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列女传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解读
蔡文姬血泪倾诉千古绝唱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血泪倾诉千古绝唱的《胡笳十八拍》一原文:我生之处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译文:我刚出生世太平,长大之后国运凶。
苍天降祸人遭难,大地不仁我活乱中。
干戈不息处处乱,流离失所老百姓。
狼烟蔽日胡虏肆,违心苟活且偷生。
胡俗不同难相处,身受耻辱向谁倾?胡笳一吹琴一拍,谁人知我悲痛情!二原文: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译文:胡戎逼我作妻室,虏我西行去天涯。
云山万重路无尽,狂风千里尘飞沙。
胡人凶暴如毒蛇,披甲持刀恣意杀。
两拍弹琴弦欲断,心灰意冷独悲嗟。
三原文: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擅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译文:远离汉家入胡城,亡家失身痛苟生。
毡裘为衣惧亲知,膻腥难去思乡情。
烦人的鼙鼓日夜敲,狂风吹沙塞胡营。
伤今感昔成三拍,悲恨积畜何时平。
四原文:无日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食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命薄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译文:日日夜夜思故土,世上人就数我命苦。
天灾国乱人离散,唯我命薄陷戎虏。
习俗不同相处难,爱好差异无话诉。
回想经历险阻多,四拍制成更凄楚。
五原文: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
雁飞高宁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译文:大雁南飞要寄家信,大雁北归带回音。
大雁高飞不见影,肝腸煎熬思昏昏。
皱眉愁思向月弹,五拍声脆意更深。
六原文: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琴歌《胡笳十八拍》简析

这 使 她 陷 人 了 两难 的矛 盾 之 中 。 最 终 她 还是 选 择 了离 开
但 是难 以割 舍 的 母 于 情 一 直煎 熬 着 她 的 心
灵 。从 被 掳 至 胡 地 道重 返 祖 国 她 的 一 生 历 尽 了痛 苦 悲 剧 性 的 一 生是 她 的 内心 充 满 了悲 愤 与 不 平 《 笳 十 八 拍 》 就 胡 是 以蔡 文 姬 的 悲 剧 生涯 为 主 线 以抒 发 远 离故 国和 母 子 离 别 之 情 为 重点 从 侧 面 展 现 她 郁 结 于 心 中 的种 种 悲 情 。 《 胡笳 十 八 拍 》 是 一 首 结 构 宏 大 的长 篇 叙 事 抒 情 歌 曲 聆 听 此 曲 仿 佛 使人 感 受 到 文 姬 这样 一 位不 幸 的 子 女 在 抚琴 吟 唱 .琴 声 伴 昔歌 声痛 苦 的 诉 说 自 己不 幸 的 遭 遇 哀 伤 时 而 悲 中 见喜 时 而 悲 怨
在 兵 荒 马 乱 中 被 胡 兵 掳 获 后 生二 于
至 第 四 句 “ 风 千 里 兮 扬 尘 沙 疾 并 伴 以八 度 跳跃
突 然 出现 装 饰
沦 为 胡人 的 俘 虏 。被 迫 嫁 给 胡人 成 为 左 贤王 圮
性 变 化 长音 的长 腔
使 离 乡 的 哀 怨 减去 强 描 写 胡人 与
基础情绪 。 被 掳 是 导 致 蔡 文 姬 一 生 不 幸 的 开 端 第 二 拍 写她 被 掳 途中的感 受 音阶旋律 其 起 始 音 从 前 一 拍 的 结 束 音 突 然 下 坠 两 个 八
采 用 了 基本 是 一 宇 对 音的六声
也是一位命运坎坷的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出处、解释及赏析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出自:两汉蔡琰的《胡笳十八拍》解释:高山重重直入云霄,归程怕是遥遥无期;疾风吹过千里,尘沙飞扬。
原文:《胡笳十八拍》蔡琰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蔡文姬与抒情诗《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与抒情诗《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与抒情诗《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蔡琰(字文姬)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
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蔡文姬,陈留人。
蔡琰之父蔡邕,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
蔡邕所著《琴操》一书,曾对《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名曲在后世的广为流传贡献甚巨。
《后汉书·列女传》称蔡琰“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在父亲的熏陶下,蔡琰自幼爱好音乐,并有较深的造诣。
《后汉书》李贤注引刘昭《幼童传》中说,“邕夜鼓琴,弦绝。
琰曰:第二弦。
邕曰:偶得之耳。
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
并不差谬。
”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惨。
早年其父蔡邕因上书抨击朝政获罪而被流放。
遇赦后,由于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担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阳。
就这样,蔡琰随着父亲亡命江湖十二年。
蔡琰十六岁时嫁给河东卫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娘家居住。
董卓被诛后,蔡邕由于叹息董卓的命运,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杀。
兴平年间(公元194—195 年)天下大乱。
战乱之中,蔡琰为匈奴所掳,身陷南匈奴,为匈奴左贤王妻达十二年之久,并生有两个小孩。
由于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晓胡音乐。
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早年的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将蔡琰赎回。
这段史实,被后人称为“文姬归汉”。
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陆时,她又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
因此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别子后思念,如泣如诉。
这就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乐曲。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
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
十大古曲简介:《胡笳十八拍》

⼗⼤古曲简介:《胡笳⼗⼋拍》 《胡笳⼗⼋拍》原是⼀⾸琴歌,据传为蔡⽂姬作,由18⾸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姬思乡、离⼦的凄楚和浩然怨⽓。
现以琴曲流传最为⼴泛。
胡笳⼗⼋拍:古琴曲,据传为蔡⽂姬作,由18⾸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
“拍”在突厥语中即为“⾸”,起“胡笳”之名,是琴⾳融胡茄哀声之故。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
李颀的《听董⼤弹胡笳》诗中有:“蔡⼥昔造胡笳声,⼀弹⼀⼗有⼋拍,胡⼈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在琴曲中,⽂姬移情于声,借⽤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种浩然的怨⽓。
现有传谱两种,⼀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段,运⽤宫、徵、⽻三种调式,⾳乐的对⽐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层次,前⼗来拍主要倾述作者⾝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独奏,⽤管⼦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直直的透⼊⼈⼼,⾼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蔡⽂姬作的《胡笳⼗⼋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胡笳本⾃出胡中,响有余兮思⽆穷――《胡笳⼗⼋拍》以⽂采武功来看,曹操应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
⼀个连魏武都欣赏倍⾄的⼈物,虽是⼥流,理应属绝顶⼈物。
此⼈就是蔡琰。
做为通晓⾳律的天才,她给后⼈留下了《胡笳⼗⼋拍》琴歌,名列⼗⼤古曲。
⽂学⽅⾯,她留下了《东都赋》,《胡笳⼗⼋拍》,《悲愤诗》等杰作。
郭沫若这样称赞《胡笳⼗⼋拍》, “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熔岩的活⽕⼭,那是⽤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
”郭沫若还称《胡笳⼗⼋拍》,“是⼀⾸⾃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悲愤诗》,近⼈以为这部作品的⽂学价值可与建安七⼦的作品相提并论。
胡笳十八拍赏析

Play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 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 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 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 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 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 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 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 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 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 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孙玲 淄博盲校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 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 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 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 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 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 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 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姬 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 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胡笳十八拍》与蔡文姬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胡笳十八拍》与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与蔡文姬为(谓)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谓)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这呼天抢地、充满悲愤的诘问,如狂飙激浪般呼啸澎湃而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这就是著名的《胡笳十八拍》第八拍中的诗句。
在有着“温柔敦厚”诗教的中国古典诗坛中,这首感情激荡、一泻无余的长诗,以其特殊的美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一首瑰奇诗篇的作者,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兴趣,然而长期以来,这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内容上看,这首分为十八个段落的长诗是以第一人称描述蔡文姬被俘人匈奴及重返故国的痛苦经历和她的悲愤心情的,与蔡文姬所作的被录存在《后汉书》本传中的那二首《悲愤诗》相同。
那么这首《胡笳十八拍》是否也是她的作品呢?对此,历代颇有些学者表示意见,有认为是的,也有认为非的,但却都没能提出什么有力的证据。
1959年,郭沫若作了历史剧《蔡文姬》,剧中将这首诗作为台词引用了进去。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剧中人说的本来就是别人写的话,并不说明她朗诵的诗一定是自己作的。
但郭沫若作了此剧后兴犹未尽,又写了一篇《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的文章,强调“坚决相信”《胡笳十八拍》“一定是蔡文姬作的”。
这一来有人著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郭老先生不服再著文反驳,由此以《文学遗产》杂志为战场展开了一场论战。
笔战既兴,饱学之士纷纷披挂上阵,分为两大阵营,各自祭起法宝,杀得难解难分。
身为一方主帅的郭沫若,独自一人就写了六篇文章,可见这论战之热烈程度。
然而,文人的舌战毕竟不同于武将的厮杀,往往难以立分上下,因此直到战事终了,仍然是各不相下,胜负难分。
但尽管如此,是非自有公论。
如今这场论战的战火早已硝烟散尽,不再有惹火烧身的危险,不妨对这一战事评论一番。
平心而论,主张《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所作的依据,是十分牵强的,归纳起来,无非两点:一是“没有那种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二是你要证明它是伪作,那么提出“充分的理由”来。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它的作者就是蔡文姬。
欣赏此诗,不要作为一般的书面文学来阅读,而应想到是蔡文姬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
随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胡笳十八拍两汉:蔡文姬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晋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列女传·董汜妻陈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
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
”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其辞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今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兒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兒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DF4F欷,行路亦鸣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其二章曰:嗟薄祐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
山谷眇兮路曼曼,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C55B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幕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寐兮起屏菅,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
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赞曰: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蔡琰蔡琰(原字昭姬(《后汉书、列女传》注引《列女后传》作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人,生于公元173年,卒年不详。
(据谭正壁《中国文学家大词典》,蔡琰生活的时代约在公元162至239年之间)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人、琴家。
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
”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
胡笳十八拍(长篇骚体叙事诗)胡笳十八拍,中国乐府名诗,古琴名曲,相传为东汉末年蔡文姬以胡笳音色融入古琴中而作成,有“大胡笳”、“小胡笳”等39种不同的版本,传世最广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孙丕显《琴适》中的记载,根据该谱,胡笳十八拍是由18首歌曲组合的琴歌。
《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骚体叙事诗,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对这首诗是否为蔡文姬所作,学术界争议颇大。
蔡文姬的《悲愤诗》为五言叙事体,一百零八句,对这首诗,学术界的看法较为一致,公认为是蔡文姬所作,但也有学者认为是民间作品。
胡笳十八拍曲内容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中心)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生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憋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胡笳十八拍乐曲背景汉末南匈奴入侵中原,名儒蔡邕之女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南匈奴左贤王掳入匈奴。
其后文姬被左贤王纳为妃,并生二子。
汉丞相曹操曾经与蔡邕交好,并知文姬颇有文才,当得知文姬遭遇后,乃派使者至匈奴面见单于,以重金赎回蔡文姬。
蔡文姬托付侍女侍琴留下照顾其二子,自己单人毅然归汉。
胡笳十八拍乐曲赏析《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它的作者就是蔡文姬。
欣赏此诗,不要作为一般的书面文学来阅读,而应想到是蔡文姬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
随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她在时代大动乱的背景前开始露面,第一拍即点“乱离”的背景:胡虏强盛,烽火遍野,民卒流亡。
汉末天下大乱,宦官、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陆续不断。
汉末诗歌中所写的“铠甲生机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等等,都是当时动乱现象的真实写照。
蔡文姬即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胡骑掠掳西去的。
被掳,是她痛苦生涯的开端,也是她痛苦生涯的根源,因而诗中专用第二拍写她被掳途中的情况,又在第十拍中用“一生辛苦兮缘别离,”指明一生的不辛源于被掳。
她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胡地的大自然是严酷的:“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异方殊俗的生活是与她格格不入的。
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
”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徙,住在临时用草筏、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
总之,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人的生活习惯,因而她唱出了“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的痛苦的心声,而令她最为不堪的,还是在精神方面。
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
第一拍所谓“志意乖兮节义亏”,其内涵正是指这双重屈辱而言的。
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煎熬的情况下,思念故国,思返故乡,就成了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从第二拍到第十一拍的主要内容便是写她的思乡之情。
第四拍的“无日无夜兮不念我故土”,第十拍的“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第十一拍的“生仍冀得兮归桑梓”,都是直接诉说乡情的动人字句。
而诉说乡情表现得最为感人的,要数第五拍。
在这一拍中,蔡文姬以她执着的深情开凿出一个淡远深邃的情境:秋日,她翘首蓝夭,期待南飞的大雁捎去她边地的心声;春天,她仰望云空,企盼北归的大雁带来的故土的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