利散射;而非弹性碰撞不仅改变运动方向,而且有能量交换,这就是拉曼散射。
处于基态E0的分子受到入射光子 ω0的激发跃迁到一受激虚态,而受激虚态是不稳定的,很快向低能级跃迁。
如果跃迁到基态E0,把吸收的能量 ω0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弹性碰撞,为瑞利散射。
如果跃迁到电子基态中的某振动激发态E n上,则分子吸收部分能量 ωk,并释放出能量为 (ω0-ωk)的光子,这是非弹性碰撞,产生斯托克斯线。
激光拉曼光谱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拉曼散射现象的非破坏性化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先进的光谱技术,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激光拉曼光谱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激光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
2. 掌握激光拉曼光谱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拉曼光谱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4. 了解激光拉曼光谱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三、实习内容1. 激光拉曼光谱原理及仪器介绍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学习了激光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拉曼散射是指光在经过物质后发生散射,被散射后的光子与原来的光子的频率差即为拉曼频移。
激光拉曼光谱利用一束单色激光激发样品,通过测量激发光与散射光的频率差异,获得样品的振动光谱信息。
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不同型号的激光拉曼光谱仪,包括操作界面、功能模块、仪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操作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学习如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样品分析。
(1)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我们制备了不同形态的样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对于固体样品,我们采用了压片法、切片法等方法进行制备;对于液体样品,我们使用毛细管法;对于气体样品,我们采用气体池法。
(2)样品测量: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调整激光功率、光斑大小、测量时间等参数,进行拉曼光谱测量。
(3)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光谱仪软件对采集到的拉曼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光谱平滑、背景扣除、峰位校正等。
3. 激光拉曼光谱数据分析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分析拉曼光谱数据。
通过对已知物质的拉曼光谱特征峰进行比对,我们可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拉曼光谱数据计算样品的分子振动频率、力常数等物理参数。
四、实习总结通过两周的激光拉曼光谱实习,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非破坏性、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激光拉曼实验报告

激光拉曼实验报告激光拉曼实验报告引言: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有关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化学环境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一项激光拉曼实验,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不同样品进行分析,了解其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物质作为实验样品,包括水、酒精和苯。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的激光拉曼光谱仪由激光器、样品台、光谱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激光器产生高能量的激光光束,样品台用于放置样品,光谱仪用于收集和分析样品散射的光信号,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和解读光谱数据。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我们使用纯净水、纯度99%的酒精和苯作为实验样品。
将样品放置在透明的玻璃盒中,以确保激光光束能够透过样品进行散射。
2. 调整仪器:根据不同样品的特性,调整激光器的功率和波长,以及光谱仪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信号强度和分辨率。
3. 开始测量: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打开激光器,使激光光束照射到样品上。
光谱仪会收集样品散射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光谱图。
4. 数据处理:将光谱图导入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峰识别和峰拟合,以确定样品中的分子振动模式和化学键信息。
5. 结果分析:根据光谱图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实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不同样品的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异。
水的光谱图显示出了特征性的水分子振动峰,酒精的光谱图显示出了酒精分子的振动模式,而苯的光谱图则显示出了苯分子的芳香振动峰。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谱图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例如,在水的光谱图中,我们观察到了OH键的振动峰,确认了水分子的存在。
在酒精的光谱图中,我们观察到了C-O键的振动峰,证实了酒精分子的存在。
在苯的光谱图中,我们观察到了芳香环的振动峰,确认了苯分子的存在。
实验总结:激光拉曼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有关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的详细信息。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讲1

拉曼光谱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2、学习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的使用方法,知道简单的谱线分析方法。
3、测试CCl的拉曼光谱。
4二实验仪器激光拉曼光谱仪(LRS-Ⅲ),计算机,打印机,待测样品等。
三实验原理ν的单色光入射到介质上时,除了被介质吸收、反射和透射外,总当波束为会有一部分被散射。
按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波数的改变情况,可将散射光分为三--,这类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第类:第一类,其波数基本不变或变化小于5110cm二类,其波数变化大约为11cm-0.1cm-,称为布利源散射;第三类是波数变化大于1的散射,称为拉曼散射;从散射光的强度看,瑞利散射最强,拉曼散射最弱。
在经典理论中,拉曼散射可以看作入射光的电磁波使原子或分子电极化以后所产生的,因为原子和分子都是可以极化的,因而产生瑞利散射,因为极化率又随着分子内部的运动(转动、振动等)而变化,所以产生拉曼散射。
图1在量子理论中,把拉曼散射看作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产生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当入射的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可以是弹性碰撞的散射也可以是非弹性碰撞的散射。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均没有能量交换,于是它的频率保持恒定,这叫瑞利散射,如图(1a);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有能量交换,光量子转移一部分能量给散射分子,或者从散射分子中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使它的频率改变,它取自或给予散射分子的能量只能是分子两定态之间的差值12E E E ∆=-,当光量子把一部分能量交给分子时,光量子则以较小的频率散射出去,称为频率较低的光(斯托克斯线),散射分子接受的能量转变成为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量,从而处于激发态1E ,如图(1b ),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当分子已经处于振动或转动的激发态1E 时,光量子则从散射分子中取得了能量E ∆(振动或转动能量),以较大的频率散射,称为频率较高的光(反斯托克斯线),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
拉曼光谱测试过程

拉曼光谱测试过程
拉曼光谱测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分析技术,通过激光激发样品分子的振动,来获取样品的分子结构信息。
以下是拉曼光谱测试的具体过程:
1. 准备样品:将需要分析的样品制备成固态、液态或气态,并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尘。
2. 调节仪器:将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功率、激光波长、检测器增益等参数调节到合适的状态。
3.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在拉曼光谱仪的测试台上,调整样品位置和角度,使其与激光束垂直。
4. 开始测试:启动拉曼光谱仪,让激光照射在样品上,观察样品反射光的拉曼散射光信号。
5. 分析数据:将收集到的拉曼散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样品的结构和组成信息。
6. 结果解读:根据拉曼光谱测试结果,对样品的特性进行解读和分析,指导后续的实验和研究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拉曼光谱测试需要在无尘、无震动的环境下进行,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不同样品的测试方法和参数可能会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曼散射是印度科学家Raman在1928年发现的,拉曼光谱因之得名。
光和媒质分子相互作用时引起每个分子作受迫振动从而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一般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这种散射叫做瑞利散射,由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99年进行了研究。
但当拉曼在他的实验室里用一个大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一瓶苯的溶液中,经过滤光的阳光呈蓝色,但是当光束进入溶液之后,除了入射的蓝光之外,拉曼还观察到了很微弱的绿光。
拉曼认为这是光与分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频率的光谱带。
因这一重大发现,拉曼于1930年获诺贝尔奖。
激光拉曼光谱是激光光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十分广泛。
如在化学方面应用于有机和无机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学、催化和环境科学、分子鉴定、分子结构等研究;在物理学方面应用于发展新型激光器、产生超短脉冲、分子瞬态寿命研究等,此外在相干时间、固体能谱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拉曼光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测四氯化碳的拉曼光谱,计算拉曼频移。
实验重点:拉曼现象的产生原理及拉曼频移的计算
实验难点:光路的调节
实验原理:[仪器结构及原理]
1、仪器的结构
LRS-II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的总体结构如图12-4-1所示。
2、单色仪
单色仪的光学结构如图12-4-2所示。
S1为入射狭缝,M1为准直镜,G为平面衍射光栅,衍射光束经成像物镜M2汇聚,经平面镜M3反射直接照射到出射狭缝S2上,在S2外侧有一光电倍增管PMT,当光谱仪的光栅转动时,光谱信号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并由光子计数器放大、计数,进入计算机处理,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得到光谱的分布曲线。
3、激光器
本实验采用50mW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为偏振光。
其操作步骤参照半导体激光器
说明书。
4、外光路系统
外光路系统主要由激发光源(半导体激光器)、五
维可调样品支架S 、偏振组件P 1和P 2以及聚光透镜C 1
和C 2等组成(见图12-4-3)。
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被
反射镜R 反向后,照射到样品上。
为了得到较强的激
发光,采用一聚光镜C 1使激光聚焦,使在样品容器的
中央部位形成激光的束腰。
为了增强效果,在容器的
另一侧放一凹面反射镜M 2。
凹面镜M 2可使样品在该侧的散射光返回,最后由聚光镜C 2把散射光会聚到单色
仪的入射狭缝上。
调节好外光路是获得拉曼光谱的关键,首先应使外光路与单色仪的内光路共轴。
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已调好并被固定在一个钢性台架上。
可调的主要是激光照射在样品上的束腰,束腰应恰好被成像在单色仪的狭缝上。
是否处于最佳成像位置,可通过单色仪扫描出的某条拉曼谱线的强弱来判断。
5、信号处理部分:
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并进行信号放大,最后送入电脑显示系统,在电脑上显示出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的特性]:
频率为υ的单色光入射到透明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材料上而产生光散射时,散射光中除了存在入射光频率υ外,还观察到频率为υ±△υ的新成分,这种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就被称为拉曼效应。
υ即为瑞利散射,频率υ+△υ称为拉曼散射的斯托克斯线,频率为υ-△υ的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υ通常称为拉曼频移,多用散射光波长的倒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01
1
λλν-=∆ (7.14.1)
式中,λ和λ0分别为散射光和入射光的波长。
△υ的单位为cm -1。
拉曼谱线的频率虽然随着入射光频率而变化,但拉曼光的频率和瑞利散射光的频率之差却不随入射光频率而变化,而与样品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有关。
拉曼谱线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和样品分子的浓度成正比:
)2/(sin 420απφφNHL S k k =
式中 φk —在垂直入射光束方向上通过聚焦镜所收集的喇曼散射光的通量(W );
φ0—入射光照射到样品上的光通量(W );
S k —拉曼散射系数,约等于10-28~10-29mol/sr ;
N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H —样品的有效体积;
L —考虑折射率和样品内场效应等因素影响的系数;
α—拉曼光束在聚焦透镜方向上的半角度。
利用拉曼效应及拉曼散射光与样品分子的上述关系,可对物质分子的结构和浓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拉曼散射原理]
样品分子被入射光照射时,光电场使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周期性变化,产生一个交变的分子偶极矩。
偶极矩随时间变化二次辐射电磁波即形成光散射现象。
单位体积内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称为分子的极化强度,用P 表示。
极化强度正比于入射电场
E P α= (7.14.2) α被称为分子极化率。
在一级近似中α被认为是一个常数,则P 和E 的方向相同。
设入射光为频率υ的单色光,其电场强度E=E 0cos2πυt ,则
vt E P πα2cos 0= (7.14.3)
如果认为分子极化率α由于各原子间的振动而与振动有关,则它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常数α0,另一部分是以各种简正频率为代表的分子振动对α贡献的总和,这些简正频率的贡献应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所以
t v n n πααα2cos 0∑+= (7.14.4) 式中,n α表示第n 个简正振动频率,可以是分子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也可以是晶体中晶格的振动频率或固体中声子散射频率。
因此
])(2cos )(2[cos 2
12cos 2cos 2cos 2cos 000000t v v t v v E vt E t
v vt E vt E P n n n n n ++-∑+=⋅∑+=ππαπαππαπα (7.14.5) 上式第一项产生的辐射与入射光具有相同的频率υ,因而是瑞利散射;第二项为包含有分子各振动频率信息υn 在内的散射,其散射频率分别为(υ-υn )和(υ+υn ),前者为斯托克斯拉曼线,后者为反斯托克斯拉曼线。
式(7.14.5)是用一般的电磁学方法解释拉曼散射频率的产生的,但并不能给出拉曼谱线的强度。
能给出拉曼强度的分子被称为具有拉曼活性,但并不是任何分子都具有拉曼活性,例如,具有中心对称的分子就不是拉曼活性的,但却是红外活性的。
因此,对拉曼散射的精确解释应该用量子力学。
依据量子力学,分子的状态用波函数表示,分子的能量为一些不连续的能级。
入射光与分子相互作用,使分子的一个或多个振动模式激发而产生振动能级间的跃迁,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的吸收和再辐射过程,只不过在散射中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再辐射(散射光)如图7.14.2所示,可能有三种结果,分别对应斯托克斯线(图7.14.2(a ))、反斯托克斯线(图7.14.2(b ))和瑞利线(图7.14.2(c ))。
实验步骤:(请根据你的实际操作过程,充实补充下面的实验步骤,包括软件的操作详细过程)
1、将四氯化碳倒入液体池内,调整好外光路,注意将杂散光的成像对准单色仪的入射狭缝上,并将狭缝开至0.1mm 左右;
2、启动LRS-II/III 应用软件;
3、输入激光的波长;
4、扫描数据;
5、采集信息;
6、测量数据;
7、读取数据;
8、寻峰;
9、修正波长;
10、计算拉曼频移。
实验数据:
nm 6.532=λ
nm 9.5191=λ nm 7.5232=λ nm 3.5263=λ
nm 8.5384=λ nm 6.5415=λ nm 7.5456=λ
数据处理:
1114585.51916.532111--=-=-=∆cm nm
nm λλν 1223197.52316.532111--=-=-=∆cm nm
nm λλν 1332243.52616.532111--=-=-=∆cm nm
nm λλν 1442168.53816.532111-=-=-=∆cm nm
nm λλν 1553126.54116.532111-=-=-=∆cm nm
nm λλν 1664507.54516.532111-=-=
-=∆cm nm nm λλν
实验总结:
本次拉曼光谱实验获得了成功!通过该实验,懂得了拉曼光谱实验仪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学会了光路的调节方法,掌握了该仪器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认识到激光和四氯化碳等物质分子相互作用后,会产生不同于入射激光波长的新的波长的光--拉曼光,认识到利用拉曼光谱仪可进行许多行业的科学研究,对许多行业的科研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