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及易错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复习
三位数乘一位数
• 菜市场运来3车白菜,没车490千克。卖出865千克后,还 剩多少千克? • 建筑工地运水泥,上午运来水泥170吨,下午运来的比上午 运的2倍还多85吨。下午比上午多运水泥多少吨? • 食堂有面粉260千克,大米有6袋,每袋25千克,面粉比大 米多多少千克? • 二年级有208人,三年级的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有 多少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东南
Work Harder Goodbye
德州
青岛 曲阜 菏泽
孔子故里曲阜在济南的( )面 人间仙境蓬莱在济南的( )面 牡丹之乡菏泽在济南的( )面 我的家乡( )在济南的( )面
你知道小房子是向哪个 方向平移了几格吗?
向上平移 5 格
向 左 平移 6 格
向右平移7格
贰
两位数乘一位数
Hi!My Sweet Dream Just Fulfill your Dream Work Harder Goodbye
复习
两位数乘一位数
• 整十数乘一位数 • 2×4= 5×6= 20×4= 50×6= • 12×4= 32×3=
9×7= 90×7=
11×8=
Hi!My Sweet Dream
Work Harder
Goodbye
复习
三位数乘一位数
• 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0、末尾有0) • 605×6 • 650×6
Hi!My Sweet Dream
Just Fulfill your Dream
Work Harder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3、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能不能,够不够的问题)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改错,补充竖式)5、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6、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7、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初步1、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能准确读出秤上物体重量3、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4、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重量5、解决一些与重量单位有关的实际问题(油桶倒油,杯子倒水,天平)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2、知道周长的含义3、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4、正确计算正方形周长5、不规则图形能用平移的方法求出周长6、靠墙围篱笆求周长的实际问题7、能用一定数量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求周长8、相同数量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不同图形,会判断周长最长最短9、给定周长能画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10、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周长,剩下图形周长的实际问题11、大正方形折一折分一分求周长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2、首位能整除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竖式,改错,补充竖式)3、除法的验算4、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竖式,改错,补充竖式)5、首位不够除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6、估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几十多,几百多)7、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1厘米=10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1;1平方米=10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1平方厘米,1平方米=10100平方厘;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
1010克=1千克,101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
(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清晰了解所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做一些归纳与总结,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的重要,学习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查漏补缺,数学学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第一单元 时分秒(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人教版)

知识精讲
【例1】张明用1秒就可能完成的事情是(A )。 A.跳绳100下 B.眨一下眼 C.唱一首歌
D.写一首古诗
在钟表上,秒针走过一小格就是 1秒,秒是比分还要更小的时间单 位,1秒钟大约可以眨一下眼睛, 或者是心脏跳动一下。
知识精讲
【例2】时、分、秒每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分和秒也是相邻的时间单位,进率 也是60。时和秒不是相邻的时间单 位,进率就不是60。
习题精炼
二、排序题 6.按时间长短从小到大排一排。 3时 360秒 160分 5分20秒 ( 5分20秒 )<(360秒 )<(160分 )<(3时 )。源自习题精炼三、判断题
7.1小时20分=80分。( √
)
8.从3:40到4:30,经过了1小时20分钟。( × )
9.小雪和小婷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雪用了15秒,小婷用了19秒,小婷
知识精讲
知识点05:时间的估计 要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作答 。
知识精讲
【例9】读下面的古诗需要(A )。 A.35秒 B.10分钟 C.3秒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了解,选 出合适选项即可。
知识精讲
【例10】下面的事情不可能在一分钟内完成的是( A )。 A.人跑步1000米 B.踢毽子30个 C.做30个仰卧起坐
知识精讲
【例4】钟面上的秒针转3圈,时间过了( B )。 A.3秒 B.3分钟 C.3小时 D.36小时
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钟, 走一圈是60秒钟,秒针走一圈 ,分针正好走一小格,即秒针 走一圈是1分钟,60秒=1分钟.
知识精讲
【例5】在括号里填上“>”“<”或“=”。
1时( > )60秒
3时( = )180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资料三年级4班数学上册期中复资料作者:XXX日期:2013.11如果你有幸看到老师给的这份复大纲,并且能认真看一遍,仔细计算里面的题目,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了。
小天使们,我们来一起比比吧!第一章测量考前必读1.比较大小一定要将单位化为相同的知识点。
2.注意超载问题,一定要比较大小。
3.解决问题时要仔细审题,观察单位的变化。
一、长度单位基础知识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关系式中有几个,就添几个);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关系式中有几个,就去掉几个)。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考点一、填入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毫米、厘米、分米),一只大象高3(毫米、厘米、分米)。
2.粉笔长75(毫米、厘米、分米),床长约2(米、千米)。
3.回形针长约3(毫米、厘米、分米),儿童漫画书宽约2(毫米、厘米、分米)。
4.学校操场长90(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一根跳绳长2(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5.小华身高130(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毫米、厘米、分米)。
6.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一幢楼高12(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022年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和常考题型总结范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022年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和常考题型总结范文适合即将准备三年级期中考试的小学生们考前指导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不看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而按乘法口诀表计算,再在算出的积的末尾添上0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估算时,通常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种方法误差较小。
2、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1)倍的认识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个数量看作1份,另一个数量有几个这样的1份,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2)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3)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适合即将准备三年级期中考试的小学生们考前指导(4)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6、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2、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3、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上添上几个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
4、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6、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
7、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对折一次,分为2段;对折2次,分为4段;对折3次,分为8段。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2、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3、2包盐重1千克。
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
书包约重2千克。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
4、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5、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鸡蛋50g,鸭蛋60g,一分钱硬币1g左右。
6、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
7、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8、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正方形是邻边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用一个长方形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 -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相邻进率是1000,相邻进率有3个0.小技巧:在“吨”与“千克”,“千克”与“克”的换算中,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进率里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进率里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
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或被减数 = 差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6、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6是4的几倍? 36÷4=9
2、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倍数=这个数
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个数×倍数= 结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