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华南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华南理工大学

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华南理工大学

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关键技术创新、产业化及国际化主要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马德军(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技术团队对项目涉及到的家用电器产品性能标准、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标准制修订提供专业支持及服务,对本项目的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

2.黄兵(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该项目副组长,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团队科技攻关,围绕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原创创新,针对主食、辅食、汤饮三大关键膳食类别,进行食物烹饪机理的深度研究,并围绕主食控糖和消化吸收性的多级压力控制和智能多区IH技术、营养全释放的偏心扰流粉碎破壁加热技术、菜肴营养与风味沸腾浓香和加热技术、膳食健康管理系统四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并分别在电饭煲、电压力锅、破壁机、烹饪机等产品上广泛应用,且使相应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和国际化,真正为国民健康提供了辅助的技术解决方案。

3.陈炜杰(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项目先行技术创新规划及基础技术研究管理,带领技术研究团队开展主食控糖和消化吸收性、基于不同人群画像的膳食健康管理系统等技术的研究。

参与制定了广东省联盟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评价方法》和行业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并写入国家标准《电饭锅》和IEC 标准,目前处于评审阶段。

4.韩翰(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技术团队进行基于营养全释放的偏心扰流粉碎破壁加热技术攻关,解决了食材粉碎不够细腻、加热不均匀的行业难题;并推动美的主导了国标《GB/T 15854 食物搅拌器》的制修订,通过技术创新引导行业进入技术升级换代的发展通道,大幅提升了破壁机的产品性能与体验。

度中国轻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度中国轻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名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肖作兵、牛云蔚、朱广用、胡静、纪红兵、佘远斌

20181-5
不同功能特性的特色奶酪、乳脂产品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振民、莫蓓红、郑远荣、苗君莅、高红艳、焦晶凯
6
20181—6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柯善军、潘志东、王燕民、蒙臻明、吴洋、田维
19
20183-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应用
江南大学
谢云飞、郭亚辉、成玉梁、于航、钱和、姚卫蓉
20
20183—3
高阻高强多层热收缩冷鲜食品包装膜的研发和产业化
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宋建新、杨伟、焦逸清
21
20183-4
高精度树脂眼镜片自动化生产成套设备
马德军、朱焰、张寅平、鲁建国、吴亚西、沈浩、姜风、莫金汉、王蔚然、张晓
二等奖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名称
完成人
50
20182—1
细杂皮染整清洁生产集成技术与产业化
北京泛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桐乡市新时代皮草有限公司、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陕西科技大学
郑超斌、徐建龙、张江山、徐志敏、仝武刚、强西怀、郑红超、董胜选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精河县精河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唐娜、张德强、胡开宝、刘立平、杨俊涛、张蕾、魏炳举、任杰、王成军
32
20181-9
粮油精深加工过程中生物毒素的检测与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
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雄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一、总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参与科研项目、体验创业,培养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健康发展,加快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建设目标通过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开展实施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以及创业实践的训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建设项目根据我校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1.国家级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省级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本科生自主选题项目、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基地项目。

具体项目名称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四、组织结构1.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包括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科学技术处(社科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创业教育学院等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各项工作,包括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根据教育部文件制定和调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主要政策措施;审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金的使用情况;对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等事宜。

如何在烹饪中注入科技创新

如何在烹饪中注入科技创新

如何在烹饪中注入科技创新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烹饪领域也不例外。

科技创新为烹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性,让我们能够以更高效、更便捷、更健康和更具创意的方式来准备美食。

那么,如何在烹饪中注入科技创新呢?首先,智能厨具的出现为烹饪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比如,智能烤箱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预设的程序,精确地控制温度和烹饪时间,确保食物烤制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外酥里嫩的烤鸡,还是色泽金黄的蛋挞,都能轻松完成。

智能电饭煲不仅能够自动煮出香喷喷的米饭,还具备多种烹饪模式,可以煮粥、煲汤甚至做蛋糕。

而智能炒菜机则能模拟人工翻炒的动作,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添加调料和食材,大大减轻了烹饪的劳动强度。

再者,互联网技术也在改变着我们获取食谱和烹饪知识的方式。

过去,我们可能需要翻阅厚重的食谱书籍或者请教经验丰富的厨师来学习新的菜肴制作方法。

现在,只需在网上搜索,就能找到海量的食谱和烹饪视频。

各种美食 APP 更是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食材搭配建议以及用户评价,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不仅如此,一些 APP 还具备智能推荐功能,根据我们的饮食偏好和健康目标,为我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食谱。

除了厨具和互联网,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也为烹饪带来了新的思路。

真空低温烹饪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将食物放入真空袋中,然后在精确控制的低温水中慢慢加热,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这种技术常用于烹饪肉类和鱼类,使肉质鲜嫩多汁,而且能够减少油脂的使用,更加健康。

另外,3D 打印技术在烹饪中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

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厨师开始尝试使用 3D 打印机来制作独特的食品造型。

比如,可以打印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巧克力、糕点等,不仅增加了食物的观赏性,也为创意美食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食材保鲜方面,科技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型的保鲜包装材料和冷藏技术能够延长食材的新鲜度,让我们在烹饪时能够使用更加优质的食材。

高校食堂智能化“垂直档口”模式改造研究

高校食堂智能化“垂直档口”模式改造研究

46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清理方式为人工手动清理,既不高效,也未必能达到卫生标准。

(4)传统服务方式不再适用。

在餐高峰期,就餐人员需要在档口前排队等待取餐,同时档口排布分散导致就餐人员无法快速选择心仪的目标食物。

目前,大多高校食堂采用一卡通支付、手机支付代替传统支付方式,目前这两种结算方式存在效率不高、排队拥挤、信息不全等缺点,并且只针对高校特定人群,不具有普适性[4]。

基金项目:2022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后疫情时代下高校食堂智能化“垂直档口”模式改造研究》,编号:S 202213198004。

472023.09 |堂档口基本以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为基础进行招标。

而实地调研发现高校学生更加营养程度,并据此来选择和搭配每日餐食,而这种需求是传统菜单模式无法满足的。

机制,导致无法了解就餐人员的需求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5]。

这体现出传统食堂改造更新为新型食堂的运动员的喜爱。

餐传统餐饮模式的智能化档口互动而是在于其一整套餐、询问每种特色该餐厅的每张桌子上方都有投影机,这意味着用餐者将在一个巨大的电脑屏幕上用餐,据“以人为本”的思想,现将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内的食堂进高校的基本情况和精神底蕴,从多元化、智能化、可持续性以及空间适宜的角度出发,食堂改造为复合型“垂直档口”智能高校食堂。

200份。

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范围为17~50岁,其中20~25食堂功能、档口形式、智能化需求方面。

人群就餐时间段主要集中在6:30~9:同时,根据就餐人数频率结果,发现午餐和晚餐时间段的就餐人数频率较早餐时高,满意食堂现状,其主要希望食堂在便捷高效、科技化、餐品和空间复合方面做出一造项目应根据人群发展,使改造完成群流线和货物流线智能应用范围小、。

这些问题影响就“垂直档口”垂直档口”形式,线交错和秩序混杂了利润(图3)。

垂直档口对物流的严格划分实现了可视化的“光明厨房”,便于对食品卫生标准进行更高水平的把控。

精编版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

精编版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基于ECT的软壳动力电池内部温度场检测装置研制项目负责人:郑国华项目管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洪晓斌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二〇一四年四月填写说明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撰写等工作。

2.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简明扼要。

空缺项要填“无”。

3.“项目编号”一栏不填;“项目管理学院”原则上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

4.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的人数含负责人在内不得超过5人。

5.填写时可以改变字体大小等,但要确保表格的样式不变;填写完后用A4纸张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6.申报过程有不明事宜,请与学校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联系。

一、基本情况二、立项依据(加页详述)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确定出研究方案,将研究内容划分成多个模块,确定各模块任务,分析模块间关系并确定各模块技术指标。

3.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目前已具备了开展本项目研究的实验环境和硬件条件。

(1)动力电池组质量在线检测平台(如图2所示),平台包括:OptoNCDT1700传感器2个、S2-1x-02k40 机器视觉传感器2个、V A51-04-C12-0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控制器1个、LG5A65PU激光测厚传感器2个、激光测量光幕传感器1套、Compact CI 3A温度传感器1个、D10UNFP塑料光纤传感器1个、EU8电涡流传感器型号1个、PCI6259数据采集卡、三段组合型结构生产线模拟装置、产品在线质量集成测控软件1套、D-LINK DES-1026G1台等。

(2)实验电池对象,图3为10Ah,3.6V的软壳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实验样品(安装电极片)。

(3)动力电池温度检测实验平台(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恒温箱Espec QW1070P6W15(Espec, American) 、温度巡检仪、32通道ECT采集系统、屏蔽电缆及计算机系统等。

来一场美食大冒险

来一场美食大冒险

来一场美食大冒险作者:星辰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1年第02期食物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从食用蔬菜水果到食用肉类,从吃生食到吃熟食,从粗糙单一的食物到丰富多样的菜品,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食的探索。

随着技术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也越来越讲究。

今天,人类又对食物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高校里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在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2020 年版)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下一共有 12 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与营养教育、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乳品工程、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营养与健康、食用菌科学与工程、白酒酿造工程。

根据专业开设的时间和开设院校的数量,本文主要介绍前5 门开设时间较长、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

报考须知:在传统高考中,本大类专业只招理科生;新高考 3+1+2 模式下,物理 + 化学是必选组合;新高考 3+3 模式下,化学、物理、生物选考一门即可。

(选科要求仅供参考,以各省份高校实际招生要求为准)麦可思就业数据:根据麦可思《2019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16~2018 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分别为4114 元、4388 元、4645 元;2015 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6759 元。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类可以借助生物制造技术制造出与天然食物有相似口感的人造食物,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繁殖性制造出酸奶、醋等发酵类食品,可以通过冷藏技术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可以借助电离辐射等技术手段给食物进行消毒和灭菌……这些都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

【学习内容】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原料和食品为研究对象的专业。

具体来说,主要研究食品原材料和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

学习内容以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为基础,专业基础课一般包括食品微生物学、肉品工艺学、乳品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感观评价、食品包装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

“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菜工艺技能人才国际化的培养路径探究

“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菜工艺技能人才国际化的培养路径探究

“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菜工艺技能人才国际化的培养路径探究作者:刘思蕴来源:《中国食品》2022年第07期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推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国际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而粤菜工艺技能人才国际化培养是面向世界市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粤菜工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中餐繁荣基地、酒店管理学院烹饪相关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总结所取得的成效,希望为广大高职院校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

基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环境而提出的“一带一路”以及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国际化水平领先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逐步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同时,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海外中餐计划”的开展,珠三角地区的粤菜美食品牌、粤菜产业以及粤菜文化也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特别是对于肩负传承与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烹饪相关专业、服务于“惠民”“惠侨”的中餐繁荣基地来说,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管理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高技能双创型国际化人才,因此,粤菜工艺技能人才国际化发展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菜工艺技能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开发的重要环节。

从大环境分析,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不断推出新规划和新部署,并在国家产业间实现互连互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资源优势,打造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

在此背景下,国际性烹饪竞赛、烹饪技巧交流等日益频繁,这就需要泛珠三角地区各大高职院校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主、中西面点工艺专业为辅的烹饪相关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强化粤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弘扬并创新中华传统粤菜烹饪技艺,提升粤菜烹饪的国际化传播和交流能力,为传承与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粤菜工艺技能国际化发展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房振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食物健康烹饪研究与规划,从米饭营养及人体健康角度出发,基于不同种类的大米和杂粮特征、营养成分及烹饪特性,创新性研究烹饪工艺对杂粮控糖和米饭消化吸收性的影响,通过多级压力控制和智能多区IH 技术,实现烹饪过程中多级压力精细控制和均匀受热,以此满足每种大米和杂粮所需的最佳烹饪条件,解决主食升糖水平高、米饭整体消化性不均匀的两大难题,参与广东省联盟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评价方法》和行业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已发布。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10.徐建飞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对该项目中基于营养全释放的偏心扰流粉碎破壁加热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以破壁健康养生为基础,确定了不同食材的搅打粉碎、加热等最佳参数设置,提出了偏心扰流粉碎破壁加热技术,解决了食材粉碎不够细腻、加热不均匀的行业难题。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3.陈炜杰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项目先行技术创新规划及基础技术研究管理,带领技术研究团队开展主食控糖和消化吸收性、基于不同人群画像的膳食健康管理系统等技术的研究。参与制定了广东省联盟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评价方法》和行业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并写入国家标准《电饭锅》和IEC标准,目前处于评审阶段。
4.韩翰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技术团队进行基于营养全释放的偏心扰流粉碎破壁加热技术攻关,解决了食材粉碎不够细腻、加热不均匀的行业难题;并推动美的主导了国标《GB/T 15854 食物搅拌器》的制修订,通过技术创新引导行业进入技术升级换代的发展通道,大幅提升了破壁机的产品性能与体验。
2018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
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关键技术创新、产业化及国际化
主要完成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江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马德军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张晓鸣
(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江南大学、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整个项目的合作内容研究,参与确定了影
响米饭适口性的关键质构指标,从大米组分、蒸煮特性及水分迁移等方面阐明了影响米饭适口性的关键因素。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7.万芝力
(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5.李晶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食物烹饪机理的深度研究,主导推进控糖、消化吸收性、营养释放等健康技术的全面开展,围绕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参与广东省联盟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评价方法》和行业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已发布。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技术团队对项目涉及到的家用电器产品性能标准、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标准制修订提供专业支持及服务,对本项目的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
2.黄兵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该项目副组长,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团队科技攻关,围绕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原创创新,针对主食、辅食、汤饮三大关键膳食类别,进行食物烹饪机理的深度研究,并围绕主食控糖和消化吸收性的多级压力控制和智能多区IH技术、营养全释放的偏心扰流粉碎破壁加热技术、菜肴营养与风味沸腾浓香和加热技术、膳食健康管理系统四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并分别在电饭煲、电压力锅、破壁机、烹饪机等产品上广泛应用,且使相应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和国际化,真正为国民健康提供了辅助的技术解决方案。
11.苏莹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食物烹饪机理的深度研究,对主食控糖和消化吸收性,微米级破壁健康养生技术、营养浓汤、风味菜肴等,围绕国民健康烹饪系统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参与国标《GB/T 15854 食物搅拌器》的制修订,以及广东省联盟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评价方法》和行业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大米淀粉理化特性、以及烹饪工艺对米饭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8.张亚晨
(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江南大学、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负责项目策划、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规划设计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创意基础理论及技术支持,标准化研究及标准项目研制与验证。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13.吴蒙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食物健康烹饪研究与规划,从米饭营养及人体健康角度出发,基于不同种类的大米和杂粮特征、营养成分及烹饪特性,研究烹饪工艺对杂粮控糖和米饭消化吸收性的影响。参与广东省联盟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评价方法》和行业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已发布。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9.郑晓春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对该项目中基于主食控糖和消化吸收性的压力控制和智能多区IH 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主导了精细变压技术的研发,参加了多区IH加热技术的研究。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