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合集下载

什么是动平衡? 什么是静平衡?

什么是动平衡? 什么是静平衡?

什么是动平衡?什么是静平衡?发布日期:2010-5-25 13:13:46常用机械中包含着大量的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

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

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

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1、定义: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Dynamic Balancing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时、省力、省费用。

现代,各类机器所使用的平衡方法较多,例如单面平衡(亦称静平衡[1])常使用平衡架,双面平衡(亦称动平衡)使用各类动平衡试验机。

静平衡精度太低,平衡效果差;动平衡试验机虽能较好地对转子本身进行平衡,但是对于转子尺寸相差较大时,往往需要不同规格尺寸的动平衡机,而且试验时仍需将转子从机器上拆下来,这样明显是既不经济,也十分费工(如大修后的汽轮机转子)。

特别是动平衡机无法消除由于装配或其它随动元件引发的系统振动。

转子动平衡标准 国标

转子动平衡标准 国标

转子动平衡标准国标转子动平衡是指转子在运转过程中,转子的质量分布和转动惯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转动轴线与转子的质心轴线不重合,从而引起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

为了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

而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

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子动平衡的分类,国标根据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分布情况,将转子动平衡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类型。

静平衡是指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轴线与转动轴线重合,而动平衡则是指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轴线与转动轴线不重合。

根据国标的规定,静平衡适用于低速转子,而动平衡适用于高速转子。

2. 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G等级、F等级、E等级和D等级。

其中,G等级是指对于一般要求的转子动平衡,F等级是指对于较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E等级是指对于更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而D等级则是指对于最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

不同的质量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转子动平衡质量要求和标准。

3. 转子动平衡的检验方法,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使用平衡机进行动平衡处理、采用动平衡仪进行现场动平衡、使用动平衡校正仪进行动平衡调整等。

这些检验方法的规定,旨在确保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

4. 转子动平衡的质量评定标准,国标规定了转子动平衡的质量评定标准,包括动平衡质量的评定方法、动平衡质量的评定标准和动平衡质量的评定结果等。

这些评定标准的规定,对于评定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转子动平衡的分类、质量等级、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等方面。

遵循国标的规定,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不仅可以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振动、共振或不平衡力,从而确保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转子动平衡常用的方法有静平衡和动平衡。

静平衡是指在转子静止时进行的平衡调整,通过添加或去除转子上的质量来达到平衡。

在进行静平衡时,转子的质量中心需位于转子轴线上,同时转子的惯性对称轴要与转子轴线重合。

动平衡是指在转子旋转时进行的平衡调整,通过添加或去除转子上的质量,并调整其位置来达到平衡。

在进行动平衡时,需要通过测量转子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然后根据振动情况调整质量分布和位置,使得转子在旋转时不产生振动。

转子动平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使用专门的平衡机进行平衡调整,或者使用称重和质量校正的方法进行手工平衡调整。

转子动平衡对于确保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机械的运转平稳性、减少振动和噪音,并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转子找静平衡和转子找动平衡细节

转子找静平衡和转子找动平衡细节

转子找静平衡和转子找动平衡细节2016-08-22郭晓东11、找静平衡的准备工作:(1)准备发一般常用的工具、量具、平衡铁块和仪表;(2)检查现场有无震动和风力的二扰;(3)检查平衡台是否符合质量要求;(4)检查轴的表面粗糙度和轴的弯曲度,椭圆、锥度。

2、静平衡台的种类及要求:(1)轨道平衡台①棱形轨和表面应保持光滑洁静。

②两轨的距离在不防碍叶轮转动情况下,尽量缩小些;两轨道不平行度不超过0.5mm/m,轨道倾斜度不超过0.6mm/m。

③平衡轴要有足够的刚度而不发生变形。

平衡轴的两端轴颈尺寸误差不超过±0.01mm;椭圆度不超过0.02mm,锥度不超过0.02mm;最在弯曲度不超过0.01mm。

④平衡台应稳定固牢靠,当转子在轨道上滚动数次后,其倾斜度和平行度均不发生变化。

(2)双轮转动平衡台:①轮盘应用45—#50钢制作或进行热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

②轮盘内的轴承应装配紧密且转动灵活。

③轮盘加工表面粗糙为内处圆不同心度不大于0.02mm。

④平衡轴应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叶轮的重垂力面不发生变形,最大弯曲度不超过0.10mm/m;两端轴径误差不超过0.02mm,锥度不超过0.02mm。

⑤轮盘与轴径沿轴向表面应严密接触,不许有缝隙。

⑥轴的水平偏差不超过0.06mm/m。

(3)轴承平衡台:①其轴承应选用磨擦系数小的向心滚珠轴承,配合要紧密且转动灵活。

②轴安装水平度不超过0.06mm/m。

③轴承支架牢固,并有防尘设施。

④平衡轴的要求与前两种平衡台的要求一样。

⑤轴承注入少量的润滑油。

(4)在原设备上找静平衡①应清洗轴承并加入少量稀油润滑。

②拆开对轮连接销钉与电机解列。

③关闭进、出口挡板,必要时应进一步采取减少抽风措施,使叶轮能够自然停下后方能进行静平衡工作。

④盘车应灵活,不许有磨擦,碰撞现象。

2、找平衡的方法:(1)消除显著不平衡:将转子放在平衡台上,给转子一外力使其转动,待转子自由停止后,在其正上方做一记号,连续反复转数次,如果做记号的点仍停止在上方,此点即为轻点,即可在此处试加重量。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1、定义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

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

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quot;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

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动平衡与静平衡

动平衡与静平衡

什么是动平衡‎?什么是静平衡‎?常用机械中包‎含着大量的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

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

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

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1、定义: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Dynami‎c Balanc‎i ng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时、省力、省费用。

现代,各类机器所使‎用的平衡方法‎较多,例如单面平衡‎(亦称静平衡[1])常使用平衡架‎,双面平衡(亦称动平衡)使用各类动平‎衡试验机。

静平衡精度太‎低,平衡效果差;动平衡试验机‎虽能较好地对‎转子本身进行‎平衡,但是对于转子‎尺寸相差较大‎时,往往需要不同‎规格尺寸的动‎平衡机,而且试验时仍‎需将转子从机‎器上拆下来,这样明显是既‎不经济,也十分费工(如大修后的汽‎轮机转子)。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1、定义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

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

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quot;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

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离心压缩机的转子为什么要做静平衡和动平衡检查-

离心压缩机的转子为什么要做静平衡和动平衡检查-

等量不平衡质量的办法,使被检查的零、部件达
看到了一个小物件,它是一个紫色的像水珠一样的吊坠,里面有一个羊的塑料标志
到静平衡。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虽然经过了严格 的静平衡,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极其微小的偏 心,转子旋转时仍会产生不平衡力。特别是因为
பைடு நூலகம்
每个零件的不平衡质量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因此
它们还会产生一个力矩,使轴线发生挠曲,从而 产生振动。因此还需对转子作动平衡试验。动平 衡试验是在动平衡机上进行的,转子在旋转的情
种。静平衡是动平衡的基础,主要用于检查和修
看到了一个小物件,它是一个紫色的像水珠一样的吊坠,里面有一个羊的塑料标志
正转子上的叶轮等零、部件的单独平衡情况。静 平衡检查的内容是看其重心是否正好与旋转轴 心重合。若重合,则它能在任意转角位置保持平
衡,否则便会发生转动,只能在某一位置(重心
在轴线的正下方时)才能静止不动;静平衡修正 是指通过静平衡试验,找出不平衡质量(附加该 质量,使其达到平衡),并在对称位置设法去掉
况(最好达到转速)下,检查其不平衡情况,并设
看到了一个小物件,它是一个紫色的像水珠一样的吊坠,里面有一个羊的塑料标志
法消除其不平衡力矩的影响。离心压缩机转子的 动平衡要求通常较高。具体数值主要视其转速而 定,一般在微米数量级。
1c07f7cb1
答:离心压缩机主轴上的叶轮及其他零、部 件随同轴一起作高速回转运动,统称为离心式压 缩机的转子。转子在装配之前,每一个叶轮和其
他零、部件虽然都各自做过静平衡检查,但是转
子整体仍需进行严格的动平衡检查。这是因为转 子的转速很高,极其微小的不平衡都会引起很大 的振动。如上所述,平衡包括静平衡与动平衡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 日期:2005-04-12 ] [ 来自:网友&网络]
1、定义
1)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
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

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
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

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quot;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
1)何谓盘状转子
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

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 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2)支撑间距要大
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

3)转子的轴向跳动
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

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
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

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

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

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

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
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

3)对一些开式叶轮等转子,如果不能实现两端支撑,只做静平衡即可。

因为两端不能支撑,势必进行悬臂,这样在平衡机上做动平衡很危险,只能在平衡架上进行单面(静)平衡。

4、转子做动平衡的条件
在GB9239标准中规定:"凡刚性转子如果不能满足做静平衡的盘状转子的条件,则需要进行两个平面来平衡,即动平衡。

"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平衡静度G0.4级为最高精度,一般情况下泵叶轮的动平衡静度选择G6.3级或G2.5):
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只要D/b<6时,应做动平衡。

2)对多级泵和组合转子(3级或3级以上),不论工作转速多少,应做组合转子的动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