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

合集下载

历史短剧教案

历史短剧教案

历史短剧教案教案标题:历史短剧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历史短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并进行相关研究。

2. 学生能够撰写一个剧本,包括剧情、对话和角色设定。

3. 学生能够组织排练并进行表演。

4. 学生能够评估自己和同伴的表演,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图片或视频。

2. 历史书籍、资料和互联网资源,供学生进行研究。

3. 纸张、铅笔和彩色笔,供学生撰写剧本和设计舞台。

4.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用于表演。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历史短剧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历史短剧的兴趣。

2. 介绍历史短剧的定义和特点,并解释为什么通过表演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

研究:1. 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并收集相关资料。

2. 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深入了解所选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重要性和相关细节。

3. 学生根据研究结果,撰写一个剧本,包括剧情、对话和角色设定。

排练:1. 学生分组,根据剧本的要求分配角色。

2. 学生组织排练,包括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舞台布置。

3.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背景图片或视频,增强表演效果。

表演:1. 学生进行历史短剧表演,可以在班级内或学校范围内进行。

2. 学生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他们的表演,以增加表演的意义和影响力。

3. 学生可以录制表演视频,并在学校网站或社交媒体上分享。

评估:1. 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表演,并提供一些自我反思和改进的建议。

2. 学生互相评估同伴的表演,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鼓励。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类似的研究和表演。

2.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历史短剧比赛,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参与。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图片或视频。

趣味历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趣味历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趣味历史》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40分钟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故事书籍、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了解所学历史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2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

- 教师结合历史故事,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感悟。

-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趣味历史课程教案模板,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表演节目小学教案

历史表演节目小学教案

历史表演节目小学教案教案标题:历史表演节目小学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历史表演节目的准备和表演,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够通过表演形式传达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1. 历史表演节目的准备和策划。

2. 学生在表演中扮演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和角色理解。

3. 学生在表演中的舞台表现和演技训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历史知识和资料,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等。

2. 准备相关表演道具和服装。

3. 分组安排,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历史表演节目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表演节目的意义和目的。

知识传授:1. 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表演节目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包括表演形式、内容选择等。

2. 分组讨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并进行相关研究和资料收集。

3. 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重要性和相关细节。

角色塑造和剧本编写:1. 学生根据所选择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和形象塑造。

2. 学生根据所选历史事件或人物,编写剧本,包括对话、情节和台词等。

3. 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剧本,确保其准确性和流畅性。

表演准备: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包括台词记忆、动作表演和舞台布置等。

2. 教师提供演技指导和舞台表现技巧的培训,帮助学生提升表演水平。

表演实践:1. 学生进行历史表演节目的排练和准备。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也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

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历史表演节目的准备和表演过程,分享感受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表演节目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和作用。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表演。

2. 学生可以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体验。

示范教案(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示范教案(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表演话剧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当中,自觉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做到“润物细无声”。

能力目标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润色,进而编成表演性很强的剧本,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整合、概括、运用能力。

2.采取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凝固的历史材料中,赋予自己独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组织安排能力,而且诸多环节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整体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德育目标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搜集学习、表演评价,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为了祖国的疆土,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的先辈们所做的抉择与奉献。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整理剧本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教学难点活动秩序的维持●活动要求1.历史短剧是今天的人演过去的事,要尽量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再现已逝的历史。

2.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短剧的编排、演出任务。

3.历史短剧的背景知识和主要情节要符合历史史实,但同时也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发挥,使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有趣。

4.选若干名同学组成评委,商议制定评比项目和评比规则,要让大多数同学有获奖机会。

评委要做到客观、公正。

●活动准备1.按剧情发展,将全班分成3个组,分别饰演“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历史片段。

2.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监制。

其余同学分任编剧、导演、演员、旁白、服装美工设计、配乐等。

允许兼职。

3.各小组成员在确定任务后,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去搜集相关材料及演出用的道具,编剧写出剧本初稿后,请老师商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然后由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进行讨论、修改。

4.导演根据已经修改好的剧本,组织演员进行排演。

在此过程当中一定要发挥导演和演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微课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微课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抗日战争》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战役。

(2)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3)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辛和伟大。

(3)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 难点:(1)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战役。

2.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2. 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胜利原因和意义。

2. 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辛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制作一份抗日战争主题的手抄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微课教学,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胜利原因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历史片段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历史片段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历史片段,了解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片段的基本内容,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历史片段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历史片段的背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堂讲授(1)教师讲解历史片段的基本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探讨。

(3)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规律。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片段进行分析。

(2)各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历史片段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历史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片段的背景和细节。

(2)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历史片段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3. 结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历史片段的图片、视频、音乐等。

2. 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3.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网站、文献等。

4. 课外书籍:适合初中生的历史读物。

5. 小组讨论材料:关于历史片段的分析提纲、讨论话题等。

幼儿园中国历史小剧场:趣味探索中国历史教案

幼儿园中国历史小剧场:趣味探索中国历史教案

幼儿园中国历史小剧场:趣味探索中国历史教案中国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了解和探索中国历史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趣味的小剧场活动引导孩子们探索中国历史,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趣味探索中国历史的小剧场活动,帮助幼儿园老师们设计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活动。

一、《三皇五帝》小剧场1. 故事梗概在小剧场中,可以选择介绍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的传说和历史故事。

可以邀请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黄帝、炎帝、大禹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古代历史人物的生活和事迹。

2. 活动设计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服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穿上角色服装,亲身感受历史人物的形象。

老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黄帝和炎帝的对话、大禹治水的情节等。

二、《丝绸之路》历险小剧场1. 故事梗概在小剧场中,可以选择讲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

可以设置一些情节,比如商队的历险、丝绸贸易的场景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古代丝绸之路的风情。

2. 活动设计可以准备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道具和服饰,比如中国传统的丝绸、货物模型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丝绸之路的故事情节。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景游戏,比如商队走过沙漠、交易市场的情景再现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韵味。

三、《春秋战国》历史推演小剧场1. 故事梗概在小剧场中,可以选择讲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和历史推演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可以设计一些历史事件的情景,比如孙子兵法的讲解、诸侯争霸的情节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活动设计可以准备一些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道具和模型,比如兵器、战车模型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文化和历史风貌。

历史剧本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历史剧本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XX历史事件》剧本教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剧本创作,了解XX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剧本编写、排练和表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XX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2. 难点:剧本创作中的合作、创新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剧本创作指导资料、评分标准等。

2. 学生准备:收集与XX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准备剧本创作素材。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XX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兴趣。

(2)播放相关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收集与XX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2)教师讲解剧本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角色设定、情节安排、对话撰写等。

3. 剧本创作(1)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剧本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1. 剧本排练(1)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角色分配,进行排练。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台词、动作、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2. 表演展示(1)各小组进行剧本表演,其他小组观摩。

(2)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总结与反思(1)学生分享表演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历史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4.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个与XX历史事件相关的剧本。

(2)教师对学生的剧本进行批改,给予指导。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XX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

2. 剧本创作的质量,包括角色设定、情节安排、对话撰写等方面。

3. 学生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如台词、动作、表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这是公主出的第四道题,看你们能不能顺原路返回,各位使节请吧!……
第六天,上朝的使节除了禄东赞之外,其余的一个个神情沮丧。
太宗:“诸位不要灰心,还有一道题没做呢,这次谁最后胜利了,公主才许给他的国王。”
各国使节一听,兴致立刻提了起来,太宗朝后宫拍了拍手,只见两队如花似玉的年轻宫女从里面鱼贯而出。
5.演出完毕,历史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投票选举最佳男演员、女演员、配角、编导等。
6.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为日后的
-可编辑修改-

课外活动积累经验。
●拉开剧幕
音乐响起。(最好是舒缓的适合朗诵的)
旁白:比海水更深的蓝,飘浮在天空。阳光舞蹈着,穿梭于大地空旷的长廊里。
雄伟的布达拉宫上空,悠远的钟声回荡着,黎明下的祈祷覆盖了远方的人群,无数的藏袍,无数的智慧,随风吹去。
旁白:唐太宗对禄东赞的才干十分欣赏,对吐蕃人的诚心和恒心也已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他对吐蕃的崛起不敢有丝毫的忽视。于是,
唐太宗:“松州一事双方都有失误,我们就不要再旧事重提了。至于求婚,因为求婚者甚多,而大唐公主只有一个,让朕好生为难。幸好公主聪慧,她出了
-可编辑修改-

五道题目来考验众使节的智力,谁最后取得胜利她就嫁给他的国君。”旁白:禄东赞在本国一向以聪明机智闻名,他环顾了一下金殿上其他国家的使节,见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便爽快干脆的答应下来。
经过了无数个日夜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公主一行终于来到了水草丰盛,牛羊漫布的黄河源头。文成公主来吐蕃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所有的毡帐,人民怀着从-可编辑修改-

未有过的兴奋和喜悦,欢迎公主的到来。松赞干布也穿上汉族的袍带,打扮成唐朝的驸马去迎接公主。
(以上内容难于表演,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表演)
第三幕xx汉唐之风
雪山高耸,静静的俯视着这块神奇的土地,白色的光泽垂直而下,大片的帐篷如一朵朵巨大的花盛开在布达拉宫周围……
这就是神秘的西藏,一千三百多年前,这里被人们称为“吐蕃”。
公元636年,勇敢智慧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上其他的部落,建立了以逻些为中心的强盛王国。
勤奋好学的国王松赞干布早就对大唐的强盛和富庶羡慕不已。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见吐蕃日益强大,便派使节前往安抚,松赞干布在逻些城接见唐使后,对唐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对唐朝的制度、文物、礼乐、冠裳向往神慕,很想与唐王朝联姻,学习中原文明,于是他派使臣东入长安,向唐朝进贡并请求娶公主为王后。
第一道题在禄东赞入座不久就上来了,一个俏丽的宫女手托托盘,盘中放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宫女:“这颗明珠叫九曲明珠,是公主珠串中的一颗。公主今天拆下来,看诸位谁有办法再把丝线从孔中穿进去。”
旁白:众使节一听都站起身凑向前去观看,不看还好,一看全都泄气了,那明珠的孔不但小,而且极弯曲,用手工针线都无法穿过。使节们回到座位后都议论、喧哗、摇头。禄东赞不露声色的站起来说:“让我来试试。”
旁白:禄东赞一听差点乐出声来,这个问题对于以畜牧为生的吐蕃人来说真是太简单了,他恐怕别国使节抢走答题的机会,因此宫女话音刚落,他便接声说:禄东赞:“那还不简单,先将母马和马驹分别圈养起来,然后断绝马驹的草料、饮水,一天以后,这些马驹就会自己去找母马吃奶”。
旁白:第二天,按照禄东赞的办法圈养的马驹早已又饿又渴,一放出来,他
“我怎么会不知道,我从前在宫里侍奉过公主,公主的秉性、爱好我怎会不知,她的双眉间有一颗红痣……哎哟,我怎么会说起这些呢,客官你早些休息吧!”老板娘见禄东赞已伏案睡着,便轻轻的带上房门走了……
禄东赞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他急忙洗漱、穿戴整齐,带着随从去皇宫朝见大唐天子。
地点:大唐xx
出场人物:禄东赞、唐太宗、传令宫女、各国使节
4.选若干名同学组成评委,商议制定评比项目和评比规则,要让大多数同学有获奖机会。评委要做到客观、公正。
●活动准备
1.按剧情发展,将全班分成3个组,分别饰演“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历史片段。
2.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监制。其余同学分任编剧、导演、演员、旁白、服装美工设计、配乐等。允许兼职。
3.各小组成员在确定任务后,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去搜集相关材料及演出用的道具,编剧写出剧本初稿后,请老师商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然后由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进行讨论、修改。
4.导演根据已经修改好的剧本,组织演员进行排演。在此过程当中一定要发挥导演和演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好演的剧情或是无法布置的道具,可用旁白或是投影。
他让手下人从殿外捉来一只蚂蚁,将丝线缚在蚂蚁的腰部,轻轻把蚂蚁放进明珠的孔内,然后对着孔内吹气,立不住身的蚂蚁便不停地向里爬。不一会儿,带着丝线的蚂蚁便从明珠的另一个孔中钻了出来,线也就穿好了。
第二天,他们被带到了一个大牧场上。那儿马匹混杂成群,都在埋头吃草,这时候仍是那个小宫女出来。
小宫女:“这是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马驹在牧场自由惯了,不肯回到母马身边,看谁有办法在两天内将它们母子分别寻认出来。”
老板娘送菜,见此情景,不禁问道:“客官打扮,不像本地人氏,一个人喝酒,定然有心事,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
禄东赞感激的望了一眼这位大嫂,坦率地说:“不瞒大嫂说,我是来向大唐-可编辑修改-

求婚的使节,明天要去朝见皇帝,但我心里还没十分把握能娶回公主,所以睡不着,只好一个人喝酒解闷。”
老板娘听完,脱口说道:“公主聪明美丽,博学多才,怎么舍得远嫁他乡?”“大嫂怎知道的?”
文成公主鼓励他说:“既然没有道理,又有碍容颜,而且天天这么麻烦不舒服,只要赞普下令,大家会慢慢明白并且改掉的。”
松赞干布觉得有理,便立即下令废除赭面。一开始一些守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觉得那些保持本来面目的人,既方便又好看,而且也没遭到邪魔的侵害,便也不赭面了。
春暖花开的日子,随文成公主来藏的农技人员和藏族人民一起忙碌着将带来的农作物及蔬菜种子播撒在高原的沃土里。其他随从人员也都陆续展开了自己的工作,文士们像在唐朝一样仔细的整理吐蕃的文献,记录藏王和大臣们之间的谈话。乐师们时常为藏王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的乐曲……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表演话剧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当中,自觉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做到“润物细无声”。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润色,进而编成表演性很强的剧本,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整合、概括、运用能力。
直到三百个宫女走完,他也再没发现第二个眉间有痣的宫女。禄东赞站起来,激动地说:“我找到公主了!”
第二幕文成公主西行
旁白:公元641年正月十五日,送亲的队伍在宫外排了长长的一列。公主的随从人员中有乐队、文士、农技人员、工匠、厨役,在他们的身后是大量的车队,依次是金银器皿、珠宝饰物、绢帛绸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医药、历法和记载各种生产技术的书籍,各种农作物蔬菜种子、碾磨、纸、酒等细微的日用品。送亲的队伍到了长安城西十里的送客亭,文成公主拜别了皇帝和送行的诸大臣,细细的北风刮了起来,车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唐都。
第一幕xx使者求婚
时间: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
地点:皇宫附近的旅馆
出场人物:xx(xx丞相)及随从。
旁白:贞观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傍晚,吐蕃国使者——大相禄东赞率随从一百多人,奉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之命,一路晓行夜宿,历尽跋涉后终于来到长安。
因为此时朝见皇帝已经太晚,所以禄东赞等人只好下榻在皇宫附近的旅馆里,随行人员都已经睡着了,上床后的禄东赞尽管已是疲惫不堪,但由于满腹心事,所以一时还是无法入睡。傍晚在长安城见到那些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至今还使他叹慕不已;那熙熙攘攘的人流,百业兴隆的繁华景象更使他流连止步;更重要的是,明天的金殿一行,使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自己能不能完成赞普交给的任务,将美丽的公主迎回本国,就在于明天自己的举止和言行了。心情难以平静的他翻身下床,向店主人要了一壶酒,一个人踌躇满腹的喝起来。
禄东赞:“吐蕃大相禄东赞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太宗:“爱卿平身,不知爱卿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大唐为了何事?”禄东赞再次跪拜:“臣此次来到大唐,是代表赞普向陛下来请罪的,前番攻打松州一事,实在是两国之间的误会,还请陛下谅解吐蕃人的鲁莽,这里有黄金五千两、珍宝数百件,请陛下收下我们的诚心。吐蕃乃蛮荒之地,远离中原文明,既已归属大唐,吐蕃人愿从此学习中原文化,所以,臣这次仍然斗胆向大唐求婚,希望得到大唐公主的教化。”
-可编辑修改-

但是,唐太宗并没被吐蕃咄咄逼人的阵势所压倒,相反却立即迎战吐蕃,不到十天,唐军便打败了吐蕃。回国不久,松赞干布就转向泥婆罗(即今天的尼泊尔)国王求婚,娶回了该国美丽的尺尊公主,经过一年多的冷静思考,松赞干布还是不能放弃同大唐通婚和好的愿望。但这时他已意识到,必须诚心通好才能娶回公主,于是公元640年,他又一次派出使节出使长安,表示谢罪之意并诚意通婚……
旁白:文成公主一入吐蕃,就对吐蕃人按传统习惯用赭色黏土涂面的习俗看不惯,而且她更认为这种习惯是毫无必要的,有一天在闲谈中,便向藏王提出了废除的建议。
松赞干布:“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习俗,能够驱邪避魔的,怎么能废除呢?”文成公主:“大唐千千万万的百姓都不赭面,也没受邪魔侵害,可见这是没有道理的。”
松赞干布沉吟了一会儿说:“虽然没有道理,但恐怕是旧俗,一时难以改过来。”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整理剧本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教学难点
活动秩序的维持
-可编辑修改-

●活动要求
1.历史短剧是今天的人演过去的事,要尽量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再现已逝的历史。
2.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短剧的编排、演出任。
3.历史短剧的背景知识和主要情节要符合历史史实,但同时也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发挥,使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有趣。
文成公主入吐蕃,路途漫漫,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青海有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和吐蕃的分界线。据说文成公主在离开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文成公主途经此地时,拿出宝镜东照长安,不觉潸然泪下。可是一想到唐蕃友好的局面,她毅然扔掉日月宝镜,随着宝镜“哐当”落地,那里竟慢慢隆起两座山,这就是我们今天在青海西宁市看到的日月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