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采暖系统的基本原理

蒸汽采暖系统的基本原理

以水蒸气作为热媒的采暖系统成为蒸汽采暖系统。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蒸汽靠自身压力的作用通过管道流入散热器内,在散热器内放热后,蒸汽变成凝结水,凝结水经过疏水器后沿着凝结水管道返回凝结水箱内,再由凝结水泵送入锅炉重新加热后变成蒸汽。它与热水采暖有许多共同点。又因蒸汽与热水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区别,所以蒸汽采暖系统又有其独自的特点。

电压蒸汽采暖系统采用双管上分式,其工作过程是:由锅炉产生的低压蒸汽经总立管、干管、支管进入散热器,在散热器中放热后凝结为水,经低压疏水器和管路流入开始凝结水箱,再经水泵送入锅炉。

蒸汽采暖系统凝结水的回收方式应根据二次蒸汽利用的可能性及室外地形、管道铺设方式等决定,可采用闭式满管回水、开式水箱自流或机械回水、余压回水等回水方式。在蒸汽采暖系统中,蒸汽在散热设备内定压凝结成同温度的凝结水,发生了相态的变化。通常认为进入散热设备的蒸汽是饱和蒸汽,流出散热设备的凝结水温度为凝结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汽的过热度和凝结水的过冷度均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可认为在散热器内蒸汽凝结放出的热量等于蒸汽的汽化潜热。

《暖通空调》教案蒸汽系统11页

第4章 蒸 汽 系 统 4.1 概 述 4.1.1 蒸汽系统示意图 蒸汽供热系统能够向生产用热设备、供暖、热水供应、通风、空调等用户提供热能。图4-1为蒸汽管网与用户连接示意图。 图4-1 蒸汽系统示意图 (a)工艺设备供汽系统 (b)蒸汽采暖系统 (c)热水采暖供汽系统 (d)热水供应供汽系统 (e)通风、空调供汽系统 l-蒸汽管 2-凝结水管 3-减压阀 4-工艺用汽设备 5-疏水器 6-汽水换热器 7-凝结水箱 8-凝结水泵 9-散热器 10-膨胀水箱 11-热水贮水箱 12-通风、空调设备 13-温度调节器 用热系统与室外蒸汽网路的连接取决于用热系统和设备的特点。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当热用户使用蒸汽时,采用直接连接,如图4-1中(a)、(b)、(e); 当用户使用热水时,可通过汽水换热器间接连接,如图4-1中(c)、(d)。 当各用户用汽参数不同时,供汽压力应满足最高压力用户的要求;如供汽压力高于其他用户要求,则在其他用户入口安装减压阀。 4.1.2 蒸汽作为热媒的特点(与热水相比) 1.优点 (1)适应性广 可同时满足对压力和温度有不同要求的多种用户的用热要求。 (2)管道初投资低 蒸汽:主要靠相变放出热量(放出汽化潜热) 潜汽凝水汽汽)(q G i i G Q =-= 水:靠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无相变。 显水水)(q G t t c G Q =-=21

当热媒为饱和蒸汽时显潜q q >>,在同样的F Q 和下, 水汽水汽,d d G G << ,蒸汽系统管道初投资低。 (3) 散热设备面积小 蒸汽在散热设备的热媒平均温度为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热水在散热设备内的热媒平均温度为进、出口水温平均值。 因为水汽t t ?>?;水汽αα>>,水汽k k >,t k Q F ?=,所以水汽F F <。 (4) 水汽ρρ<<,对于高层建筑高区(特别是高度大于160m 的特高层 建筑),不会使建筑物底部的设备和散热器超压。 (5)热惰性小,供汽时热得快,停汽时冷得也快。 2.缺点 ⑴蒸汽和凝结水状态参数(密度和流量)变化大,且伴随相变,设计、运行管理复杂。 ⑵易出现“跑、冒、滴、漏”问题。 ⑶蒸汽压力与温度有关,而且压力变化时,温度变化不大。因此蒸汽采暖不能采用改变热媒温度的质调节,只能采用间歇调节。 ⑷蒸汽采暖系统用户室内温度波动大,间歇工作时有噪声。 ⑸散热器和管道的表面温度高,散热器表面有机灰尘的分解和升华,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⑹停汽时,易吸入空气,管道易受到氧腐蚀,使用寿命短。 ⑺蒸汽管温度高,无效热损失大。 4.2 蒸汽采暖系统 4.2.1 蒸汽采暖系统的类型 1.按供汽压力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 P(表压)>0.07MFa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P(表压)≤0.07MPa 真空蒸汽采暖系统 P(绝对压力)<0.1MPa 2.按立管的数量 单管(国内绝大多数) 双管(立管中为汽水两相流,易产生水击和汽水冲击声,很少使用) 3.按蒸汽干管的位置 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 4.按凝结水回收动力

热水供暖与蒸汽供暖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 1、热水供暖可以大量节约燃料 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用汽设备排出的凝结水热量占蒸汽热量的15%,加上疏水器不能很好的排水阻汽以及凝结水的二次蒸汽,其热量损失达30%以上。采用热水供暖可以减少这部分损失。 热水供暖管道散热损失小,漏泄损失小。热水管径较小散热面小;热水供暖系统不允许管路严重漏泄,否则影响运行;而且供暖水温与环境温差也小。蒸汽供暖管道漏汽损失较大,据资料介绍,有的可达15%一20%,同时蒸汽温度与环境温差较大,因而散热、漏泄损失大。 蒸汽锅炉需要连续和定期排污,此时造成工质和热量损失。如一台10t/h 蒸汽锅炉排污率为5%时,由于排污损失将使燃料消耗增加1%,而热水供暖锅炉只需少量的定期排污。 还有热水供暖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灵活的对热水进行质、量的调节,达到节约燃料又能保证供暖的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采用热水供暖与蒸汽供暖相比,可以节约燃料20%一40%。 2、高温水供暖,系统的维修费用比蒸汽供暖低 在蒸汽供暖系统中,因为冷热变化较大,暖气片、管道连接处容易泄漏,管道中疏水器,减压阀及各种阀门需要经常维修,加上凝结水管道容易腐蚀,所以日常维修量大。实践表明,热水供暖维修工作量小,其维修费用只是蒸汽供暖系统的1/3,维修人员可相对减少一半以上。 3、热水供暖供热半径大,可达几十公里,运行安全可靠,维修、管理方便。而蒸汽供暖受管道阻力限制,一般仅为2—3km。 4、热水供暖供热负荷均匀,室内温度均衡。热水供暖适合于区域性集中供热,而区域性集中供热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燃料,又可减少锅炉排放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与蒸汽供暖相比,热水供暖有如下缺点:

1、热水供暖的热水温度比蒸汽供暖相对较低,散热器设备数量加大,加上循环泵和补水设备,因此,初投资较大。 2、由于水的密度,对高层建筑或复杂地形,其水的重位压降(高度差)的影响,给系统设计和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 循环泵的运行,增加了电能的消耗。 3、蒸汽使用范围广泛,它能满足各种热用户的要求。而热水只能满足少数热用户的要求。热水采暖系统跟蒸汽采暖优缺点 2009年01月06日17:09 互联网 热水采暖系统中排气装置的作用是为了排除采暖系统中的空气,以防止产生气堵,影响热水循环。常用的排气方法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 蒸汽采暖与热水采暖相比的特点是: (1)蒸气采暖的优点 1)蒸汽采暖系统的热媒温度高,散热器表面温度也高,系统所需的散热面积少。 2)由于蒸汽密度小,所以本身产生的净压力也小。 3)蒸汽不需任何外来压力,依靠本身压力克服系统阻力向前流动。 4)蒸汽采暖的热惰性小,供热是热得快,停气是冷的也快,很适合用于间歇供热的用户。 (2)蒸汽采暖的缺点 1)因为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温度高,灰尘易积聚后产生生化现象斌产生异味而污染室内空气,卫生条件差,舒适感差,易烫伤人。

蒸汽采暖系统与热水采暖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蒸汽采暖系统与热水采暖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蒸汽采暖系统与热水采暖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蒸汽采暖的概念: 它是以蒸汽为热媒进行采暖的一种方式。水在锅炉的锅筒内加热蒸发,在锅筒的上部空间因不断地加热蒸发而变成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当 锅筒内空间达到一定的压力,将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 散热设备称为蒸汽采暖。 蒸汽采暖系统的优点: (1)热媒温度度,热效率高,又蒸汽在管内允许流速较大,所以可节省 管材和散热器的数量。 (2)由于蒸汽密度比水小用于高层建筑采暖,底层散热器不会出现超压 现象。 (3)因蒸汽是靠自身蒸汽压力输送到系统中去的,凝结水靠其管道坡度 及疏水器余压流至凝结水箱(或池)内。节省了输送介质的动力设备的 投资和运行中电耗的费用,易于管理。 蒸汽采暖系统的缺点: (1)因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温度高(尤其高压蒸汽),灰尘聚积后易产生升 华现象并产生异味。污染室内空气,容易烫伤人。 (2)蒸汽采暖可使室内空气干燥,热惰性较小。室温随供暖间歇波动较大,骤冷骤热易使管件和散热器连接处泄漏,维修量较大。 (3)因系统的泄漏、锅炉运行时的排污、疏水器漏汽、凝结水回收率低 等因素造成无效热损失较大。 (4)系统停运时,系统充满空气,易造成管内壁腐蚀,缩短使用寿命。 热水采暖系统的优点:

(1)因热媒温度较低,室内卫生条件较好,而系统水容量大。室温波动较小,人有舒适感,不燥热。 (2)系统不易泄漏,无效热损失少,因此燃料消耗量较低。 (3)不管系统运行与否,管内均充满水,空气氧化腐蚀较小,管道使用寿命较长。 (4)可在锅炉房(或换热站)内,根据室外温度变化,集中调节供水温度和循环流量,以满足室温恒定要求,因此供暖的质量较高。 (5)易于维修管理,泄漏少。 热水采暖系统的缺点: (1)系统在停运时,系统静水压力较大。在高层建筑内,底层散热器易发生超压现象。 (2)热水系统是靠水泵来克服系统阻力而循环的,因系统水容量大,因此循环水泵的功率大,耗电量多,增加运行费用。 (3)当采用热水采暖时,管内流速不宜过大,因流速过大会增加摩擦阻力损失而加大循环动力,因此管径选择应满足在规定的流速值之内,管径比蒸汽采暖偏大。 室内蒸汽采暖系统通暖应注意事项: (1)蒸汽采暖通暖时,应逐渐打开蒸汽入口阀门,让蒸汽逐渐进入系统进行暖管。温度较高的蒸汽如流速过大,使管道骤热而伸缩不利。也易使空气来不及排出而出现水击。 (2)蒸汽进入后很快即冷凝成凝结水,此时应打开凝结水干管的疏水器组的旁通阀迅速排除凝结水,然后再逐渐开大蒸汽阀门。旁通管冒汽后,关闭旁通管阀门,疏水器组正常工作。 (3)应逐组打开散热器手动排气阀排除散热器内的空气,打开凝结水或绕门弯处的排气阀进行系统排气。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 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q=Q/A0 式中Q,A0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Q=Q1+Q2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4.1.8-1)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2,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2.6中规定进行修正。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m×b 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 b=0.56~0.78。 二、概算的方法: 1)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v×V×(tn-twn)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V——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3;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twn——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qv——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3·℃),它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为1℃时,每1 m3建筑物外围体积的供暖热负荷。供暖体积热指标qv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外形有关。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大、外部建筑体积越小等qv值将越大。 2)面积热指标法: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f×F 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Qf——建筑物的供暖面积热指标,W/m2,它表示每1 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围护结构(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热量,它与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层高有关,因而不是直接取决于建筑平面面积。用供暖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物理概念清楚;但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对于一般民用住宅层高在3m以下工程上可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

浅谈采暖系统的分类及各种形式的选用

采暖系统就是设在建筑物内部向建筑物输入一定的热量以保持建筑物内部要求的温度,满足生活和各种工作环境对温度的要求的系统。笔者认为在采暖设计中首先需对各种采暖系统的特点比较熟悉,然后在实际工程中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系统,达到建筑物对室内温度的要求。采暖系统总的来说可分为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蒸汽散热器采暖系统,辐射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在这几个大的分类系统中,每个系统又可分为几种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各自不同的适应场所。现就对这几种系统形式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按系统的循环动力分类,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按供水温度分类,可分为高温水采暖系统和低温水采暖系统。高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高于100℃,低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低于100℃。按供回水的方式分类,可分为上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下供下回式,下供上回式,上供中回式等。按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垂直式与水平式系统。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可分为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按并联环路水的流程分类,可分为同程式系统与异程式系统。蒸汽采暖系统按照供汽压力可分为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低压蒸汽采暖系统和真空蒸汽采暖系统。根据立管的数量可分为单管蒸汽采暖系统和双管蒸汽采暖系统。根据蒸汽干管的位置可分为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根据凝结水回收动力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辐射采暖系统按热媒种类可分为低温热水辐射采暖,中温热水辐射采暖,高温热水辐射采暖,电热式和燃气式。热风采暖可分为集中送风,管道送风,悬挂式和落地式暖风机等形式。 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一般用于民用建筑中。下面就其各种形式特点及适用场所加以一一说明。重力循环系统不需要外来动力,它是靠供回水的密度差产生的压力差作为循环动力,因而作用压头小,所需管径大,但运行时无噪声,管理简单。只适用于没有集中供热热源、对供热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小型建筑物中。机械循环的循环动力来自水泵,它适用于大中型集中供热的建筑。高温水采暖系统的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易烫伤皮肤,烤焦有机灰尘,卫生条件及舒适度较差,热水容易发生气化,但可节省散热器用量,供回水温差较大,可减少管道系统管径,降低输送热媒所消耗的电能,主要用于对卫生要求不高的工业建筑及其辅助建筑中。低温热水系统优缺点正好与高温水系统相反,主要用于民用建筑。上供下回式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分别设置于系统最上面和最下面,布置管道方便,排气顺畅,是用的最多的系统形式。上供上回式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均位于系统最上面,采暖干管不与地面设备及其它管道发生占地矛盾,主要用于设备和工艺管道较多、沿地面布置干管发生困难的工厂车间。下供下回式系统供回水干管均位于系统最下面。这种系统可减轻系统的竖向失调,有利于水力平衡,低层需要设管沟或有地下室以便于布置两根干管,顶棚下无干管比较美观,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使用。住宅建筑分户采暖系统的干管布置及顶棚下不宜或不能布置干管的建筑一般采用这种形式。下供上回式系统的供水干管在系统最下面,回水干管在系统的最上面,与上供下回式相比,底层散热器平均温度升高,从而减少底层散热器面积。当热媒为高温水时,底层散热器供水温度高,然而水静压力也大,有利于防止水的汽化。上供中回式系统的供水干管布置在系统最上面,回水干管布置在底层散热器的上面,一般用在底层地面上不易布置管道的建筑,此种系统不用再设置地沟。垂直式系统是指不同楼层的各散热器用垂直立管连接的系统;水平式系统是指同一楼层的散热器用水平管线连接的系统。水平式系统一般用于公用建筑的大空间中不易布置采暖立管的场所。在住宅分户采暖系统中各个用户的户内系统一般采用水平式系统。单管系统又分为顺流式和单管跨越式。单管跨越式可调节单

采暖设计计算书1

设计题目:某住宅采暖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设计内容及原始资料、设计目的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基本传热量、附加传热量、 冷风渗透传热量计算 第三章散热器计算选型 散热器面积、片数计算、设备选型 第四章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系统布置、水力计算 第五章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内容 本工程为哈尔滨市一民用住宅楼,住宅楼为六层,每一层有 8个用户,建筑总面积为 5740 ㎡。 二、原始资料 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哈尔滨 45°41′N 126°37 ′E 2.室外设计参数:冬季大气压 100.15KPa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26℃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8m/s 冬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供暖天数 179 天 供暖期日平均温度 -9.5℃ 最大冻土层深度 205cm 3.建筑资料 (1)建筑每层层高 3m; (2)建筑围护结构概况 外墙:砖墙,厚度为 240mm,保温层为水泥膨胀珍珠岩 l190mm,双面抹灰δ20mm;K0.45W/m2K 地面:不保温地面,K 值按地带划分,一共为四个地带; 屋顶:钢筋混凝土板,砾砂外表层 5mm,保温层为沥青膨胀岩l150mmK0.47W/(m2K) 外窗:单层钢窗,塑料中空玻璃(空气 12mm)K2.4 W/(m2K)

外门:木框双层玻璃门(高 2.0 米),K2.5W/m2.K。2100mm×1500mm,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扇门。 4.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计算温度:卧室、起居室 18℃厨房 10℃ 门厅、走廊、楼梯间 16℃盥洗室 18℃ 三、设计目的 对该建筑进行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使其能达到采暖设计标准,同时符合建筑节能规范。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一、围护结构基本传热量 1.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Q= KF( tn- t w) a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的面积 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 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 Q1. j 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

毕业设计采暖计算书

目录 前言 (2) 摘要 (3)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设计参数 (4) 第三章:供暖设计流程 (6) 第四章:负荷计算 (6) 第五章:采暖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 (10) 第六章:散热器选型 (11) 第七章:系统水力计算 (15) 第八章:设备选型 (27) 第九章:管道保温 (29) 第十章:英文翻译 (31) 第十一章:设计总结 (40) 第十二章:致谢 (40) 第十三章:主要参考文献 (41)

前言 从环境保护、能源的有效利用看.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展区域集中供热是方向。城市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工程人员,应该在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热力学等等主要专业基础课上,在深入联系主体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系统的阐述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应用过程。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具有一般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对建筑物热、湿环境进行调节与控制;对建筑物的污染物进行控制 本次商业大厅采暖设计的计算说明书,充分体现了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空气的热力温度的控制,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中文摘要 摘要: 针对建筑能耗逐年增加、能源状况日益紧张的现状,就热水采暖系统方面的节能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在热水采暖方面节约能源尚有很大潜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等信息表明我国建筑及其相关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局问题。 关键词: 采暖系统;节能;热网 Key words: hea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heating network Abstract: According to an 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 year by year and shirt supply situ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problems on energy saving in water heating system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It is believed there still exists a great potentiality in energy saving when water heating system is used.Continue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level fast to develop, the energy ques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are same, already became affects the China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the key aspect. Our country joins "the Kyoto Protocol" the treat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highly takes regard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vince housing, as well as Chinese first "Renewable Energy Law" appears ahead of time, and so on the information indicated our country residence construct and its the correlation energy question already became the overall situation question.

室内采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室内采暖 系: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水 122 学号: 2012306221 学生姓名:郭俊涛 指导教师:马宏雷 职称:副教授 2012年12月24日

目录一.室外参数 二.热负荷计算及其依据 三.散热器 四.管道的布置 五.管道的水利计算六.参考资料

三.散热器 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铸铁柱型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选择铸铁M132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散热片主要参数如下,散热面积0.24m2,水容量1.32L/片,重量7Kg/片,工作压力0.5MPa。多数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的墙龛内,距窗台底80mm,表面喷银粉。 1、散热器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M--132型散热器。 (1)、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散热面积的计算可按《供热手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的确定。本设计在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散热引起的温降。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为系统计算供、回水温度之和的一半,而且对所有散热器都相同。(2)、散热器片数的计算 散热器片数的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利用散热器散热面积公式求出房间内所需总散热面积(由于每组片未定,故先按1计算); 2) 得出所需散热器总片数或总长度H; 3) 确定房间内散热器的组数m; 4) 将总片数n分成m组,得出每组片数n`,若均分则n`=n/m(片/组); 5) 对每组片数n`进行片数修正,乘以b,即得到修正后的每组散热器片数,可根据下述原则进行取舍; m; 6) 对柱型及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0.1 2 7) 对圆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计算面积的10﹪。 2、散热器数量的计算

蒸汽供热系统的热能回收利用

蒸汽供热系统的热能回收利用 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对加气砖、管桩等建筑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汽、高温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热力系统用汽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行业背景蒸压釜是大型容器设备,用于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混凝土管桩等建筑制品的蒸压养护,经过蒸养,使制品获得高强度。加气砖、管桩在蒸压釜蒸压养护的过程中,需要通入大量饱和水蒸汽,一个蒸养过程结束后,很大一部分蒸汽在蒸养的过程中转化为高温冷凝热水,这些热水的温度高达90℃,甚至更高;并且釜中剩余蒸汽还需排空后,产品才能出釜。目前大多数企业对高温冷凝热水和蒸汽的热能回收很少有系统做起来,多数是用简单的处理方式和简陋的设备回收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热量都浪费了。 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釜内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首先会使大气温度升高,污染环境,噪音很大,热能直接损失 1.2.刚从设备出来的凝结水温度较高,直接排放热量损失大,凝结水也直接损失掉了,导致锅炉的补水量增大,软水成本增加;地沟会有二次蒸汽冒出,噪音大,水蒸汽也会使周围环境空气的湿度增加,会加重周围设备、管道及设备支架的腐蚀。凝结水的价值=原水成本+软化成本+除氧成本+热量价值 1.3.这两者都是很大的热能浪费,充分利用这些热量损失是提高蒸汽供热系统热效率,是企业节能、节水必须重视的环节。 2.本文主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简述两种方案进行节水,节能。 2.1.蒸养结束后,釜中饱和蒸汽的利用,釜与釜之间的倒汽方案操作说明当1#蒸压釜蒸养完毕,关闭d1,e1、s1、r2阀,打开r1、m1、n、f、e2、s2,其余阀门根据实际生产状况定开、关,将1#釜内废汽通入待蒸养的2#蒸压釜。当两釜间达到压力平衡后,关掉r1、n、m1、n、f、e2,打开a、c、d2阀,进行正常进汽。1#蒸压釜内剩余汽体可以通入汽水交换器,加热锅炉给水箱软水;或通入蒸压室,提高蒸养室温度;通入生活区,用于加热洗澡水或供暖等。本装置适用于多条蒸压釜之间的蒸汽回收和再利用。根据蒸压釜的数量,相应调整分汽包有关接管的数量,以满足进排汽要求。因该行业的工艺特点是多釜轮作、排汽、预热、冲压、保温,废汽压力随停釜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压差小,流速会越来越慢,针对上述问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

热负荷是只室内18C,室外-9C(北京)的条件下,供暖需求量,用这个值去配置供暖设备,相当于在最大条件下的出力,也就是汽车最高时速200公里的能力极限;北京通常每平米50瓦左右。 指标是在整个冬季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下,冬季实际总耗能除以时间得出的平均功率,相当于汽车的平均时速,在北京能开到40公里就很不错了。北京冬天室外平均-1.6,室内保证16,这时的规定平米指标20.6瓦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指标与设备配置??即热负荷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我设备给的很大,像日本鬼子那样不问功能一平米给配200瓦的量,但是温控做的好,实际输出不大,最后指标依然正好。 再往深了说,指标就是约束墙体保温的,只要保温达到要求,指标就能达到,系统浪费它不管,就算室温高了,也折合到标准温度下了,没有影响。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indexOfdesignloadforheatingOfbuildin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 2.1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 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 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 (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 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由式(4)和式(5)可知,新设计规范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和精确。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2.2节能标准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在《供热工程》P97和P115有下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对于单元立管平均比摩阻的选择需要考虑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试参照下面实例,分析对于供回水温60/50℃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立管比摩阻的取值是多少?

实例:

附件6.2关于地板辐射采暖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天正暖通软件辅助完成) 6.2.1水力计算界面: 菜单位置:【计算】→【采暖水力】(cnsl)菜单点取【采暖水力】或命令行输入“cnsL”后,会执行本命令,系统会弹出如下所示的对话框。 功能:进行采暖水力计算,系统的树视图、数据表格和原理图在同一对话框中,编辑数据的同时可预览原理图,直观的实现了数据、图形的结合,计算结果可赋值到图上进行标注。 快捷工具条:可在工具菜单中调整需要显示的部分,根据计算习惯定制快捷工具条内容;树视图:计算系统的结构树;可通过【设置】菜单中的【系统形式】和【生成框架】进行设置; 原理图:与树视图对应的采暖原理图,根据树视图的变化,时时更新,计算完成后,

可通过【绘图】菜单中的【绘原理图】将其插入到dwg中,并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标注;数据表格:计算所需的必要参数及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可通过【计算书设置】选择内容输出计算书; 菜单:下面是菜单对应的下拉命令,同样可通过快捷工具条中的图标调用; [文件] 提供了工程保存、打开等命令; 新建: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计算工程文档; 打开:打开之前保存的水力计算工程,后缀名称为.csl; 保存:可以将水力计算工程保存下来; [设置] 计算前,选择计算的方法等; [编辑] 提供了一些编辑树视图的功能; 对象处理:对于使用天正命令绘制出来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有时由于管线间的连接处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提图识别不正确,可以使用此命令先框选处理后,再进行提图; [计算] 数据信息建立完毕后,可以通过下面提供的命令进行计算; [绘图] 可以将计算同时建立的原理图,绘制到dwg图上,也可将计算的数据赋回到原图上; [工具] 设置快捷命令菜单; 6.2.2采暖水力计算的具体操作: 1.下面以某住宅楼为例进行计算:住宅楼施工图如下:

蒸汽系统

第四章蒸汽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蒸汽系统示意图 图4-1表示以蒸汽为热媒的各类用户供应 蒸汽供应分为有凝回收和无凝回收。图中给出的是有结水回收。 用户设疏水器,凝水箱,凝结水泵 凝结水尽管回收,节省热能,水资源 当可就地利用,或凝水污染,不宜回收,且经技术经济比较,才可能回收 直接、间接、减压 二蒸汽作为热媒的特点 特点:与热水相比,有如下特点:“(1)可同时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压力,程度,动力要求;(2)相变放热,单位质量携能多,流量小,管径小;(3)平均温度高,在相 同负荷下,节省散热设备面积;(4)状态变化大,有相变设计和运行管理复杂, 易出现“跑,冒,滴,漏”,(5)密度大,无水静压问题,适用于高层建筑高压; (6)热惰性小;(7)压力变化时,温度变化不大,不能质调,只能间歇调节;造 成室温波动大,供暖质量收影响,(8)易造成管道和设备表面有机灰尘的分解与 升华;(9)间歇工作管道易腐蚀;(10)管道温度高,无效热损失大。 综上所述,蒸汽供热比热水供热耗能多,管理麻烦,运行费用高,供暖效果差,主要用于工业建筑及辅助建筑,商服,特高层等。 第二节蒸汽采暖系统 一蒸汽采暖系统的类型 (1)根据供气压力分为:高压蒸汽采暖系统(P(表压)>0.07MPa)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P(表压)<=0.07MPa) 真空蒸汽采暖系统(P(绝对压力)<0.1MPa) (2)根据立管根数分压:单管系统,易产生水击和汽水冲击噪声 双管系统:多采用垂直式 (3)根据蒸汽干管的位置分:上供式,中供式,下供式 蒸汽干管位于散热器上,中,下即为保证汽,水同向流动,防

止水击和噪声,上供式用的最多。 (4)根据凝结水回收动力分:重力回水,机械回水。 (5)根据凝结水系统是否通大气分为:开式,闭式 (6)根据凝结水充满管道断面的程度分为:干式回水和湿式回水 一般采用开式,分为重力和机械,可上,中,下供,用于有蒸汽源 的工业辅助建筑和厂企办公楼 1.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型式 (1)重力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特点:供汽压力<0.07MPa,凝结水在有坡度管道中靠重力流回热 源 工作原理:图4-2(a)为上供式(b)为下供式 干式凝水管:水平凝结水干管的最低点比∏ ∏水位还高200-250mm - 保证不被水充满。工作时该管道上部充满空气,下部凝结水。系统停止工作 时,该管内充满空气,称为干式凝水管。回水方式称干式回水 湿式凝水管:管道4的整个断面始终充满凝结水,称为湿式凝水管,回水方式称为湿式回水 水封:图(b)中水封8(详见图4-17)排除蒸汽管沿途凝水,防止主管中汽水冲击,阻止蒸汽窜入凝水管,水平蒸汽干管坡向水封,水封低部设放水丝堵排污,上设放空。优缺点:系统简单,不设凝水箱,凝结水泵,少占地,不耗电能,调节好可不设疏水器。 但锅炉要低于孔高,当作用半径大时,需高压力,图4-2中h加大,否则,水平 蒸汽干管内甚至底层散热蒸汽水,空气不能排出,蒸汽不能正常进入系统,影响 运行,适用于小型系统 (2)机械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特点:凝结水靠水泵动力送回热源 工作原理:图4-3中供式机械回水 优缺点:消耗电能,但热源可不低设,系统作用半径大,适用于较大型系统 2.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设计要点 与其水采暖水力计算有类似和不同,压力低,密度变化不大,不考虑密度变化与热水相

建筑采暖设计计算书secret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同市一栋三层的办公楼,其中有办公、会议、培训等功能用途的房间。层高为3.7米,建筑占地面积约550平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米。本工程以0.4MPa饱和蒸汽的市政管网为热源、为本办公楼设计供暖系统。 2 设计依据 2.1任务书 <<供热课程设计提纲>> 2.2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 [2]<<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J114-88 2.3 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1]: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17℃。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4℃。冬季大气压89920Pa。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 3.5m/s。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1]。 表 [1]室内设计参数 3 围护结构要求 为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要求来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 3.1大同地区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 为验证围护结构的热阻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本设计先计算出不同围护结构类型下,对应不同室内计温度的最小传热阻,再根据围护的结构来计算需求多少厚度的保温层才能满足需要。 ? = e w t 计算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时,围护结构类型类不同选择的公式也不同。式中为采暖室 外计算温度, min ?p t为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再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由式[1]计算最小传热阻。

式[1] 式中:――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 ――根据舒适性确定的室内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这里取6℃。 计算结果列于表[2]。 3.2某种外围护结构在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的隋性和热阻 图[1]外墙结构 已知外墙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式[2]、[3]计算当取不同砖墙厚度时的热隋性指标和实际传热阻,结果列于表[4]。 总结构的热惰性指标按下式计算: ∑∑ ∑= = = i i i i i i s s R D D λ δ 式[2] 式中:――各层材料的传热阻,m2·℃/W; ――各层材料的畜热系数,W/m2·℃; ――各层材料的厚度,mm; ――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 总结构的传热热阻按下式计算: w i i n R α λ δ α 1 1 + + =∑m2·℃/W 式[3] 式中:――内表面换热系数,这里取8.7 W/m2·℃; ――外表面换热系数,这里取23 W/m2·℃。 3.3围护结构确定 根据以上两节的分析,本工程选择砖墙厚度为490mm,结构如图[1]所示的外墙结构才可以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内墙选择240mm砖墙双面抹灰的结构。为了减少冬季的冷风渗透和考虑到装修的标准,选择推拉铝窗作为外窗。外窗的空气渗透性能等级为I级。 4 采暖热负荷计算 对于本办公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y e w n t t t R ? + =? ? ) ( min α

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供热、供燃气空调与通风工程刘艳涛305 一、供热系统的组成 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管道和散热设备组成。 热源:制取具有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热媒输送管道: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的管道系统。 散热设备:把热量传送给室内空气的设备。 二、供热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供暖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按照热源的不同又分为热电厂供暖、区域锅炉房供暖、集中供暖三大类等。 热水供暖系统 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的优点:其室温比较稳定,卫生条件好;可集中调节水温,便于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情况调节散热量;系统使用的寿命长,一般可使用25年。 热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的缺点:采用低温热水作为热媒时,管材与散热器的耗散较多,初期投资较大;当建筑物较高时,系统的静水压力大,散热器容易产生超压现象;水的热惰性大,房间升温、降温速度较慢;热水排放不彻底时,容易发生冻裂事故。 热水供暖系统按其作用压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两种,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用管道将锅炉、水泵和用户的散热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供暖系统。 在供暖系统中,各个散热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称为散热系统的形式。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系统的形式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两大类。 (1)垂直式 指将垂直位置相同的各个散热器用立管进行连接的方式。它按散热器与立管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两种;按供、回水干管的布置位置和供水方向的不同也可分为上供下回、下供下回和下供上回等几种方式。 (2)水平式 指将同一水平位置(同一楼层)的各个散热器用一根水平管道进行连接的方式。它可分为顺序式和跨越式两种方式。顺序式的优点是结构较简单,造价低,但各散热器不能单独调节;跨越式中各散热器可独立调节,但造价较高,且传热系数较低。 水平式系统与垂直式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①构造简单,经济性好。 ②管路简单,无穿过各楼层的立管,施工方便。 ③水平管可以敷设在顶棚或地沟内,便于隐蔽。 ④便于进行分层管理和调节。 但水平式系统的排气方式要比垂直式系统复杂些,它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或在同层散热器上串接一根空气管集中排气。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程《供热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工程概况 (11) 1.1工程概况 (11) 1.2设计内容 (11) 2设计依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设计参数 (11) 3负荷概算 (11) 3.1 用户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热交换站设计 (11) 4.1 热交换器 (11) 4.2 蒸汽系统 (11) 4.3 凝结水系统 (11) 4.4 热水供热系统 (11) 4.5补水定压系统 (11) 5室外管网设计 (11)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 5.2 热补偿 (11) 5.3 管材与保温 (11) 5.4 热力入口 (11)

课程作业总结 (11) 参考资料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为1-6#楼房采暖提供热源。 各热用户如下: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 1.1.3 地理位置:城市道路以北 1.1.4 热用户:1#住宅、2#住宅、3#住宅、4#公寓、5#公寓、6#公寓 1.2 设计内容 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参见附带图纸)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2.2 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设计均为水温:80/60oC 3 热负荷概算 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 Qn=qf*F 1#、12100*45=545500(w) 2#、12100*45=544500(w) 3#、12100*45=544500(w) 4#、4000*50=200000(w) 5#、4800*50=240000(w) 6#、5000*55=275000(w) 3.2 热负荷汇总

蒸汽采暖

蒸汽采暖 蒸汽采暖也就是蒸汽供热系统,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用水为供热介质,以蒸汽的形态,从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靠蒸汽本身的压力输送,每公里压降约为0.1兆帕,中国热电厂所供蒸汽的参数多为0.8-1.3兆帕,供汽距离一般在3-4公里以内。蒸汽供热易满足多种工艺生产用热的需要;蒸汽的比重小,在高层建筑中不致产生过大的静压力;在管道中的流速比水大,一般为25-40米/秒;供热系统易于迅速启动;在换热设备中传热效率较高。但蒸汽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热能及热介质损失较多,热源所需补给水不仅量大,而且水质要求也比热网补给水的要求高。 1 蒸汽供热管网的系统节能技术 蒸汽供热管网的系统节能技术主要由两个关健产品所组成。 1)凝结水回收器适用于电力、化工、石油、冶金、机械、建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橡胶等工业部门及宾馆、医院、商场、写字楼等单位的蒸汽锅炉实现高温凝结水和二次汽回收利用。也适用于蒸汽采暧和中央空调溴化锂制冷系统。 2)低位热力除氧器适用于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高标准除氧。 2 主要技术内容 2.1 基本原理 2.1.1 凝结水回收器具有五个创造性:除污装置、自动调压装置、汽蚀消除装置、水泵最佳流态和自控。在保证正常回水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调压装置的特制阀门压力,一是有利于闪蒸在容器内的二次凝结,回收二次汽;二是二次汽向水面施压,保证水泵防汽蚀必需的正压水头;三是形成闭式压力系统,保证设备及管道内无氧腐蚀。 2.1.2 低位热力除氧器第一级,形成数个“圆锥形水膜裙”与上升的蒸汽产生强烈的热交换,氧气基本被除净。第二级,篦栅和网波填层除氧,当进水条件差(水温低、含氧多、水量波幅大)时,除氧器仍正常工作。第三级,水箱内再沸腾除氧。 2.2 技术关健 2.2.1 凝结水回收器的自动调压装置和汽蚀一消蚀装置配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泵汽蚀“泵癌”的世界难题。 2.2.2 低位热力除氧器充分利用二次经汽蚀削除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水泵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