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小兵张嘎阅读指导(课件)

• 他尖嘴猴腮,天资聪敏,学 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 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 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 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 就能够上天下地。
• 他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 敢当、恩怨分明、知恩图报、 嫉恶如仇、正义、勇敢。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壮举。
• 他足智多谋、胸怀坦荡、谨慎 小心、忠诚。是三国时期蜀国 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 的代表,更是“多智近妖”, 是一个完美无缺、智慧超群的 人物,久居深山便知天下之事, 羽扇轻摇能定蜀国之本。
让我去试巴试巴行吗?”小嘎子实在忍不住,突然举着他那挂 “柳条鞭”开口了,“我把这挂鞭想法在韩家大院弄响,准定能 把敌人引过一股子来!可是,区队长又问,“要是被敌人发觉了 呢?“这——”小嘎子眨眯着眼一笑,“那就得看事做事啦!反正 我得往回跑。咳,只管打你们的,不用管我!”“张嘎子,”钱区 队长庄严地开口了,可他竟不自觉地牵过他的小手,紧握在自己 的大手里,“ 你好好听着,我们批准你去。你是个勇敢的孩子。 你很聪明,很灵活...好!就去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吧!”
原文——塞烟囱
小嘎子扭头一看,原来房角上有个烟筒,再一瞧厦子底下, 真是冤家路窄,大黑墩子正在灶火膛前烧火呢。小嘎子两眼一 眯,蹭蹭几把,从墙头上薅下一绺子青草来,团成个蛋,就塞 进烟筒去了。
不一刻,浓烟滚滚,呼呼地从灶膛里倒灌出去,大黑墩子不 知缘故,撅着屁股去吹,越吹烟越冒;忙又咕嗒咕嗒拉风箱,烟就 大股大股朝他喷。不一会,狼烟弥漫,浓烟把大黑墩子裹起来 了,呛得他涕泪齐流,“咔咔"地咳个不住。在房上,小嘎子前 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儿来......
性格多样的嘎子
可爱 淘气 捣蛋鬼
勇敢 机灵 小英雄
图书推荐
《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指导 ppt课件

“你是干什么的? 要饭的。 要饭的干吗夺我的枪。” 这段对话是张嘎子和谁的对话 ( )
A.钟亮 B.罗金宝 C.钱区队长 D.石政委
2020/12/27
11
地区队夜夜行军,天天转移, 可不管走得多累,天不亮, 张嘎子就背个草筐,拿把镰 刀,溜到村头上去了。 张嘎子是去( )
A.捉家雀 B.放哨 C.割草 D.玩耍
29
2020/12/27
30
2020/12/27
31
2020/12/27
32
2020/12/27
33
尾声
勤劳的蜜蜂和花朵交朋友,
聪明的孩子和好书交朋友!
2020/12/27
34
A.钟亮 B.罗金宝 C.钱区队长 D.石政委
2020/12/27
14
张嘎子养伤的村子叫( )
A.鬼不灵 B.荷花湾 C.孟良营 D.摩云度
2020/12/27
15
拿笤帚疙瘩下过“白脖”枪的是( )
A.钟亮 B.罗金宝 C.钱区队长 D.石政委
2020/12/27
16
小嘎子在养好伤归队的路上, 把枪藏在哪?( )
A.放哨 B.放牛 C.拾柴火 D.和小伙伴玩
2020/12/27
8
故事中“白脖”指的是( )
A.鬼子 B.伪军 C.汉奸 D.财主
2020/12/27
9
故事中的“堡垒户”指的是( )
A.拥护八路的有地下通道的农户 B.家有墙院的农户 C.家有八路的农户 D.拥护八路的农户
2020/12/27
10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小兵张嘎》阅读推荐课

(2)从这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方面描写出了鬼子的狼狈相,另一方面突出了嘎子的机智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重点3:读描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
(1)找出文中三处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勾画出来,再读一读。
(2)嘎子为什么那么喜爱与渴望手枪?
(他希望自己能像真正的游击队员那样上战场,打鬼子。)
(3)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四、教师总结,迁移拓展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听。
2.在下次习作中用上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小兵张嘎》
课 时
1
备课教师
温智
课型
阅读推荐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和机智。
3.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
1.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呢?带着问题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就多读几遍。
2.抽读,检查学生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相机指导“淀”“霎”的读音,“囊”的读音和字形。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4.默读,想想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机智勇敢、懂事、爱憎分明……)
复 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交流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痛失奶奶”“成为小兵”略写,“消灭鬼子”详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文章重点,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021年整理)《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完整)《小兵张嘎》阅读指导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小兵张嘎》阅读指导)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小兵张嘎》阅读指导的全部内容。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兵张嘎》导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兵张嘎》导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兵张嘎》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背景及作家徐光耀。
2.通过对作品的片段欣赏,深入了解嘎子的性格特点。
3.感悟人物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等品质,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片段欣赏,深入了解嘎子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等品质,激发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嘎子图片师:看到这张图片,你对这个人有什么第一印象呢?为什么?生:请随意表达,说出对这个人的第一感觉。
师: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小兵张嘎》这本书的主人公:张嘎。
展示《小兵张嘎》的封面。
师:你们还记得拿起一本新书时应该先关注什么吗?生:书名、作者、目录、前言等重要信息。
二、介绍故事背景1.介绍故事背景。
2.了解书中主要人物和重要人物。
三、群文阅读,感悟嘎子形象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根据阅读要求,完成表格。
篇名形象记录理由2.学生结合文本,交流对嘎子的新印象。
3.学会方法识嘎子。
书目识嘎子师:从《小兵张嘎》这个书名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生:主人公名字叫张嘎,他是一名小兵。
“张嘎”是一个小兵的名字,他的身份是兵。
但为什么要称他为小兵呢?这与张嘎年龄小有关。
让我们看一下课件中的描述。
根据课件片段所述,张嘎只有13岁,和我们差不多大。
在他奶奶被敌人杀害后,他成为八路军中最年幼的士兵。
因此,人们称他为小兵。
“张嘎”中的“嘎”是河北白洋淀方言中的一个词,大致意思是“调皮捣蛋”。
当人们用“嘎”来形容一个孩子时,它包含了“喜爱”、“怜爱”的意味,有时也带有一些“嗔怪”的含义。
样貌识嘎子:师:刚刚我们看到的图片是《小兵张嘎》电影中张嘎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看看徐光耀爷爷笔下小嘎子的样子。
(课件出示片段)事件识嘎子(1)小嘎子可不是一般的“嘎”,我们来看一段他的视频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片段)他在干什么?你觉得他怎么样?(2)小组汇报阅读收获。
六年级上册课外指定书目《小兵张嘎》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2019年全县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暨教师素养大赛·教学设计评比说明:封面最后一行“课型专题”填写见附件1中的“专题”。
六年级语文指定书目《小兵张嘎》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片段欣赏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指定书目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做阅读批注。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激发阅读指定书目的兴趣。
2.学会做阅读批注,了解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课时预设] 1课时[课前准备]读这本书之前,我就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大胆地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再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对书中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为课堂的集体交流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就是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去阅读。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
他只有13岁,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机灵鬼透,野气逼人,他就是……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小嘎子)对,他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创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阅读了,接下来,老师想考一考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没有?请看题。
(课件出示阅读检测)二、阅读第一篇章(故事内容,烂熟于心)(一)、选择题。
1、《小兵张嘎》中,“只见他左手提着挂‘柳条鞭’,右手举着根大顶香,瞪着圆鼓鼓的小眼,一脸的挑战神气。
”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A.“红眼儿” B.虎子 C.嘎子 D.小胖墩2、《《小兵张嘎》的故事背景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冀中白洋淀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五指山革命根据地3、嘎子伸手往腰里一摸,咦,跟敌人打了这么半天滚儿,那“张嘴灯”竟还安然在腰里别着哩!这句话中的“张嘴灯”是指()A.一个手榴弹 B.一把木头手枪 C.一盏灯 D.一把刀4、下列词语中,描写《小兵张嘎》中的嘎子最合适的是()A.性格内向 B.憨厚老实 C.伶俐懂事,性情活泼 D.怕苦怕累5、《小兵张嘎》中,战斗胜利后,张嘎子的最大心愿是()A.参加共产党 B.成为区队长 C.做一名医生 D.做一名侦察员(二)、判断题。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
【导读设想】:
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
一、揭示书名
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
从外貌上认识嘎子:
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
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
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
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还有一次更玄的:正在大伙睡觉的时候,他竟在一旁卸开了两个手榴弹,正要剥那雷管上的铜皮儿,把头一个醒来的人,吓了一身大汗……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要说吗?(引导学生认识嘎子的认真,好奇,对枪的痴迷)
2、打架:是啊。
嘎子对枪可不是一般的痴迷。
原著中有这么一句话:
●在千般事物之中,小嘎子最着迷的还是枪。
为了这枪啊。
他还和胖墩干了一仗。
让我们来看看:(录像)
放了一件什么事。
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耍赖,急中生智)
3、塞烟囱:事情还没结束呢?请看:出示塞烟囱一段。
小嘎子扭头一看,原来房角上有个烟筒,再一瞧厦子底下,真是冤家路窄,大黑墩子正在灶火膛前烧火呢。
小嘎子两眼一眯,蹭蹭几把,从墙头上薅下一绺子青草来,团成个蛋,就塞进烟筒去了。
不一刻,浓烟滚滚,呼呼地从灶膛里倒灌出去,大黑墩子不知缘故,撅着屁股去吹,越吹烟越冒;忙又咕嗒咕嗒拉风箱,烟就大股大股朝他喷。
不一会,狼烟弥漫,浓烟把大黑墩子裹起来了,呛得他涕泪齐流,“咔咔”地咳个不住。
在房上,小嘎子前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儿来……
读读这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可以提醒(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塞,塞哪家的烟囱,能反映嘎子什么?调皮,爱恶作剧)
4、总结:以上两件事,可都是嘎子在参加了游击队后所做的,可以看出嘎子虽然留在游击队中,但他的行为和一般的小孩子一样,会打架,会恶作剧。
我们猜猜看,游击队领导如果知道了会怎样?(允许学生有多种猜测,与小说描写不符合也没有关系。
有一个点引导到:说明嘎子在思想,行为上的差距。
)
三、感受变化
1、引导: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嘎子,经过战争的磨炼,他成长了,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嘎子了,他变得怎么样了呢?请看手上的资料:
这天晚上,部队和当地群众联合召开了“祝捷大会”,庆祝鬼不灵战斗的胜利。
钱区队长在大会上讲了话。
之后,就开始表扬在战斗中有功的人员:大个李呀,杨小根呀,罗金保啊……一个一个讲过去,忽然提到了“张嘎”同
志。
小嘎子在底下坐着,不觉一震。
往下听,就提到他在战斗中怎样勇敢机智,怎样用鞭炮搅乱了敌人,从而促成战斗顺利发展的事。
“因此,”钱区队长把手一扬,举起那支“张嘴灯”说,“经过区队部的研究,决定把这支手枪正式发给张嘎同志佩带,作为对他的奖励!”
“哗——”会场立时响起一片春雷般的掌声。
“张嘎同志!”石政委在台上叫。
小嘎子觉得这个名字挺生疏,仿佛不是叫他,仍然坐着发愣。
玉英在旁推他说:“叫你呢,怎么还不去?”他这才立起来,走上了主席台。
石政委把“张嘴灯”双手托着,走过去,给他挎在了身上。
台下又是“哗哗”一阵掌声,接着有人喊:“转过身来给我们看看!”石政委果然推转他的背,使他面朝大家。
小嘎子见台下那么多飞舞的手,那么多含笑的脸,那么多眼睛盯在他身上,不觉有些慌,脸红得象个熟透的苹果,不知怎样才好。
他忸怩地回过头去,却见区队长和石政委都站在台上,也朝他微笑着,他猛然心中一动,忙舒开两臂,朝着他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于是台上台下更加暴风雨似地鼓成了一片。
节选自《小兵张嘎》2、交流:从这资料写了件什么事?从哪里看出嘎子成长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引导:
A、受到表扬,为什么?(认识到嘎子的机智敢)
B、为什么要发给他一支枪?说明什么(嘎子已经成为一名正式的游击队员了)
C、为什么队长称他叫“张嘎同志”而不叫“嘎子”了?(嘎子已经得到游击
队领导的认可)
D、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的热列为嘎子鼓掌?(嘎子已经得到游击员们的认可)
E、重点引读描写嘎子外貌的一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嘎子知道了谦虚,思想上有
了巨大进步。
3、总结:是啊,嘎子确实进步了,成长了,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四、推荐小说
1、推荐《小兵张嘎》:同学们,嘎子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变为一个出色的小侦察员,决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他的变化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嘎子成长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小兵张嘎》就是写张嘎成长的过程的,想要真正了解张嘎的成长经历的同学不妨借来看看。
很多小朋友说,我已经看过电视剧了,还要看书吗?同学们你们说呢?(电视剧有很多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虚构的。
)
2、其实,如果你已经读过《小兵张嘎》,你还可以读读类似的文章。
像这样的描写战争中小英雄的小说还有几本,你们知道吗?推荐《闪闪红星》《鸡毛
信》《两个小八路》,《黄河小年》等等。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英雄的品质,学习英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