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的八种方法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构思八个方法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构思八个方法【作文构思八个方法】第一式:现象列举现象列举是指构思时借助联想,将所给材料引出的问题联系到生活中去,材料只是“点”,顺“点”联想,打开思维,将问题的“点”延伸到生活的“面”,引出一系列类似的现象、人物或事件,再加以筛选、梳理和归类,来反映某个主题。
第一式:现象列举现象列举是指构思时借助联想,将所给材料引出的问题联系到生活中去,材料只是“点”,顺“点”联想,打开思维,将问题的“点”延伸到生活的“面”,引出一系列类似的现象、人物或事件,再加以筛选、梳理和归类,来反映某个主题。
第二式:内容解说内容解说就是揭示材料关键词的内涵,由对内涵的辨析,来反映现实,揭示问题,认识世界。
内容解说式的建模要点是抓准所给材料的核心概念,在解说中辨析,将理解推向深入。
第三式:原因剖析所谓原因剖析,是指构思时不停留在现象列举的层面,而是对现象进行深一步思考,剖析现象所反映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剖析时需从不同角度深入,周全思考问题。
高考作文评分中的发展等级,其中一项是“深刻”。
深刻就是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面对现象,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发掘出隐于事物中的本质来,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
原因剖析式的建模要点是多角度寻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根本,揭出病因,“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四式:解决问题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还特别指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写好作文,尤其是议论文,一个前提是明白文字是用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每一个材料,背后都暗藏着某个或某类问题,写作中,要动脑筋去真实地思考,表现出年轻人独有的认识能力,为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问题解决式的建模要点是抓准问题,并从不同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式:引议联结“引议联结”是早年材料作文中常用的构思行文方式,一度时期过度使用变成僵化学生思维的套路而逐渐被摈弃。
审题的八种方法

审题的八种方法:所谓审题;就是既要知道文章的类别、文体、范围、人称;更要知道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作文成败的关键;题目把握得准;就事半功倍;题目吃不透;就劳而无功;要想做到审题准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审题要注意什么1审类别审类别就是要认真地想一想让写哪类作文;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记人还是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等等..例如:难忘的一件事、不该发生的一件事等都是叙事的记叙文;我的邻居、我的老师、我的一位长辈等;都是记人的记叙文;美丽的西湖、秀丽的千山等;都是写景的;我的文具盒、金鱼、秋菊等是状物文章..一、注意题目所揭示的中心词和时间范围..如:一件好事、初冬的早晨两题;前者的中心词是“好”即要求写好事..后者要求写出初冬早晨的一些自然景象;也可以写人们在这寒冷的时间里干些什么..二、注意题目暗示的体裁..如:记一件小事怎样刷牙读后感等..前者是记叙文;要求写出小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例二是说明文;例三是要求写出感想和体会..三.注意题目揭示的数目如:我和我的伙伴们一个“们”字暗示最少写三个人以上;如果写成二个人;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四.注意题目揭示的季节和时间..如春游和我的一天前者限制在春光明媚的春天这个季节;后者限制在一天这个时间表里..五.注意题目的象征意义..如:作文题目如定心丸、春风送暖就会让你写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和温暖..六.注意作文题目上的人称..如当我走进考场和榜样;前者要用第一人称写;后者要用第三人称写..另外;有的作文题目是半命题;有的是提供一段内容;让自己命题..这些都要认真分析;做到沉着应战;万无一失..2审范围:审范围就是要认真想一想这个题目对文章内容都限制了哪些特定的范围..这包括:1.时间范围..例如:童年趣事是写已经发生的事而且必须是在童年发生的;当我走进动物园的时候是写正在发生的事;我的理想是写将要发生的事;寒假里的一件事是写寒假中发生的事等等..2.地点范围..根据题目的限制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例如市场见闻限定的地点是市场;校园生活限定的地点是校园..故乡的苹果限定的地点是故乡等等..3.内容范围..根据题目的限制确定文章内容的范围;就要分析清楚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例如:今天我当家内容范围应该是从自己为什么当家;怎样当家;有什么收获等来选取生活气息浓和趣味性强的内容来写..3审题眼:题眼就是题目中揭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情色彩的词;也就是关键性的词..抓住了重点词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抓题眼要做到四抓..一抓:谓语部分: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常在谓语部分..例如:家乡变了样谓语部分“变了样”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作文的重点在于写家乡的变化..雨露润心田文题含蓄;看到题目应该想到“雨露”是比喻老师辛勤育苗的汗水;而“心田”则是比喻学生的思想品质;“润”就是题眼;文章重点应该是写老师是怎样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二抓:修饰词:如果题目是个词组;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例如:童年趣事的题眼是“趣”文章重点是写这件事如何有趣..一个勤劳的人的题眼是“勤劳”文章重点是写那个人如何勤劳..三抓:物体的象征..如果题目只是有一个词如:青松、荷花、红梅等;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应该是描绘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的适当联想..例如:青松不畏风雪严寒;不畏恶劣环境的崇高品格;荷花则有出自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等等..作文时;可以由这些品性联想到革命者;歌颂革命者不畏强暴、坚持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斗争的崇高品质;或歌颂某人廉洁奉公“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品质;以突出中心思想..四抓:联系:如果文题是一个联合词组;审题时;就要抓住这个联合词组的两个词之间的联系..例如:我和同桌审题时;要明确“我”和“同桌”是通过什么事情联系起来的..这个联系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4审中心审中心就是要认真地想一想题目对文章中心有没有限制;有的题目对中心没有限定;作文时要仔细根据题目审定文章中心..如果题目对文章有限定;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进行作文..例如:助人为乐的xxx就限定了文章中心;就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达xxx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审出题目对文章中心没有限制;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例如:我的同学如果对他的勤奋学习的事比较了解;文章中心就可以是表现他勤奋学习的精神;如果对他的助人为乐的事迹了解得多;文章的中心就可以是表现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对他热爱劳动的事迹掌握得多;文章中心就可以表现他热爱劳动的精神..5审情味:审情味就是根据文题品情味;确定文章的感情色彩..例如:一个勤劳的人通过记叙那个人的勤劳事迹;字里行间应该抒发出佩服与赞美的感情;我们的老师“老师”的前边为什么加上“我们的”三个字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文题从而体会出暗含的敬爱与自豪的感情;作文时;应该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6审数量:审数量就通过反复读文题弄清要写人物或事件的数量..例如:难忘的一件事是要写一件事;xxx同学的二三事是两三件事..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是要写一个人;快乐的同学们是要写一些人;市场见闻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还可以写一个人或几个人..7审人称:审人称就是根据文题确定文章要使用的人称..有的文题人称很清楚;例如:这件事教育了我、雷锋精神鼓舞了我要用第一人称写..有的文题;人称不直接出现;例如:学雷锋做好事人称可以是“我”;“我们”也可以是“他”、“他们”..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无论用第几人称来写;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前后一致;不能一会用第一人称;一会用第三人称来写..8审条件:审条件就是分析文题的附加条件;按照条件去写作文..最近几年来;为了考察同学们的分析能力;题目中还常常有些附加条件..例如:快乐的节日附加条件是:“小朋友;‘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你们自己的节日;你们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观看文艺演出;参加歌咏比赛或联欢会、游园活动……请以快乐的节日为题;写一篇300字的记叙文..”如果不注意这些附加条件;只写了春节或元旦的欢乐;那就不符合题意了..只有写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才行;另外;如果字数不够300字也不行;必须在300字以上..。
高考材料作文的六种类型及其审题技巧

高考材料作文的六种类型及其审题技巧当下,高考作文中材料作文之风盛行,有一统天下之势。
虽然说,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千差万别,但不外乎以下六种类型,我们只要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来审题,就能扣住题目立意,否则,可能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一、只有一句议论的材料如何审题材料:穆罕默德有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穆罕默德的原话是:“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精神的粮食。
”这是一个比喻。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
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在拥有两块面包的前提下,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有两层意思:1.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2.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就是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二、有多句议论材料,观点相同的材料如何审题材料: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③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这三条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意义,勉励人们多读书。
你奔着这个目标去写绝对不跑题。
你从三句话中任意抽取一句话当作你文章的题目或者中心来写,也绝对不会跑题。
关于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关于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作者:林红卫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04期摘要:指出学生在进行作文审题时应当从审“理”、审“情”、审“体”、审“境”四个方面入手。
这样才能表现主题,抒情饱满,不会跑题,显现意境。
关键词:作文;审题;理;情;体;境审“理”有人认为只有议论文才要讲道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在记叙文中,有时也需要借助议论或者抒情来讲明一定的道理。
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在审题时都必须考虑“理”,即写作目的。
文章有了“理”,才有主帅。
如何审视题中之“理”呢?笔者认为,如果是议论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引证、对比、归纳等方法去发现道理、认识道理,进而在写作中讲清道理;如果题目中所含的道理不只一个,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库存和写作实际,选取自己最易把握的道理去进行分析和写作。
如果是记叙文,则必须引导学生确立好自己的主题,然后再通过适当的记叙和抒情,完美地表现自己的主题。
同时,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尽情联想和想象,平时观察所得,读书积累所获,偶然发现的点滴,创造领悟的火花,集中起来,这个“理”就会有如“不尽长江滚滚来”。
审“情”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提供材料作文,出题人不仅会在其中含有要你写出的“理”,而且也会含有要你抒发的“情”。
比如《毕业前夕话友情》这个题目,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此题目的关键在“话”、“情”上。
这里的“话”是“谈论”的意思,写作时,既要“谈”也要“论”。
换句话说,也就是既要吐真言、诉衷肠,又要谈思想、论方向,有了共同的理想和方向,才有共同的情怀和目标。
这个题目中所含的“情”,只有当审题时具备充分的认识,写作中才能有完美的表现。
大多数文题中并不含有直接吐露“情”、“意”之类的字词,但其中的“情”同样也很浓烈,同样要把它审视清楚。
例如《朋友,你不要这样》这一题目中,就没有“情”、“意”之类的词,但却绝不能认为它的情味就寡淡。
“朋友”这一声亲切的呼唤,“你”这样友好的称呼,不是相当于叙述作者与某人面对面谈心吗?这样的文题,疏导的对象如在面前,写作时感情就应更饱满,心地应更坦诚。
审题立意

如何立意
2.反弹琵琶,独辟蹊径。
反弹琵琶法,即逆向思维法,就是为了实 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 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 程或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要突破思维定 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 规的反面入手,创出新境界,如此往往能收到 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芬芳我们能嗅到,也能用心感受到。请以“芬芳”为话题写一 篇作文。
立意指导:运用反义,从事物的对立面思考,探究立意。依据题 干中的“芬芳我们能嗅到,也能用心感受到”提示,可以写真实嗅 到的“芬芳”,如“雪的芬芳”“雨的芬芳”“花的芬芳”……当 然,更能提升文章高度的是写“用心感受到”的“芬芳”,如“爱 的芬芳”“盛开在幸福后的芬芳”“相约美丽,芬芳德培”……
原因
以果溯因立意,是行之有效
的方法。
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方法三:多角度分析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
材料的各个立意点,是蕴 含在材料所涉及的人和事 上的,因而我们可以从材
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 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 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 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请以“守望初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守望初心”中题目由两个关键词组成:“守望”与“初 心”。因而就要弄清楚题眼“守望”与“初心”的意思。“守 望”就是“不忘”“坚守”的意思,不因外在的因素而改变自 己;“初心”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仁心、爱心、孝心、 忠心”;二是指“信心、雄心、痴心”;三是指悲悯之心、感 恩之心;四是指信念、梦想、目标等。
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

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中考作文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内容切合题意。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会正确审题。
重点说说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三种题型的审题方法。
常规法独词式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在所有题型中的审题难度最小。
请看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题: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
请你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独词式话题作文,也是一道给材料话题作文。
首先要审材料。
这个材料是话题的提示语,是写作的由头、引子,提示学生“幸福”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体现。
命题者通过提示语,把幸福的内涵和写作范围确定在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法。
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作文样式。
作文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
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可有多个立意。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看见爷爷正站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只有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请确立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这类题目除了上面所说的审材料、审要求外,还要明确材料的主旨。
要注意材料后面的“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这个“许多启示”就是材料的主旨、写作的主旨,写作时只要抓住一个启示就行了。
中考作文审题如何抓住重点[合集五篇]
![中考作文审题如何抓住重点[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91e1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e.png)
中考作文审题如何抓住重点[合集五篇]第一篇:中考作文审题如何抓住重点中考作文审题如何抓住重点审题,是考生接触作文题后首先跨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审题正确,所写文章符合题旨,则高分有望;审题有误,下笔偏离题意,则全盘皆输,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并不夸张。
审题要做到“瞄准靶心,命中十环”,必须抓住下列四点。
审题的“准”与“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关键是要对题中信息的挖掘。
例如,广州市中考“倾听”话题,导语中说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净化心灵的艺术”,这就暗示了“倾听”的对象包括可听信息和不可听信息,文学作品、不发声的物也可作为倾听对象来写。
这是指对作文试题各部分的字句作仔细审读、揣摩,正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
扫描的重点有四个:人称、动词、特殊要求、标点。
南通市中考作文《合作》,有两篇作文令阅卷老师深感可惜。
一篇作文的大意是外星人来到地球,“我”和外星人“合作”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想象丰富,描写生动;另一篇是议论文,中心论点是“合作是成功的保证”,作者列举古今中外四个典型事例,论证有力,语言流畅。
但这两篇文章最后只能被评为三类卷,为什么?因为这两名考生没有仔细扫描提示语中的下列要求:“……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其中“你”、“选取”、“真切体验”这三处关键词语都被两名考生忽略了,按照评分细则,这样“走题”的文章一般不能进入二类卷。
如果第二篇作文的作者能扫描出上述要求,详写“我”合作成功的事例,将原文中古今中外的例子压缩为概述,那文章可能进入一类卷,这种因审题失之于粗而导致“千里之失”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特别是“似同实异”的概念,要通过比较把握各自的内涵,决定取舍。
例如某市中考要求以“特长”为话题写作,有名考生这样写:“我”原来对英语没兴趣,成绩自然不佳;后来因为经历了某一件事,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兴趣变浓了,考试也获得了班级第十名。
审题立意_综合审题_作文审题

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
在北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连拿8块金牌 的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赛后接受采访时 说:“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天才。我的人生信 条就是充满信心地过简单的生活。”他的全 部生活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游泳。他 的教练说:他的生活,就是从十二岁到现在, 每周训练七天,每天游十二公里,还要参加 各种陆上有氧训练。所以世界上比他生活丰 富的运动员不计其数,而在一届奥运会上连 拿8块金牌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他一人。
故事型
主人公—命运、行为结果—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立意:坚持就是胜利。
审题 1、故事型 主人公—命运、行为结果—原因 描述对象—特点 往往提供立意对象 2、现象、言论型 3、命题、话题型
立意: 即对审题中分析出的“原因”“特 点”“对象”进行肯定、否定、建议
等表明态度
材料作文的审题类型 1、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 2、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 3、短诗类材料作文 4、漫画、符号类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
在北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连拿8块金牌 的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赛后接受采访时 说:“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天才。我的人生信 条就是充满信心地过简单的生活。”他的全 部生活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游泳。他 的教练说:他的生活,就是从十二岁到现在, 每周训练七天,每天游十二公里,还要参加 各种陆上有氧训练。所以世界上比他生活丰 富的运动员不计其数,而在一届奥运会上连 拿8块金牌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他一人。
议论文并列式作文框架结构 1、开头:引材料、提观点。 (100字左右) 2、过渡段(排比句) 3、分论点一 4、分论点二
(1)类、因或果
600 字内
(2)名人+名事或 5、分论点三 名人+名言+名德 6、联系现实+回扣材料、分论点(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审题的八种方法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成败的关键,收集了作文审题的八种方法,欢迎阅读。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作文成败的关键,题目把握得准,就事半功倍,题目吃不透,就劳而无功,要想做到审题准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所谓审题,就是既要知道文章的类别、文体、范围、人称,更要知道文章的重点是什么。
审题要注意什么?
审类别
一、注意题目所揭示的中心词和时间范围。
如:《一件好事》、《初冬的早晨》两题,前者的中心词是“好”即要求写好事。
后者要求写出初冬早晨的一些自然景象,也可以写人们在这寒冷的时间里干些什么。
如顶风冒雪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等等。
二、注意题目暗示的体裁。
如:《记一件小事》《怎样刷牙》《读后感》等。
前者是记叙文,要求写出小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例二是说明文,要求写出感想和体会。
三、注意题目揭示的数目如:《我和我的伙伴们》一个“们”字暗示最少写三个人以上,如果写成二个人,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四.注意题目揭示的季节和时间。
如《春游》和《我的一天》前者限制在春光明媚的春天这个季节,后者限制在“一天”这个时间表里。
五.注意题目的象征意义。
如: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作文题目如《定心丸》、《春风送暖》就会让你写党政策会给人们的实惠和利益,富裕和幸福。
六.注意作文题目上的人称。
如《当我走进考场》和《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前者要用第一人称写,后者要用第三人称写。
另外,有的作文题目是半命题,有的是提供一段内容,让自己命题,续写。
这些都要认真分析,做到沉着应战,万无一失。
审范围:
审范围就是要认真想一想这个题目对文章内容都限制了哪些特定的范围。
这包括:
1.时间范围。
例如:《》是写已经发生的事而且必须是在童年发生的;《当我走进动物园的时候》是写正在发生的事;《》是写将要发生的事;《寒假里的一件事》是写寒假中发生的事等等。
2.地点范围。
根据题目的限制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例如《市场见闻》限定的地点是市场;《》限定的地点是校园。
《故乡的苹果》限定的地点是故乡等等。
3.内容范围。
根据题目的限制确定文章内容的范围,就要分析清楚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例如:《今天我当家》内容范围应该是从自己为什么当家,怎样当家,有什么收获等来选取生活气息浓和趣味性强的内容来写。
审题眼:
题眼就是题目中揭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情色彩的词,也就是关键性的词。
抓住了重点词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抓题眼要做到四抓。
一抓:谓语部分: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常在谓语部分。
例如:《家乡变了样》谓语部分“变了样”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作
文的重点在于写家乡的变化。
《雨露润心田》文题含蓄,看到题目应该想到“雨露”是比喻老师辛勤育苗的汗水,而“心田”则是比喻学生的思想品质,“润”就是题眼,文章重点应该是写老师是怎样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
二抓:修饰词:如果题目是个词组,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
例如:《童年趣事》的题眼是“趣”文章重点是写这件事如何有趣。
《一个勤劳的人》的题眼是“勤劳”文章重点是写那个人如何勤劳。
三抓:物体的象征。
如果题目只是有一个词如:《青松》、《荷花》、《红梅》等,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应该是描绘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的适当联想。
例如:青松不畏风雪严寒,不畏恶劣环境的崇高品格;荷花则有出自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等等。
作文时,可以由这些品格联想到革命者,歌颂革命者不畏强暴要、坚持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斗争的崇高品质,或歌颂某人廉洁奉公“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品质,以突出中心思想。
四抓:联系:如果文题是一个联合词组,审题时,就要抓住为个联合词组的两个词之间的联系。
例如:《我和同桌》审题时,要明确“我”和“同桌”是通过什么事情联系起来的。
这个联系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
审中心:
审中心就是要认真地想一想题目对文章中心有没有限制,有的题目对中心没有限定,作文时要仔细根据题目审定文章中心。
如果题目对文章有限定,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进行作文。
例如:《助人为乐的xxx》就限定了文章中心,就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达xxx助人为乐的精神。
如果审出题目对文章中心没有限制,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例如:《我的同学》如果对他的勤奋学习的事比较了解,文章中心就可以是表现他勤奋学习的精神;如果对他的助人为乐有事迹了解得多,文章的中心就可以是表现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对他热爱劳动的事迹掌握得多,文章的中心就可以表现他热爱劳动的精神。
审情味:
审情味就是根据文题品情味,确定文章的感情色彩。
例如:《一个勤劳的人》通过记叙那个人的勤劳事迹,字里行间应该抒发出佩服与赞美的感情;《我们的老师》“老师”的前边为什么加上“我们的”三个字?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文题?从而体会出暗含的敬爱与自豪的感情,作文时,应该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
审数量:
审数量就通过反复读文题弄清要写人物或事件的数量。
例如:《》是要写一件事;《xxx同学的二三事》是两三件事。
《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是要写一个人;《快乐的同学们》是要写一些人;《市场见闻》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还可以写一个人或几个人。
审人称:
审人称就是根据文题确定文章要使用的人称。
有的文题人称很清楚,例如:《这件事教育了我》、《雷锋精神鼓舞了我》要用第一人称写。
有的文题,人称不直接出现,例如:《学雷锋做好事》人称可以是“我”,“我们”也可以是“他”、“他们”。
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
无论用第几人称来写,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前后一致,不能一会用第一人称,一会用第三人称来写。
审条件:
审条件就是分析文题的附加条件,按照条件去写作文。
最近几年来,为了考察同学们的分析能力,题目中还常常有些附加条件。
例
如:《快乐的节日》附加条件是“小朋友,‘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你们自己的节日,你们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观看文艺演出,参加歌咏比赛或联欢会、游园活动……请以《快乐的节日》为题,写一篇300字的记叙文。
”如果不注意这些附加条件,只是写了春节或元旦的欢乐,那就不符合题意了。
只有写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才行;另外,如果字数不够300字也不行,必须在300字以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