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与运动表象-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小学生体育课程中的记忆力训练方式

小学生体育课程中的记忆力训练方式

小学生体育课程中的记忆力训练方式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记忆力训练方式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就像一块待雕刻的璞玉,小学生的记忆力在体育活动中被逐渐雕塑和打磨,使其变得更加全面和灵活。

通过有趣且富有挑战的运动方式,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体能,还对他们的记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球类游戏中,孩子们常常需要记住不同的规则、策略以及队友的配合方式。

这样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也促使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加深对信息的记忆。

每一次传球、每一个进攻和防守动作,都要求他们迅速做出反应,并记住之前的动作模式。

这种情境下的记忆力训练是自然且有效的,孩子们通过反复练习和比赛,逐渐掌握了记忆策略和技能。

还有,体育课程中常常包含的游戏活动,如记忆接力赛或记忆障碍跑,也是记忆力训练的良好方式。

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记住特定的路径、动作步骤或其他信息,并在快速移动中将这些信息准确无误地应用到实践中。

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记忆力,还增强了他们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

体能训练中的记忆力提升同样值得关注。

每当孩子们进行跑步、跳跃等基本运动时,他们需要记住各种运动姿势和节奏。

这种记忆方式通过身体的实际体验得到巩固,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加自然地记住动作规范和技巧。

体能训练中加入的记忆性练习,例如在跑步中记住特定的地标点,能够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空间记忆能力。

通过这些记忆力训练方式,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还锻炼了大脑的记忆功能。

记忆与运动的结合,使得孩子们在完成身体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对信息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最终,这种全面的训练方式,不仅为他们的学业和日常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挑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表象训练的概念、作用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表象训练的功能及常用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了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表象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现状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被最为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的表述不尽一致,本文旨在对这些概念和理论进行评述,对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

一、表象训练的概念及作用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运动技能的掌握,不仅包括肌肉活动的训练,而且包括对大脑的心理技能的训练。

或者说,运动技术的突破不完全依赖运动场上练习次数多少,更与脑中技术动作的形象有关。

任何技术动作的学习,不可能脱离心理因素的主导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对运动技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这种作用更大。

表象演练同时还能在纠正错误动作方面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通过比较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在外显形态上的不同,比较动作的成功与失败在运动感觉上的不同,表象训练能为我们提供许多靠身体练习难以获得的反馈信息。

表象训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表现在对运动技能掌握有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

成功的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集中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及运动员比赛的具体情况,通过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唤醒水平进行调整,适当提高或降低运动员的兴奋水平至适宜的范围,有利于运动员在最佳的竞技状态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所以,表象训练不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中,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

二、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表象训练研究涉及的运动项目领域越来越广,包括游泳、跨栏、射击、射箭、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跳高、撑杆跳高、网球、排球、篮球、足球、拳击、跳远、铅球、标枪、滑雪、武术、健美操、乒乓球、散打等。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马彦超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07期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主要是以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

运动表象通常是指在人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它是表象的一种。

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直观性,形象性。

表象中形象的特征忽明忽暗,流动性大,是相对的、近似的。

二是概括性。

它所反映的形象是知觉的基本内容,它省略了某些次要特征和部分,只保留了基本轮廓。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表象的形成是在第二信号系统调节下,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在一定时间的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

是由视觉要素和运动要素构成的,是通过人的感觉要素和语言、思维要素的统一而实现的。

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这是个多层次的追忆过程。

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首先是从建立视觉表象开始,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等形式视觉模型,在大脑中建立起该动作的视觉表象。

由大脑经过协调处理后,学生依靠老师的示范所形成的表象为线索进行模仿性练习。

这时的学生由于刚刚建立视觉与动觉的暂时联系,所以这种联系是不稳定的,其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学生也就很难做出协调、优美、准确的动作,只是简单地体验一下动作。

学生最初形成的视觉表象是不明晰、不稳定的表象。

随着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学生视觉控制部分逐渐减少,随意控制成分的逐渐增加,表象就越来越清晰明了,其稳定性也相应得到改善。

由于这种稳定是相对的,清晰的表象也并非牢牢地印记在脑海中,所以学生还要及时地进一步地进行模仿练习,以促使表象更清晰、稳定。

而在练习中也要及时校正视觉信号,这样才能与自身感受相吻合。

视觉表象形成后,要加入动觉成分。

因为运动表象不仅被一定的时间所制约,而且在空间又伴随着一定的力量而表现出来。

试验证明,教学中学生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力量特征方面。

随着讲解分析和学生反复练习以及帮助完成动作下在不断发生变化。

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与运动表象-教育文档

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与运动表象-教育文档

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与运动表象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和运动表象的分析及其关系的论述,特别是运动表象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进展的目的。

一、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记忆是指对运动动作和完成动作过程的记忆,其基础是运动表象;运动表象是指在人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前者又依赖于后者。

1. 运动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主要是忘记人们与运动有关的客观行为,包括有身体位置上的记忆,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的记忆,以及复杂的成套技术和系统完整科学知识的记忆,而运动表象是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在头脑中重现的结果,是针对动作形象而言,是通过视觉表象进行的,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力度、幅度、方向、速度等。

运动表象是运动记忆的基础,运动记忆依赖于运动表象,只有在正确的运动表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运动记忆,而运动记忆的加强又反过来促进运动表象的完善和精确,如成套的武术、体操动作记忆的好坏,就必须建立在过去正确的动作表象,即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正确重现的基础上,相反,当正确规范地完成动作之后,正确的运动记忆会大大促进动作表象的正确性及肌肉对动作感知的不断完善和肌肉感觉的精确性。

因而,当谈到运动记忆,则必须有相应的表象出现,并伴随有熟悉感。

2. 作为运动记忆基础的运动表象,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具有最大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而清楚的表象,便不可能正确掌握动作,而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即使纠正,也是非常不易的,更谈不上记忆。

因为学生总是先以他头脑中所重现的动作形象去完成动作的。

教师的示范对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通过视觉的活动,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

3. 教学中,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运动表象,就要及时过渡到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对所学运动的自觉识记阶段。

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记忆-精选教育文档

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记忆-精选教育文档

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记忆-精选教育文档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记忆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Sport Mem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YANG Qing(Shaanx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18)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sport mem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ir mutual relations, and further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1 体育教学中记忆的特殊性运动记忆是对过去所做过的动作、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一种复杂综合的记忆,它不仅有感知觉、思维的参与,还常伴随着情绪的变化。

运动记忆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动作的知觉起着特殊的作用,使学生在进行动作技能学习时,为掌握动作及其概念而使身体运动的完整形象固定下来。

运动记忆也包含着识记、保持(或遗忘)、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动作记忆是运动记忆的主要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

动作记忆主要是以运动觉、平衡觉、触觉等感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等为基础的表象来实现的,即以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1 运动技能的形成与运动记忆运动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肌体动作系统。

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运动记忆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动记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技能形成的效果,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应遵循运动记忆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记忆规律及运动表象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记忆规律及运动表象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忆参 加 比赛 时的动作完成 场面等 , 现包 括有意重现与无 意重 重 现和追忆 。在体 育训 练中 , 学生所学项 目与项 目之间存在着密
, 绝 su H o T IG 0 年1月 李J 7f o T R H R E2 9 0 - N BD 0
记忆规律及运动表象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杨 健 吉
( 成都 理 工大 学体 育部 四川 成 都 6 0 5 ) 1 09
【 摘 要 】 运 动表 象是运动记忆 的基础, 动记忆依赖 于运 动表 象。 运 只有在正确的运动表象 的基础上才 能形成正确 的运 动记 忆, 动记忆 的加 强又反过来促进 运动表象 的完善所 以作为运动记忆 的基础 的运 动表象。 学习和掌握 而运 在 运动技术过程 中特别重要, 它能保 证学生在 学 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 中的最大 正确性 的和准确性 。 【 关键词 】 运 动记忆 运动表象 短时记忆 遗 忘 体 育训练
运动 记 忆 与 运 动 表 象 的 关 系 I . 人的记忆 大致可分 为有意识与 无意识记忆 , 无意识 记忆

在开始 阶段 , 习是检查运动表象 的正确性, 之达 到最大的精 复 使
确 程 度 。 基 本 掌 握动 作 的 阶段 , 习 则 是 用 以补 充 在 已经 建 立 在 复 的运动形象 中出现的各种遗漏 。 三 、 育 训练 中克 服 遗 忘 的 训 练 方 法 体 遗忘在体育训练 中是 一种 常见的心理现象 ,及时复 习, 强
记忆 一是 过去经历过 的事物在人脑 中的反应 , 是极其复杂 的心理过程 。在体 育训练过 程中存在有运动记忆 , 它是指对运
动动作和完成动作过程 的记忆 。 它包括身体位置 的记忆, 运动形 式 、 向、 方 速度 的记忆 , 复杂成套技 术要领和 系统完整科学 以及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019年教育文档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019年教育文档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主要是以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

运动表象通常是指在人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它是表象的一种。

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直观性,形象性。

表象中形象的特征忽明忽暗,流动性大,是相对的、近似的。

二是概括性。

它所反映的形象是知觉的基本内容,它省略了某些次要特征和部分,只保留了基本轮廓。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表象的形成是在第二信号系统调节下,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在一定时间的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

是由视觉要素和运动要素构成的,是通过人的感觉要素和语言、思维要素的统一而实现的。

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这是个多层次的追忆过程。

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首先是从建立视觉表象开始,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等形式视觉模型,在大脑中建立起该动作的视觉表象。

由大脑经过协调处理后,学生依靠老师的示范所形成的表象为线索进行模仿性练习。

这时的学生由于刚刚建立视觉与动觉的暂时联系,所以这种联系是不稳定的,其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学生也就很难做出协调、优美、准确的动作,只是简单地体验一下动作。

学生最初形成的视觉表象是不明晰、不稳定的表象。

随着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学生视觉控制部分逐渐减少,随意控制成分的逐渐增加,表象就越来越清晰明了,其稳定性也相应得到改善。

由于这种稳定是相对的,清晰的表象也并非牢牢地印记在脑海中,所以学生还要及时地进一步地进行模仿练习,以促使表象更清晰、稳定。

而在练习中也要及时校正视觉信号,这样才能与自身感受相吻合。

视觉表象形成后,要加入动觉成分。

因为运动表象不仅被一定的时间所制约,而且在空间又伴随着一定的力量而表现出来。

试验证明,教学中学生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力量特征方面。

随着讲解分析和学生反复练习以及帮助完成动作下在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在视觉表象形成基础后,下一步就必须对时间、空间和力量要素加以控制,使他们在教学中实施得到运用,以促使运动表象形成并逐步完善。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记忆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记忆能力

浅谈学校体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记忆能力摘 要: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记忆任何学习都是不可能进行的。

运动记忆是学好体育动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学习的过程就是运动记忆的过程,提高运动记忆水平可以加快运动学习并提高学习质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运动记忆能力的提高。

只有提高学生的运动记忆水平,才可以使学校的各种体育项目更顺利进行。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记忆表象遗忘过度学习运动疲劳过度疲劳记忆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脑对经历过事物反映。

运动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运动动作和完成动作过程的记忆。

它包括身体位置的记忆,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的记忆,以及复杂成套技术要领和系统完整科学知识的回忆,它属于运动心理学的范畴。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及早锻炼等。

学校体育效果的好坏,在于学生对学习体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提高学生的运动记忆,才可以使学生的各种体育项目运动成绩有所提高,使课间操更加规范,使各种形式的体育课外活动顺利进行。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记忆,应注意下列几点:一、加强学生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回忆所学过的动作,体验曾经有过的肌肉运动感觉,模仿教师的示范等,这种运动表象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内部重复演练动作的训练过程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有利于加快动作的熟悉和加深动作记忆;表象的训练体验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达到最佳状态。

比如,在上田径课时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情况下,头脑中反复想象跑时蹬地、摆腿、送胯等动作情境,建立跑的动力定型,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记忆。

二、明确记忆的目的性,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先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比如,我们问住在楼上的人,他们经常上下,楼梯有几级?绝大多数人回答不出来。

然而问一个住在楼上的盲人,他却能回答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与运动表象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和运动表象的分析及其关系的论述,特别是运动表象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进展的目的。

一、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记忆是指对运动动作和完成动作过程的记忆,其基础是运动表象;运动表象是指在人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前者又依赖于后者。

1. 运动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主要是忘记人们与运动有关的客观行为,包括有身体位置上的记忆,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的记忆,以及复杂的成套技术和系统完整科学知识的记忆,而运动表象是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在头脑中重现的结果,是针对动作形象而言,是通过视觉表象进行的,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力度、幅度、方向、速度等。

运动表象是运动记忆的基础,运动记忆依赖于运动表象,只有在正确的运动表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运动记忆,而运动记忆的加强又反过来促进运动表象的完善和精确,如成套的武术、体操动作记忆的好坏,就必须建立在过去正确的动作表象,即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正确重现的基础上,相反,当正确规范地完成动作之后,正确的运动记忆会大大促进动
作表象的正确性及肌肉对动作感知的不断完善和肌肉感觉的精
确性。

因而,当谈到运动记忆,则必须有相应的表象出现,并伴随有熟悉感。

2. 作为运动记忆基础的运动表象,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具有最大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而清楚的表象,便不可能正确掌握动作,而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即使纠正,也是非常不易的,更谈不上记忆。

因为学生总是先以他头脑中所重现的动作形象去完成动作的。

教师的示范对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通过视觉的
活动,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

3. 教学中,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运动表象,就要及时过渡到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对所学运动的自觉识记阶段。

这时,不仅要求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和积极的态度,而且应注意运用多种运动分析器活动参与识记,使学生形成生动、清晰、正确的运动技术形象;并通过学生身体重复演练动作的训练过程而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不断加快动作的熟悉和加深动作记忆,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对身体位置、运动形式、方向、速度和技术要领有关的运动记忆。

同时,要注意运用语言对表象进行概括,以便更有效地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如在上田径课时让学生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头脑中反复想象跑时蹬地、摆腿、送胯等动作情境,建立跑的动力定型,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记忆,而后在此基础上,掌握正确运动技术,并逐渐趋于巩固和熟练化程度。

二、培养学生的运动记忆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具有关键性地位。

因而,教学中培养运动记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在做完整练习和单个动作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清动作的正确技术概念,使学生的注意趋于集中性和正确性,为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具备目的指向性的记忆有主动性,因而越是自觉努力地掌握教材,熟记得也越好。

如短跑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清何为跑?何为短跑?短跑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趋于正确性和集中性,便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和掌握正确动作。

而且,注意的特殊指向性能保证最好的运动表象,如果没有这种指向性,那么动作的技术完全靠主动地学熟,其中一定会有一系列错误,而要掌握正确动作,就要先纠正这些错误动作,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只能是事倍功半,乃至费力徒劳。

2. 要使学生理解动作的技术结构,建立关于其内部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表象。

如短跑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理解短跑的技术结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及四者间的联系。

但这不单是靠具体的运动表象就能办到的,还要依靠运动结构的合理性和形象性。

3. 要组织对动作技术的复习,以便更好地巩固运动记忆。

在掌握动作的不同阶段,复习的目的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仍以短跑为例:在开始阶段,复习即反复做不同程度跑的练习是检查跑的各个环节中动作表象的正确性,使之达到最大的精确程度,在
基本掌握动作的阶段,复习则是以补充及纠正在已建立的运动表象中出现的短跑技术中的各种遗漏及各种不合理动作,在训练阶段结束时,表象的作用才能把所获得的运动技术的正确形象在记忆中巩固下来。

因而,教师应在不同阶段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复习。

4. 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自主锻炼相结合,加强学生过度训练。

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上次课中已掌握了运动技能,在第二次课练习时,脚又不能完成原有动作技能了,达不到第一节课练习的效果。

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第一次课完成动作练习后,运动记忆处于分化与巩固过程阶段,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遗忘或发生不稳定现象。

通过实践发现,一定程度的过度练习,对于学习运动技能的保持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运动记忆的强化,可以使动作技术形成自动化,一旦达到这个阶段,运动技能便不会被遗忘,教学目标就会顺利完成。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运动记忆和运动表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中及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