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脂蛋白代谢

合集下载

血浆脂蛋白的主要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主要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主要功能
血浆脂蛋白是血浆中的载脂蛋白,它能够帮助疏水性的营养物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形成亲水性的物质溶解在血浆中,以便和血液一起循环到各种组织进行代谢。

其主要功能包括:1.运输功能:作为体内脂肪运输的载体,血浆脂蛋白能够将
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从一个器官或组织运输到另一个器官或组织,以便被机体利用或储存。

这包括乳糜微粒(CM)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将胆固醇运输到组织中等。

2.代谢功能:血浆脂蛋白在被相关受体识别并摄取后,会经
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终被降解为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能量供机体使用。

3.免疫功能:血浆脂蛋白还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一些
载脂蛋白可以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参与炎症反应等过程。

4.调节功能: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和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包括饮食、激素、神经等。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血浆脂蛋白的动态平衡和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请注意,血浆脂蛋白的功能与其种类有关。

不同种类的血浆脂蛋白在密度、颗粒大小、分子量、带电荷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乳糜微粒(CM)密度最低,颗粒最大,主要负责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密度最高,颗粒最小,主要负责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

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在血浆中存在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代谢体内的脂质物质。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血浆脂蛋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低密度脂蛋白(LDL)
LDL是一种含有较高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将体内的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其他组织细胞中。

但是,当LDL水平过高时,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高密度脂蛋白(HDL)
HDL是一种含有较高蛋白质的血浆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将体内的胆固醇从组织细胞运输到肝脏中代谢和排泄。

因此,HDL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其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

3.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一种血浆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和运输体内的脂肪。

当体内能量过剩时,甘油三酯会被储存到脂肪细胞中,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当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VLDL是一种含有较高甘油三酯的血浆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将体内的甘油三酯从肝脏运输到其他组织细胞中。

但是,当VLDL水平过高时,会导致甘油三酯在血管壁上沉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浆脂蛋白在体内起着重要的代谢和运输作用,不同种类的血浆脂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水平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保持血浆脂蛋白水平的平衡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血脂水平升高达一定程度时即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按血浆脂蛋白异常,可将高脂血症分为以TC升高为主、TG升高为主和混合型。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者为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按脂蛋白升高的类型不同分为6型,见表1。

继发性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酒精中毒、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脏疾病和药物因素如应用噻嗪类利尿药等。

表1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分型脂蛋白变化脂质变化
ⅠCM↑TC↑ TG↑↑↑
Ⅱa LDL↑TC↑↑
Ⅱb VLDL、LDL ↑TC↑↑ TG↑↑
ⅢIDL↑TC↑↑ TG↑↑
ⅣVLDL↑TG↑↑
ⅤCM、VLDL↑TC↑ TG↑↑↑。

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血浆脂蛋白是一种由多种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可帮助脂质在血液中运输。

血浆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VLDL、IDL、LDL和HDL等五种。

这些不同种类的脂蛋白对身体的影响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将对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1. 乳糜微粒代谢乳糜微粒是由肠道吸收的脂肪、胆固醇、蛋白质等组成的粒状物质。

在肠道内,这些脂质会被混合成一种糊状物质,即乳糜。

乳糜微粒就是这种糊状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后形成的。

乳糜微粒进入淋巴系统,然后通过左锁骨下静脉进入循环系统。

2. VLDL代谢VLDL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脂蛋白,主要用于运输三酰甘油。

VLDL在肝脏合成之后,就进入循环系统。

在组织中,VLDL释放出三酰甘油,同时转化为IDL。

IDL是由VLDL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含有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在循环系统中,IDL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LDL或者被肝脏摄取回收。

LDL是一种主要含有胆固醇的脂蛋白,也被称为“坏胆固醇”。

它可以进入血管壁,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和血黏蛋白的复合物,这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LDL能够结合清除受体被肝细胞摄取,或者被转化为胆酸后被泌入肠道。

HDL是一种主要含有蛋白质的脂蛋白,也被称为“好胆固醇”。

它主要在肝脏和肠道中合成。

它可以通过吸收剩余的胆固醇并运输回肝脏,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总的来说,血浆脂蛋白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类型的脂蛋白在血液中起到不同的作用,需要正常的代谢过程来保持人体的健康。

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都可以影响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

因此,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减少脂蛋白的危害。

生化--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检验 图文

生化--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检验  图文
3
高脂蛋白血症WHO分型及特征
4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又称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或脂蛋白酶缺乏症。 其生化检查特征:
① 4℃静置过夜,表面奶油状,下层澄清。 ② 血清TG↑↑,血清TC正常或轻度↑。 ③ 血清脂蛋白电泳,CM↑↑。
(2)Ⅱa高脂蛋白血症
Ⅱa高脂蛋白血症 又称高β-脂蛋白血症或高 胆固醇血症。 其生化检查特征:
3-磷酸甘油+O2+2H2O GPO 磷酸二羟丙酮+2H2O2
H2O2+4-AAP+4-氯酚 POD 苯醌亚胺+2H2O+HCL
R1:缓冲液 GK GPO POD MgCl2 胆酸钠 高铁氰化钾 表面活性剂 R2:4-AAP LPL 和缓冲液
【方法评价】
本法酶试剂比较稳定,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 两步法为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推荐方法。影响因素与胆 固醇测定法相同。 此法测定结果包括游离甘油(FG),若要去除FG得到真 正的TG值,可用外空白法或内空白法。 外空白法需加做一份不含LPL的酶试剂测定FG作为空白 值。
【检测方法】
临床常规方法为匀相法。其原理是利用多聚体和聚阴离子 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对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选择性 遮蔽的原理,从而达到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参与 显色反应的方法。
4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参考方法:
超速离心分离HDL,然后用化学法(ALKB法)
或酶法测定其胆固醇含量,此法需特殊设备,而
①4℃冷置试验,血清外观可以是澄清也可 呈混浊。
②血清TG ,TC正常或稍↑,VLDL↑ 。 ③血清脂蛋白电泳,preβ-LP↑。 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人易发生冠心病。
(6)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生理功能1. 引言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在血液中运输和代谢脂质的复合物,它们由脂质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血浆脂蛋白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胆固醇平衡、运输维生素等。

本文将对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2.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血浆脂蛋白可以根据其密度和组成分为五类: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胆固醇酯。

2.1 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是最大的一类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0.1-1.2微米。

它们主要由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磷脂组成,外层被一层蛋白质包裹。

乳糜微粒在肠道内吸收和运输脂质,将脂质从肠道运输到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2.2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密度较高的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5-15纳米。

它们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磷酸胆碱等组成。

HDL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清除体内过剩的胆固醇、抗氧化、抗炎等。

它们通过与其他脂质颗粒结合并转运胆固醇,在体内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从而维持胆固醇平衡。

2.3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密度较低的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18-25纳米。

它们主要由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组成。

LDL是主要的胆固醇载体,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身体各个细胞。

然而,过多的LDL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4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密度较低的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30-80纳米。

它们主要由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等组成。

VLDL在肝脏合成并释放入血液中,它们通过水解转化为LDL,并将甘油三酯输送给身体各个组织。

2.5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是一种与甘油结合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它是血浆中主要的非极性脂质。

胆固醇酯通常以乳糜微粒和VLDL中的甘油三酯形式存在,并通过乳糜微粒转运到淋巴系统和血液中。

3.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血浆脂蛋白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胆固醇平衡和运输维生素等。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血浆脂蛋白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它通过运输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等脂类,参与了体内脂质代谢的调节。

这些脂类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但过度堆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很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浆脂蛋白的合成、分泌、转运和降解等代谢过程。

一、血浆脂蛋白的合成血浆脂蛋白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合成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多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在脂质代谢的初期,肝脏内的细胞将合成好的脂质以三酰甘油和胆固醇酯形式吸收、储存、代谢,形成一系列脂代谢产物,其中一部分被合成成为一种脂蛋白——泛生脂蛋白I。

泛生脂蛋白I是一种高密度脂蛋白(HDL)前体,即可成为HDLC集团的组成成分。

泛生脂蛋白I主要由肝细胞内质网合成,由于其没有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其合成后被分泌至外侧端粒体中,即成为代谢产物的前体。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泌泛生脂蛋白I分泌至外侧粒蛋白体后,被肝细胞进行分泌成为泛生脂蛋白分子。

在分泌过程中,泛生脂蛋白会进一步跟胆固醇及脂质相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的脂蛋白颗粒,称为高密度脂蛋白(HDL)。

血浆脂蛋白的分泌部分是由肝脏细胞型细胞发现的,而分泌前的泛生脂蛋白为一种极小的卵形结合质形态。

三、血浆脂蛋白的转运血浆脂蛋白的转运特指它在体内运输脂质及代谢产物。

人体内存在多种脂蛋白,其中CHDL高密度脂蛋白就是一种主要的脂蛋白,它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CHDL高密度脂蛋白的载体功能极为重要,它可以在体内帮助胆固醇从外向内输送,并且通过胆固醇酯化,使脂质更易于储存,尤其在浆膜上的斑块中被发现。

HDL的转运功能还在于它能与其他脂蛋白、脂肪酸和类固醇发生电呈阵联合,形成一种聚合体,来更有效的运输脂类代谢产物,这是其它脂蛋白所无法完成的事情。

四、血浆脂蛋白的降解血浆脂蛋白的降解是包含了从分解到消散所需全过程,成为体内代谢产物的过程。

唯有在胆固醇剩余消耗完之后,胆固醇则是减少降解的,新的脂质和胆固醇和同时也进入肝脏,也能导致HDLC的过多生成,让它的功能导纳降低。

从高脂血症看血浆脂蛋白代谢

从高脂血症看血浆脂蛋白代谢

从高脂血症看血浆脂蛋白代谢一、血脂及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血浆脂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肪酸等。

血脂有外源性脂质和内源性脂质两种来源。

因为脂质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浆中会以甘油三酯(TAG)和胆固醇酯(CE)为内核,载脂蛋白、磷脂及游离胆固醇单分子层覆盖于表面形成能溶于水的球状复合体——脂蛋白,保证脂质能在血浆中正常运输。

电泳法按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可将脂蛋白分为α、前β、β及乳糜微粒4类。

超速离心法按密度将血浆脂蛋白分为4类: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二、高脂血症及其分类血浆脂质(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也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dyslipoproteinemia)。

一般以成人空腹12-14小时血浆甘油三酯超过2.26mmol/L(200mg/dl),胆固醇超过6.21mmol/L(240mg/dl),儿童胆固醇超过4.41mmol/L(160mg/dl)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脂蛋白异常血症可分为6型:Ⅰ、Ⅱa、Ⅱb、Ⅲ、Ⅳ、Ⅴ。

1、Ⅰ型高脂血症此型高脂蛋白血症有许多特点,但其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两方面:血浆中乳糜微粒明显增多,血浆中前β脂蛋白浓度正常,或仅呈轻度增加。

各种高脂蛋白血症中,Ⅰ型是最少见的(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是最容易诊断的。

一般靠血清外观和脂蛋白电泳就能诊断,甚至于只有血清外观,也能确诊。

血浆脂蛋白中CM升高,而CM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CM代谢途径又被称为外源性脂质转运途径或外源性脂质代谢途径,所以血脂中甘油三酯显著增加、胆固醇常有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血浆脂蛋白代谢的主要酶
1、脂蛋白脂肪酶(LPL):存在于组织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表面,apoCⅡ是其必须的辅因子,使 CM中的TG、磷脂逐步水解,产生甘油、FA及溶 血磷脂等。
2、肝脂肪酶:功能上类似于LPL,但不需要 apoCⅡ。 3、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apoAⅠ 激活
(四)脂蛋白的结构 具极性及非极性 基团的载脂蛋白、磷 脂、游离胆固醇,以 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 疏水基团与内部疏水 链相联系,极性基团 朝外。 疏水性较强的TG及胆固醇酯位于内核。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CM 密度 组 成 蛋白 质 载脂蛋 白组成
<0.95 80~90% 最少, 1%
VLDL
LDL
含胆固醇及其酯 最多,40~50%
20~25% apoB100
HDL
1.063~1.210
0.95~1.006 1.006~1.063 50~70% 5~10%
脂类 含TG最多, 含TG
——血脂高于参考值上限。

诊断标准:
TG > 2.26mmol/l 或 200mg/dl; 胆固醇 > 6.21mmol/l 或 240mg/dl
成人(空腹14~16h)
儿童
胆固醇 > 4.14mmol/l 或 160mg/dl

分类:
① 按脂蛋白及血脂改变分六型
② 按病因分: •原发性(病因不明)
超速离心法:CM、VLDL、LDL、HDL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脂肪组织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 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
二、不同血浆脂蛋白其组成、结构均不同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 (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CM β 前β α
电泳法

正常参考值(百分比):
• α-脂蛋白 25.7±4.1% • 前β-脂蛋白 21.0±4.4% • β-脂蛋白 53.3±5.3%
主 要 是 参 与 胆 固 醇 的 逆 向 转 运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 ,即将肝外组织 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
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HDL是apoC的储存库。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导致血脂异 常或高脂血症
(一)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

来源:
以肝脏为主,小肠可合成少量。

代谢:
VLDL
LPL
FFA
VLDL 残粒 外周组织
LPL、HL FFA
LDL
LPL——脂蛋白脂肪酶 HL—— 肝脂肪酶
CM残骸中的TG水解
脂肪动员
G→FA
FA+甘油 肝细胞 TG ApoE,B100(肝合成)
Ch CE PL 肝合成 CM残骸
•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
如何设计降脂药物?
HDL
VLDL(新生)
内 源 性 VLDL 的 代 谢
VLDL的生理功能:运输内源性TG和胆固醇。

(三)低密度脂蛋白

来源:由VLDL转变而来。 代谢: 1. LDL受体代谢途径 LDL受体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细胞等全身
各组织的细胞膜表面,特异识别、结合含apo E
或apo B100的脂蛋白,故又称apo B,E受体。

分类(按密度): HDL1
HDL2 HDL3
HDL 的 代 谢
③ ②
卵磷脂胆固醇脂 酰转移酶

胆固醇酯 70%由 HDL 转移到 VLDL ,由VLDL受体清除
20%由 HDL 转移到肝,由HDL受体清除 10%由特异的apoE受体清除
胆固醇在肝内转变成胆汁酸或直接通过 胆汁排出体外。

HDL的生理功能:
三、血浆脂蛋白是血脂的运输形式, 但代谢和功能各异
(一)乳糜微粒

来源:
小肠合成的TG apo B48 、 AⅠ、 和合成及吸收的 + AⅡ、 AⅣ 磷脂、胆固醇
新生乳糜微粒
成熟乳糜微粒
脂蛋白脂肪酶
CM代谢特点:
地点: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T1/2:5-15分钟; CM的生理功能:运输外源性TG 及胆固醇。
SR),摄取清除血浆中的修饰LDL。
LDL 的 代 谢
正常人每天降解45%的LDL,其中2/3经
LDL受体途径降解,1/3由清除细胞清除。

LDL的生理功能: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四)高密度脂蛋白

来源:
主要在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 CM、VLDL代谢时,其表面apo AⅠ、 AⅡ、AⅣ、apo C及磷脂、胆固醇等离开亦 可形成新生HDL。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Metabolism of Lipoprotein
本 节 主 要 内 容:
• 血脂 •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及结构 • 载脂蛋白的定义、种类、功能 •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一、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三酰甘 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 释放入血

正常成人空腹血脂的组成及含量
血浆含量
组成 总脂 mg/mL 400~700(500) mmol/L 空腹时主 要来源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胆固醇酯 游离胆固醇 总磷脂 卵磷脂 神经磷脂
10~150(100)
100~250(200) 70~250(200) 40~70(55) 150~250(200) 50~200(100: AⅠ、AⅡ、AⅣ 、AV apo B: B100、B48 apo C: CⅠ、CⅡ、CⅢ、CⅣ apo D apo E

功能:
① 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② 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AⅠ识别HDL受体 B100,E 识别LDL受体
③ 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 AⅠ激活LCAT (卵磷酯胆固醇脂转移酶) CⅡ激活LPL (脂蛋白脂肪酶) AⅣ辅助激活LPL CⅢ抑制LPL AⅡ激活HL (肝脂肪酶)
0.11~1.69(1.13)
2.59~6.47(5.17) 1.81~5.17(3.75) 1.03~1.81(1.42) 48.44~80.73(64.58) 16.1~64.6(32.3) 16.1~42.0(22.6)


肝 肝 肝
脑磷脂
游离脂酸
15~35(20)
5~20(15)
4.8~13.0(6.4)
LDL受体代谢途径:
ACAT——脂酰CoA 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2. LDL的非受体代谢途径 血浆中的LDL还可被修饰,修饰的LDL如氧
化修饰LDL (ox-LDL)可被清除细胞即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清除。这两
类细胞膜表面具有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含脂类50%
最多,约50% apo AⅠ、 AⅡ 、 AⅣ CⅠ 、 CⅡ CⅢ、 E、D
apoB48、E apoB100、 AⅠ 、 AⅡ CⅠ 、 CⅡ AⅣ 、 CⅠ CⅢ 、 E CⅡ 、 CⅢ
(三)载脂蛋白

定义: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 指血浆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