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目标市场分析共19页文档
海尔企业营销报告分析论文

海尔企业营销报告分析论文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一直以来以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战略而闻名。
本报告旨在分析海尔企业的营销策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海尔企业市场定位及目标海尔企业在家电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地位,其成功的一大原因是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目标。
海尔将自己定位为创新的家电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功能先进的产品。
同时,海尔还注重与不同的市场细分群体建立联系,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开发定制化产品。
其市场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三是通过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建立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二、海尔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海尔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而著名。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海尔不断推出各种具有创新设计和功能的产品。
通过不断研发和改进,海尔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包括家电、智能家居、绿色科技等。
一方面,海尔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注重用户体验,追求更加智能化、方便化的产品。
例如,海尔推出了可追踪食物新鲜度的智能冰箱、可以自动调节洗衣机水位的智能洗衣机等。
另一方面,海尔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科技的应用。
海尔自主研发了多项环保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产品中,如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也符合当今社会对环保的追求。
三、海尔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海尔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渠道推广海尔企业在市场推广上采用多渠道的方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以及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营销手段,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此外,海尔还积极参与各类展览会和推广活动,加强品牌的曝光度。
2. 建立用户生态系统海尔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用户生态系统。
通过在线社区、客户服务中心等渠道,海尔与消费者保持频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这不仅有助于产品的优化改进,也提升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海尔市场营销分析报告

海尔市场营销分析报告海尔的产品及品牌策略一、产品分类海尔现有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电家居、家居集成、智能家居、软件、、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数字家庭、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的产品类别。
2、产品生命周期近年来全球家电节能、环保、智能、健康化趋势益加明显,节能、环保、智能、健康的家电成为了家电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逐渐担当中高端市场主角。
在我国白色家电的市场保有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更新换代需求也将进入高峰期。
由此不难看出,家电行业发展处于成熟阶段。
三、海尔以质量和创新改变人们的认知(一)、质量创新(1)、质量文化深入人心“海尔创世界名牌,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早在创业之初,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一理念。
“对产品质量的尊重就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战开始风生水起,海尔却率先将ISO9000标准引入国内,构造了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推进服务质量引领行业,海尔自身也完成了从产品质量到服务质量的转变。
(2)、质量管理一丝不苟图表1海尔质量管理模式发展图资料来源:海尔官网从名牌战略阶段到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的质量管理经历了从TQC、OEC再到人单合一T模式的过程。
此外,海尔集团还基于“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在内部推广了质量改善室模式。
目前,海尔在全球拥有8万名员工,产品行销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是世界第一的家电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海尔对质量的高度重视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服务创新质量的要求已经从满足标淮转变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服务质量也要做到星级,“星级服务”、“无搬动服务”、“无尘安装”、“一站式服务”,海尔质量的提升不仅靠产品,更靠全过程、全方位地满足用户需求。
海尔投资建立了自己的维修服务体系。
因为如果仅依靠别人的网络,很难达到海尔的质量与服务要求。
更要紧的是,海尔将会因此失去与用户沟通、了解需求信息的重要渠道。
海尔STP分析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国际化战略阶段( 年 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 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 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 美誉度。 美誉度。 年至今)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年至今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 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 年开始, 年开始 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 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 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 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 向全世界辐射; 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 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 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 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 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 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STP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海尔STP目标市场营销战细分分得好有三条好处
一个是获得消费者高度的忠诚度 一个是保护企业利润 一个是容易获得成功。 一个是容易获得成功。
S:市场细分 :
海尔进行市场细分的标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海尔进行市场细分的标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也正是这样多的标 才能划分出客观的市场, 准,才能划分出客观的市场,使对应推出的产品能满足不同类型消 费者的需求。例如,在西方国家,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不尽相同, 费者的需求。例如,在西方国家,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不尽相同, 海尔于是设计出不同的外型、色泽、功能, 海尔于是设计出不同的外型、色泽、功能,以适应中国和西方国家 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在占领城市市场的同时, 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在占领城市市场的同时,海尔也注意到农 村市场。但是海尔并没有直接把城市销售的冰箱拿到农村去卖, 村市场。但是海尔并没有直接把城市销售的冰箱拿到农村去卖,而 是通过削减产品功能来降低产品成本, 是通过削减产品功能来降低产品成本,以较低的零售价来适应农村 的消费水平。另外, 的消费水平。另外,海尔通过改造冰箱的压缩机以适应农村电压波 动大的特点,成功进入了农村市场。 动大的特点,成功进入了农村市场。 海尔在不同城市销售的冰箱也不尽相同。在北京, 海尔在不同城市销售的冰箱也不尽相同。在北京,海尔的冰箱多 宽大;而在上海,海尔的冰箱瘦窄而秀气。原来, 宽大;而在上海,海尔的冰箱瘦窄而秀气。原来,海尔经过市场调 发现上海居民的住房普遍比北京居民的住房小, 研,发现上海居民的住房普遍比北京居民的住房小,消费者不希望 冰箱占据过大的面积,而且上海人大多欣赏外观小巧的冰箱, 冰箱占据过大的面积,而且上海人大多欣赏外观小巧的冰箱,于是 海尔专门为上海市场量身定做了“小王子”冰箱,推出后十分畅销。 海尔专门为上海市场量身定做了“小王子”冰箱,推出后十分畅销。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海尔STP分析-市场营销

海尔S T P分析-市场营销-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海尔STP分析【摘要】准确的STP分析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一个跨国企业能够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并不断发展的关键。
海尔公司自1984年成立至今,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本文通过分析海尔STP的成功运用,了解STP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STP分析;海尔;白色家电。
一、海尔公司概况(一)公司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二)海尔的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海尔的创新是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Overall Every Control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走出国门,出口创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加入WTO,海尔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
海尔集团市场需求分析

海尔集团市场需求分析三个因素对海尔集团市场需求的影响1、消费者数量:就我国来说,我国的家电消费者数量是巨大的,随着电力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需要家电,但是每个家庭选购家电的种类及价格仍有区别。
对于大城市而言,人们选购家电种类多,价格高,质量好,消费者的数量多单稳定。
但对于中小城市而言,人们选购的家电相对更少,价格偏低。
而对于农村地区而,则更甚。
所以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者虽然少但是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他们对品牌的选购空间也很大。
所以海尔集团应针对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制定专门的消费政策。
随着当前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意味着内需将持续扩大。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正在由50%向70%挺进。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常住人口,这些转化过来的常住人口将会对家电形成巨大需求。
而对于海外市场而言,海尔早期就开始进军海外市场,虽然它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比重比不上当地品牌,但是仍是中国对外第一家电品牌。
显然海外市场是巨大但又是难以进入的,尤其是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本身他们的科技水平就很高,自己本土的一些品牌也相当不错。
所以海尔集团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及创新吸引消费者。
为了在海外市场走上去,海尔冰箱早早就开始谋局全球。
从1990年产品出口,到1999年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本土基地,海尔冰箱的每一个布局都为了在世界各地建设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
如今,遍布全球的29个三位一体的本土制造基地和61个全球营销中心,就是海尔冰箱获取用户潜在需求并满足需求的网络。
显然海外市场是巨大但又是难以进入的,尤其是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本身他们的科技水平就很高,自己本土的一些品牌也相当不错。
所以海尔集团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及创新吸引消费者。
2、消费者购买力家电购买力多为新装房子的顾客,一买就是一整套家电,可以想见,房地产的繁荣对家电行业的发展有提振作用。
但多数顾客都是货比三家,不拘泥于某一品牌或某一家电。
海尔公司国内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品牌优势:企业商誉、品牌、营销渠道、顾客的忠 诚、企业文化、专利、特有技术和工艺、积累的 学识和经验等。
• 四.海尔集团swot分析:
• S:强项,优势 外部: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堪称知名品牌, 是我国少有的成功的跨国企业,在海内外 有众多生产销售网点。产品涉及家电,橱 柜,手机,电脑等等,范围甚广,并多次 获得国际好评,有良好的口碑。在国产品 牌中遥遥领先,是很多企业成功的典范, 学习的榜样。
内部:海尔未能有效地将品牌定位与所在社 会的时代文化心理结合在一起。
O:机会,机遇 外部:有很多国内外企业等待与之合作发 展,除了已有的产品以外,海尔还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可以涉及更多更广的领域, 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
内部:拥有许多待开发项目,拥有很多有能 力的有开创精神的人才。
• T:威胁,竞争对手 外部:前面已经提到过,海尔无论在家电,手机, 还是电脑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其中一大部分是国外知名品牌,也有少数像联想 一样的国内品牌,所以海尔所面临的威胁是时刻 存在的,不容有一点怠慢和忽视。
长虹集团现已成为我国的机载火控雷达生 产基地和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1995年长 虹集团取得了历史上最丰硕的成果,彩电 产量突破300万台大关,比1994年增长55.5 %,被评为中国最大彩电基地。
⑵美的 美的创业于1968年, 美的一直保持着健康、 稳定、快速的增长。拥有遍布全国的市场 营销网络,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 韩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集团旗下有家电、
二.海尔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面向国内及全世界市场
2.经济环境:抓住了有利的发展时机,且海 尔地处经济发展迅速、具有深厚传统文化 底蕴的山东省,尤其是位于以孕育全国著 名企业著称、交通便利的青岛市。
海尔的市场定位

海尔的市场定位分析中国的海尔一直都被奉为是市场营销成功的经典,但从现在来看,它的一切扩张手段都似乎是在战术上的,其产品的定位始终瞄准的是大众市场,这在世界营销专家看来还是缺乏战略眼光。
如今的海尔甚至已经开拓出了海尔药业,海尔住宅设施。
站在战略的高度,一个品牌的战线不宜拉得过长,不宜过分多样化,因为这样会减弱整个品牌的影响力,而且会使整个品牌缺乏焦点市场。
海尔是个大品牌,虽然看起来很热闹,品牌延伸的领域很宽广,可这样做一定要十分小心,一旦其中的某个产品出了问题,对整个品牌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
海尔的这些策略接近于三星,在低、中、高档市场都有所涉及。
而SONY就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于影音领域的高端市场,只专注于一个目标市场就使得SONY能够游刃有余并且利润不菲。
因此,在企业进行市场开发之前就应该为自己定位,且这种定位决不是低档次的市场。
市场定位之后,企业将面临国家化的竞争和与国际知名品牌抢滩市场。
对此,科特勒提出,今天,全球的商业环境主要呈现出两种形态:一些国家正在逐步由以往的市场保护转向对外开放,像中国、墨西哥、智利和欧盟国家都是这样。
在这些国家中,企业所要面对的挑战就是迎战那些正在进入其市场的、强大的全球性品牌,保住他们原来就备受保护的品牌。
对这些本土企业而言,最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是,抵制住来自品质优良且资金雄厚的全球品牌的强大压力,留住现有的客户并争取更多的客户份额。
对本土企业的最大挑战是要成为营销一流的公司,并致力于为其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充当跨国公司在本国的左右臂。
必须为提高你客户的忠诚度而战,但要选择拥有最高价值的武器。
因为只有“最高价值”才是消费市场及商业市场的客户最关心的事情。
科特勒认为在上述商业环境下实现此目的有五种重要战略。
1.为了阻击国际品牌抢滩本国市场,维持自己在本土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建立全球品牌。
因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如果企业不能在本国之外加强自己的力量,就难以保持在国内市场的强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尔目标市场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