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

合集下载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作品吗?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作品吗?

[键入文字]《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作品吗?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这怒涛滚滚般不可遏制的悲愤,绞肠滴血般痛苦的诘问,诅天地咒神只雄浑不羁的气魄以及用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这震撼人心的诗句就是出自着名的《胡笳十八拍》。

文姬归汉,千古美谈,家喻户晓。

然而在中国文学史上,《胡笳十八拍》是否是蔡文姬所作,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蔡琰,字文姬,汉代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妙于音律。

然而身世悲惨,自幼随父亡命,初嫁河东卫仲道,未二年,夫亡。

无子,归母家。

兴平中,天下丧乱,为胡骑所掳,展转流落匈奴12 年,生二子。

后曹操用金壁把她赎回,虽归故土,却抛别了亲生二子。

以后改嫁同郡董祀。

现存《悲愤诗》二首,一为五言,一为骚体。

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

目前五言《悲愤诗》肯定是蔡琰所作,另二篇尚待研究。

《胡笳十八拍》是否蔡文姬作,历来说法不一。

持肯定意见的有李颀、王安石、严羽、李纲、王应麟、韩愈、黄庭坚、罗贯中等;持否定意见的如朱文长、苏轼、王世贞、胡应麟、沈德潜等。

郭沫若作话剧《蔡文姬》,着文六谈《胡笳十八拍》,认为《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所作。

他说,这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

如果有过这么一位诗人代她拟出了,那他断然是一位大作家。

郭老认为就连李白也拟不出,李白还没有那样的气魄,没有那样沉痛的经验。

但是文史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争论有四个方面:(一)《胡笳十八拍》所描写,同历史事实和地理环境不1。

音乐赏析100分作业1

音乐赏析100分作业1

一、单选题1.(5分)∙ A. 汉代苏武 ∙B. 唐代高适∙ C. 唐代文成公主 ∙D. 汉代蔡文姬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2.(5分)∙ A. 古琴曲 ∙B. 古筝曲∙ C. 琵琶曲 ∙D. 二胡曲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胡笳十八拍》据传是()所作。

《梅花三弄》是()。

答案A 解析3.(5分)∙ A. 二∙ B. 四∙ C. 五∙ D. 三纠错得分:5知识点:音乐赏析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4.(5分)∙ A. 变奏曲∙ B. 奏鸣曲∙ C. 序曲∙ D. 艺术小品纠错得分:5知识点:音乐赏析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巴赫的《F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共分()个乐章《牧童短笛》属于钢琴独奏体裁中的()。

5.(5分)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的作品。

∙ A. 海顿∙ B. 贝多芬∙ C. 巴赫∙ D. 亨德尔纠错得分:5知识点:音乐赏析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6.(5分)琵琶是在秦代的()和西域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的基础上演进的。

∙ A. 阮咸∙ B. 弦鼗∙ C. 柳琴∙ D. 月琴纠错得分: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7.(5分)∙A. 哨子∙ B. 管子 ∙ C. 笛 ∙D. 唢呐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8.(5分)∙ A. 浪漫乐派 ∙B. 民族乐派∙ C. 古典乐派 ∙D. 巴罗克时期纠错乐曲《百鸟朝凤》最显著特征是,用()模拟了百鸟的叫声。

亨德尔是()的音乐家。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9.(5分)∙ A. 文曲 ∙B. 文武曲∙C. 武曲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10.(5分)∙ A. 四 ∙B. 二∙ C. 三 ∙D. 五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夕阳萧鼓》是琵琶()曲。

钢琴曲《牧童短笛》共分()段。

答案C 解析11.(5分)∙ A. 《哈里路亚》 ∙B. 《古兰经》∙ C. 《欢乐颂》 ∙D. 《圣经》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12.(5分)∙ A. 拉弦乐器 ∙B. 打弦乐器∙ C. 打击乐器 ∙D. 弹拨乐器纠错得分: 5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歌词全部来自于()。

【抒情诗句】《胡笳十八拍》译文注释_《胡笳十八拍》点评_蔡琰的诗词

【抒情诗句】《胡笳十八拍》译文注释_《胡笳十八拍》点评_蔡琰的诗词

【抒情诗句】《胡笳十八拍》译文注释_《胡笳十八拍》点评_蔡琰的诗词胡笳十八拍[魏晋] 蔡琰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蔡文姬的诗词《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

蔡文姬的诗词《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

蔡文姬的诗词《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中心)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胡笳十八拍赏析

胡笳十八拍赏析

Play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 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 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 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 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 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 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 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 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 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 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孙玲 淄博盲校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 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 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 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 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 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 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 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姬 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 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乱世才女蔡文姬

乱世才女蔡文姬

乱世才女蔡文姬作者:来源:《小读者之友》2019年第08期蔡文姬是东汉著名的女诗人,名蔡琰。

相传《胡笳十八拍》为蔡文姬所作。

其中第八拍这样写道: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作者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满怀怨恨中,把苍天和神灵全骂到了。

从中可知蔡文姬生活的坎坷和遭遇的不幸。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yōng)的女儿,从小非常聪明,喜爱音乐。

每次蔡邕弹琴时,文姬都是坐在一旁仔细听。

有一次,她正陶醉在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琴声之中,突然,“啪”的一声,琴弦断了。

文姬回过神来,脱口而出:“父亲,第二根弦断了。

”蔡邕低头一看,果不其然。

看到女儿小小年纪这样聪明,他十分高兴,他不仅把弹琴的技艺教授于文姬,还教她读书习字,学诗作文。

然而,文姬只是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以后接踵而至的灾难降临到这个才女的身上。

一次,蔡邕上书论朝政阙失,遭诬陷,流放朔方。

遇赦后,他害怕宦官陷害,亡命江湖。

文姬也随父亡命在外,16岁嫁给河东人卫仲道,未生育儿女丈夫便去世了,文姬只好重返娘家寡居。

谁知这时父亲已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文姬这时的生活更加惨淡凄凉。

汉末大乱,军阀混战。

战乱中文姬被敌兵掳掠,辗转流落到南匈奴,与胡人结婚,成了匈奴左贤王的王妃,并生了两个儿子。

在远离故乡的匈奴生活了12个春秋。

曹操統一北方之后,就派遣使者带金璧到南匈奴将文姬赎了回来。

其原因,一是曹操与蔡邕是好朋友,不愿朋友的女儿一直流落匈奴;二是曹操思贤若渴,文姬的博学多才深深吸引了他。

后人有《题文姬及汉图》诗云:绝世王嫱悲久去,千秋蔡女竟归来。

空怜幼子留沙漠,来忍亲书堕劫灰。

文姬归汉之后,得到曹操的关怀照顾,后再嫁屯田都尉董祀。

她用《悲愤诗》记下了自己苦难的遭遇和心中的悲愤。

文姬又凭记忆写出了父亲蔡邕遗失的著述四百多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胡笳十八拍刘商原文及译文

胡笳十八拍刘商原文及译文

胡笳十八拍刘商原文及译文
胡笳十八拍是唐代文人刘商创作的一首乐曲,歌颂了胡笳泪的悲壮。

刘商原文:
胡笳月明夜,洞庭秋时雨。

天味豺狼野,鬼哭荆扉路。

云河低水烟,江月白如线。

风雷气肃肃,箫鼓声嘒嘒。

楼高夜色满,城暗山陀暮。

胡笳何时唤,夜夜渺茫与?
译文:
在月明之夜,胡笳声响彻洞庭湖边的秋雨中。

天空中弥漫着野狼豺狼的气味,鬼魂在哭泣于荆门之路。

云层低垂如烟,江水上的月光如同银线。

风雷交加,气氛凝重,箫声和鼓声回荡不停。

高楼上夜色迷离,城市中山丘昏暗。

胡笳何时能够唤醒人们,夜夜都迷茫不解?。

《胡笳十八拍的作者》

《胡笳十八拍的作者》

胡笳十八拍的作者《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骚体叙事诗,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对这首诗是否为蔡文姬所作,学术界争议颇大。

对这首诗是否为蔡文姬所作,学术界争议颇大。

蔡琰(约177-?):即蔡文姬,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

”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

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

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

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

这些石碑在动乱中,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

”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

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
试题:
著名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
A、左芬
B、蔡琰
c、李清照
D、苏惠
答案:(B)。

相关阅读: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据传为蔡文姬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作者生平
蔡琰,字文姬,陈留人。

蔡琰之父蔡邕,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

蔡邕所著《琴操》一书,曾对《高山流水》、《广陵散》等汉族名曲在后世的广为流传贡献甚巨。

《后汉书·列女传》称蔡琰”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在父亲的熏陶下,蔡琰自幼爱好音乐,并有较深的造诣。

《后汉书》李贤注引刘昭《幼童传》中说,”邕夜鼓琴,弦绝。

琰曰:第二弦。

邕曰:偶得之耳。

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

并不差谬。


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惨。

早年其父蔡邕因上书抨击朝政获罪而被流放。

遇赦后,由于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担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阳。

就这样,蔡琰随着父亲亡命江湖十二年。

蔡琰十六岁时嫁给河东卫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娘家居住。

董卓被诛后,蔡邕由于叹息董卓的命运,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杀。

兴平年间天下大乱。

战乱之中,蔡琰为匈奴所掳,身陷南匈奴,为匈奴左贤王妻达十二年之久,并生有两个小孩。

建安十三年,曹操得知早年的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将蔡琰赎回,而两个年幼的儿子却不得不留在匈奴。

这段史实,被后人称为”文姬归汉”。

蔡琰归汉后,悲叹自我命运多舛,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

在这种处境下,蔡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之后再嫁屯田都尉董祀。

不久董祀犯了死罪。

时值严冬,蔡琰”蓬首徒行”,登门丞相府向曹操请罪。

她言辞清辩而哀楚,当时满堂公卿名士,无不为之动容。

曹操说:”我很同情你,但是判决文书已经发出,该如何是好?”蔡琰说:”明公有良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曹操听了很受感动,派快马把判书追回,免了董祀的死罪。

并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蔡琰换上。

之后曹操问蔡琰,”听说夫人家早年藏书甚多,战乱中都已丢失,不知还能回忆起来多少?”蔡琰答道:”早年先父留下的典籍有四千余卷,经过变乱,都已损失,能回忆起来的,大概只有四百多卷了。

”蔡琰回家后把能记起来的各卷书亲自写出来,送去与曹操的藏书核对,结果基本没有错误和遗漏。

可见蔡琰才情之高。

同时代的丁廙写了篇《蔡伯喈女赋》,其中资料为: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正如赋中最后两句”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所述,蔡琰的晚年相对平和安定。

曹丕曾为丁廙这篇赋作《蔡伯喈女赋序》,序中描述简略的提到了文姬归汉,”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于匈奴,赎其女还,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生逢乱世,早年家门不幸,再加上自我一生三嫁,其命运甚为坎坷。

也许苦难是产生伟大艺术作品的源泉,正是这些旁人不曾有过的经历,使得蔡琰给后人留下了传世杰作。

她的成就,她的才情,丝毫不弱于建安七子。

介于几千年男尊女卑的陋规,《后汉书》中蔡琰不被单独列传,这使得她无法与同期其他历史人物并列。

她的事迹也不入《儒林》、《文苑》等列传,而是被列于《后汉书·列女传》,篇名为”董祀妻”。

《后汉书·列女传》中关于蔡琰的文字不多,但评价极高,说她”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晓汉、胡音乐。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乐曲。

她在该曲中将汉、胡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齐,从而使《胡箔十八拍》成为古代少有的中外结合的结晶。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之后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节用
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我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

曲调虽然各有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情绪。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情绪十分矛盾。

汉族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

”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

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

唐代琴家董庭兰以擅弹此曲着称。

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