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编制说明

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编制说明

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编制说明1. 前言
1.1 背景
1.2 目的
1.3 适用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氨源排放
2.2 排放清单
2.3 活动数据
2.4 排放因子
3. 编制原则
3.1 完整性
3.2 一致性
3.3 透明度
3.4 准确性
4. 编制步骤
4.1 确定清单边界
4.2 识别排放源
4.3 收集活动数据
4.4 选择排放因子
4.5 计算排放量
4.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 数据收集和管理
5.1 活动数据来源
5.2 排放因子来源
5.3 数据管理系统
6. 不确定性评估
6.1 不确定性来源
6.2 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7. 报告和文件管理
7.1 报告内容
7.2 文件存档
8. 持续改进
8.1 定期更新
8.2 方法学改进
8.3 能力建设
9. 参考文献
附录
. 主要排放源类型
. 活动数据收集表格示例
. 常用排放因子参考值。

关于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的说明

关于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的说明
附件 1
关于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的说明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指各种排放源在一定时间跨度和空间区域 内向大气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量的集合。一套完整的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应当覆盖化石燃料固定燃烧、工艺过程、移动源、溶剂使 用、扬尘、生物质燃烧和农业等排放源,包含二氧化硫(SO2)、氮氧 化物(NOx)、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3)、一 次颗粒物(PM2.5 和 PM10)和臭氧(O3)等大气污染物,并具备动态更 新机制。
随着清单编制工作的逐步深入,清单编制中活动水平与排放系 数将不断更新和完善,环境保护部将适时修订技术指南。目前,已 发布的《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和《大 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关于道路机动 车、非道路移动源以及生物质燃烧源排放清单编制请参照新发布的 《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非道路 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和《生物质燃烧 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执行。
—4—
目前,我国尚未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完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也缺乏一套建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方法工具,相应的能力建设 较为滞后。考虑到各地清单编制工作的技术基础与实际管理需求的 差异性,环境保护部按照“规范统一、科学实用、轻重缓急、循序,即先按照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源源类两个方向分 别出发,编制单项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待各 方面对清单编制工作有一定认识和基础后,再将城市和区域网格化, 编制涵盖全行业、多污染物以及包含污染源时空变化信息的源排放 清单技术指南。
根据上述思路,环境保护部已于 2014 年 8 月发布了《大气细颗 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0.51 2.51 4.50 5.50 12.66 14.66 16.66 17.66
碳铵
1.71 2.61 3.52 3.98 6.02 6.93 7.84 8.29
硝铵 硫胺 其它
0.36 0.66 0.21 0.40 0.82 0.23 0.45 0.97 0.26 0.47 1.05 0.27
E =A 圈舍-液态 圈舍-液态×EF 圈舍-液态×1.214, E =A 圈舍-固态 圈舍-固态×EF 圈舍-固态×1.214, E =A 存储-液态 存储-液态×EF 存储-液态×1.214, E =A 存储-固态 存储-固态×EF 存储-固态×1.214, E =A 施肥-液态 施肥-液态×EF 施肥-液态×1.214, E =A 施肥-固态 施肥-固态×EF 施肥-固态×1.214。
附件 3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 增强大气氨控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编制《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市(县)、区域开展大气氨源排放 清单编制工作,氨排放源包括农田化肥、畜禽养殖业以及生物质 燃烧、人体排放、化工行业、废物处理和机动车尾气等行业。本 指南重点描述主要排放源农田、畜禽养殖业的氨排放估算流程。 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大气氨源排放清单工作的主要技术方 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方面。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附件5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 行)第一章 总 则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生物质燃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明确了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生物质锅炉、户用生物质炉具、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生物质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1.2.3 本指南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NO x )、氨气(NH 3)、一氧化碳(CO )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生物质燃烧:包括锅炉、炉具等使用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

生物质锅炉: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

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5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生物质燃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1.2.1本指南明确了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本指南适用于指导生物质锅炉、户用生物质炉具、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生物质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1.2.3本指南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氨气(NH3)、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生物质燃烧:包括锅炉、炉具等使用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

生物质锅炉: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

户用生物质炉具: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具有炊事或采暖功能的户用炉具。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标准状态下大于13.33Pa)、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除外)。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1.19
•【文号】环办大气函〔2024〕28号
•【施行日期】2024.01.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
正文
关于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
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大气函〔2024〕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完善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核算体系,我部研究制定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现予印发。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4年1月19日。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I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关于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 通知>》(国标委联<2019>1 号)文件精神,根据《中环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中环联 字<2018>79 号)的相关规定,中华环保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技术指南》团体标准 立项报告进行了评审立项。由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土 壤研究所等单位组建专家组共同编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经费来源于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源氨排放控制技术及标准研究(2016YFC0207906)》资助。
4.1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 8 4.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 9 5、指南主要条文说明 ....................................................................... 9 5.1 适用范围 ......................................................................... 9 5.2 要求性引用文件 .................................................................. 10 5.3 术语和定义 ...................................................................... 10 6 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特性 ................................................................. 13 7 规模化养殖场不同管理环节氨排放控制技术.................................................. 13 7.1 饲料标准 ........................................................................ 13 7.2 饲舍设计 ........................................................................ 14 7.3 储存管理环节 .................................................................... 15 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技术 ............................................................. 16 8.1 可行技术工艺流程 ................................................................ 16 8.2 可行技术工艺参数 ................................................................ 17 8.3 氨减排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 18 8.4 技术经济适用性 .................................................................. 18 8.5 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 19 附录 A 养殖场尺度氨排放估算模型 ........................................................... 20 附录 B 减排情景效果估算与成本分析 ......................................................... 21 附录 C 氨减排技术成本核算 ................................................................. 22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第1部分:集装箱码头》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第1部分:集装箱码头》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第1部分:集装箱码头》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1.07.12
•【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21年第42号
•【施行日期】2021.09.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港口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1年第42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第1部分:集装箱码头》的公告
现发布《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第1部分: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JTS/T 163-1—2021,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指南》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实施过程中具体使用问题的咨询,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答复。

《指南》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水运工程行业标准”专栏
(/syportal/sybz)查询和下载。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
2021年7月1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6.50
15.0
含氮量(%)
尿液
粪便
0.90
0.38
0.90
0.38
0.90
0.38
0.90
0.38
1.35
0.75
1.35
0.75
1.35
0.75
1.35
0.75
0.40
0.34
0.40
0.34
0.40
0.34
1.40
0.20
1.40
0.20
铵态氮比例 (%)
60 60 60 60 60 50 60 50 70 70 70 60 60
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氨排放清单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 质量管理等方面。 1.2 术语与定义
1.2.1 施肥率
是指单位面积农田中施加肥料的质量。 1.2.2 总铵态氮
是指以铵离子形态存在于土壤、植物和肥料中的氮素(TAN),能够直接分解产生氨气。 1.2.3 年内饲养量
是指目标年内存活并产生有效排放量的动物数量。 1.3 指导原则
废弃物处理
污水,垃圾处理量,煤燃烧量
交通源
各类机动车数量
2.2 气态氨排放因子的数据库建立及估算流程
目前氨排放因子主要是依赖于国外测量结果,符合我国实际生产生活条件的氨排放因子 非常欠缺。本文综合了在华北典型农业产区的观测和已有的氨排放因子的测定结果,汇编了 一套完整的氨排放因子数据库。以我国本地测量数据为优先,其次考虑国外测量的排放因子。
本指南可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参考技术资料。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并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大 学。 本指南 2013 年 月 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市(县)、区域开展氨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氨排放主要包含农 田、畜牧业排放。其它行业排放(含生物质燃烧、化工行业、人体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参 考相关资料。
施肥 方式
1.18
0.32
1.18
0.32
1.18
0.32
1.18
0.32
1.18
0.32
2.2.2 畜牧业排放
畜禽种群包含奶牛、菜牛、猪、羊、鸡、鸭、鹅等 21 种。畜牧业养殖方式主要分为散 养、集约化养殖以及放牧养殖等 3 类。各种养殖方式氨排放主要集中在四个粪便管理阶段阶 段,包括圈舍内、户外、粪便存储处理和后续施肥(图 3)。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氨控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氨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
化肥 种类
尿素 碳铵 硝铵 硫胺 其他
<10℃ 0.89 8.26 0.85 2.60 0.85
图 2 化肥氨排放估算模式
表 2 氮肥基准排放因子(单位为%)及校正系数
基准排放因子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10-20℃ 20-30℃ >30℃ <10℃ 10-20℃ 20-30℃
4.39
7.89
9.64 22.19
4
骡 骆驼 蛋鸡 蛋鸭 蛋鹅 肉鸡 肉鸭 肉鹅
365
6.50
15.0
1.40
0.20
60
365
6.50
15.0
1.40
0.20
60
365
-
0.12
-
1.63
70
365
-
0.13
25.69
29.19
12.66
17.06 19.26 29.16
33.56
37.96
0.95
1.05
1.10
0.85
0.95
1.05
3.20
3.80
4.10
4.90
5.50
6.10
0.95
1.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0
0.85
0.95
1.05
>30℃ 30.94 40.16 1.10 6.40 1.10
校正系数
施肥率
2
由于氨排放因子测量的专业性和困难性,不推荐另行测定排放因子,建议直接采用本指南推 荐的排放因子数据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2.2.1 农田化肥排放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肥种类包括尿素、碳铵、硝铵、硫胺、其他氮肥 5 类。活动水平为各 种氮肥的施用量。通过各省市县农村统计年鉴与种植农时数据和农田类型,将 16 种主要农 作物(包含早稻、中稻、晚稻 、粳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花生、油菜、棉花、 甘蔗、甜菜、烤烟、蔬菜、瓜果)对应的施肥量以及施肥时段划分。影响氮肥施用氨排放因 子的因子包括是施肥条件,气象要素和土壤性质。其中施肥率和施肥方法依各地农耕习惯为 准,气象要素即月均温度,土壤酸碱度性质可参见中国土壤数据集。含氮化肥施用氨排放的 技术路线图如图 2 所示。最终排放因子(条件排放因子)为不同酸碱不同温度下的基准排放 因子和修正因子的乘积,包括施肥率修正(若施肥率高于 200kg N/ha,则乘以校正系数), 施肥方法修正(若为覆土深施,则乘以校正系数),排放因子及修正系数参考表 2。
3
2.2.2.1 活动水平的获取
图 3 畜牧业氨排放估算模式
畜禽的分类可按照动物大类进一步划分,推荐根据性别、年龄、体重、饲育用途等进行 细化。划分后的各个活动水平必须与统计数据一致,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于饲养周期大 于 1 年(365 天)的畜禽,年内饲养量可视为畜牧业统计资料中的动物“年底存栏数”,如 黄牛、母猪、蛋鸡等。对于肉用畜禽来说,除牛、羊外,饲养期都小于 1 年,用统计数据 中的“出栏数”表示。
表 1 重点氨排放行业及其活动水平数据标准
污染源
活动水平数据标准
含氮化肥施用
化肥用量(尿素,碳铵,硝铵等)
农业土壤
耕地面积
固氮植物 秸秆堆肥
种植面积(豆类、花生等) 秸秆堆肥量
畜禽养殖
各类畜禽饲养量
生物质燃烧
秸秆焚烧量,森林野火过火面积
农村人口排泄物
未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村人口
化工生产
合成氨和含氮化肥产量
附件 10
环境保护技术文件 氨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 I 1 总则......................................................................................................................................................1 1.1 适用范围 ...........................................................................................................................................1 1.2 术语与定义 .......................................................................................................................................1 1.3 指导原则 ...........................................................................................................................................1 2 氨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方法 ..............................................................................................................1 2.1 气态氨排放源分类 ...........................................................................................................................1 2.2 气态氨排放因子的数据库建立及估算流程 ...................................................................................2 3 氨排放清单结果评估与应用 ............................................................................................................10 3.1 氨清单的评估和验证 .....................................................................................................................10 3.2 氨清单的应用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