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陶瓷的烧结工艺

合集下载

碳化硅陶瓷工艺流程

碳化硅陶瓷工艺流程

碳化硅陶瓷工艺流程概述碳化硅陶瓷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它在许多工业领域,如电子、化工、航空等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碳化硅陶瓷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成型加工、烧结处理等过程。

原材料准备碳化硅陶瓷的主要原材料是碳化硅粉末。

碳化硅粉末一般由石墨和二氧化硅粉末反应得到。

在准备碳化硅粉末之前,需要对石墨和二氧化硅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较细的颗粒。

碳化硅粉末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控制粉末的粒径和纯度。

通常,采用球磨机对石墨和二氧化硅进行混合、研磨,然后用筛网进行分级,得到所需的碳化硅粉末。

成型加工碳化硅陶瓷的成型加工通常包括压制和注塑两种方法。

压制方法压制是最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

首先,将碳化硅粉末和一定比例的有机添加剂混合,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均匀的混合。

然后,将混合料放入压制机中,在高压作用下,使其成型。

压制机通常采用冷压或等静压的方式,以确保成型体的均匀和密实。

注塑方法注塑是一种适用于复杂形状制品的成型方法。

注塑机通过将已经混合的碳化硅粉末和有机增塑剂加热熔融,在一定压力下喷射到模具中。

然后冷却,使其固化成型。

烧结处理烧结处理是碳化硅陶瓷工艺的关键步骤,通过热处理使得成型体形成致密的结构。

预烧结首先,将成型体放入预烧炉中。

在预烧炉中,通过逐渐升温,使得有机物燃烧,碳化硅粒子开始结合。

预烧结的目的是去除有机物,并固化碳化硅。

烧结经过预烧结后,将固化的成型体放入烧结炉中。

烧结炉中会提供高温的环境,使得碳化硅粒子之间发生再结合,形成致密的结构。

通常,烧结温度要高达2000℃以上,以确保碳化硅的高密度和高强度。

退火处理烧结后的碳化硅陶瓷可能存在一些内部应力和缺陷。

为了减少这些应力和缺陷,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时,将已经烧结的陶瓷制品放入退火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冷却。

通过退火,可以提高碳化硅陶瓷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对已经成型和烧结的碳化硅陶瓷进行的最后一道工序。

sic陶瓷常压烧结

sic陶瓷常压烧结

sic陶瓷常压烧结以"SIC陶瓷常压烧结"为题,本文将介绍SIC陶瓷的常压烧结工艺和特点。

1. 引言SIC(碳化硅)陶瓷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陶瓷材料,其主要特点包括高硬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

而常压烧结是一种常用的SIC陶瓷制备工艺,本文将从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以及材料特性等方面介绍SIC陶瓷常压烧结的相关内容。

2. 工艺流程SIC陶瓷常压烧结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烧结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首先,将SIC粉末与其他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球磨等工艺进行均匀混合,以提高材料的致密性。

然后,将混合料进行成型,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压制、注塑和挤出等。

成型后的坯体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和有机物。

接下来,将干燥后的坯体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一般在1900~2200摄氏度之间,烧结时间根据陶瓷的要求而定。

最后,通过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SIC陶瓷制品。

3. 工艺条件SIC陶瓷常压烧结的工艺条件对于制备高质量的陶瓷制品非常重要。

其中,烧结温度是影响陶瓷致密性和晶粒尺寸的关键因素,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烧结效果。

此外,烧结时间也会对陶瓷的性能产生影响,过短的时间可能导致烧结不完全,而过长的时间则会导致晶粒长大。

此外,压制力和添加剂的选择也会对烧结效果产生影响。

4. 材料特性SIC陶瓷常压烧结后,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

首先,SIC陶瓷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

其次,SIC陶瓷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在高达1600摄氏度的温度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此外,SIC陶瓷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而且,SIC陶瓷的导热性能也非常好,可用于高温传热领域。

此外,SIC陶瓷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可用于制备精密零部件。

5. 应用领域SIC陶瓷常压烧结后,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

在机械工程领域,SIC 陶瓷常用于制造轴承、密封件、喷嘴等零部件。

碳化硅陶瓷的无压烧结技术

碳化硅陶瓷的无压烧结技术

1 碳 化 硅 陶瓷 B C系列 无 压 烧结 /
17 9 4年 , 国 c 美 E公 司 的 S Pohza通 过 在 高 .r a c k
纯 度 的 fSC细 粉 中 同 Nhomakorabea o 入 少 量 的 B和 c 助 剂 , l i - en
收 稿 E期 :0 2 2 7 l 2 0 —0 —2 基 金 项 目 : 家^ 事部 留 学 回 国^ 员科 研 项 目择 忧 基 空 资助 (0 1 l9 国 20一 I) 作 者 简 介 : 宇 虹 (9 0 陈 17 一) 士 理 研 究 员 , 究化 工材 料 . , 助 研
维普资讯
第1 第1 卷 期
V【 l 1 “ NO
宁 夏 工 程 技 术 Nn aE  ̄n e n e h ooy ig n ef gT c n l i g
20 年 6 02 月
L 2 0 n o 2
文章 编 号 :6 1 24 2 0 ) 1 0 2 3 17 —7 4 ( 0 2 0 —03 —0
采用 无压 烧结工 艺 , 2 2 在 0 0℃ 时 成 功 地 获 得 了 密 度
高于 9 %的碳 化 硅 烧 结 体 ; 后 , 究 人 员 又 成 8 此 研
功 实 现 了 S 的 烧 结 致 密 化 S Poh za 的 实 验 i C . r ak c 结 果 还 表 明 , 和 c的 添 加 量 以 及 碳 化 硅 粉 料 的 粒 B 度 和 纯 度 对 碳 化 硅 阿 瓷 的 致 密 化 均 有 影 响 . 独 使 单
以及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 良 特性 , 在汽车工业 、 机械 化工 、 环境保护 、 空间技术 、 高技术信息产业等领域受到
了广泛 青 咪 例 如 , 化硅 陶瓷在 石 油化工 中 已用 于各 种 碳 耐腐蚀 容 器 及管 道 ; 汽 车工 业 中被成 功用 作 密 封部 件 ; 在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1、碳化硅陶瓷烧结碳化硅陶瓷烧结是一种以碳化硅为主要材料的陶瓷烧结工艺,用于制备几何形状特定的金属零件和陶瓷材料,并用于结构特定的组合件。

它最初被开发用于制造复杂结构体,在电子紧固件及元件上具有多种用途。

碳化硅陶瓷烧结具有良好的低温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保温性能、抗粘度性能以及优异的磨损耐久性等优点。

2、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是用碳化硅作为原料,采用特殊配制的胶水,预成型后加工而成的碳化硅陶瓷烧结件。

烧结温度一般在1200~1400℃,需满足复杂结构形状的零件制造及成型要求,整体紧固性强,整体性能稳定,制品表面美观,耐磨性能优良,能够满足用户对高性能拌胶性陶瓷并避免破损现象的需求,耐腐蚀性能优良,特别适用于高耐冲击、辐射、腐蚀抗热零件的制造。

3、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的主要流程(1)粉末采集:将碳化硅粉末按一定的比例采集,以形成预成型图案。

(2)成型:将预成型图案放入特殊设计的模具中,按照有组织的形式压制成型。

(3)烧结:将成型后的碳化硅陶瓷结构在高温热环境中进行加热烧结,形成非常坚固的结构模型。

(4)装配:将烧结后的碳化硅陶瓷件进行装配,经过成型和定型等处理,使之外形一致,形成安装形态。

(5)喷涂:将装配完毕的碳化硅陶瓷进行喷涂,涂上特定颜色的涂层,使之外观美观,具有防潮效果。

4、优点碳化硅陶瓷烧结具有良好的低温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保温性能、抗粘度性能以及优异的磨损耐久性等优点,烧结过程速度快,烧结时间短,过程温度低,温度分布均匀,可以减少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因此它能够生产出密度高、尺寸精确、尺寸大小稳定、层间黏结强度高的陶瓷结构件。

碳化硅反应烧结

碳化硅反应烧结

碳化硅反应烧结
碳化硅反应烧结
一、什么是碳化硅反应烧结?
碳化硅反应烧结(Carbon/Silicon Reaction Sintering)是指利用添加大量碳源或碳化剂的碳化硅反应前处理,将颗粒材料在真空及亚真空环境中高温热处理成块状固体物质的烧结方法。

它是一种全新的烧结过程,可以很好地解决陶瓷材料大尺寸因低烧结温度而产生结晶形式缺陷等问题。

二、碳化硅反应烧结的优点
(1)有效改进碳化硅材料的结晶形式,提高碳化硅材料的结晶度,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
(2)由于采用的是真空烧结,可以有效降低烧结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影响,减少因气体的堵塞等原因而引起的内部缺陷;
(3)由于温度可以调节,有效的控制了碳的形成,从而提高了烧结的速度与均质性,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
(4)可以有效降低烧结时引起的裂纹的产生,从而提高碳化硅材料的内部结构的性能。

三、碳化硅反应烧结的缺点
(1)由于需要化学反应,烧结过程中会出现冒黑烟,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破坏环境;
(2)由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限制,由此产生的碳化硅材料对荷重的延伸能力有所限制,减少了部分碳化硅材料的性能;
(3)由于需要额外的化学反应,材料的成本会增加,影响经济效益。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__碳化硅陶瓷烧结特点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__碳化硅陶瓷烧结特点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__碳化硅陶瓷烧结特点碳化硅陶瓷为什么会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呢?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高温强度大,高温抗氧化性强,耐磨损性能好,热稳定性,热彭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硬度高,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

在汽车、机械化工、环境保护、空间技术、信息电子、能源等领域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在很多工业领域性能优异的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结构陶瓷。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无压烧结。

无压烧结被认为是SiC烧结有前途的烧结方法,根据烧结机理的不同,无压烧结又可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

S.Proehazka通过在超细β-SiC粉体(含氧量小于2)中同时加入适量B和C的方法,在2020℃下常压烧结成密度高于98的SiC烧结体。

A.Mulla等以Al2O3和Y2O3为添加剂在1850-1950℃烧结0.5μm的β-SiC(颗粒表面含有少量SiO2),获得的SiC陶瓷相对密度大于理论密度的95,并且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1.5μm。

热压烧结。

Nadeau指出,不添加任何烧结助剂,纯SiC只有在极高的温度下才能烧结致密,于是不少人对SiC 实行热压烧结工艺。

关于添加烧结助剂对SiC进行热压烧结的报道已有许多。

Alliegro等研究了B、Al、Ni、Fe、Cr等金属添加物对SiC致密化的影响,发现Al和Fe是促进SiC热压烧结有效的添加剂。

nge研究了添加不同量Al2O3对热压烧结SiC的性能影响,认为热压烧结致密是靠溶解--再沉淀机理。

但是热压烧结工艺只能制备形状简单的SiC部件,而且一次热压烧结过程中所制备的产品数量很小,因此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热等静压烧结。

为了克服传统烧结工艺存在的缺陷,Duna以B和C为添加剂,采用热等静压烧结工艺,在1900℃便获得了密度大于98、室温抗弯强度高达600MPa左右的细晶SiC陶瓷。

尽管热等静压烧结可获得形状复杂的致密SiC制品,并且制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是HIP烧结须对素坯进行包封,所以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

真空反应烧结获取碳化硅的工艺

真空反应烧结获取碳化硅的工艺

真空反应烧结获取碳化硅的工艺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可以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以及碳化硅在工业领域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个示例: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碳化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

在制备碳化硅材料的过程中,真空反应烧结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备方法,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优越的性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真空反应烧结获取碳化硅的工艺,详细讨论了其工艺原理和步骤。

同时,我们还会对碳化硅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探讨,包括它的物理性质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

在真空反应烧结工艺中,通过在高温和高真空环境下进行粉末烧结,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碳化硅材料。

这种工艺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高密度、均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等,适用于各种碳化硅制品的制备。

此外,我们还将总结真空反应烧结工艺的优势,并展望未来该工艺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改进该工艺,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碳化硅材料的品质和性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科技需求。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介绍真空反应烧结获取碳化硅的工艺,并探讨其在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增进对该工艺和碳化硅材料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内容: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首先,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真空反应烧结获取碳化硅的工艺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文章结构部分将提供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关联性。

最后,目的部分将明确说明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篇文章的核心,包含两个主要章节:真空反应烧结工艺和碳化硅的性质和应用。

真空反应烧结工艺章节将分为工艺原理和工艺步骤两小节,分别介绍该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工艺步骤和参数。

碳化硅的性质和应用章节则将分别探讨碳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广泛应用的领域。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

碳化硅制品的全面概述碳化硅制品是何物?如何使用碳化硅制品,我们首先要明确碳化硅的定义,然后知道碳化硅制品的组成部分,用哪些工艺?下面做些简单介绍碳化硅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它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及较高的高温强度等特点,用于各种要求耐磨、耐蚀和耐高温的机械零部件中。

由于材料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其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采用常压烧结方法生产碳化硅瓷制品,其特点是用较高的烧结温度烧结碳化硅的毛坯,使之达到较高的密度,碳化硅的含量达到98%以上。

所得到的碳化硅瓷烧结体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能及高温强度均较高。

在1600oC时强度不降低。

因而其制品特别适合于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的场合使用,如密封环、磨介、喷砂嘴、防弹板等。

特种瓷主要运用到那些方面?特种瓷包括各种材料制作的瓷制品,例如碳化硅材料生产的碳化硅制品,碳化硅密封环,氧化铝材料生产的99瓷,氧化锆材料生产的电解质等等。

所以说,是应用相当广泛的,今天我讲解下应用到高端产品的特种瓷。

1 氧化锆材料生产的特种瓷氧化锆瓷因其拥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成为研究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电解质材料。

通过对氧化锆基电解质薄膜制备工艺的改进,降低此类材料的操作温度和制备成本,力争可以实现产业化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2 碳化硅材料生产的特种瓷碳化硅材料是硬度高,成本低的材料,可以生产碳化硅制品,例如碳化硅密封件、碳化硅轴套、碳化硅防弹板、碳化硅异形件等,可以应用到机械密封件上和各种泵上。

在以后的发展中,特种瓷会应用得更加广泛,因为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制作的特种瓷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今市场上存在哪些碳化硅制品在碳化硅制品行业中,仅仅因为其市场较大,所以涌现了很多的碳化硅制品种类,例如碳化硅密封环、碳化硅轴套、碳化硅轴、碳化硅防弹板等。

1 碳化硅密封环碳化硅密封环主要运用到机械密封件上,动静环配套使用,外加上固定的配件就组成了机械密封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化硅陶瓷的合成方法综述碳化硅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抗氧化性强、热稳定性能好、热导率大、耐磨损性能好、耐化学腐蚀性能好、硬度高、抗热震性能好等优良的特性。

碳化硅是所有非氧化物陶瓷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一种。

碳化硅陶瓷不仅在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冶金、机械、能源和建材化工等热门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市场。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碳化硅陶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能的各种产品。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Popper[ 1] 首次提出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

其基本原理是:具有反应活性的液硅或硅合金,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渗入含碳的多孔陶瓷素坯,并与其中的碳反应生成碳化硅,新生成的碳化硅原位结合素坯中原有的碳化硅颗粒,浸渗剂填充素坯中的剩余气孔,完成致密化的过程。

1.1 常压烧结1.1.1 固相烧结单一陶瓷粉体烧结常常属于典型的固相烧结,即在烧结过程中没有液相形成。

陶瓷坯体的致密化主要是通过蒸发和凝聚、扩散传质等方式来实现的。

其烧结过程主要由颗粒重排、气孔填充和晶粒生长等阶段组成。

同时,固相烧结可以通过合适的颗粒级配、适当的烧结温度和较短的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来实现致密化烧结。

自20世纪7O年代,Prochazkal6在高纯度的SiC中加人少量的B和C作为烧结助剂,在2050℃成功地固相烧结出致密度高于98 的SiC陶瓷以来,固相烧结就一直很受关注。

虽然SiC-B-C体系固相烧结SiC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烧结晶粒粗大,均匀性差,而且SiC陶瓷具有较低的断裂韧性、较高的裂纹强度敏感性和典型的穿晶断裂模式,但是固相烧结的烧结助剂含量低,杂质少,晶界几乎不残留低熔点物质,烧结后的SiC陶瓷高温稳定性好、热导能力强l7剖。

因此,固相烧结在SiC陶瓷烧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目前,采用SiC-B-C烧结体系来进行固相烧结SiC陶瓷的厂家主要有美国的GE公司。

1.1.2 液相烧结由于陶瓷粉体中总有少量的杂质,大多数材料在烧结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液相。

另外,即使在没有杂质的纯固相系统中,高温下还会出现“接触”熔融现象,因而纯粹的固相烧结实际上不易实现,大多数的烧结实属液相烧结。

液相烧结是以一定数量的多元低共熔点氧化物为烧结助剂,在高温下烧结助剂形成共溶液相的烧结过程,烧结晶粒细小均匀呈等轴晶状。

其烧结体系的传质方式为流动传质,可降低致密化所需要的能量,容易实现低温下的烧结致密化,缩短烧结时问。

同时,低共溶液相的引入和独特的界面结合弱化,使材料的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模式,材料的断裂韧性和强度显著提高。

Nakano等利用BeO 的高热导能力以及SiC与BeO在烧结过程中形成液相的特点,最终制备出热导率高达270W /(m ·K)的SiC陶瓷。

Takada等在2200℃烧结平均粉末粒径为0.5Fro的SiC陶瓷的过程中,加入烧结助剂2 BeO、0.2 ~O.4 BC和0.2 ~O.3 C(质量分数),无压烧结0.5h,获得材料的电阻率和热导率分别为5×l0^12Q ·cm和140w/(m ·K)。

在烧结过程中,均匀分布在SiC表面的B原子和C原子与Si原子反应,生成GB-C、Si-B-C、Si- Si 和Si—DSi键,促进Si原子的扩散,提高SiC陶瓷的致密度。

1.2 热压烧结热压烧结是指在SiC加热烧结的同时,施加一定的轴向压力而进行的烧结。

热压烧结可增大SiC粒子间接触面积,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增加烧结体的致密化,促进SiC烧结。

为了使SiC粒子更容易烧结,热压烧结通常需要在SiC粉体中加入B、C、Al、B4C、Y2O3、A12O3。

等烧结助剂来促进烧结。

B、Al或BC固溶于SiC中,降低SiC 的界面能,C主要与SiC粒子表面的SiO。

反应形成低温液相,促进B、A1的扩散。

Liu 等以Y2O3和A12O3。

为烧结助剂,在2000℃、30MPa的烧结条件下进行烧结,烧结出SiC陶瓷的致密程度为97 ~99.3%,而烧结过程中Y2O3和A12O3生成热导率较低的第二相YAG,致使室温下的SiC的热导率仅为92w /(m ·K)。

Zhuo等在2000℃、40MPa 条件下,以Y 和La03为烧结助剂热压烧结SiC陶瓷2h,获得热导率为166W /(m ·K)的陶瓷基片,一方面,所添加的YO。

具有驱氧能力,从而净化晶格,减少晶格缺陷,增大晶粒纯度,提高热导率;另一方面,以LaO。

代替A1O 可以确保Y。

0。

不形成低热导率的YAG,提高其导热能力。

热压烧结能很好地实现陶瓷烧结体的致密化,是制备高性能SiC陶瓷材料的有效途径,但其工艺生产复杂、设备昂贵、成本高,难以制造出形状复杂的SiC部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1.3 反应烧结反应烧结SiC是利用含C粉和SiC粉成型体与气相或液相Si在高温下反应得到SiC 的烧结体。

其烧结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烧结助剂,晶粒中缺陷少,晶界纯度高,对材料的热导性能影响小。

原料中的C与外部的反应,一方面可以生成SiC,另一方面引起致密化作用,反应烧结后烧结体内的气孔进一步由Si填充,得到致密且收缩极小的烧结体,可应用于SiC电子陶瓷领域]。

自20世纪5O年代利用反应熔渗烧结法制备SiC陶瓷以来,为了减少材料的结构缺陷并提高材料的性能,研究者通过不断改进成型方式和改善工艺,提高反应烧结的性能。

刘红等_j将熔融态的Si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坯体中与碳粉反应,新生成的SiC将原来的SiC晶须和SiC结合在一起,得到致密度高、缺陷少、弯曲强度为243MPa、断裂韧性值为6.43MPa。

、热导率为125.3w/(m ·K)的SiC /SiC复合材料。

其与反应烧结的SiC (RB-SiC)陶瓷的性能列于表1。

目前,反应烧结SiC陶瓷制品主要有英国的UKAEA的Refel-SiC和美国Carborundun公司的KT-SiC。

国内在山东有数家厂家采用反应烧结制备SiC陶瓷,生产工艺成熟,产品性能稳定。

1.4 放电等离子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是利用脉冲大电流直接施加于模具和样品上加热,使被烧结样品快速升温而进行的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具有升温速度快,烧结速率快、时间短,构成的组织成分可控性强,环保节能等鲜明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制备技术。

在烧结过程中SiC粉体的烧结机理主要有:低温下是焦耳热和电场的共同作用加速原子的扩散和物质的传输;高温下是放电效应、焦耳热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促进原子的扩散和物质的传输。

在烧结过程中,颗粒间的瞬间放电和高温等离子体可以破碎或去除粉体颗粒表面杂质和吸附的气体,活化粉体颗粒表面,提高烧结质量和效率。

一些研究者以SiC微粉为原料,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Y2O3和A12O3。

(物质的量比为5:3)为烧结助剂,在1600℃、50MPa、5min的烧结制度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SiC陶瓷烧结体,其致密度为99.O9 ;烧结体内SiC陶瓷晶粒尺寸为1~2m,较好地控制了晶粒尺寸,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烧结温度,减少了生产成本。

2.结束语个人认为在上述的烧结方法中其中反应烧结最适合于制备碳化硅陶瓷。

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大尺寸、复杂形状的碳化硅制品的成形,并且可在低于传统制备工艺数百度的烧结温度下得到近乎完全致密的碳化硅陶瓷。

为了使SiC陶瓷更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今后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1)优异的SiC粉体能加大烧结推动力,实现陶瓷低温的致密化。

在溶胶一凝胶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气相反应法和热分解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高效率、低污染的SiC粉体制备技术。

(2)目前,常压烧结出的SiC陶瓷致密度不高,综合性能不是很稳定,对于其烧结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应提高其常压烧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以SiC为增强相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将成为市场的主体发展方向,共价键结合的SiC与金属之间的界面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王昕,田进涛.先进陶瓷制备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252.武卫兵,靳正国.碳化硅陶瓷的液相烧结及其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02,25(1):143.吕振林,高积强,金志浩.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制备[J].机械工程材料,1999,23(3):14.刘红,方敬忠,陈益,等.反应烧结法制备SiC p(w)/SiC p光学结构件复合材料[J].光电工程,2006,33(12):1325.徐强,朱时珍,曹建岭,等.SiC 陶瓷的SPS烧结机理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增刊1):3416.张勇,何新波,曲选辉,等.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致密SiC p口陶瓷[J].机械工程材料,2008,32(3):457.陈字红,杨和平,贾学荭,等.碳化硅一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烧结工艺研究[J].陶瓷学报,2010,31(1):298.华小珍,邹爱华,周贤良,等.电子封装材料SiC p/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铸造技术,2007,28(8):11219.郝寅雷,赵文兴. 反应烧结碳化硅多相陶瓷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0 ,8 (4):86~8910.陈百明.粉末冶金特殊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4):2711.何玉松,高文理,陆政.喷射沉积7O75A1/siC。

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 (9):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