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澄迈长寿第一县的秘密

合集下载

澄迈——世界长寿之乡的“地利”与“人和”

澄迈——世界长寿之乡的“地利”与“人和”

澄迈——世界长寿之乡的“地利”与“人和”作者:沙建华来源:《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10期我1988年来到海南,一待就是32年。

不过,让我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到这片绿地的生命之美,那还是最近这6年退休前后的经历,尤其是与澄迈打交道的经历。

头一次是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上,望着澄迈的企业给年会“海南风情美食园”送来的当地绿橙、地瓜、椰奶、柚油等,让我对这个世界长寿之乡留下了物产丰美的印象;第二次是在澄迈政府的支持下,在澄迈老城举办了全国和全省的围棋比赛,我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夜晚雨后散步,怡人的微风透着草木的芳香,让我闻到这个世界长寿之乡的自然味道,也体验了澄迈不一样的宜居之美。

去年,为策划一个康养的项目,并为筹办一场以百岁老人为主角的“祖国万岁”活动,我走访了澄迈的众多地方,拜访了澄迈长寿研究会。

之后,应邀协助该会组建专家委员会,参加了联合国老龄研究所对澄迈“世界长寿之乡”重新认证后的证书颁发及标牌换发仪式,并出席了“澄迈寿乡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会”的成立仪式。

至此,算是对这个世界长寿之乡有了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

今有幸应《养生大世界》之约,谈谈“世界长寿之乡”澄迈,以及澄迈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的成因。

澄迈位于海南岛西北部,临近海口,自西汉元封元年设县,因有“澄江”和“迈岭”而得此名。

全县人口约56万人。

陆地面积2076平方公里,东西宽56.25公里,南北长70公里,有海岸线37.5公里。

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8度,年平均日照时数2059小时,年均降雨量1786.1毫米。

地处于静风环境区,台风影响较弱。

气候温和,日照充足,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澄迈素有“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常逢百岁人”的美誉。

全县有十个长寿乡村:老城镇的罗驿村、金江镇的黄竹村、福山镇的花场村、中兴镇的枫脚村、永发镇的永跃村、金安农场的潭烈村、大丰镇的儒周村、桥头镇的木春村、加乐镇的坡塘村、瑞溪镇的三多村。

2012年11月被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联合国老龄研究所授予“世界长寿之乡”称号,成为国内首个“世界长寿之乡”。

世界长寿之乡—海南澄迈

世界长寿之乡—海南澄迈

资料:来自网络制作:YMF 2014.05.04澄迈县在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澄迈自古素有“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长逢百岁人”之美誉,是中国绿色名县,世界富硒福地。

2010年,澄迈县长寿研究会评选出“十大长寿之村”、“十大长寿家庭”、“十大长寿明星”。

行走在澄迈县的城镇乡间,醒目的“长寿”及长寿老人,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澄迈县人均予期寿命77.79岁,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7岁,比全国高6.59岁。

截至目前,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3.3﹪,百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38.39/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规定的标准。

澄迈百岁老人绝对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均居全国市县第一位。

2009年5月25日,澄迈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第十个、海南省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2年9月,国际人口老齡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宣告在澄迈成立,该会由美国、日本、韓国、意大利、荷兰、德国、英国、中国以及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組织組成。

委员会以澄迈为蓝本发布“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

2012年11月22日,“世界长寿之乡”授牌仪式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海南澄迈县获此殊荣。

该活动由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主办,东北亚经济论坛、中国亚太研究会、联合国老龄所等单位协办。

会议宣布授予海南为“世界长寿岛”,澄迈为“世界长寿之乡”。

2012年11月22日联合国授予澄迈为“世界长寿之乡”称号。

颁发“世界长寿之乡”证澄迈人能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是:这里是富硒长寿帶,澄迈的水樣中有益元素硒、锶等达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土埌中硒元素含量0.44毫克∕公斤,相当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土壤平均值的两倍。

澄迈在获得“长寿之乡”的称号后,发挥品牌效应,使长寿文化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劲的推动力。

澄迈把健康长寿品牌与各个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了多个农业增效的特色品牌产业,如地瓜、福橙、白蓮鵝等。

澄澄迈富含硒等多种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产出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长寿有促进作用,福山当地出产的福橙,被选定为国宴特供水果。

长寿之乡-海南澄迈县

长寿之乡-海南澄迈县

海南澄迈县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北临琼州海峡,毗邻省会海口市,是中国绿色名县、世界富硒福地、世界长寿之乡。

澄迈老年人多长寿,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

澄迈多数百岁老人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为米饭,菜类荤素皆可,从不挑食,吃得简单,爱吃本地的粮食、蔬菜、水果、海鲜、杂食等。

澄迈县的百岁老人一生起居有常,生活有序,他们心地善良、热情好客、性格爽快、为人豁达,助人为乐。

多数老人常年不辍劳动,勤于农活或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乐于动脑,善于思考。

很多人喜爱户外活动,观自然风光,赏花草鱼虫,享天地福泽,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恩赐。

中国的长寿之乡---澄迈

中国的长寿之乡---澄迈

探秘中国五大长寿之乡原始森林、叮咚泉水、石板房子,还有淳朴的民风,神州的长寿之乡往往是一幅浓郁的山水乡村风情画卷。

正是在这好山好水的环境当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寿星,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都市人前来养生胜地舒坦身心。

巴马长寿村盘阳河逶迤地流淌,串起了一个个小村落一、推荐地:广西巴马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

巴马长寿村里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传奇百岁“姐妹”的家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千姿百态如魔法世界的百魔洞、如梦似幻的时空隧道百鸟岩、神秘莫测的世界第三大天坑群、终年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碧波荡漾的盘羊河……古今胜景多是妙在天成。

看寿星野浴看寿星野浴河中,是秋游巴马最有趣的事情。

裸浴是巴马当地的风俗,在盘阳河谷常可见村民野浴其中,无论男女老少,悠然似神仙。

盘阳河是巴马长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

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将巴马一分为二。

两岸凤尾竹的娑婆风姿,给沿岸带来盈盈绿意。

盘阳河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河水一般恒温于十七八摄氏度左右,全年适合洗浴。

裸浴正是巴马村民返璞归真的古风,也是几千年来这里人们长寿的秘诀。

巴马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美誉,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甚至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被誉为天然氧吧。

由于巴马境内山多,人们出门多爬山,即使年过90的老人在山路上依然健步如飞,爬起山来比年轻人都要快。

旅游提示交通:县城位于国道323线和省道322线的交汇处,距南昆铁路70公里。

可从田阳、田东、大化三条线路通往首府南宁。

特产:巴马香猪、火麻、红粳米、珍珠黄玉米、茶籽油、板栗、黑麻山羊、蛤蚧、油鱼、芭蕉芋粉丝等是典型代表。

二、新疆和田美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就被国际医学会列为世界长寿区之一,新疆的长寿老人集中生活在和田地区。

新疆和田老人和田绿洲内用昆仑山积雪融水浇灌的农田,渠道纵横、流水潺潺,地表水比较充足。

成熟的防风林弱化了风沙危害,而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中国长寿之乡——澄迈

中国长寿之乡——澄迈

中国长寿之乡——澄迈作者:陈淀国来源:《科学养生》2011年第08期著名作家陈淀国同志带着探求寿星长寿秘密的使命,最近采访了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

应本刊要求,取精彩部分从本期开始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澄迈,海南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在我国南海北端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块翠绿宝石,璀璨耀眼,秀美夺目,那就是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第二大岛海南。

那里的海水清澈蔚蓝;那里的阳光充足明媚;那里的沙滩细软柔和;那里的椰风轻缓凉爽;那里的气候,舒适宜人,年平均23.8℃;那里的森林,茁壮茂密,覆盖率超过50%;那里的热带生物,珍奇稀有,不少为世界罕见,以及那种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等,都是极为可贵的旅游资源,从春到冬,一年四季,不愧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不远千里,远涉重洋,慕名踏上这块风光旖旎的热土,尽享南国特有的情韵。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业蓬蓬勃勃的迅猛发展,生态、环保特别是这个未受污染的“长寿岛”,更受到各方游客的青睐,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得天独厚的海南,常常成为他们毫不犹豫的首选。

来到海南,您游了三亚,游了海口,游了琼海,游了文昌……还有一个“不可不去,去了就不想走”而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绝佳去处,那就是离海口只有三五十公里的近邻澄迈——海南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澄迈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北邻琼州海峡,与省会海口相接,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基础设置完善,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空气清新,生活条件优越。

早在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就已突60亿,财政总收入超10亿,成为全省仅次于海口、三亚的“第三”,先后荣获“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20强开发区”、“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双拥模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30多项“国字号”品牌荣誉。

解读“中国长寿之乡”的幸福密码——央视《乡约》栏目走进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

解读“中国长寿之乡”的幸福密码——央视《乡约》栏目走进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

解读“中国长寿之乡”的幸福密码——央视《乡约》栏目走
进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
李伟杰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B》》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古老的南渡江,从海南中部山谷蜿蜒而下,流进"中国长寿之乡"——海南省澄迈县境内,人们称之为金江。

位于澄迈东部的永发镇,是海南特色魅力镇之一。

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山川形胜,遗迹诸多,传统文化氛围浓厚。

历史上,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李伟杰
【作者单位】《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76.7
【相关文献】
1.探秘“中国慢城”——央视《乡约》栏目走进江苏省高淳县桠溪镇 [J],
2.宾川,特色农业带活幸福生活——《乡约》栏目走进云南宾川 [J],
3.探寻“幸福村庄”魅力之源——央视《乡约》栏目走进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J], 冯俊
4.兴福镇人的幸福生活——《乡约》栏目走进山东滨州兴福镇 [J],
5.长寿之乡富硒福地——海南省澄迈县 [J], 陈小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寿之乡富硒福地——澄迈老城,不一样的美

长寿之乡富硒福地——澄迈老城,不一样的美

长寿之乡富硒福地——澄迈老城,不一样的美北纬18度区域,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区域之一,这里汇聚全球最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碧蓝的海水、丰富的景观,海南岛也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

所以海南是休闲度假、越冬的理想之地。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自公元前110年置县已有二千余载,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之一。

澄迈县物产丰富,气侯宜人,人杰地灵,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以天然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温润的气候条件,特色的富硒美食,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古老的火山岩古村落群,备受世人瞩目,也是镶嵌在琼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澄迈县老城镇,紧邻海南省省会城市海口,有“海口后花园”之称的美誉;澄迈县在2009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长寿之乡”,自然资源丰富,土壤中多为“富硒土壤” ,富含钙、镁、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森林覆盖率高,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老城开发区与海口相邻交通非常便利,目前有三条交通主干道可到达海口主城区,一条是北端的滨海西路与海口西海岸滨海大道相衔接到达老城,第二条是海口南海大道与225国道相连接可到达老城镇,第三条是更加快捷的G98绕城高速,目前已开通了57和59路公交车(海口轻轨东站至开发区生态软件园)。

老城还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枢纽,东环轻轨在这里设立首站,西线高速以这里为起点,去岛内其他旅游胜地和出岛都非常方便。

老城的养生度假资源非常丰富,有盈宾半岛旅游度假区,千年的名寺永庆寺,月亮湾高尔夫球场等。

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汇集了海南最大的物流港口、信息产业中心、综合保税区、物流贸易、生态科技等,内投资和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中航特玻、中国华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多家企业。

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根据最新海口城市发展战略, 已成为其西强发展的核心组团,海口澄迈城市一体化的枢纽地段,被纳入《海口市总体规划》之中,正打造成为大海口生活圈内集生态、文化、经济发展完美合一的未来之城,养老度假皆宜。

长寿之乡探秘

长寿之乡探秘

长寿之乡探秘作者:付秀宏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11期到目前为止,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地区,有广东佛山三水区、四川彭山县、四川都江堰市、广西巴马县、广西永福县、湖北钟祥市、湖南麻阳县、河南夏邑县、江苏如皋市、江苏太仓市、山东莱州市、山东文登市、海南澄迈县等。

这些长寿之乡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靠近江河或山泉。

长寿是人之所愿,但水土好是长寿根基。

曾有研究机构编制了全国百岁老人超过2/10万的县域分布图,并勾勒出了全国5个长寿带。

这些县域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澜沧江流域。

饮水质量好和水土、食物富含硒,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我国四川安康、湖北恩施等地,是世界闻名的富硒区,广西巴马、安徽石台也是富硒土壤。

我国许多长寿之乡,不仅水土富硒,而且空气清新、风景清幽、植物丰茂,加上叮咚泉水,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到目前为止,广东三水每10万人百岁老人就有21位,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关于长寿之乡的标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收集的三水土壤、饮用水、粮食样本,发现此地硒、锌等元素十分丰富,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三水人长寿的根本因素。

最近佛山市“十大长寿之星”评选,最长寿的几位都居住在三水盆地内。

广东蕉岭县多宝水库附近种植的多宝红茶,富含硒元素,每公斤红茶含硒5.39毫克,远超农业部富硒0.25毫克/公斤的标准。

多宝村现有1 100多居民,从没查出癌症病人,该村征兵、升学均未检出乙肝患者,这都是硒的功劳。

广东梅州瑞山的山泉,也是世间宝水。

当地村民进山从不带水,都是直接饮用山泉。

检验发现,这里的山泉水质是难得的弱碱水,且富含微量元素硒。

喝山泉水的当地人,很少出现肚子痛的现象。

曾患有糖尿病的当地村民,从城市回到瑞山居住8个多月,糖尿病症状竟完全消除。

有几位外地来瑞山的员工,先前鼻炎非常严重,在瑞山工作一段时间后鼻炎消失。

瑞山洲瑞镇有1.8万人,80岁以上的老人1 600多人,约占9%,比例如此之高,非常少见。

作为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广西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为世界之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地”澄迈长寿第一县的秘密澄迈,这个有着2124 年设县史的地方,自古有“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长逢百岁人”的美誉。

如今,有着“晒宝”、“爱宝”、“护宝”、“捧宝”氛围的澄迈,更因长寿而声名远播百岁老人王克运在今年正月二十八日那天,享受了一次大明星的待遇,村民们敲着锣鼓、吹着唢呐,将拜祭祖宗的全猪抬到了他的家中,表达了对他的祝福。

那天是海南省澄迈县大美村传统的祭祖节日,像往年一样,身在异地的大美村人从各地赶回故乡,大家一起拜祭先祖,诵读家风,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

而王克运自然成了祭祀仪式上不可或缺的尊者。

大美村的长寿文化可追溯至明清两代,村中凡举办祭祀等民间文化活动,必会遵照尊老敬老的规例。

分享祭祀猪肉时,60 岁以上的老人都可加肉一份,70 岁以上者加肉二份,80 岁以上者加肉三份,90 岁以上者每人一套猪头猪脚,百岁以上者每人奖励一头全猪,这一规例已延续了一百多年。

晒宝:“家”有多少老,就有多少宝获得过澄迈“十大长寿之村”美誉的大美村,一直浓郁着爱老敬老的氛围。

村民们按照不同的年龄段,给予老者们相应的尊称,60 岁的被尊称为下老,70 岁的被尊称为中老,80 岁的被尊称为上老,90 岁的被尊称为上上老,100 岁的被尊称为太上老。

作为太上老,王克运享受到那样隆重的“待遇” ,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大美村,提起王克运的名字,无人不知,村民们把他看成了“宝” ,发自内心地尊重他、敬重他。

在村里制作的“长寿大美”宣传展板上,王克运的大照片和个人简介也被排在了第一位。

类似于“长寿大美”这样的宣传展板不仅仅在大美村能够看到,澄迈县的很多村庄里都有这样的展板。

罗驿村制作的展板主题为“文化之乡?长寿古村”,一张张照片上,一位位老人笑容可掬。

黄竹村除了展示出三位百岁以上老人的风采外,还特意展示了80 岁以上的寿星夫妻风采。

不管在哪里,大家都喜欢通过在展板上“晒宝” 的方式,来表达“家”里有很多“宝”的喜悦和自豪之情,因为他们坚信一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而作为一个以村庄甚至县域为单位的“大家庭” ,更是“家”有多少老,就有多少宝了。

澄迈县究竟有多少“宝”?初到澄迈,若想看看这里究竟生活着多少长寿老人,也许会有人向你支招一一去榕树下看看就知道了。

在澄迈的各个村庄里,榕树的身影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村头,大榕树下往往是老人们青睐的乐园,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聚集了几十位老人,聊天、喝茶、下棋,有的还时不时哼几句琼剧调调。

不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为2010 年11 月1 日零时)和2011 年5 月的人口调查数据,省去了人们“寻找大榕树”的工夫,澄迈县究竟有多少“宝”这个问题的答案被揭示了―― 80 岁以上老人18552 人,占总人口的3.3%;百岁以上老人417人,占总人口的38.39 /10 万――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居中国市县第一位。

澄迈县,这个有着2124 年设县史的地方,自古素有“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长逢百岁人”的美誉。

而今,它是国内唯一获得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颁发的“世界长寿之乡”认证的市县。

爱宝:县委书记给老寿星过生日喜欢“晒宝” ,是因为澄迈人“爱宝” 。

在澄迈县,流传着一段关于县委书记“爱老”的故事。

2008 年5 月,杨思涛被任命为中共澄迈县委书记。

在一个乍暖还寒的夜晚,由杨思涛扶助了近七年的郭祥胜老人突然去世,得知消息后的杨思涛急忙赶到乡下,亲自为老人安排了后事。

后来在返城途中,跟随在杨思涛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郭家的左邻右舍都夸他“不是亲子胜似亲子” ,但听了夸奖后的杨思涛却一言不发。

一年多之后,杨思涛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我心里一直不好受。

要是我们县社会保障工作的步子能迈得快一些,五保户供养和城乡低保的水平能再提高一些,早几年做到应保尽保,或许郭祥胜老人能活个百岁。

”虽然公务繁忙,但杨思涛仍能清楚地记得澄迈县里居住着的不少老人的名字、生日、健康状况和家庭状况。

他已经连续四年亲自登门为李爱珠老人祝寿了,每年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之际,他还会拜访多位高龄老人,并给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

最让当地人难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杨思涛手举竹筷,亲自为红光满面的李爱珠老寿星一口一口地喂“长寿面”。

李爱珠,可谓是澄迈县名副其实的“明星寿星” 。

114 年,相较于2124 年的悠久历史而言,并不算太长;但若用它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跨度,则值得赞叹。

2014 年4 月14 日,《小康》记者来到澄迈县永发镇博岸村,顺着整洁的水泥小路,穿过二三百米的林荫长廊,便看到一座灰墙小院,未走到院门,先闯入眼帘的是刻着金黄色大字的牌子,上面写着:澄迈县永发镇博岸村112 岁老人李爱珠住宅。

牌子还是2011 年镶嵌到墙上的,按照当地计算虚岁(出生时即记为一岁)的习惯,到今年的6月16日,老人就达到115 岁高龄了。

熟悉李爱珠老人的澄迈人张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家的记忆力非常好,杨思涛到她家去过两次之后,她就记住了杨书记。

老人曾主动向孙子和孙媳妇提及杨书记亲切地抱着她肩膀的事情。

她说,“我年纪这么大了,又老、又臭、又丑的,他这么大官,竟然还抱了我。

”在澄迈,“爱老”的不仅仅是县委书记,“十大敬老之星” 的评选中,更是涌现了一批爱老敬老的典范。

例如全县机关干部中唯一入选“敬老之星”的孙中积,为了照顾母亲,搬回乡下与母亲同吃同住;还有曾令学夫妇,把一位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90 多岁老龄老人领回家悉心照料,这些故事在澄迈都被传为了佳话。

护宝?捧宝:喝茶、聊天、看琼戏,还能被追捧如何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宝”之心转化为更多人集体的“护宝”和“捧宝”行动?在这方面,澄迈人动起了脑筋。

走进坐落在海榆西干线225 国道旁的罗驿村,不仅能看到崭新漂亮的二层小楼“社区服务中心” ,还能看到一个占地3600 多平方米的整洁新颖的院落――这是建成于2008 年的老城镇白莲敬老院,几十位“五保户”在这里安度晚年。

敬老院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一切从“护宝”的理念出发,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建成小平房,免去了老人们上下楼的麻烦,单门独户,大多为双人间户型,让老人们不会感到太孤单。

庭院中部还有一块绿地,那里的郁郁葱葱,都是老人们亲自担水、浇灌、除虫、整枝后的“硕果”。

4月15日中午12点多,《小康》记者来到一位86 岁老者的房间时,他正津津有味地喝着自己烹制的鱼汤。

同样位于国道225 线旁的黄竹村,则在8 年前就建起了“黄竹长寿老爸茶园” 。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6 年初的一天,黄竹村委会书记王泰智与村民王耀孔、王良明一起在村边的茶店喝茶,他们看到邻桌有位高龄老人衣衫褴褛、举止呆滞,于是陷入了沉思,他们希望能为这样的高龄老人做些事情。

经过精心策划,他们决定建一个茶店,专门为村里70 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茶点。

三个人买来了一些钢管和五彩塑料布,搭建了一个大棚,里面安放了一些桌椅板凳。

当年7月1日,“黄竹长寿老爸茶园”就正式面向全村老人开放了。

2008 年,王泰智等三人再次凑钱购置铁皮,将茶馆加固,四周砌上了水泥砖墙。

再后来,茶园尊老敬老的故事广为传播,村里的其他热心人、外地客商等也纷纷支持。

2008 年时,村里70 岁以上的老人有120 余人,而且他们都喜欢到这里来喝茶,即便人数多,茶馆还是确保了老人们每天都有茶喝、有戏看。

2011 年,澄迈县政府又投入资金,进一步完善了茶园内外的环境,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够满足“喝茶、聊天、看琼戏”的三大需求,而且还很受“追捧” 时不时地就有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来看望他们。

一会儿有人来我们这里参观,所以村里80 岁以上的老人都到齐了,你看这桌坐着的三位老人是全村最高寿的,107 岁的刘玉花,老人家一生务农,口味清淡,目前头脑清晰、精神饱满,生活能够自理;106 岁的李琼英,老人性格开朗、与人为善,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品;105 岁的徐玉和,老人从小务农在家,心胸开阔、不存心事,不发愁、善于表达喜怒,目前仍能自由出入走动,步履强健……”介绍完这三位老人之后,“黄竹长寿老爸茶园”的发起创建人之一王良明又来到了另一排大长条桌子前,“在座的都是一对一对的、80 岁以上的健在夫妻,他们非常相爱,从年轻一直相爱到老,他们每天都手拉着手来这里喝茶。

今天来到这里的老人,最年轻的83 岁。

”4月14日下午3点左右,《小康》记者来到“黄竹长寿老爸茶园” 的时候,60 多位老人正聚集在茶园里,有的喝茶、有的聊天、有的看琼戏,还有些围在一起下棋,不一会儿,一辆满载着游客的大巴停在了茶园门口,游客们从大巴上下来,参观了茶园、听了王良明的介绍后,很多人干脆直接把钱塞到了老人们的手中。

一位姓张的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从青岛来澄迈参加一个公司组织的活动时,听说这里的人很长寿,便主动提出来要到一个比较典型的村子里去看看老人们,于是组织者便带他们来到了这个茶园。

黄竹村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共有600 多户人家,3350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219人,80 岁以上的老人68 人,80 岁以上的寿星夫妇19 对,105 岁以上的老人3 位。

在茶园的后面,一座在建的小楼格外显眼,澄迈县长寿研究会秘书长张群告诉记者,那是“黄竹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老人们白天可以在那里吃饭、休息、娱乐,也将会得到更精心的照料。

“宝地”:“长寿之乡”实至名归行走在澄迈街头,白发老者满面绽放的笑容,无疑是一道最能触碰人心柔软之处的风景。

中国人自古追求的幸福美满人生目标“五福”中的第一福,便是长寿。

有着“晒宝” 、“爱宝”、“护宝”、“捧宝”氛围的澄迈,因长寿而声名远播:2009 年7月12 日,澄迈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美誉,这距离2008 年9 月县委书记杨思涛决定启动澄迈县申报“中国长寿之乡” 工作,尚不足一年的时间,同时,这也是海南省市县首次获此殊荣。

2012年11月22日,澄迈县又被授予了“世界长寿之乡” 的匾牌和证书,由此,澄迈县成为我国第一个将区域长寿指数测算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状况现场调查、定量分析相结合,经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确认的“世界长寿之乡”。

是年,澄迈县总人口56 万,全县共拥有60 岁以上老人76000人,其中60〜69岁的32850人,70〜79岁的24600人,80〜89岁的14210人,90〜99岁的4125人,100岁以上的215人。

澄迈县的百岁以上老人,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占总人口比例,均居中国寿乡第一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