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足三里、迎香穴

合集下载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仅供参考,若按摩、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足三里穴位位置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3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

正坐或仰卧取穴。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以本人手四指相并,食指上缘置于犊鼻处,中指中节水平直下4横指(一夫法)处取穴。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足三里怎么找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

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穴位解剖足三里穴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足三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

有胫前动、静脉。

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

支配胫骨前肌和长、趾长伸肌。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

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图及按摩方法

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图及按摩方法

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图及按摩方法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迎香穴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及面动、静脉和眶下动脉。

你想知道按摩迎香穴有什么好处吗?迎香穴具体在哪个位置呢?下面是yinbaban小编给大家整理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图及按摩方法。

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图迎香穴的按摩方法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三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部延顺时针方向按摩36圈,每天3次,天天坚持。

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抗击能力,如果天天坚持,将对减少呼吸道疾患的发生具有肯定的作用。

按摩迎香穴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比如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痛,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你的上牙齿疼痛的时候呢,轻轻的按摩这个穴位也可以快速的止痛。

其实按摩迎香穴位,那主要是对很多的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功效奇特,而且能十分的简便。

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呢,它能有效的改变,改善局部以及邻近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我们免疫能力。

迎香穴基本知识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详见此鼻部穴位图相关图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其细节见于本站“穴道指压法”栏目中的相关网页“指压疗法快速止牙痛”。

〖名解〗(1)迎香。

迎,迎受也。

香,脾胃五谷之气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

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故名。

(2)冲阳穴。

冲,直上也。

阳,阳气也。

冲阳穴名意指大肠经阳气由本穴上冲并交于阳明胃经。

本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与阳明胃经的气血物质所处层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阳气向上直冲交于阳明胃经,故名。

拍拍足三里 按摩迎香穴

拍拍足三里 按摩迎香穴

拍拍足三里按摩迎香穴小朋友一起来南海试点穴位保健操,可有效提升儿童体质,拟全市推广日期:[2012年12月13日] 版次:[FB22] 版名:[佛山读本食事/身体]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0 条1敲打足三里2按摩迎香穴3摩擦耳廓4轻敲四神聪南都讯拍拍“足三里、迎香穴位”可以达到提高儿童体质,减少患病的效果。

据了解,这套由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潘佩光研究出来的保健计划已在佛山南海区多家幼儿园试点一年,获得上千例儿童身体发病情况的数据支持。

使用穴位保健方案的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和改善。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三次来南海视察该项工作,并表示肯定。

接下来,佛山将在全市推开南海区中医运用于儿童保健的成熟经验,全面提升佛山地区儿童的体质。

儿童保健重在养脾胃“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伴随悠扬的音乐声和老师的口令,南海区机关幼儿园的孩子们做起了“迎香足三里穴位保健操”。

他们一时揉揉脸,一时捶捶腿,一时拍拍掌,既可爱又认真。

据了解,在南海妇幼医生指导下,南海区机关幼儿园开展了一项中医护苗计划,每天中午11点,幼儿园全体孩子,在老师指导下,每天拍打穴位10分钟,敲打足三里,按摩迎香穴。

“这项保健计划是今年9月开学后引进的,受到了家长、孩子的喜欢。

”南海区机关幼儿园保健科付老师介绍。

“身体健康首先要正气,儿童保健以脾胃为中心,脾胃主要经络的穴位就是足三里,所以足三里的保健对儿童将来的整个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包括智力非常有帮助。

”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潘佩光教授介绍。

经常点按儿童足三里、迎香穴,有健旺脾胃、扶正固本的作用,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促进儿童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减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目的。

试点一年后感冒少了据了解,“迎香足三里穴位保健操”在盐步河西幼儿园、西樵中心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试点一年后,发现这些学校的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秋天适合哪些养生养生保健措施

秋天适合哪些养生养生保健措施

秋天适合哪些养生养生保健措施秋天适合哪些养生保健措施秋天,是一个从炎热的夏季向寒冷的冬季过渡的季节,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温差也逐渐加大。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保养,以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健康的状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秋天的养生保健措施。

一、饮食调养秋天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主。

可以多吃一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同时,要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肺阴。

1、多吃水果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梨、葡萄、柚子、山楂等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的功效;葡萄能补肝肾、益气血、通利小便;柚子可以理气化痰、润肺清肠;山楂则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2、适当进补秋季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枸杞等。

银耳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百合可清心润肺、宁心安神;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枸杞则有滋补肝肾、明目等作用。

但要注意进补不可过度,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3、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身体缺水。

因此,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

每天至少喝 1500 毫升的水,还可以喝一些蜂蜜水、淡盐水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营养成分。

二、起居养生1、早睡早起秋季昼渐短夜渐长,作息时间也应相应调整。

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以舒达阳气。

一般来说,晚上 10 点左右入睡,早上 6 点左右起床为宜。

2、注意保暖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腹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

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避免着凉。

3、适度运动秋天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但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三、情志调节秋季气候渐凉,草木凋零,容易让人产生凄凉、忧郁之感。

因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欣赏秋天的美景,或者与朋友聚会聊天,排解心中的烦闷。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在中医学中,脾胃被视为人体消化与吸收的重要器官。

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虚的状况,中医推崇经络按摩保健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络按摩的方法,帮助调理脾胃,提升身体健康。

一、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脚胫骨外侧凹陷处,距膝盖下方三寸。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按摩时可用力适度,手法可以选择揉、抓、捏等。

二、按摩足内关穴足内关穴位于脚冲阳经的起始处,当足心平伸,里踝骨突起处,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凹陷点位。

按摩足内关穴可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三、按摩手三阴交穴手三阴交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方的中点,当掌心向上,与尺骨之间的凹陷点位。

按摩手三阴交穴可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按摩时,可以使用拇指或中指,用力适度地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四、按摩足厥阴经穴位足厥阴经穴位分布于脚内侧,包括太冲、阴陵泉、然谷、太白等穴位。

按摩足厥阴经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并提升体内的阳气。

按摩时,可以用力适度,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个穴位,每穴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五、按摩胸腹部经络除了按摩经络穴位,按摩胸腹部对于调理脾胃也十分重要。

可以用手掌或者手指轻轻按摩胸腹部,顺着脾胃经络的走向进行。

按摩胸腹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脾胃的功能,缓解胃脘痛、腹泻等症状。

总结: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经络按摩是中医学上调理脾胃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足内关穴、手三阴交穴、足厥阴经穴位以及胸腹部经络,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中医保健是一门渊博的学问,经络按摩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医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草药治疗等。

如果您有脾胃虚的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理。

穴位养生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

穴位养生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

穴位养生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然而现代生活中的不规律饮食、压力过大等因素,常常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幸运的是,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调理脾胃,即通过按摩身体上的穴位来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详细说明它们的位置及按摩手法,帮助您改善脾胃问题,提升消化能力。

一、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脛骨前缘与腓骨的交界处,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可帮助消化功能,提高食物的吸收利用率。

按摩方法:1. 坐于椅子上,保持身体放松,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2. 双手放在膝盖上,用拇指找到足三里穴,即位于小腿外侧凹陷处。

3. 用适度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足三里穴,每次按摩约1-2分钟。

二、迎香穴迎香穴位于胸部,距离胸骨中线两侧各2寸处,是调理脾胃的主要穴位之一。

按摩迎香穴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缓解胃部不适。

按摩方法:1. 坐于椅子上,保持身体直立,双手自然放在腹部。

2. 双手的食指指腹找到迎香穴,即位于两侧胸骨中线外侧各2寸处。

3. 用适度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每次按摩约1-2分钟。

三、大横穴大横穴位于手臂外侧,尺骨与桡骨之间,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大横穴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按摩方法:1. 坐于椅子上,保持身体放松,双手自然垂放。

2. 用拇指和食指找到大横穴,即位于手臂外侧,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

3. 用适度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大横穴,每次按摩约1-2分钟。

四、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距离肚脐中心点4寸处,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中脘穴可以舒缓腹部不适,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按摩方法:1. 仰卧于床上,保持身体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腹部。

2. 用拇指和食指找到中脘穴,即位于腹部,距离肚脐中心点4寸处。

3. 用适度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按摩中脘穴,每次按摩约1-2分钟。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您可以有效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八大美容穴位

八大美容穴位

八大美容穴位美容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希望通过调养自己的身体来达到美丽动人的效果。

除了日常的保养护理,按摩穴位也是一种常用的美容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身体的穴位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区域,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八大美容穴位及其作用,希望对您的美容护肤有所帮助。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与耳朵上方的位置,是美容养颜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太阳穴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缓解皮肤疲劳。

具体方法是用手指以顺时针方向绕着太阳穴旋转轻压,每次10-15分钟,坚持按摩可以改善肌肤的营养供给,减少皱纹的生成。

二、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距离鼻孔底部约1厘米处。

按摩迎香穴可以改善面部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度,有效减少黑眼圈和眼袋。

具体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迎香穴,每次按摩坚持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三、人中穴人中穴位于人体下巴正中央的凹陷处,是美容养颜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人中穴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升皮肤弹性,缓解面部肌肉的紧张。

具体方法是用拇指轻轻按压人中穴,每次按摩坚持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四、颧髎穴颧髎穴位于面颊的最高点,是美容养颜的关键穴位之一。

按摩颧髎穴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亮肤色,改善肤质。

具体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以顺时针方向在颧髎穴周围轻揉、按压,每次按摩坚持10-15分钟,每天进行2次。

五、承山穴承山穴位于胸部的中脊线上,两侧锁骨中间的位置。

按摩承山穴可以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乳腺活性,改善胸部肌肤的紧实度。

具体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以轻柔的方式按摩承山穴,每次按摩坚持10-15分钟,每天进行2次。

六、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当膝盖弯折时,脚背肌肉与小腿肌肉之间的鼓起的地方。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肤的弹性和光泽度。

具体方法是用拇指以旋转或点按的方式按摩足三里穴,每次按摩坚持10-15分钟,每天进行2次。

七、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中央,当脚尖稍向下弯曲时凹陷处。

经络穴位——迎香穴

经络穴位——迎香穴

经络穴位——迎香穴迎香穴所属经络:大肠经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图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迎香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为手足阳明经之会,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祛风止痒、理气止痛的作用,是临床治疗鼻塞、流涕等鼻疾诸症之常用穴。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

“迎”,指迎接;“香”,指的是气味。

本穴处于鼻孔两旁,可治鼻塞不闻气味,使之能闻及(即迎接)各种气味,故名迎香,別名“冲阳”。

(1)迎香是治疗鼻病常用要穴,在临床中有“鼻病第一穴”之称。

本穴位于鼻孔两旁,夹于鼻子,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的理论,故能治疗鼻病。

本穴其功善散风热、通鼻窍、清火气的作用,常配印堂、上迎香、合谷、足三里合用,可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厚、鼻息肉、鼻出血、鼻塞等各种鼻疾。

《针灸甲乙经》载有:“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鼽舰有痈,迎香主之”,也有《针灸大成》中“一针未出气先通”的主治功效。

(2)迎香可治疗面部发痒、面瘫、痤疮等面部疾病。

本穴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可通调手足阳明二经之经气,改善面部气血循环,发散面部之风邪,故能治疗面部发痒、痤疮、黄褐斑、面瘫、面痉挛等面部之疾。

《百症赋》中言:“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

(3)迎香有安蛔止痛的作用。

本穴是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有效验穴,历代也有许多相关验案记载。

一般为迎香透四白,临床常配胆囊穴、足三里、中脘合用。

(4)迎香还有其他方面的治疗功效。

如临床还常用于便秘、呃逆、快速性心律失常、周身瘙痒等病症,也均具有良好的功效。

尤其对于顽固性相关病症,临床据症用之,往往有意想不到之效。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迎香穴主治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鼻塞鼻渊鼻出血胆道蛔虫颜面神经麻痹(1)鼻部疾病: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塞,流涕。

(2)面部疾病:面痒,面瘫,面痛,面肿,痤疮,黄褐斑。

(3)其他:如胆道蛔虫症,便秘,快速心律失常,周身瘙痒等疾病。

迎香穴穴性清热散风,通利鼻窍(临床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鼻疾和其他面部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健康保健知识
(18-24月龄儿童)
制作单位:焦作市马村区马村文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 食,按时进食。 2、提倡“三分饥”,防止饮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 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 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 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 骼生长发育。 4、春季注意保暖,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 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 倡 “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 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足三里穴的位置
在小腿前 外侧,当犊鼻 下3寸,距胫 骨前缘一横指 处(见左图)
足三里穴位置示意
按揉方法
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 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 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 力。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 次即可。每天按摩双侧足三里穴位1次,每次 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按揉迎香穴
迎香穴
具有宣通鼻窍,治疗鼻塞、流涕, 预防感冒、流感的作用。
迎香穴的位置
在鼻翼外缘中 点旁5分,当鼻唇沟 中 。(见左图)
迎香穴位置示意
按揉方法
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食指 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 向弯曲,然后使食指在迎香穴处做左右方 向按揉,每次1-3分钟。
三、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中医术语,它是“足阳明 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 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 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 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 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古今大量的实践资料都证实,足三里 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 要穴位。 经常为儿童按摩足三里穴,能够 使儿童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 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较好的防病保 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