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泰山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泰山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

微项目 1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项目一“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本节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对于计算机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实物展示入手,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结构组成;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掌握CPU 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4.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 CPU 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3 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对于计算机

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一开始的“机箱内部实物”

展示入手,让学生直观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信息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1.合作探究一:机箱内部结构

(1)教师展示拆卸后的微机机箱,学生对照课本第8-9 页“专题一”部分,了解机箱内部结构构成;

(2)小组合作讨论主要部件:

CPU

内存条

硬盘、光驱,举例常见外存还有哪些?

显卡

(3)教师展示“机箱内部”图片,学生回答出主要部件名称,教师点拨其特点

及组成。

(4)举例:cpu 型号

如何查看?

2. 合作探究二:外部设备

(1)学生小组内讨论,举例: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2)教师点拨:

以下几种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

A. 话筒

B.耳麦

C.摄像机

D.音箱

3.探究三: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学生自学课本第12 页“科学探究”部分,

(1)了解存储程序思想

(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五大部件。

【课堂检测】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外存的是( )

A. 光盘

B. ROM

C. CPU

D.RAM

2.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来控制程序运行的部件是()

A. 键盘

B. 运算器

C. 鼠标

D. 控制器

3. 一张 1.44MB 软盘已保存了共1000KB的数据,则下列文件能存入该软盘的是()。

A.900KB的文件

B.500KB 的文件

C.700KB 的文件

D.300KB 的文件

4. 微机通常称作586 或者奔腾机,这是指该机配置的( ) 而言的。

A. 总线标准的类型

B.CPU 的型号

C.CPU 的速度

D. 内存容量

5. 存贮容量1MB为()。

A.100KB

B.1024KB

C.8000KB

D.1000K

6.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组成。

A. 控制器和运算器

B. 控制器和存储器

C. 存储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和存储器

7. 计算机在关机后,()内的数据信息将全部丢失。

A.ROM

B.RAM

C.软盘

D. 硬盘

8.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由()决定

A.CPU及内存

B. 主板、磁盘驱动器

C. 键盘、扫描仪

D. 打印机、显示器

9. 以下用于输入音频信息的设备是()。

A. 键盘

B. 鼠标

C. 话筒

D. 光笔

10. 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 .能长期保存信息 C .存取速度快 D .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11.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

A.编码技术B.电子技术C.通信技术D.显示技术

12.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为()。

A. Byte

B.Bit

C. 字节

D. 字符

13. “计算机系统”这五个字占用的字节数是(),

“ my teacher is . ”这一句话占用的字节数是()。

14. 一个2G的U 盘已经存放了800M的文件,最多还能够存放多大的文件?

【课后拓展】发现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在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之前,类似计算机的研究已经出现,之后经历了一代一代变革,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发现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2.以核心电子元件划分的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

3 .计算机未来发展的趋势。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展示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微项目 2 探究软件的使用及安装

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项目二“探究软件的装配”中的“调查人们经常使用哪些软件”及“试验安装所需软件”两部分内容。计算机软件多如繁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在软

件应用中,不可能学尽所有软件,但要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性操作,用心体会软件技术对工作带来的有效促进,逐渐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必要软件。

【学情分析】

计算机软件多如繁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学生在软件应用中,不可能精通所有软件。本节通过调查经常使用的软件,让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应用的规律性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必要软件,用心体公软件技术对学习工作带来的有效促进。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经常使用的软件及基本用途;

2.掌握安装和卸载软件的方法;

3.掌握软件应用的规律性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安装和卸载软件的方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从日常生活所用的软件举例入手,小组列表展示课外调查的成果,

充分调动学生对各类软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再以实例来完成软件安装和卸载的学习。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小组生成性作品成果展示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课堂小调查:常用的软件及功能。

教师出示调查表,学生根据实际填写。

软件名称功能和用途是否经常用到能否做到熟练应

WORD

EXCEL

FLASH

PHOTOSHOP

360 杀毒

火狐浏览器

金山画王

教师归纳:这些软件是我们教学所涉及到的各类软件,在其他方面软件的应用也有不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二)探究过程:

1.项目探究一:调查人们经常使用哪些软件

组长带领各小组成员对业余时间了解到的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进行归

纳分类整理,并进行展示。

(1)学校教务部门使用的学籍管理软件、排课软件、成绩统计软件等。

(2)学校财务部门使用的票据打印软件。

(3)超市使用的扫码收费软件。

(4)常见聊天软件。

(5)网上购物支付软件。

(6)常见手机软件。

教师总结:计算机软件多如繁星,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软件应用中,我们不可能学尽所有软件,但一定要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性操作,用心体会软件技术对学习带来的有效促进。

2. 项目探究二:实验安装所需软件

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团结合作

(1))尝试安装“金山打字通”软件;

(2))安装“美图秀秀”软件;

(3))安装华文字体:华文楷体、华文彩云、华文隶书等;

(4))安装“暴风影音”软件。

小组讨论,总结:“软件安装的一般方法”及字体文件的安装方法。

软件安装一般通过执行安装程序进行。有的字体文件需复制到C:\windows\fonts 字体库中。

教师引导:插件

插件(Plug-in,又译“外挂”)是一种遵循一定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编写出

来的程序。

例如,在IE 中,安装相关的插件后,Web 浏览器能够直接调用插件程序,用于

处理特定类型的文件。插件的定位是开发实现原纯净系统平台、应用软件平台不具备的功能的程序,其只能运行在程序规定的系统平台下(可同时支持多个平

台),而不能脱离指定的平台单独运行。因为插件需要调用原纯净系统提供的函

数库或者数据。

有的插件是有益的,如银行网站的安全插件、浏览器的媒体播放插件等。

有些插件是有害的,可能携带病毒、木马、广告等。

软件的卸载:通过自带卸载程序或通过第三方软件“软件管家”等强制卸载。

【项目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各组发言人展示小组探究的项目成果作品,结合PPT演说自己的探究成果。

【课堂小结】

交流学习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惑,小组间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教学反思】

微项目 3 探索数据的存储共享

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项目主题探索数据的存储共享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泰山出版社新版《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 1 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项目 3 的内容。探索数据的存储共享需要 2 课时来完成,第 1 课时是信息的获取,主要涉及到文件的类型,存储和管理。第 2 课时是信息交流,主要是学习信

息的分享和交流。两课时相互关联。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初一学生,他们都来自于农村,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不均匀,通过问卷调查,仍有孩子没有QQ 账号,从未使用过U 盘,对于网盘,微信,论坛等等不知。依据调查,课前给学生分组,实现“以优带差”组内实现互帮互助。充分体现

组长“小老师”的角色,基础差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实

现全体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1 、探究数据存储的形式、介质(U 盘、存储卡、光盘、网盘)

2 、探索高效的文件存储管理(相关技术:选中、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等)

3 、探究简单的PPT 制作(借助PPT 制作,学生体验分类存储带来的高效)

4 、探究在QQ 群中上传、下载作品,实现文件共享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项目学习中注意突出学生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

三个方面:学生发现哪些问题?如何表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在项目学习中注意突出学生文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探索数据存储共享》一

课中,我们以“晒晒班级生活”贯穿整堂课中,搜集选取了学生班级生活照片,文

字,要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实现学生爱班级的情感教育。

导入环节:学生的欣赏班级电子杂志过程中,发现运用了许多的文字,图片,

视频,音乐资料,此时我会提出问题:那他们以什么形式存储在那些设备中呢?学

生立刻联想现实生活他们接触到的设备(U 盘、存储卡、光盘、网盘),探究U 盘使用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一直使用U 盘,操作熟练,而部

分学生没有使用过,因此按照学生水平差异进行分小组,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负责全组同学将U 盘中的文件中复制到本地电脑上。

探索高效的文件管理:在学生演示将老师U 盘中的文件夹复制电脑过程中,学

生们会发现,不容易找到目标文件夹,发现问题后,该如何解决呢?自然而进入本

环节高效的文件管理,引导学生合理的进行文件文件夹管理会要我们查找文件是更

快捷高效。学生借助微课《文件与文件夹》《高效文件管理》,尝试如何来管理我

们课前搜集的图片、声音文件资料,小组互帮互助仍是我们本环节的学生方法。学

生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究简单的PPT 制作,学生体验分类存储带来的高效。本环节是学生制作班级

生活作品的阶段,学生会在PPT 中插入图片,插入时会根据作品主题选择合适图片,选择图片存储的位置,而在前一环节,学生自己已经分类整理搜集的图片文件,从

而实现高效的查找使用文件。在制作PPT 过程中,学生也可能遇到技术操作问题,

可以借助微课《PPT 基本操作》,询问小组同学,找老师解决。

探究在QQ 群中上传、下载作品,实现文件共享: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请上

传到我们的班级QQ 群中,同时你也可以下载班级其他同学作品进行点评。小组代

表上台展示PPT,并作演讲,培养学生表现力。

六、教学准备

1.设计《学习任务单》

2.录屏软件录制三个微视频:《文件与文件夹》《高效文件管理》《PPT 基本操作》

3.和学生一起分享利用iebook 制作电子杂志《班级幸福生活》

4. 使用问卷星,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jq/6820051.aspx ,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自评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

教师:同学们,下午好! 班级是我们的一个大家庭, 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老师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精心制作了一本班级生活电子杂志,

们最熟悉

的班级生学生欣赏,思活素材导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我班级利用iebook

制作电子杂志《班级幸福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电子杂志中包含了哪些类型的

考:电子杂志

中包含了哪

些类型的资料

(大量的图

入,进行情

感教育的

同时,激发

学生的学资料?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图片,视频,文字都是以什么

片、视频、文习兴趣。

字。)

形式存储到那些设备中呢?

引出本课课题:微项目 3 数据的存储与分享

教师提示学生们打开学习任务单

学生打开学

习任务单

采用学习

任务单指

导着学生

进行本堂

课的学习。

合作探究(一)

U 盘的使用课件展示各种存储设备图片:硬盘、光盘、U

盘、存储卡、还有网盘。

总结归纳:数据以文件的方式存储在我们的U

盘、存储卡、光盘、网盘

学生根据图

片,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为

单位进行探

究,小组代表

通过本环

节的设置,

要学生初

步认识U

盘掌握他为了制作完成“晒晒班级幸福生活”PPT 作品,进行演示讲

们的基本我们前期搜集了大量图片,老师已经把所有图解。

使用

片整合,存储到了每个小组的U 盘中,下面你

能够快速的拷贝到你们的电脑上呢?

合作探究(二)教师:我们不难发现,刚才演示的同学在查找

文件时比较费时,这都是因为老师U 盘中的文

1 观看微课

《文件与文

本环节的

设置要学

探索高效的件有些杂乱无章,由此可以看出合理的管理文

生掌握文件夹》,了解

件管理的

文件存储管理件能够要我们方便对已保存文件的进行查找与

使用。那让我们一起打开“ 2014 班2 班班级生

活“文件夹,判定一下我们这些文件的存储是

否合理呢?如果不合理,我们又该怎样来管理

它呢?

请同学们借助“学习助手“文件夹中两个微课

“文件与文件夹“,”高效管理“完成本我们

文件与文件

夹的相关知

2 设计对文

件分类整理

的方案

3 观看微课

基本操作技

术(选中,

复制,移动,

删除、重命

名),体验

分类管理

的选题 2 探索高效的文件存储管理《高效文件文件的优

管理》,掌握势

相关的操作

技术(选中,

复制,移动,

删除、重命

名)4 按照分

类方案,对文

件进行分类

整理

1、观看微视

合作探究教师: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文件的高效存储管理,

频《PPT 的基

本操作》此环节学

生亲身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是否能够要我们2、图文并茂,

(三)探究简单的PPT 制作,体验高效存储管理的优势的查找和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呢?

让我们一起完成本本课的选题3 以“晒晒班级幸

福生活”为主题的简单PPT 制作:要求:1 图

文并茂。2 以自己的名字+ 作品主题保存。

根据主题完

成作品

3、保存文件

名:以自己的

名字+ 作品

主题

验针对大

量文件进

行分类整

理之后,在

使用过程

的快捷。

教师: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请上传到我们的班级QQ 群中,同时你也可以下载班级其他同学作品进行点评。

合作探究(四)探究

小组推选作品,小组代表在班级进行讲解

演示。

1 学生将作

品上传至班

在QQ 群中

上传下载作品文件,实现文件共享

评选出本节课“信息小达人“和”信息技

术优秀小组“

登录问卷调查网址

级QQ 群

2 小组代表

上台展示

PPT,并作演

讲。

学生分享

交流,进行

成果展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jq/6820051.aspx ,

进行课堂学习自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解决

问题能力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新版的泰山出版社的教材,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借鉴计算机思维,信息需求、

技术价值、项目学习等先进理念与方法,为我们构建一种深度思维的空间,在学习、

思考、创新中不断改善思维方法,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我对《探

索数据存储管理》教学设计做了精心设计,具体如下:

1.设计《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实践探究、项目实施的探究过程、项目总结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2.录屏软件录制三个微视频:《文件与文件夹》《高效文件管理》《PPT 基本操作》帮助学生解答遇到的问题。

3.和学生一起分享利用iebook 制作电子杂志《班级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完成“晒

晒班级生活”PPT 作品的创作。

4. 借助网络,使用问卷星(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jq/6820051.aspx )生进行课堂学习自评,完成之后,我进行下载分析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课学习、

认知情况等等。

5 、借助班级QQ 群,体验文件分享的过程。

6 、在本节课中,基于“晒晒班级生活”项目,学生经过前期素材收集后,需要对数

据存储、管理、使用、分享。这样设计,学生不会觉得感觉课堂乏味。

八、教学反思

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执教班级课题索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专题1(第一课

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教学课型(新授、复习、

习题、实验等)

新授

1.了解3 种获信息的途径:调查问卷、搜索、官方网站。

2.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学会准地使用搜索关键词;

3.学习捕获信息及甄别信息的方法。

4.掌握收藏夹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项目驱动来完成“游学方案PK”,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

教学到项目学习中来,学习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甄别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体验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通

目标

过小组分工确定任务,每个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同一目标;在相互的帮

助和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体协作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

握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创设,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从网络信息搜索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搜索捕获信息、添加到收藏夹的方法;难点:搜索、关键词

媒体运

PPT 课件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

教师活动

屏广:欣赏老师的学生旅行带回的旅行游记。

同学们,看完这篇游记,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不想和他一样,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游学呢?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能为你的游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来一

场心灵的旅行。

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想去哪游学?

老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样,我们来做个问卷调查,让老师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要求:问卷调查确定学生游学目的地。

问卷调查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s/N3uUZz/

网络调查问卷是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登录问卷网,呈现反馈结果。

通过问卷结果,老师知道,咱们同学最想去目的地分别是:

长城、泰山、西湖、黄鹤楼

同学们选择哪个地方去游学?

现在有请小组长,从老师手中接过目标卡片,现在让我们怀揣着梦想一起出发吧!

我们确立了目的地,去游学前还应该了解哪些信息?

和学生探讨游和学的关键词:

要求:网上搜索游学景点相关信息:

了解景点的地理位置、景点介绍、当地特产、美食、人文信息、文化意蕴等。

提示: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冗杂,要甄别使用。

能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展示:搜索引擎的使用,提炼关键字

学生演示并讲解,老师点评。小组长计分。

试一试:收藏夹的使用

现在我们了解了目的地,带着我们搜集的资料出发吧!出发前我们还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要求:

1.确定出游的日期(适宜的天气)

建议登录“中国天气”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上进行查询。

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2.借助网络地图规划行车路线:

使用百度地图(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的“路线”功能,查看从“牟平”到景点的行车路线

学生演示讲解,组长计分。

师生共同交流谈收获。

网络无处不在,生活每一天都很精彩,让我们把我们游学的见闻、感受上传到qq、微信、网络平台(百度旅游、博客)上,与好友们一起来分享游学的乐趣。

布置课外拓展。

表扬优胜小组(本节游学方案PK 中,获胜的小组是* 组,让我们放心的跟随组去游学吧。)

1.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咱班同学游学需求。

2.通过百度搜索了解景点信息,做好旅行规划。

3.在QQ 群里进行交流讨论。

数据的存储共享

板书

1、使用网盘管理文件

设计

网盘的注册,文件的上传、下载使用客户端

2、用局域网共享文件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执教班级课题

探寻获取信息有效途径

(专题2 专题3)(第二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复习、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习题、实验等)

新授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 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

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教学3、学会保存网上的信息

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设计的需求引导、任务驱动,展开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全文、目录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保存网上的信息。

2、难点: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搜索引擎的分类。

媒体运

PPT 课件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

教学设计

贴近生活,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导入任务

首先,质疑:中国的航天载人事业发展,查询一下,中国近几年的重大发展,怎样才能在

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正确的答案呢?随即引出“搜索引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通过一个有代表性信息的查找,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怎么快速查找到需求的信息。从而产生查找东西的浓厚兴趣,更进一步的提问,让学生明白查找到准确有效的信息还要动动脑筋,

还要有耐心。

操作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比如有名的网站:百度,搜狐、

新浪等,那么同学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

一个是IE 浏览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门户网站上(如百度)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

用的查询方法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

索适用于按主题(某一类别)查找信息,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教师演

示操作过程。

提示学生常遇问题

1.地址栏不见了

部分同学在打开IE 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输入网络地址。可能的原因一个是地址栏和其

他工具栏重叠在一栏中,用鼠标拖动下来即可。另一个是地址栏隐藏了,可以从查看菜单下工

具栏项下启动。

2.“转到”按钮不见了

有的同学想不到用ENTER 键来实现网络链接。

3.关键词输入繁琐

关键词的选择应该能够代表要查找信息的主题,尽量用词组,不要用一句话来代表,如果表达的意思复杂要使用空格将各个关键词分开。

任务一:学生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搜索引擎的网站,

百度;Google; 搜狐t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3279837.html,/>;

新浪; 网易 等一些相关网站;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类检索、关键词搜索。还可以请同学

们进入百度网站首页,看一看,想想如何在这里搜索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搜索帮助,

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有效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

任务二-智力竞赛

将全班学生分成 6 个小组进行10 道抢答题的比赛

(一)宣布比赛规则,学生开始执行任务

为进一步练习使用搜索引擎,设计一次智力抢答游戏,游戏规则是:

1.共10 个题需在10 分钟内完成,时间短任务重,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

2.做题过程中借助搜索引擎时,注意关键词的提取。

3.做题完毕后统一时间提交答案,提交时注意选择组别,否则提交作废。

4.按答题速度和正确率获得优胜组的成员可以在中午午休时间获取一次免费上网时间。

5.做题过程中可寻求帮助:

①小组其它成员

②网络

(学生各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执行任务,师巡视)

总结操作技巧,强调提交注意事项,学生开始提交答案

10 分钟后师先简单总结一下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大家在操作上的问题及技巧:

1.同时用到两个网站时,两窗口之间的切换问题

2.向搜索框里输入内容时灵活运用“复制--粘贴”命令然后师强调在提交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信息的特征》 课题:第1课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2.内容分析 重、难点和疑点 信息的特征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其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提高兴趣 读“阅读与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回答 信息传递的错误 创设情趣学习新知新授信息的特征: 1. 信息无处不在 2.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 信息具有价值性 4. 信息具有时效性 5. 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中。 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是有时间限制的 信息可以无限使用,公平共享 作业P4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理论课,需要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有哪些,会区分信息的正与误 板书信息的特征: 1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信息具有价值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 5信息具有共享性 课题:第2课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2课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触诊的分类及注意事项。 2、理解听诊和嗅诊。 3、掌握护理诊断的概念、组成、合作性问题及护理诊断的提出。 能力目标:能独立通过交谈收集健康资料。 思想目标: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深部触诊法和叩诊音的分类。 难点: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材、教具、教学参考书) 教材:《健康评估》——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参考书:《健康评估》 刘成玉 ,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堂讲授、举例,辅以启发式提问、讨论 学法:预习、分组练习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复习 1、健康评估的概念、意义? 2、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二)、导入新课 通过设疑,导入新课。如“交谈的目的是获取健康史,那么什么是健康史,它又包括哪些内容?” (三)、讲授新课 第一节 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基本检查方法 基本检查方法主要有:视、触、叩、听、嗅五诊。要使身体评估的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在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 1.视诊 视诊(inspection)是评估者用视觉观察被评者全身及局部状态的评估方法。全身一般状态如年龄、性别、发育、面容、步态等;局部状态如皮肤、粘膜、关节外形等。 视诊可用眼直接视诊,也可借助于仪器,如眼底镜、耳镜等。 特点: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但必须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否则就会视而不见。 2.触诊 触诊(p al p a tion)是评估者通过手的感觉来感知被评估者身体某部有无异常的评估方法。通过触诊可以明确视诊不能明确的异常征象,如皮肤温度、湿度、震颤、波动感及包块的部位、大小、轮廓、压痛、移动度、硬度等。触诊时用手的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较敏感,对温度的感觉一般用手背较敏感。 特点:适用范围较广,可遍及全身各部位,触诊在腹部评估中最为重要。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KCB-300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模拟试题 含答案解析

2016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模拟试题(含答案解 析)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中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Cleaning women in big cities usually get _________ by the hour. A. pay. B. paying. C. paid. D. to pay. 22. Can you imagine his _______ the final exams? A. passes. B. passing. C. passed. D. pass. 23. _______ you promise to come to help me, I don’t mind what time tomorrow you arrive at my place. A. So long as. B. As well as. C. Even if. D. Otherwise. 24. The audience were ______ by his _______ performance on the stage.

A. amazed; amazed. B. amazed; amazing. C. amazing; amazed. D. amazing; amazing. 25. After three exhibitions in Nan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last year, the Italian Art Collection Exhibition ______ in Guangzhou and will last until July 28, China Daily reports. A. is held. B. is being held. C. is holding. D. has been held. 26. I can’t stand this programme. Can you switch _______ the news channel, please? A. on B. off. C. over to. D. to over 27. She used to ______ in town, but now she finds herself used to _______ in the country. A. live; live. B. living; living. C. live; living. D. living; live. 28. ---- Shall we go to the art exhibition right away? ---- ______.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1)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 师:古长城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生:(齐)是 师:其实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生觉悟),引出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又指明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载体。因此,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大家的表情依附于我们的脸皮而存在。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信息技术清华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轻松变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格和文本互相转换的使用意义 2、掌握“表格转换成文本”的操作。 3、掌握“文本转换成表格”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讲解和演示,学生 培养根据任务选择工具和操作方法的信息小组合作。 情感与价值观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表格转换成文本和文本转换成表格的使用场合,即合理使用 技术。 2、表格转换成文本和文本转换成表格的操作方法。 3、选择恰当的分隔符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小组合作 五、教学准备 WORD文档、PPT 六、教学用具 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 九、教学反思

第2课文明礼仪 课业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标签类文档。 2、能制作“文明礼仪值日生”标签。 过程与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举一反三,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标签类产品。 教学重难点 1、标签文档的特点及制作过程和方法。 2、设置标签。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3课复习课 课业类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文本和表格之间的转换 2、复习巩固标签类型文档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举一反三,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复习巩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文字分隔符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复习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两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有没有同学想说一下? 生: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表格、文本的相互转换和标签类文档的制作。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在表格、文本的转换中我们应注意根据文本或表格的内容对文字分隔符的进行设置。在制作标签类文档时应注意标签大学和纸张之间的设置。 二、操作复习练习

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

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 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各个特征; 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有哪些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扩展信息技术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信息处理设备;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征;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旨在使学生了解一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信息意识,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打下基础。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领作用。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重点】” 专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各个特征; 会认识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分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命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1.展示一组有趣的、积极向上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欣赏同时,对图片反映出来的信息作出适当的分析,从而弓!出课题。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发现相关信息,引起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 二、实例讲解,直观形象。 教师活动 1.在学生对信息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出示一些关于信息特征的实例、数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步消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2.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对信息的各种特征进行举例说明吗?” 学生活动 1.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独立思考,也可对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师生共同探讨。 2.小组讨论\主动深究,得出结论。 三、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l.通过举例向学生讲解什么是信息技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展示一组处理信息的常见设备图片或模型,并说出它们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做哪些事需要应用信息技术、还知道哪些信息处理设备,并说出它们的用途。 学生活动 l?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对图片或模型的观察,加深对信息技术及信息处理设备的了解;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得出结论。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刘传勇山东大学医学院 王洪君山东大学信息学院 柳丽华山东大学教务处 赵爱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梅强山东大学教务处教研科 董立新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李莹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董士军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马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晓莉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孙丽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高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陈文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孙红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刘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马建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赵新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刘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务处

朱东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赵凯青岛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毕晓芬青岛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 李相仁青岛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张卫东青岛大学东校区教务科 郑玲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曹振斌烟台大学教务处 樊海涛烟台大学土木学院 吴晓燕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清霞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王丽芳济南大学教务处 丛林济南大学政管学院教管办 国迎春济南大学教务处 贾素贞济南大学化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董文良聊城大学教务处 孙国春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 齐登红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赵长平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孙正凤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教科部 徐文尚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姜岩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素玉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

赵义军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 郑兆青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贾曌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伊学军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赵文玲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 赵霞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岳学海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李镇江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曲建英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刘保成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马莉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 范学工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邵景玲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鹿晓阳山东建筑大学 段培永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吕明英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于永杰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王化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文涛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吴志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敬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马秀峰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1)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5)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 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 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 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 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 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基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基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

高职院校诊改实施方案: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深化学院综合改革,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精神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完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学生等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制定各类规划为基础,以自主改进和持续创新为动力,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全覆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三、目标任务 以制定完善各类规划为基础,以目标、标准和制度体系建设为目标,建立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的工作机制,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建设智能校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突出“服务”价值取向,坚持“学生为本、规范创新”的质量理念,培育以自律、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实现各部门和师生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持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体任务是: (一)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学院章程、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修订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生全面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完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工作绩效、考核激励,完善相关质量标准和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自主诊改工作。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起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上海科教版)

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第一课时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1.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2.教师归纳:同学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信 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我们的工作、 生活离不开信息。 3.提出本单元的任务:走进信息社会——信 息与信息技术。 4.提出本节课的任务:了解周围人的信息 需求。 1.听歌曲、看图 片,并回答问题。 2.了解本单元、本 节课的任务 1.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 2. 让学生明确单 元任务及本节课的 任务。 确定调查对象1.组织学生分组:两人为一组。 2.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择对 方所熟悉的 2 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 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利开展:通过采 访小组同学,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信息。 分组,确定各自的 调查对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组 织学生分组开展活 动。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收集信息1.出示几种访谈表的样例,或请学生看 教材上的调查表样例和学习单。 2.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访谈,通过采 访小组同学,了解对方身边人的信息需 求。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在 课前要求学生提前调查 2 位以上身边的 人,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 1.收集信息。 2.以小组为单 位相互访谈,并填 写相关学习单。 1. 将收集信息的活 动放在课堂上完成, 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查 获得信息的一般过 程与方法。通过本活 动环节,学生既尝试 了通过访谈收集信 息,也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为小组同学 提供了信息。 展示交流总结延伸1.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并 请一位或几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 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2.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相 关学习单: (1)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 是否也同样重要? (2)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 时,需要随时更新? (3)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 的信息? (4)信息有哪些作用和功能? 3.小结: (1)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 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 不一样的。 (2)信息的特征:有价值、可加工和处 理、可传递和共享、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3)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 1、交流并整理、汇 总大家收集到的信 息。 2.交流、讨论问 题。 3. 填写相关 学习单。 1.激发学生主动 探究信息技术在日 常生活、学习中的用 途的意识。 2. 巩固调查成 果,梳理知识和拓展 应用。

2017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2017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zhuì尸骸. hái 奖券.juàn 聆.听líng B愤懑.mèn 伫.立 zhù蹒.跚pán 短暂.zhàn C徘徊.huái 宽宥. yòu 嗥.叫 háo 皱褶.zhě D遒.劲qíu 栖.息qī婀娜.nuó颔.首h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 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 3.下列词语中,不全是成语的一组是() A矢志不渝本末倒置 B燃眉之急忐忑不安 C冷汤剩饭游目骋怀 D毛骨悚然众目睽睽 4.下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好雪片片》是一篇写人散文,叙述了一位老人在大雪天卖彩票的故事。 B《拿来主义》是鲁迅的著名杂文,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英国的莫泊桑。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虚心向老师请教。 A.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 .... B.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 。 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 ,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C.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 .... 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而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D.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免 .... 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俟.我于城隅等待 B 夫子哂.之微笑 C.假.舟楫者凭借 D 以吾一日长.乎尔高 8.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娇生惯养是低能儿的摇篮,高山上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身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主被禁,词境为之一变。清兵入关,八旗子弟养尊处优,终成一群废物。刘青山进城后生活腐化,蜕变为人民的死敌。 A.成功和失败就是这么简单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 C.失败是成功之母 D . 逆境出人才。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学前调查和教育 1、向同学自我介绍 2、调查 (1)小学里是否学过电脑? (2)家中是否有电脑?用电脑的时间如何安排?都用电脑做些什么?(3)曾经学过哪些操作?是否上过网? (4)小学时是否参加过电脑竞赛?是否愿意参加一些电脑竞赛? 3、请同学们看目录(本学期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的工作过程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 ?了解并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因特网上的信息 ?了解资源管理器的作用,合理管理信息 ?网络道德与安全的意识 第三章信息的整理与加工 ?熟练掌握文字处理中常用的编辑操作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合理调整文档的版面 4、上机纪律 (1)卫.生.进入机房应该穿鞋套,绝对不可以在机房里吃零食。 (2)纪.律.进入机房应该保持安静。有问题举手。不可以随意有动。 (3)登.记.检查所用电脑是否完好,如有不好的应该登记说明并报告老师。

课题:1.1生活中处处有信息 教学目标 理解信息的概念。 了解身边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利用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热爱生活重点和难点 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 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1、引言 欢迎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堂!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过猛,信息技术无处不有。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是时代对大家的要求和期望。 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获取方式、强化信息意识。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与物质和能源一样,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举例)有关身边的信息、以及信息的获取方式。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变化。 3、信息的主要特征(请阅读P3—P4) (1)信息可以传递与共享:信、天气预报 (2)信息可以开发与存储:存储的介质有:纸张、磁带、光盘、磁盘等。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 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 的过程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 为哪些届丁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丁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帅: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 帅:古长城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生:(齐)是 帅:其实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生觉悟),引出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乂指明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届丁信息,书就是信息的载体。因此,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小媒体简称媒体。 帅: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

初中信息技术课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201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范文

专业调研报告(建筑工程技术)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5月21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制定招生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通过走访及信访相关建筑企业、行业、同类院校,掌握及了解其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并征求行业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最终形成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素质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 三、调研方式与对象 (一)行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泰安市建筑业协会及泰安市部分知名建筑企业进行调研。 (二)企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电话访问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太建设集团华北分公司、石家庄三建建业有限公司、河北省建设集团、北京鑫峰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大元等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了解了未来五至十年建筑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三)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电话、网络方式对以下院校进行本年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情况的调研: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行业调研分析 目前,河北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20万以上,仅对企业及项目管理层人员的不完全统计,学历结构比例分析,本科学历占15%,专科学历占75%,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10%,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而大量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及农民工,基本上都是无学历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很多没有受过培训,也无职业资格;全省建设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就更低,与河北省建立适应社会主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版清华版)

第1课轻松变脸 课业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格和文本互相转换的使用意义 2、掌握“表格转换成文本”的操作。 3、掌握“文本转换成表格”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讲解和演示,学生小组合作。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根据任务选择工具和操作方法的信息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表格转换成文本和文本转换成表格的使用场合,即合理使用技术。 2、表格转换成文本和文本转换成表格的操作方法。 3、选择恰当的分隔符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的简单,是在以前对word学习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课前准备时,我将重点放在了操作上,但对前面几个班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操作基础比较差,对文字分隔符理解不是很到位,所以在后面几个班的授课中,我着重讲解了文字分隔符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后学生操作就顺畅了很多。 第2课文明礼仪 课业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标签类文档。 2、能制作“文明礼仪值日生”标签。 过程与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举一反三,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标签类产品。 教学重难点 1、标签文档的特点及制作过程和方法。 2、设置标签。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关于标签类文档的学习和应用,以前学习没有接触过。学习的内容是制作胸卡和入场券,比较实用,学生学习兴趣比较大。在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时,很多学生在制作入场券时,没有切近生活,做的过小,在我强调后好了很多。对于我们的学生,我发现他们积极思考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

2020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D 2、日记、周记、作文等是下列哪种方法的具体形式()。 A、观察法 B、自陈法 C、作业法 D、心理测验 【答案】B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辅助作用 D、调控作用 【答案】A 4、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答案】B 5、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 A、获得

C、泛化 D、分化 【答案】C 6、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 B、先天性 C、易变性 D、稳定性 【答案】C 7、“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C 8、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答案】A 9、教学工作的基础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布置与批改 【答案】A 10、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的集中。 A、触摸觉和视觉 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 C、口腔触觉和视觉 D、动觉和机体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河南大学出版社

绪言 教学目标: 1 、要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与平时课堂一样 2 、要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要求 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要求 教学重点:2 、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要求 所用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课堂要求 1 、上课一定要带教材。 2 、老师提问时,请同学们先举手,再由老师喊同学回答。 3 、不要随意打断老师讲课,有问题时,请举手。 4 、同学回答问题后,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大家都应鼓励,不能因答案不正确而讥笑。 二、信息技术--机房上机要求 1 、卫生问题,禁止带零食进入机房,只允许带纯净水进机房,不能带饮料进机房。 2 、未经老师允许,不能动机房内的任何设备,更不能动计算机连接线。 3 、不准在机房内打闹,进出机房应有序。 4 、机房内不准换座位,同学们在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对号入座。

5 、不准在机房内浏览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 6 、不准在机房内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玩大型游戏和网络在线游戏,更不准自己拷贝游戏在机房计算机内。 7 、不准在网络上发表不利于国家、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话,更不能把别人的隐私发到网络上。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处理 教学目标: 1 、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2 、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内容: 1 、发现身边的信息 2 、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 3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