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器材设施检查维护要求
消防器材的检查与维护

消防器材的检查与维护消防器材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火灾防控的效果。
为了确保消防器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本文将就消防器材的检查与维护进行详细论述,以提供相关保障措施。
一、灭火器的检查与维护灭火器是最常见的消防器材之一,其正确使用和维护对灭火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灭火器的检查与维护的要点:1.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外观:检查灭火器外壳是否完好无损,保险开关是否正常,压力表指针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等。
2.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通过检查压力表指针的位置,判断灭火器内压是否合适。
如果压力偏低,需要进行加压处理;如果压力过高,需要进行减压处理。
3.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灭火剂:灭火剂是灭火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其质量和数量正常。
检查灭火剂是否发生结块、凝固等异常情况,确保其能够正常喷洒。
4. 操作灭火器示范与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操作灭火器的示范与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能力,确保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
二、消防栓的检查与维护消防栓是建筑物内外消防用水的重要供水设备,其安全可靠性对火灾防控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消防栓的检查与维护的要点:1. 定期检查消防栓的外观:检查消防栓的保护栓(盖板)是否完好无损,消防栓箱是否密封,防尘罩是否正常等。
2. 定期检查消防栓水压:通过打开消防栓试水按钮,检测消防栓的实际出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如压力低于规定值,需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定期清洗消防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栓清洗,以清除管道内的杂质和沉淀物,确保消防栓畅通无阻。
4. 定期更换消防栓胶管:消防栓胶管易老化和损坏,每年需检查并更换消防栓胶管,以确保供水畅通。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固定式消防设备,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工厂等场所。
以下是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要点:1. 定期检查自动喷头:检查自动喷头是否受损、堵塞或变形,确保其正常喷洒水雾。
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检查维护2.1周检定期检查建筑物内外所有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喷淋系统、消防电源、灭火器、手推车等,确保完好。
2.2月检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消防水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等,确保其性能可靠。
2.3季检定期检查建筑物内外防火门和防火窗、独立式消防设施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4年检定期进行大规模复查,包括建筑物内外消防设施、消防器材、防火门、防火窗、电气火灾等,确保整个设施系统没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物资管理3.1灭火器管理定期检查并更换灭火器,确保其有效使用;同时标识出每个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保养情况。
对无法使用的灭火器,要在最短时间内更换。
3.2消防水带管理定期检查并更换消防水带,确保其完好无损。
每年对水带进行试验,测试水带承压能力。
3.3消防救生绳管理定期检查并更换消防救生绳,确保其强度合格。
同时,要定期保养消防救生绳,在使用前测试使用性能。
第四章安全培训4.1操纵教育为建筑物内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消防器材使用讲解。
通过演练,提高服务人员适应灾难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4.2培训计划每年定期安排消防安全培训,确保全体员工都具有应急处理知识,能够快速有效的应对消防安全事件。
4.3消防演练在员工有良好掌握消防知识后,要组织系统、全面的应急演练以应对各类突发消防事件。
第五章责任追究5.1责任追究对未能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检查、维护、管理、培训的责任人进行追究责任。
5.2违章处罚对违反本制度要求的现象,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根据情节轻重警告、罚款直至吊销相关资质。
第六章监督检查6.1领导检查领导视察时应检查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修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2监督检查技术部门应当对本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消防器材、防火设施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防火设施使用维护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在建筑物中,特别是公共场所,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消防安全,构建一个完善的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建立和实施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所需注意的要点,以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二、消防器材的使用为了保证消防安全,消防器材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安排布局: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消防安全需求和工艺流程合理安排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
消防器材应分布均匀,便于使用。
2.定期巡查检测:对于所有消防器材,应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确保其完好可用。
在巡查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3.培训使用人员:消防器材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确保使用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4.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
三、防火设施的使用除了消防器材,防火设施的使用也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防火设施使用的要点:1.合理设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消防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逃生通道、防火门、防排烟系统等防火设施。
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
2.定期检查维护:防火设施的定期检查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对防火门、标志、逃生通道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3.配备防火设备:在建筑物中配备灭火器、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自动报警系统等防火设备,确保在初期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
四、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了保证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的有效使用和维护,必须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建立和实施管理制度的要点:1.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消防安全中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2.制定操作规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的使用操作规程,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消防器材检查维护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检查维护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消防器材检查维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场所等所有使用消防器材的场所。
三、责任主体1. 使用消防器材的单位应当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管理。
2.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管理工作。
3. 消防器材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应当对所生产、销售的消防器材质量负责,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四、检查内容1. 消防器材的配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2. 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是否合理,是否便于使用。
3. 消防器材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变形、锈蚀等现象。
4. 消防器材的性能是否正常,有无过期、失效等问题。
5. 消防器材的使用说明、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6. 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记录是否齐全。
五、检查频率1. 消防器材应当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 对易损、易耗的消防器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频率。
3. 消防器材的检查应当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指定的专人负责。
六、维护保养1. 消防器材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正常。
2. 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或者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指定的专人进行。
3. 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应当包括清洁、润滑、调整、更换部件等。
4. 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记录应当齐全,包括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人员等。
七、更换报废1. 消防器材的更换应当根据其使用寿命和实际情况进行。
2. 消防器材的报废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
3. 消防器材的更换和报废应当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指定的专人负责。
八、培训教育1. 使用消防器材的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和教育。
2. 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和教育应当包括消防器材的认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内容。
3. 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和教育应当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指定的专人负责。
消防器材检查维护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检查维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单位及其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单位及其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工厂、学校、商场等各类场所。
二、消防器材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常用消防器材、应急消防器材。
2、按种类分类: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3、按材质分类:金属器材、塑料器材、橡胶器材等。
三、消防器材的管理1、购置:应购买国家认可的消防器材,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消防器材维护公司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测和维护。
2、存放:消防器材应存放在指定的消防器材存放处,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3、维护: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4、更新:消防器材过期或性能不佳时,应及时更换新的器材。
四、消防器材的检查1、每月检查:每月对消防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水系统等。
2、每季度检查:每季度对消防器材进行一次大规模检查,彻底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
3、每年检查:每年对消防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保,确保器材性能完好。
五、消防器材的维护1、灭火器维护: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灭火剂是否充足,并定期更换新的灭火器。
2、消防栓维护:定期检查消防栓的水压是否正常,阀门是否密封,及时清理消防栓周围的杂物。
3、喷水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喷头是否正常,水管是否堵塞,水泵是否运转正常。
六、消防器材的管理1、建立消防器材台账:对消防器材进行编码管理,建立完善的器材台账,记录器材的购置、维护、更换等情况。
2、设立专人负责:每个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消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
3、定期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消防器材。
七、消防器材的应急处置1、发生火灾时,员工应立即使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在扑救火灾不力时,应立即报警,请专业的消防人员前来扑救。
消防器材日常检查维护要求

消防器材日常检查维护要求一、自动消防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一)检查周期当班期间每班至少检查1次。
(二)检查项目及标准1.对灭火器容器及其它装置组件进行外观检查:灭火设备和报警控制设备应保持表面清洁无尘;装置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它机械损伤、锈蚀。
2.检查手动部件无损、位置正确、无松动,保险销,及铅封应完整无损。
3.检查系统牌、警示牌,标牌应无损、清洁可视。
4.检查灭火器容器压力,压力表示值应在绿区内。
5.检查控制器外观,控制器外部应保持清洁、无破损,各指示灯显示应正常。
6.检查防毒面具,防毒面具表面应无老化、破损等现象。
(三)检查记录检查完后要填写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在班组的“工作日记”或“交接班检查记录本”上反映。
(四)信息反馈当检查发现问题时,要立即向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人报告,再由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人向段办(保卫)报告。
二、二氧化碳灭火器(一)使用范围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V以下电气及油脂等的火灾,超过600V时,必须先停电后再灭火。
不适用于扑救某些化工产品(如金属钾、钠、铝等)的火灾。
(二)存放要求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放在高温和太阳照射的地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得接近火源。
灭火器附近不准堆放阻碍物,保持通道畅通。
(三)检查周期1.称重检查:每半年称重1次。
2.外观检查:每月检查1次。
(四)检查项目及标准1.称重检查:称出的实际重量与灭火器钢瓶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不低于50g。
2.外观检查:(1)检查封铅,应没有破封、无封现象;(2)检查喷管,喷管应无裂、断现象,喷管内应无泡沫;(3)检查筒体,筒体外观漆皮脱落面积不能大于五分之一。
(五)检查记录每次检查均要填写“柳州供电段消防器材管理卡”。
(六)信息反馈1.当检查发现问题时,要立即向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人报告,再由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人向段办(保卫)报告。
2.二氧化碳灭火器每次使用后或距出产年月满5周年,要立即向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人报告,再由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人向段办(保卫)报告。
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保障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正常运行,提高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本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
二、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分类1.消防设施和器材主要分为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两大类。
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电机泵等。
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喷淋系统、烟感报警器等。
2.不同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检查和维修工作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由相关责任人编制并妥善保管。
三、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检查1.每个月1日,由专人对本单位内所有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例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损坏等。
2.对于消防器材,检查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演示操作,保证其工作状态正常。
对于消防设施,检查人员应当检查其接口是否畅通、灯光是否正常以及控制器是否能正常运行等。
3.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应当及时记录,并上报消防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四、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修1.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消防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并编制维修报告,记录下维修的时间、内容和结果等。
2.维修后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应当进行再次检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恢复正常。
3.经过维修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应当进行相应的标识,以便于员工和其他人员使用时能够清楚其维修情况。
五、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1.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2.相关责任人应当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正常使用和保养,并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使用培训。
3.在每月例行检查和维修时,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记录应当被保存并备案,以备后续审核。
六、责任追究1.对于未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消防设施和器材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将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包括警告、记过或者辞退等。
2.对于故意损坏或者不当管理消防设施和器材导致的事故,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对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发挥防火灭火效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是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的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登记、检查,并拟定维护保养计划提交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第三条单位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均应单项登记造册,建立设施器材台帐。
台帐内容应包括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购进日期、安装配置部位、维修保养时间等内容。
新采购或更换的设施器材,应于五日内更新台帐。
第四条消防设施器材和维护管理要求:(一)每日检查1.值班人员每日应当检查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如报警功能、自检、复位、消音等)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关指示灯有否损坏,主、备电源自动转换是否正常。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日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在《系统运行日登记表》中详细记录;2.每日对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功能测试;3.每日检查灭火器的外观、压力、有效期、配置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二)月(季)试验和检查1.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的以前要求,分期分批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动作是否正常,确认灯显示是否清晰,发现有故障或失效的探测器及时维修;2.试验火灾警报系统的声、光显示是否正常,试验前应做好妥善安排,防止造成恐慌和混乱;3.试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上的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电动报警装置的报警功能、信号显示是否正常;4.备用电源每月或每季度进行1~2次充放电试验和主、备电源自动转换试验,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试验方法:切断主电源,看主电源是否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备用电源指示灯是否亮灯;4小时后恢复主电源供电,看是否能够自动转换,再检查备用电源是否能够自动充电)5.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系统,每月或季度应用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是否正常:(1)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实施的控制设备;(2)室内消防栓、自动喷灭火系统等设施的控制设备;(3)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4)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器材设施检查维护要求
一、工作要求
熟悉各类消防器材设施的位置,检查时对照检查登记表,做到无漏检,检查标签上清楚地签上检查日期和检查人的全名,缺陷及处理情况在检查登记表上清楚、如实填写。
保证全厂消防器材设施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发现的缺陷要当天处理,不能当天处理的缺陷要报告给安健环分部。
安健环分部对现场消防器材设施检查维护情况进行监督,若发现维护不合格项属于人为漏检、提前签卡等行为对责任人进行考核。
二、灭火器检查要求
1、灭火器箱检查要求
(1)配置灭火器箱的地方要在明显处张贴灭火器指示牌(高1.7m左右),灭火器指示牌应正确指示灭火器存放位置,并且保持清晰、整洁;
(2)灭火器箱应完好的摆放在阻塞线内,箱体保持颜色鲜艳无严重褪色、损坏等问题;
(3)灭火器箱阻塞线应保持清晰,阻塞线内禁止摆放任何其他无关物品;
(4)灭火器箱及箱内瓶体都应有清晰的编号,灭火器瓶身上应写上出厂日期。
2、CO2灭火器检查要求
(1)钢瓶身油漆保持完好,钢瓶身无锈迹,瓶身生产商标及使用说明图案文字清晰;
(2)钢瓶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不变形,钢瓶底座无严重锈蚀;
(3)压把保险销、保险线及铅封完好,瓶身重量无明显减轻;
(4)喷筒、金属导管护套无破损,喷射导管无裂纹、老化,金属导管能转动自
如;
(5)推车式CO2车轮能灵活转动;
(6)首次出厂使用年限不得超过使用生产出厂日期的五年;再充装后使用年限不得超过充装日期的两年。
3、水基型灭火器检查要求
(1)钢瓶身油漆完好,钢瓶身无锈迹,瓶身生产商标及使用说明图案文字清晰;
(2)瓶身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不变形,钢瓶底座无严重锈蚀;
(3)压把保险销、保险线及铅封完好;
(4)压力表指针指示压力应在正常工作压力区域(绿色区域),压力指示不能过高或过低(黄色区域为压力过高、红色区域为压力过低);
(5)喷射导管无裂纹、老化,喷嘴或喷枪无破损;
(6)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车轮能灵活转动,喷枪端阀门在常开位置;
(7)使用年限不得超过使用生产出厂日期的两年。
4、干粉灭火器检查要求
(1)钢瓶身油漆完好,钢瓶身无锈迹、瓶身生产商标及使用说明图案文字清晰;
(2)瓶身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不变形,钢瓶底座无严重锈蚀;
(3)压把保险销、保险线及铅封完好;
(4)压力表指针指示压力在正常工作压力区域(绿色区域),压力指示不能过高或过低(黄色区域为压力过高、红色区域为压力过低);
(5)喷射导管无裂纹、老化,喷嘴无破损;
(6)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车轮能灵活转动,喷嘴端阀门应在常开位置;
(7)首次出厂使用年限不得超过使用生产出厂日期的五年;再充装后使用年限不得超过充装日期的两年。
三、消防应急照明灯检查要求
1、消防应急照明灯应保持清洁干净,生产商标及操作指示说明等文字应清晰;
2、消防应急照明灯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灯罩完好,无破裂;
3、消防应急照明灯“充电”“故障”“主电”指示灯能按各种工作状态正常显示,“试验”“开”“关”按键能正常动作;
4、消防应急照明灯光指示方位应指向疏散通道地面或疏散通道口;
5、切断主供电电源或按下“试验”按键时消防应急照明灯紧急备用电源能供电并切换到照明状态。
四、疏散指示标志(灯)检查要求
1、疏散指示标志(灯)应保持清洁干净,指示说明等文字应清晰;
2、疏散指示标志(灯)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不变形,玻璃板无破损。
3、疏散指示灯“充电”“故障”“主电”指示灯能按各种工作状态正常显示,当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应能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照明电源,且标志表面的亮度仍应符合日常情况下的要求。
五、防火门检查要求
1、防火门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不变形;
2、防火门门锁、开关把手、门销完好,能正常使用,防火门能开启顺利;
3、闭门器能自动关闭防火门,并使防火门关闭严密。
4、常闭式防火门不得人为长时间撑开,疏散通道上禁止堆放物品。
六、消火栓箱检查要求
1、消火栓箱外观无撞击、刮损痕迹,不变形;使用说明书文字清晰,张贴紧密;
2、箱门能正常开、关;关闭时严密;
3、箱门拉把不缺损;
4、消火栓箱内清洁干净,箱内器材(消防水带、消防扳手、消防枪头)齐全;
5、水带接扣外观无裂纹,接扣卡口无缺损,接扣胶圈完好无老化,水带扎箍牢
固;
6、消防水带外表干燥,水带帆布无破损,水带帆布及内胶衬无老化;
7、水枪外观无残缺,卡口无缺损,胶圈完好无老化,水枪及接扣铝合金无严重氧化现象;
8、阻塞线应保持清晰,阻塞线内禁止摆放任何其他无关物品。
七、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检查要求
1 、包装盒保持清洁干净,密封口完好,密封袋一经开启视为作废;
2、使用年限不得超过生产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
3、阻塞线应保持清晰,阻塞线内禁止摆放任何其他无关物品。
八、正压式呼吸器检查要求
1、外观检查:检查呼吸器箱是否完好,箱内保持清洁卫生无杂物,清理呼吸器卫生,确定面罩、阀门、保险、扣带、气管完好;
2、压力检查:打开气瓶阀开关,压力表的压力应为25-30MP,低于25MP的应该改换气瓶;
3、气密性检查:打开气瓶阀开关,气体充满管路后关闭瓶阀,观察压力表读数,在一分钟内压力的下降不得大于2MPa;
4、报警哨检查:气体充满管路后关闭瓶阀,打开强制供气按钮,缓慢释放气体,当压力表显示到(5.5±0.5)MPa时,报警哨必须开始报警;
5、全面罩严密性:带好面罩,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处,或在不打开瓶头阀的情况下深呼吸,感到呼吸困难,面罩密封性良好;
6、供气检查:打开气瓶阀开关,带好面罩,将供气阀插入面罩。
深吸一口气,听到“咔嗒”的声音,供气阀气门打开供气,深呼吸几次,呼气和吸气应畅通无不适感觉;
7、放置:背带和面罩头带完全放松,气瓶正确定位并牢靠固定在背托上,高压
和中压管路无损坏,面罩面窗应清洁明亮;
8、阻塞线应保持清晰,阻塞线内禁止摆放任何其他无关物品。
九、消防沙池检查要求
1、消防沙池工具箱箱内物品(沙桶、铁锹)齐全;
2、箱门能正常开、关,关闭时严密,箱门拉把不缺损;
3、池内黄沙应该充足,黄沙不可受潮结块,结块应捣碎或更换,若长杂草需要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