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非形式逻辑68页PPT

合集下载

《逻辑学》PPT全套课件

《逻辑学》PPT全套课件


效的。

例1、所有金属都是导体,所有铁都是金

属;所以,所有铁都是导体。(前提真, 形式有效,结论真)

例2、所有金属都是导体 ,所有塑料都是

金属,所以,所有的塑料都是导体。(前
的 有
提假,形式有效,结论假)
例3、所有金属都是导体,所有人体都是 导体; 所以,所有人体都是金属。(前

提真,形式无效,结论假)

逻辑

法国的亚诺德和尼柯尔《波尔-罗

亚尔逻辑》

英国的穆勒(Mill)《逻辑体系》



三 、 现 代 发逻 展辑 的 兴 起 与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 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英国逻辑学家布尔建立了“逻辑代 数”
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命题演算和 谓词演算的思想
罗素和怀德海《数学原理》中建立 了这两个演算系统,使数理逻辑成 为一个新学科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1、肯定否定式:(小前提肯定一个选言肢, 结论否定另一个选言肢)
要么 p,要么q p
所以,非 q
((p∨q)∧p) →¬q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2、否定肯定式: (小前提否定一个选言肢, 结论肯定另一个选言肢)
要么 p,要么q 非p
所以, q
((p∨q) ∧¬ p) → q
如:所有学生都是认真学习的。 所有植物都是呼吸空气的。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XX都是XX 所有S是P
一 、 思 逻维 辑内 形容 式与 思 维 的
又如:1、如果天下雨,那么地 上湿。
2、如果摩擦,那么就会
生热。
如果怎样,那么就怎样。

逻辑学全部PPT

逻辑学全部PPT

山东财政学院 — 山财人文艺术学院

四、交叉关系 A
B
A学生 B团员
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交叉关系——相容关系
五、全异关系 A (不相容关系)
B A电脑 B月亮 A金属 B非金属
A黑色 B红色
两种特殊的全异关系:
C
矛盾关系: A B
A金属 B非金属
A、B 全异 A+B=C 对立无中
基于以上事实,下列那个判断为真?
A、w是甲队球迷。 B、w不是甲队球迷。
C、 w是乙队球迷。 D、 w不是乙队球迷。
税务局发现这个公司有些职工偷漏税。

如果上述判断为真,则以下三个判断中:
1、该公司没有职工不偷漏税。
2、该公司有些职工没有偷漏税。
3、该公司所有的职工都没有偷漏税。
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仅1。
所有 M是P
所有S 是M
所有S是P
思维的逻辑形式有两部分构成:
逻辑常项:
表示逻辑关系,起联结作用的语词。 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逻辑形式中固定不 变的部分,它决定思维逻辑形式构的类型。
逻辑变项: 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可
以带入不同的内容。
只有p ,才q 所有S是P
所有 M是P 所有S 是M 所有S是P
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 有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
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第四节 定义 第五节 划分 第六节 限制与概括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 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逻辑学ppt程树铭主编课件

逻辑学ppt程树铭主编课件
15
思考题
1. 逻辑的涵义有哪几种? 2.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 什么是常项和变项?常项有什么作用? 4. 逻辑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
16
第二节 逻辑发展简史及逻辑的类型
逻辑发展简史 1、逻辑学的产生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产生距今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 即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古希腊是逻辑学 的主要发源地。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其主要著作是《工具论》。由于他的逻辑是以 概念研究为基础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概念逻辑。
41
第二,不要认为集合概念与普遍概 念有什么必然联系,更不要把普遍概念 等同于集合概念。例如:“城市”是普 遍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人类”是集 合概念,是单独概念。当然也有既是集 合概念又是普遍概念的,例如:“学生 会”、“森林”。
42
集合概念反映的是集合体,普遍概 念反映的是类。普遍概念所反映的类与 类中的某个分子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 例如:森林和大兴安岭森林。集合概念 念所反映的集合体与集合体中的某个个 体之间的关系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例如:森林和树。
7
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逻辑的含义 1、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某种特别的理论、观点(含贬义) 4、研究思维形式、规律、方法的科学
8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 维方法的科学。 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认识一般要经过感性和理性两个阶 段。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人脑借 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7
逻辑学的发展
古希腊斯多葛派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一些 逻辑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 辑。在某些方面做了改进和细致的扩充。 于是古典形式逻辑逐步建立起来了。由 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对命题(假言命 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进行研究的 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人们把它称作“命 题逻辑”。

逻辑学课件(完整)

逻辑学课件(完整)
推理。
三段论及其推理
总结词
掌握三段论及其推理是逻辑学中的重提和结论构成的推理,前提 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三段论可以分 为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 等类型。在三段论中,根据不同的逻辑规 则,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结论。同时,三段 论还可以与其他推理方法结合使用,以推 导出更加复杂的结论。
详细描述
根据逻辑规则,命题的真假可以通过直接 判断其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来确定。对于复 合命题,需要分析其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逻辑规则进行真假判定。
命题的推理规则
总结词
掌握命题的推理规则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
详细描述
根据逻辑学原理,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推理规则来推导新的命题的真假。这些推理规则包括三段论、假言推理、 选言推理、归纳推理等。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从已知的命题推导出未知的命题,从而建立严密的逻辑关 系。
法律解释
逻辑学有助于理解和解释法律条 文,为法律解释提供了一种客观 和合理的基础。
辩论中的逻辑学应用
01
论证结构
反驳技巧
02
03
语言运用
逻辑学可以帮助辩论者构建清晰、 连贯的论证结构,使论点更有说 服力。
逻辑学提供了反驳技巧,帮助辩 论者有效地反驳对手的观点和论 据。
逻辑学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 性,有助于辩论者更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观点。
总结词
理解直言命题及其推理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
详细描述
直言命题是表达主谓关系的命题,根据主谓项之间关系不同,直言命题可以分为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单称 命题;根据主谓项之间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直言命题可以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 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关系不同,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

2024版《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2024版《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偷换论题
在论证中,故意将论题改变为另一个与原论题不相干的论 题。
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常见逻辑谬误及其识别
循环论证
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 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
以偏概全
以部分情况推断整体情况,或以 个别事例推断一般规律的逻辑错 误。
诉诸权威
以权威人士的言论或观点作为论 证的依据,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 逻辑错误。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负概念反映 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集合体,非集 合概念反映的则是类中的每一个对象。
概念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 叉关系、全异关系。
范畴及其划分
范畴
指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类事物的最高概括。
范畴的划分
推理规则
指在进行推理时需要遵守的准则,如前提必须真实、推理形式必须 有效等。
常见的推理形式及其规则
包括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类 比推理(从相似情况出发)等。
推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01
推理的可靠性
指推理所得结论的真实性程度,即结论是否可信。
02
推理的有效性
指推理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即形式是否正确。
03
判断与推理
判断的种类与性质
简单判断
01
指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S是P”或“S不是P”。
复合判断
02
指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
判断的性质
03
包括真假值、模态(必然、可能等)、量(全称、特称等)。
推理的形式与规则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

《新工具》 针对亚氏 的演绎逻 辑而提出 归纳和诉 诸自然和 经验。三 表法。
和推理
是计算
的思想
批判了形式
而成为 现代逻 辑的先 驱。
揭示了思维的辩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证矛盾。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 “经典”数理统计方向和 由J.M.凯因斯和F.P.拉姆齐开创,流行于50~80年代初期的 贝叶斯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P.J.科恩用模态逻辑 作为处理归纳推理的工具。 科恩指出,支持度可列为不同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支持度, 就是证据给予假设不同等级 的必然性, 一个被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由较低级的必然性达 到较高级的必然性。
逻辑的研究对象
当 研究思维? 前 主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 流 研究语言? 观 点 研究推理?
思维的逻辑形式
结论:逻辑学 是研究思维的 形式结构及其 规律的科学, 中心任务是研 究推理及其有 效性标准。或 者最简单的: 逻辑学是研究 推理的科学。
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命题和推理)所共同具有的形式或结构
所有团员都不是青年 所有商品都不是劳动产品
但它们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所有S不是P
与这些逻辑形式属于同类的还有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如:有的人是团员
还有另外一类命题
p
有的人不是大学生 q
如果一个物体摩擦, 那么这个物体生热 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那么我从4楼跳下去
按照操作定义,得出它们的逻辑形式是 其中替换内容的字母用了小写的p、q等
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这商品品质好而且价格低小张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q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老张是导演或者老张是演员他或者吃米饭或者吃面条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人是由石头变来的并非人人有自知之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推理由命题组成如果用相同的字母替换相同的具体内容就可得到推理的逻辑形式所有团员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是团员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所有s是p所以有的p是s不同类型的命题可组成不同类型的推理如果一个人患肺炎p那么他发烧q小张不发烧非q所以他未患肺炎非p如果p那么q所以非p要么你交钱p要么你交命q你交了钱p所以你不用交命非q要么p要么q所以非q以上均为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还有归纳推理形式可参阅教科书p9任何一个逻辑形式都包括

人民大2024逻辑学导论(第5版)PPT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人民大2024逻辑学导论(第5版)PPT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到质疑和批判;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身辩 护;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 免权。 • 批判性思维要培养学生这样的品质:不盲从、不迷信,遇事问为什 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合理性;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注 重推理和论证的实际运用。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哲学活动因此成为一种质疑、批判和拷问的活动,其具体任务包括 两个:
• 5.隐含的前提或假设,论证常常隐含地利用了一些前提或假设,相应 地也隐含地使用了一些推理形式,而没有把它们统统明明白白地说出 来或写出来。但当我们要对一个论证的可靠性做出评估时,则需要把 它们考虑进来。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在识别一个论证的结构时,常常要做下面的考虑: • 第一,确定所要论证的论点,即论证者所明确主张的观点。 • 第二,确定论证的结论,包括子结论和主结论。结论之前经常会有一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解析:该论证的结构要素如下:

• 论据:①辩论的胜负需要裁判来裁决。

②没有人能够当这样的裁判。

③你我不能当这样的裁判。

④与你意见相同的人不能当裁判。

⑤与我意见相同的人不能当裁判。

⑥与你我意见都不同的人不能当裁判。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2.论点,即论证者在一个论证中所要证明的观点,它可以是描述性的, 即表明世界是怎样的;也可以是指示性的,即表明世界应该如何、何 者为好何者为坏等等。论点常常放在论证的开头,论证者一开始就表 明自己的观点;但论点也是一个论证所要得出的结论。所以,论点既 是论证的起点,也是论证的终点。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亦称有含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 项所表达的概念,也就是该词项所指称的那个或那些对象所具有 的并且被人们认识到的本质属性或区别性特征。

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PPT课件

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PPT课件

感性具体 ( 科分学析事 实 )
思维中的具体 ( 科 学 理 论综)合
抽象的规定 (科学概念,符号、思想模型)
第4页/共87页
• 感性的具体是科学事实 • 抽象的规定是未经综合的概念、经验规律(如开普勒三定律)、科学假说等 • 思维的具体是指经过辩证综合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5页/共87页
• 科学抽象: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各种经验材料的比较与分析,去其次要因素,抽取本质因素, 形成科学概念或科学符号,以达到揭示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和因果关系的思维方法
第17页/共87页
• 理想模型
• 思想模型的特殊类型,既具有高度抽象性,又具有某种极限特征。 • 如数学点、线、面,质点、刚体,理想气体。
第18页/共87页
• 思想模型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将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过程以最纯粹的形式甚至以某种极限 状态表现出来。科学理论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思想模型。
第19页/共87页
• 归纳原理不能在逻辑上得到证明: • 在时间t1观察到天鹅x1是白色的, • 在时间t2观察到天鹅x2是白色的, • 在时间t3观察到天鹅x3是白色的, • …… • 在时间tn观察到天鹅xn是白色的, • 所以,一切天鹅都是白色的。 • 事实上,存在黑天鹅.
第46页/共87页
• 归纳原理也不能从经验上证明: • 在x1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有效的, • 在x2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有效的, • 在x3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有效的, • …… • 在xn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有效的, • 所以,在任何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总是有效的。 • 事实上,并非总是有效,不能保证总是有效。
第37页/共87页
• 科学归纳法:引进了因果关系作为推理依据
求同法:场合 条件
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