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8《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六月—160——161—项目名称: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项目统一编号: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鲍晓峰、丁焰、尹航、黄志辉、王军方、马冬等环保部科技标准司项目管理人:师华定陈胜— 162 —目 录1 任务来源...................................................................................................................................163 2 指南制定的意义.......................................................................................................................163 3 编制原则与技术依据 (164)3.1 编制原则 (164)3.2 技术依据................................................................................................................................164 4 主要编制工作过程...................................................................................................................165 5 国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发展现状.. (165)5.1 NONROAD 模型简介 (166)5.2 EMEP/CORINAIR 方法简介.................................................................................................167 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169)6.1 排放源分类分级方法 (169)6.2 排放量计算方法 (171)6.3 源排放清单的应用与评估....................................................................................................185 7 指南实施建议 (185)—163—《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是我国氮氧化物(NOx)、细颗粒物(PM2.5)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造成大气区域灰霾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上海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长三角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协调机制探索

上海“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长三角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协调机制探索一“三线一单”的背景和意义(一)“三线一单”的背景“三线一单”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自2015年以来发布了17份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设定并严守三大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调整”。
2017年,在省域和地市“三线一单”编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先行启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青海省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2019年,全国其他省(区、市)全面启动编制工作,逐步构建全地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二)“三线一单”的含义“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识别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环境质量底线是确定区域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测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划分大气、水、土壤环境管控分区;划定资源利用上线是确定能源、水、土地、岸线等资源开发和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划分资源利用管控分区;集成各要素管控分区、衔接行政边界,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并针对环境管控单元以清单方式列出差别化环境准入要求,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落实“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就是将原先分散于各类资源、环境要素的管控要求集成到具体空间单元上,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的集成化、空间化和信息化,是推动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落地实施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机制的探索

“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三线一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工作要求。
2018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已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中,编制“三线一单”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机制的探索Explor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 Eco-environmental Zoning Control System■文/杨俊杰 方皓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发展,传统“一刀切”式的环境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需求,实施差别化分区管理势在必行。
“三线一单”确定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就是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基础上,确定环境管控单元,并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目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还存在落地应用路径不明晰,应用领域较为狭窄,动态调整与细化机制不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衔接尚不够紧密等问题。
应在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上分类施策,发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快“三线一单”数据系统建设,发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将“三线一单”成果广泛应用于相关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各类开发建设的决策实施以及规划环评的审查和项目环评的准入中;另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可以与优化营商环境整合起来,成为“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
“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

应 用·APPLICATION96“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文_赖运东 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在阐述“三线一单”内涵作用的基础上,就其编制要点展开分析,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旨在通过进一步提升“三线一单”的编制和应用质量,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管理;环境保护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Lai Yun-dong[ Abstract ]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its compi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precautions in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quality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Key words ]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 “三线一单”的内涵作用1.1 “三线一单”的基本内涵“三线一单”中的“三线”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
苏州市“三线一单”工作编制过程概述

苏州市“三线一单”工作编制过程概述作者:嵇艳张金萍李勤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2期摘要:苏州市从2018年5月开启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称“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工作,苏州市严格按照国家及省里的各项技术要求,科学认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文从“三线一单”的编制背景、编制技术路线及编制过程来介绍苏州市“三线一单”的编制情况。
关键词:“三线一单”、技术路线、分区管控、准入清单1.“三线一单”的定义及编制背景2015 年 7 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提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017 年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目标要求。
2017 年 9 月,生态环境部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工作。
2018 年 1 月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将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确定为生态环境部重点工作。
2018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及青海省于 2019 年底前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審核和上报工作。
2019年,其他19个省份也陆续开展了“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
江苏省在首批省市中, 2018年5月苏州市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18]169号)文件要求正式开展了“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
“三线一单”中三线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编制苏州市三线一单报告,建立符合苏州市实际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旨在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按全省统一规范落实在一张图上,并根据环境管控单元的特征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可应用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实施统一编码,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精细化、清单化管理[1]。
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

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11.19•【文号】环环评〔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环环评〔2021〕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和落地应用的指导,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地方实践,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到2023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完善,更新调整、跟踪评估、成果数据共享服务等机制基本确立,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环境准入等领域的实施应用机制基本建立,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5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体系、政策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机制更加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基本原则系统管控,分类指导。
以环境管控单元为载体,系统集成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各项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对优先、重点、一般三类管控单元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水平。
坚守底线,严格管理。
以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为底线,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制止违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行为,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讲解

973计划课题:我国酸沉降相关物质的排放特征及强度研究
863重大项目课题:区域大气污染源识别与动态源清单技术及应用 十多项环保公益项目及几十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构建了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共性技术体系 • 发展了多层嵌套高分辨率的区域排放清单编制技术和方法学 • 开展了排放系数测试研究,将排放系数的本土化率由20%提高到70% • 编制了覆盖全国和重点区域的多层嵌套网格化排放清单 • 部分城市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编制了多污染物综合排放清单
[95% 置信区间]
NOx CO2 CO CH4 VOC BC OC NH3
Other East Southeast Source: Streets et al., 2003 Asia Asia
China
Japan
India
Other South Asia
Ships
All Asia
第三阶段:基于技术和设备信息的排放清单
第二阶段:基于部门活动水平的排放清单
代表:TRACE-P排放清单
基准年:2000年 涉及的污染物:SO2, NOx, CO2, CO, CH4, NMVOC, BC, OC
基本方法
排放系数法 源分类:3级 活动水平:
• 分省、分部门的不同燃料消费量 • 主要的相关工、农业原料消费量和产量
100
除尘器所占比例/%
水泥厂污染控制技术演变函数
旋风 湿式 静电 布袋
80 60 40 20 0 1990 1993 1996 年份 1999 2002 2005
③ 中国是全球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珠三角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
④ 排放清单编制与环境数据统计体系存在脱节
环境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由环境统计、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发布时间:2023-04-27T08:12:02.96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7期作者:陆磊沈曙刚[导读] 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浙江绿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笔者梳理了全国各省(区、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及其主要情形,对不同划定方法及适用性进行探析,分析了不同划定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划定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实施建议,以期为优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提供借鉴。
1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1.1 划定方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从根本上来自空间管控,上位遵从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与主体功能区开发与保护格局相匹配。
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对应主体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对应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中环境质量不达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污染物排放较为集中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主要对应限制开发区内的农产品主产区等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 孙世军 2018.1.31Fra bibliotek0011
“三线一单”背景介绍
目录
0022
“三线一单”编制主要依据
0033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解读
04 04 其他相关要求
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2016 年 7 月 15 日 《“ 十 三 五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改 革 实 施 方 案 》 环 环 评 [2016]95号
5 2018-2-1
2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4]第9号);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5]第31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7]第70号);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16]第48号); 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59号); 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7]第682号); (2)技术导则 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4); ②《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③《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 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 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
落实“三线一单”根本目的:协调好发展与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 底线不突破。
4 2018-2-1
背景介绍
2018年1月5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 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环评[2017]99号)。
8 2018-2-1
主要依据
(3)相关文件
⑬《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号) ; ⑭《环境保护部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 行)》(环办环评[2016]14号) ; ⑮《环境保护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 号) ; ⑯《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水利部关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 (环环评[2016]190号); ⑰《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 [2015]78号) ; ⑱《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13]92号) ; ⑲《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生态[2017]48 号) ; ⑳《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水体[2016]186号) ; (21)《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4 年第55号)。
7 2018-2-1
主要依据
(3)相关文件
①《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②《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 25号) ; ③《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 ④《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 ⑤《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 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 ; 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 ; 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5号); 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的通知》(厅字[2016]51号) ; 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82号) ; 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号) ; 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改规划[2016]2205号) ;
该指南适用于地市级行政区“三线一单”编制。其他地区参照执行。 ①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重要 抓手; ②是推进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环境保护参与空间规划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 基础支撑; ③是实施环境空间管控、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的重要手段。
11 2018-2-1
9 2018-2-1
3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
解读
1、定位与作用
“三线一单”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为基础,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 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按照环境管控单元编制环境准入负 面清单,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定义
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 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区域),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完整性,提 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区域。(属限制开发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 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 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基本要求,实施严格管控。 (属禁止开发区域)
编制“三线一单”重要性: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的重要举措; • 是推进区域和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 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 可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中从属、被动局面,改变环 保部门在自然生态管理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