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蔡文姬

合集下载

揭秘蔡文姬一生中对她影响最深的六个男人

揭秘蔡文姬一生中对她影响最深的六个男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蔡文姬一生中对她影响最深的六个男人
导语:蔡文姬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

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

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
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

董卓当政,力求蔡邕前来支撑门面,蔡邕不去,董卓说你不来我杀了你全家。

蔡邕无法,只好前来,没想到董卓却一日升他的官职多次,最后官拜左中郎将,跟随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

蔡邕的文学才华高,自然对自己的女儿要求也很严格。

为蔡文姬走向文学之路提供良好的途径。

其二,走近蔡文姬生命的第一个男人
他叫卫仲道,是卫家老二。

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

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

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

老大是卫楷,字伯儒,后来是曹魏大臣,刚开始小两口感情还好,夫唱妇随的,可是后来,卫仲道得病死了。

从此,蔡文姬成了寡妇,再次回到父亲身边。

其三,把蔡文姬带入魔窟的男人
这人是董卓,曾经让蔡文姬家大红大紫,也曾让蔡文姬一家一落千丈。

董卓专权,吕布在王允的劝说下刺杀董卓。

董卓被杀后,蔡邕下狱,蔡文姬一家也毁于乱兵之际。

还有人说董卓是个色魔头,曾对蔡文姬动过心思,甚至强奸过蔡文姬。

与史无据。

其四,给了蔡文姬一个异域家的男人
生活常识分享。

蔡文姬文言文及翻译

蔡文姬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

文姬诣曹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

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哀,众皆为改容。

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翻译:董祀担任屯田都尉一职,因犯法被判处死刑。

蔡文姬前来向曹操请求赦免。

当时,朝中的公卿大臣、名士以及来自远方的使者坐满了大厅。

曹操对宾客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面,今天我请各位一见。

”当蔡文姬进来时,她头发散乱,赤脚行走,跪地叩头请罪,言辞清晰,语调中充满了哀痛,众人见了都为之动容。

曹操说:“确实很可怜,但是赦免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回答说:“明公您的马厩里有万匹骏马,勇猛的士兵遍布山林,为何不舍得派出一名快马,来拯救一个垂死之人呢?”曹操被她的话语所感动,于是派人追回赦免董祀的文书。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其父为蔡邕,字伯喈,博学多才,精通音律。

她曾先后嫁与卫仲道和董祀。

在汉末动乱之际,蔡文姬被匈奴骑兵俘虏,流落南匈奴左贤王处达十二年之久,期间育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及蔡邕无后代,遂以重金赎回蔡文姬,再嫁董祀。

《蔡文姬求情》一文,展现了蔡文姬的聪明才智和坚定的信念。

在董祀面临生死关头之际,她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为丈夫求情。

她以诚恳的态度,动人的言辞,打动了曹操,最终使得董祀免于一死。

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蔡文姬的忠诚与勇敢,也反映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家国情怀。

原文中“蓬首徒行,叩头请罪”,生动地描绘了蔡文姬的求情场景,凸显了她为救夫而付出的努力。

而“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则体现了她机智的辩才和坚定的信念,使得曹操无法再坚持初衷,最终选择了赦免董祀。

总之,《蔡文姬求情》一文,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蔡文姬求情的典故介绍

蔡文姬求情的典故介绍

蔡文姬求情的典故介绍具体的事情是因为董祀作为屯田都尉,触犯了法律要被判死刑,当然这对于蔡文姬而言是天大的灾难,董祀是蔡文姬第三个丈夫,无论如何蔡文姬不会看着自己的丈夫被处死的。

蔡文姬利用曹操对于自己的照顾,所以就想曹操求情,想要保住自己的丈夫。

当时曹操在招待各地方的使者,蔡文姬蓬头垢面,光脚走向曹操,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缘由。

但是曹操说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十分机智的说,明主手下有这么多的好马,勇猛的将士也有很多,相信不会计较用一匹快马挽救一个生命吧!当然这些话有奉承的意思,但是在各国的使臣的耳中意义就不一样了。

所以蔡文姬用了自己的机智和才华挽救了自己的丈夫,之后蔡文姬求情这个典故也是常被后人所称道的。

蔡文姬的一生的感情道路是比较艰苦的,但是不管蔡文姬处于何种境地的时候,都会发挥自身特有的才情,也留下了很多好的诗词文学为后人所临摹。

但是就从蔡文姬求情这件事看出,这种女子是世间不可多得的。

三国蔡文姬是东汉末年人北方人,在那个时候,长期盘踞在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匈奴趁着政府软弱无力而大肆掠夺边境。

蔡文姬早年嫁过一个人,但是前夫年轻时就去世了,而且蔡文姬也没有子嗣。

于是她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后来被匈奴的右贤王掠去,这样蔡文姬在北方就生活了差不多十年左右,在这期间蔡文姬生育了两个儿子。

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又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大臣,这位大臣就是董祀。

按理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但是后来董祀犯了死罪,于是就有这样一个说法:蔡文姬去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大臣,大家看到蔡文姬光着脚,披着头发,很是辛酸,都被蔡文姬所感动,都为董祀求情。

曹操一看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就说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怎么改,于是蔡文姬就这样说:大王的马厩有很多优秀的马匹,并且您的士兵非常勇猛,难道小气到不想用一匹快马来拯救一个将死的人吗?曹操也被蔡文姬打动了,于是赦免了董祀死罪。

蔡文姬回到家里以后作了《悲愤诗》二首,其后就不再出现在史记里了。

中国历史故事-蔡文姬相貌如何?为什么会被掳走?

中国历史故事-蔡文姬相貌如何?为什么会被掳走?

中国历史故事-蔡文姬相貌如何?为什么会被掳走?东汉才女蔡文姬,一个因曹操的惊人举动而出名的女子。

曹操花重金将其从匈奴手中赎回,结果却不是把蔡文姬占为己有,而是把她嫁给了年轻小伙董祀。

是不是因为蔡文姬不够漂亮,所以曹操才没有对她下手呢?要说曹操为什么没有对蔡文姬下手?这就有得说了,我们还是跳过这一层,直接来说今天的主题,蔡文姬的相貌如何吧!讨论一个古代女人的长相,还是一代才女的长相,我们也只能尽力为之!首先,才女才女,通常都是气质比样貌更重要,俗称“主要看气质!”也就是说,很多才女都长得丑,或者长着路人脸咯,那也不一定,但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一定是很受欢迎的。

古代的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无才貌美也是极其危险的。

诸如杨贵妃、赵飞燕、妲己、褒姒这样的倾城绝色,古人无一例外都给她们判了罪行。

她们或许是有罪的,但绝对没有达到使国家灭亡的地步吧!所以,长得太漂亮了,太有才了,对古时候的女子来说都不是好事。

人们会形容秦淮八艳是如何的妖娆多姿,但绝不会这样形容一个根正苗红的世家之女蔡文姬。

所以,史书中如果形容了蔡文姬的美貌,只会简单的提一两句,不会将其比作“尤物”。

可惜,史书中对蔡文姬的记载很少,唯一能找到的就是范晔评价蔡文姬的一句话“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说白了就是,我们看的是蔡文姬的气质,容貌不重要。

真是图样图森破啊!既然蔡文姬能被掳走,还被献给左贤王,那肯定不是什么庸脂俗粉啦。

要不然就是长得极具异域风情,要不然就是长了一张典型的中原美女的脸。

否则,左贤王能看得上?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有名的大文学家,而且还是曹操的故友,交情十分不错。

既然这样,蔡文姬的身价就跟着水涨船高了起来。

可蔡文姬的命运,岂止是不顺,简直就是太不顺了!早年,蔡文姬嫁给了河东氏族卫家的次子卫仲道,可卫仲道身子不好,早早就病逝了。

由于和丈夫并无儿女,蔡文姬便回到了娘家居住。

董卓、李傕、匈奴分批次地作乱关中地区,蔡文姬的父亲已死,全家上下只能跟着流民一起流亡。

文学视域下的历史人物重塑——解读《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

文学视域下的历史人物重塑——解读《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
做一个翻案。”

破 。经 历了太 多事情 的郭沫 若 , 实 际上 已经是 国内 很有权威 的文化大家 了。作 为文艺界具有较 高声誉
的郭沫 若在 自我的 突破 上 , 走 进 了一个无 人敢触 及 的领域 。为 了还原 曹操 的真实面 貌 , 他 冒着 巨大的 压 力和风 险客观 地重 塑曹操 的形 象 , 这些 重塑就 是 在颠 覆历 史 已经 成型 的人 物 ,能 够 引起 读 者 的关 注, 有 利 于还原 人 性 的本质 , 让读 者 更 能体会 到 文 学 中的人物 和现实 中人 物的强烈反 差。阅读郭 沫若 的作 品《 蔡 文姬 》 , 我们 不难 发现 , 作 品 有很 多处 与 历史故事不相符 的地方 。身 为闻名华夏的历史 学家
曹操身上 的基本是反 面的成分大于 正面的成分 。而 在 郭沫若 的文 学作 品《 蔡文姬 》 中, 塑造 的曹操 这个 人物 形 象 出现 了颠覆 性 的反 转 : 心 胸 宽大 , 文 治武 功兼备 , 爱 民如 子真 切 , 以信 服人 显 德 , 知 错能 改 。
和文学 家郭沫 若 ,到 底 为什 么要做 出这 样 的选择? 自然与作 家的主观 思想 和客观现 实考虑有很大 的关 系。用郭沫 若的话说 : 首先 , 曹操 是一个真 实存在 的 人, 然后 才是 一个 英雄或者是一个领袖 。 从人 的本 性 来考虑 , 曹操 不会 有任何 的超越 , 每个 人的生活 方式
不 同、看待和认识事物 的不同 自然会 导致其性格 上 的差异。曹操有人性优 秀的一面 ,也 有其 阴暗 的一 面 ,我们不能 因为曹操做 出 了一些让 人憎恨 的事情 就 去否定他 的成就 , 彻底将他 列入 残忍 、 阴险 、 奸诈 的行列。 还原文学 中的历史 , 是郭沫若做想做 的一件 事情 ,也是特定时代发 展环境 中作家心 境 的一个 真 实反映。

蔡文姬有什么故事

蔡文姬有什么故事

蔡文姬有什么故事蔡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女诗人,擅长文学、音乐与书法,是历史上少有的才女。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蔡文姬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蔡文姬的故事蔡文姬的感情是比较坎坷的,一生嫁过三次,尤其是曹操对于蔡文姬的照顾也是比较的特殊的。

蔡文姬的第一个丈夫是卫仲道,两个人还算是门当户对的,两个人之间都热爱文学,所以卫仲道对于蔡文姬是十分的折服的,但是好景不长卫仲道最终患有疾病死了,导致蔡文姬变成了寡妇。

之后天下大乱,蔡文姬也是不能够被避免的,之后被匈奴给抢走了,被左贤王看中当上了王妃,之后在异乡生了两个孩子。

曹操曾经是蔡邕的学生,所以对于蔡文姬也是很早就相识了,之后得知蔡文姬是被匈奴抢走之后,就命人重金赎回来了。

之后对蔡文姬也是多加的照顾,之后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董祀结为了夫妻。

后人评论曹操把蔡文姬嫁给董祀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为了报答蔡邕的教育之恩,另外就是想要利用蔡文姬巴结董祀,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对曹操而言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蔡文姬一生三嫁,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是比较坎坷的,但是自古才女的感情道路都是比较的困难的。

这种境遇和蔡文姬本身的才情以及天生丽质是分不开的,蔡文姬的内心是比较向往自由的,但是有时候也是这种性格导致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蔡文姬是怎么死的蔡文姬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最后与董祀一起隐居。

即使蔡文姬与董祀所生的女儿成为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的夫人,蔡文姬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中。

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蔡文姬是怎么死的。

但是,诸多的记载蔡文姬的相关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定,蔡文姬应该是旧疾复发而死的。

众所周知,蔡文姬在年轻时被匈奴俘虏,在匈奴一共呆了十二年,并且成为左贤王的王妃,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

而匈奴所处的环境,与蔡文姬所生长的环境大有不同,十分容易造成蔡文姬水土不服。

而蔡文姬也在匈奴,落下了很多的病根。

特别是生下两个儿子之后,埋下了许多隐疾。

在离开了匈奴之后,蔡文姬颠沛流离,经历了离开自己儿子的痛苦,以及失去了卫仲道的悲伤,在心理方面变得十分的脆弱。

揭秘曹操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曹操的子女孩子

揭秘曹操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曹操的子女孩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曹操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曹操的子女孩子导语:曹操最喜欢的女人曹操一生娶妻数十位,每位妻子都出落的美丽。

后来,就有人心生疑问,曹操一生之中,这么多妻子,到底曹操最爱的女人是谁。

曹操最喜欢的女人曹操一生娶妻数十位,每位妻子都出落的美丽。

后来,就有人心生疑问,曹操一生之中,这么多妻子,到底曹操最爱的女人是谁。

大多人认为是卞夫人。

卞夫人是魏国开国皇帝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之前是一位歌女,跟随父母到处卖艺讨生活。

后来,辗转到了安徽亳州一带,结识了曹操。

曹操擅通音律,俩人自然是有共同话题,曹操见卞氏长相秀丽,便娶回家作为第三位侍妾。

卞夫人和曹操成婚后,很快就生下了曹丕。

卞氏之前的两位夫人分别为刘夫人和丁夫人,刘夫人剩下曹昂和清河公主后,不久便去世了。

而丁夫人因为宛城之战中,曹昂战死,便和曹操离异了,于是,卞夫人就成了曹操的正室夫人。

丁夫人和曹操离异后,卞夫人还经常派人给丁夫人送去生活用品,并邀请丁夫人来家玩。

除此之外,曹丕和曹植在争当太子一事中,卞夫人从不发表任何言论,后来,曹丕成为了太子,有人前来恭贺卞夫人,卞夫认为自己对曹丕的教育不多,所以曹丕当上太子,自己还是一样的心态。

曹操知道后,赞赏卞夫人不轻不燥,很是稳重。

后来,曹操带回来了几只头簪,让卞夫人先选,卞夫人选取了中间的簪子,这个做法让曹操很开心,他认为卞夫人是一位不争不抢的女子。

而卞夫人也对曹操也是维护有加,一次传来了曹操战死的消息,家中的人都要离开,卞夫人深明大义站出来稳定人心,劝大家核实情况后再做打算,卞夫人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这一点深得曹操赞赏。

卞夫人去世时,差不多70来岁了,她死后曹丕下令将卞夫人和曹生活常识分享。

曹操的五个经典故事

曹操的五个经典故事

曹操的五个经典故事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东汉末年混乱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富有政治野心的人物。

他以其聪明才智和冷静果断的决策而闻名,同时也以他的五个经典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故事是《曹操煮酒论英雄》。

在这个故事中,曹操独自在营帐中煮酒论英雄,酒后他向左右的亲信表示,自己希望能够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大业。

这个故事寓意着曹操的雄心壮志和对英雄的渴望。

第二个故事是《曹操斩华雄》。

在这个故事中,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带领自己的部队与华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曹操亲自上阵与华雄交锋,最终成功斩杀了华雄,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操的勇猛和战略才能。

第三个故事是《曹操借箭》。

在这个故事中,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遇到了缺箭的困境。

曹操巧妙地利用风助火,借助当地的风势将火箭射向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操的智谋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第四个故事是《曹操与蔡文姬》。

这个故事讲述了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爱情故事。

曹操在战乱中捕获了蔡文姬,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曹操被蔡文姬的才艺和美貌所折服。

尽管曹操是个严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他在与蔡文姬的交往中展示了他的温柔和人性。

第五个故事是《曹操赴魏武王墓》。

这个故事发生在曹操去世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继位后,曹操的遗体被埋葬在魏武王墓中。

曹丕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尊敬,亲自前往墓地拜祭,并且割发代父上阵,向父亲表达了自己对曹操的崇敬之情。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操作为父亲的影响和曹丕对父亲的敬爱。

这五个经典故事展示了曹操的智慧、勇气、情感和领导力。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政治手腕塑造了自己在历史上的伟大形象,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和蔡文姬的故事文姬归汉,和昭君出塞一样,已成为千古美谈,家喻户晓,也让蔡文姬流芳史册。

然而,蔡文姬虽然才华横溢,但身世却坎坷异常。

如果没有曹操的关照和帮助,或许一代名媛,早已在南匈奴身死名灭了。

那么,曹操和蔡文姬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遣使以金璧赎回蔡文姬呢?曹操是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逐鹿中原,消灭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与刘备、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势。

同时,曹操还是杰出的文学家,我们最为熟悉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便出自曹操之手。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短歌行》、《观沧海》等诗,都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汉末著名大学者蔡邕。

蔡文姬承继家学,不仅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

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男人中的胜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极品,这样的两个人之间,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现代人对他们之间的情感,有很多猜测与臆想,一些影视作品甚至加以杜撰、戏说。

然而,真实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呢?有缘相识无缘嫁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极负盛名的大学者、学坛领袖,他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

因为身处乱世,无意为官,只是闭门读书,著书立说,以弹琴作诗自娱自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二人彼此引为知己。

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二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过从甚密。

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当然注意到了蔡家漂亮的小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幼年早慧,不仅才学过人,且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

6岁时,父亲在隔壁弹琴,无意中弹断了一根琴弦,她居然能听出是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父亲惊讶之余,又故意把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听了出来。

少女时代的蔡文姬,才貌具佳,加之饱读诗书,求亲者络绎不绝。

然而,这位才女却与曹操无缘,在她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

蔡文姬16岁时,由父亲蔡邕作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

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

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堪受辱,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回到娘家后的蔡文姬,原本也可以平安无忧的过寡居生活。

然而,她的父亲蔡邕却出事了。

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胁。

无奈之中,蔡邕只好走入仕途。

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

然而,塞翁失马,安知祸福。

后来,董卓被王充所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难逃噩运,死在狱中。

家族获罪,大厦倾倒。

原本想在娘家过安稳日子的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开始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劫难。

两地分离暗自叹身逢乱世,又遭家难,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只身一人回了老家。

然而,天下大乱,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亡。

关中战乱,羌胡番兵于是乘机掠掳中原。

他们不仅抢夺金银财物,也抢掠中原的年轻妇女。

每每抢掠完毕,便“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的满载而归。

在胡兵的一次抢掠中,混杂在难民的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了南匈奴。

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作了左贤王的妃子。

这年,蔡文姬23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胡帮生活。

关于蔡文姬的胡帮生活,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据说,左贤王对蔡文姬恩宠有加,在南匈奴的十二年中,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

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并学会了一些异族语言。

然而,即使这样,蔡文姬仍是十分想念故国,希望能够重回中原。

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

天下初定,曹操终于有闲情回忆过去了。

他想到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想到了蔡家惟一的后代蔡文姬,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曹操开始派人到洛阳、关中一带,四处查找她的下落。

然而,几经努力,曹操都没能打听到蔡文姬的消息。

直到公元208年初,曹操的大军平定了乌桓。

这次北伐的胜利,极大的震摄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以致南匈奴随即派代表团赶到了中原,请求继续修好。

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千金玉壁换文姬经确认,蔡姓王妃,果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近做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去,但两个儿子一定得留下。

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以及对自己恩宠有加的左贤王,她不仅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她听到了儿子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回归故土”的蔡文姬,从此失去“母子团聚”的天伦之乐。

在周近的卫护下,蔡文姬回到了故乡陈留郡。

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是断壁残垣,哪里还有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

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刚刚20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

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三十五岁,饱经离乱忧伤,已是残花败柳之身。

自朔漠归来以后,更因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

对于蔡文姬,董祀自然有些无可奈何的不满意,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

所以,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虽然看似安定,却并不十分和谐如意。

然而,蔡文姬的不幸,似乎并没有结束。

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法当斩,被曹操判了死罪。

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

蔡文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怜香惜玉还丈夫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曹操正在举行宴会。

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这里。

听说蔡文姬求见,曹操知道在座的宾客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于是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

今天让她跟大家见见面,怎么样?”宾客们都欣然应允,但当蔡文姬进来时,大家都惊呆了。

站在曹操和宾客面前的蔡文姬,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

意思是说,她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

她的声音清脆,言辞伤心。

宾客中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都十分酸楚。

蔡文姬是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家学渊源的千金大小姐,饱读诗书,礼仪周到。

但是现在,她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磕头,这到底是为什么?蔡文姬何等聪明,她了解曹操执法甚严,也了解曹操对自己的感情。

不如此便不能博得曹操的怜惜,不如此便不能撼动曹操的法令,她只能出此下策了。

看到昔日才女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

曹操犹豫了,于是托词道:“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如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无言以对,只好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

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

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

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你看怎样?”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

当年送纸笔,可非同寻常。

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才思横溢的女诗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

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

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

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便只有这些。

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姬的关爱。

他们之间,有无男女之情,可以想像,却实难判断。

而从惜才爱才来说,蔡文姬遇上曹操,可谓是真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蔡邕和焦尾琴东汉末年,有个很有名的人物名叫蔡邕,他不但是个文学家、书法家,而且是个著名的音乐家。

有一年,蔡邕住在陈留,一个朋友请他前去赴宴,他便应邀而去。

他走到朋友家附近,便听到朋友家中传出一阵阵琴声。

他知道,出琴声中竟隐隐含着杀机,不由站住了,自言自语地说:“奇怪!他弹的是召请客人的曲调,乐声中却含着杀机,我还是不要赴宴,回去吧!”于是,蔡邕便转身走了。

不料,他朋友看门的仆人已经看到了蔡邕,便连忙去向主人报告。

蔡邕的朋友听了,急忙追了出来,把蔡邕请到家里,问他为什么来而复返,蔡邕便把从琴声里听出杀声的事说了。

朋友惊奇地说:“刚才我弹琴的时候,看到一只螳螂正在捕蝉,难道这也会在琴声中表现出来吗?”“是的!正因为这一点,我才从琴声中听出了杀声!”蔡邕回答说。

朋友听了,对蔡邕十分佩服。

后来,蔡邕因得罪了汉灵帝遭到流放,在江湖上亡命十多年。

一次,他流亡来到吴地,偶然看到一个吴人把一段上好的桐木当柴烧,桐木在火中发出清脆的爆裂声。

蔡邕急忙上前阻止,把那段桐木从火中抢救出来,说:“这是制琴的上等桐木,你怎么舍得把它烧掉?”那吴人朝蔡邕看了一眼,说:“我不懂制什么琴,你要,那就送给你好了!”蔡邕很高兴,向吴人道了谢,就把那段桐木带回家中,制成了一张琴。

琴音清越,美妙绝伦,蔡邕心中不由高兴极了。

因为这张琴的琴尾上有焦痕,蔡邕便把这琴命名为“焦尾琴”。

后来,“焦尾琴”这一典故,用来指精美的琴;或者用来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

(戈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