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毕业论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毕业论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毕业论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

体化毕业论文

一、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是一种环保型能源产业。就是利用太阳电池,不需要复杂的中间环节,就可以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将太阳赋予的能量送到每一个地方。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高度的清洁性,发电过程中无污染、无噪音、无损耗,对保护环境极其有利;二是绝对的安全性,太阳光一照射太阳电池就能发电,对人、动植物无任何伤害;三是普遍的实用性,凡是能安装太阳电池的地方就能实现“到处阳光到处电”的目标,可广泛用于通信、交通、海事、军事等各个领域,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器,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都能运用光伏太阳能;四是资源的充足性,太阳的能量几乎是取之不尽的.

太阳能光伏建筑发电是新世纪的一种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又是高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人人都应该了解它,熟悉它和利用它。从整体开看,我们要研究光伏太阳能,是因为太阳能是地球上对环境起保护作用的最重要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又是唯一满足宇宙空间中卫星和航空器所需要的能源。随着能源要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传统能源(如煤,石油,天

然气等矿物化学燃料)不但对环境已产生极其严重的污染,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耗尽。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和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研究和发展太阳能。

二、太阳能技术的类型。

从应用类型看,太阳能技术可分为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太阳能空调技术三种类型:

一是太阳能发电。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成熟,不论是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都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和实践。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目前尚处于商业化前夕,世界现有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致有三类:槽式线聚焦系统、塔式系统和碟式系统。预计2020年前后,太阳能热发电将在发达国家实现商业化,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二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太阳热水系统主要是作为辅助热源与常规能源系统联合运行在供应生活和洗浴热水的同时,还为建筑供暖。在中国、希腊、以色列等国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供应生活和洗浴热水。

三是太阳能空调技术。即直接利用太阳能做为空调主机的动力,从而实现正常制冷制热的空调技术。目前,大型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已实现太阳能利用,其它类型制冷机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正在开发研究中。

三、光伏发电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3.1光吸收和电的产生

3.1.1光吸收

光投射到光伏材料上存在反射、吸收和透射三种可能。对于光伏元件来说,光的反射和透射都是损失,关键是要有效的吸收投射光,以产生电能供人们使用。在忽视反射的情况下,材料对光的吸收量取决于材料的吸收系数和材料厚度。太阳光在光伏材料中由于被吸收而使光强沿材料厚度方向不断下降。

3.1.2电的产生

假定吸收光子使光强的减少量完全用于产生电子-空穴对,那么在薄片材料中电子-空穴对的产生量G可以通过薄片的光强变化来计算。

电能-电功率的产生

3.2电流的产生—光生载流子的收集

太阳光入射到太阳能电池会产生电子-空穴对,由于光生少数载流子必须在被复合之前就要跨过P-N结才能对外电路做贡献,少数载流子一旦跨过P-N结会被收集。这时,如果外电路与太阳能电池连接就有电流产生并通过外电路收集到太阳能电池产生的光生电流。理想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流就是没有外加偏压时的外电路电流。

3.3电压的产生-电功率输出

光生载流子本身不能升格为电功率(电能能源),例如检测用的光电二极管可收集到很高的光生电流I,但不能产生任何电功率。为了产生电功率P,必须同时产生电压V和电流I,这就是电功率P=IV。

太阳能电池吸收了入射的太阳光子后产生了荷电的载流子,在外电路有电流和电压,通过外电路的负载去做功。

3.4光伏材料

3.4.1半导体

世界上所有的材料物质都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固体又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有一种材料,在低温下是绝缘体,但这种材料加入杂质、得到能量或加热时就变成导体,这种材料叫做半导体。现在实际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都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用于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有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三种形式。

1)单晶体

整块晶片只有一个晶粒,晶粒的原子有次序的排列着,不存在晶粒边界,单晶体要求严格的精制技术。

2)多晶体

多晶体的制备不要求那么严格的精制技术。一块晶片含有许多晶粒,晶粒之箭存在边界。由于边界存在很大电阻,晶粒边界会阻止电流流动,或电流流经P-N结时有旁路分流,并在禁带有多余能级把光产生的一些带电粒子复合掉。3)非晶体

原子结构没有长序,材料含有未饱和的或悬浮的键。非晶体材料不能用扩散(加入杂质)的方法改变材料导电类型。但加入氢原子会使非晶体中一部分悬浮键饱和,改变了材料的质量。

3.4.2半导体P-N结

在一块半导体中,掺入施主杂质(以硅硅为例,在高纯硅的一端掺入一点点硼、铝、镓等杂质就是P型半导体。在另一端掺入一点点磷、砷、锑等杂质就是N型半导体),使其中一部分成为N型半导体。其余部分掺入受主杂质而成为P型半导体,单纯的片P型或N型半导体,仅仅是导电能力

增强了,但还不具备半导体器件所要求的各种特性。如果在一块N型(或P 型)半导体上在制成一层P型(或N型)半导体,于是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处就会形成一个P-N结。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即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BIPV即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形式与特点

在80年代,光伏地面系统除大量用于偏僻无电地区、游牧家庭、航海灯塔、孤岛居民供电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外,已开始进入一般单独用户、联网用户和商业建筑。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而引起的发电成本上升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一些国家纷纷开始实施、推广BIPV系统。

五、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特点

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优点包括:1)能有效地减少建筑能耗;2)电池板和集热器安装在屋顶或屋面上,节省了土地资源;3)就地安装、就地发电上网和供应热水,降低对市政配套的依赖;4)没有噪音,没有排放,不消耗任何燃料,易于接受。

5.1太阳能建筑的建筑形式

1)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安装在倾斜屋顶原来的建筑材料之上;

2)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建筑材料安装在斜屋顶上;

3)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安装在平屋顶原来的建筑材料之上;

4)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建筑材料安装在平屋顶上;

5)采用普通或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幕墙安装在南立面上;

6)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建筑幕墙镶嵌在南立面上;

7)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天窗材料安装在屋顶上;

8)采用普通或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遮阳板安装在建筑上;

5.2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另外一种是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

5.2.1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

把封装好的的光伏组件(平板或曲面板)安装在居民住宅或建筑物的屋顶上,再与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负载等装置相联。光伏系统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装置与公共电网联接。

简易的屋顶太阳能实例

大型屋顶建筑实例

中国建筑实例5.2.2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

光伏建筑一体化 论文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光伏建筑一体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引言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阵列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来提供电力。这和系统有诸多优点,如有效利用建筑外表面、无需额外用地或者加建其他设施、节约外饰材料(玻璃幕墙等)、外观更有魅力、缓解电力需求、降低夏季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热环境等。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利用光伏技术发电的重要市场,一些发达国家都将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重点项目积极推进。近年来,国外推行在用电密集的城镇建筑物上安装光伏系统,并采用与公共电网并网的形式,极大地推动了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已经占据了整个太阳能发电量的最大比例。 光伏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建筑学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可行的选择。光伏应用技术利用太阳光这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来产生电力,其光伏转换构件既可以安装在建筑

物上,又可以作为多功能建筑材料构成实际的建筑物部件,光伏建筑的产生是建筑物设计领域超越能源意识的新型设计意识,对人类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光伏并网和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标志着光伏发电由边远地区向城市过渡,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人类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过渡。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作为最具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能源技术进入能源机构其比例将愈来愈大并成为能源主体构成之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伏发电原理,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种类分别进行总结,针对不同发电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其不同的适用环境;通过对光伏与建筑结合方式的总结,系统的概括了所有光伏建筑的结合方式,并对其优劣进行对比;总结了光伏建筑的优点,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光伏建筑发展情况;最后对光伏建筑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半导体;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电池;光伏幕墙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2) 2光伏建筑一体化原理 (3) 2.1太阳电池原理 (3) 2.2光伏发电系统 (3) 2.3 BIPV建筑一体化 (4) 3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形式 (5) 3.1建筑与光伏系统的结合 (5) 3.2建筑与光伏组件的结合 (6) 4 BIPV系统的发展前景 (8) 4.1.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点 (8) 4.2世界各国的光伏建筑发展情况 (8) 5总结 (10) 6 致谢 (11) 7 参考文献 (11) 2光伏建筑一体化原理 2.1 太阳电池原理 半导体根据导电机理的不同可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被激发而移动,失去电子的地方就形成空穴。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_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学院 __________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___ 专业 _________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___ __

摘要 本系统采用C8051F020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模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主要通过太阳能储蓄电能,通过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SPWM)控制全桥逆变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再经过变压器将电压变为所需的电压。该系统具有最大功率追踪(MPPT),输出电压与给定参考电压频率、相位同步,欠压、过流保护,欠压保护的自动恢复等功能,且具有LCD屏幕显示功能。 关键词:C8051F020 SPWM MPPT 欠压过流保护 Abstract This system uses C8051F020 simul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o control the core functions. The system is mainly electricity through the solar savings by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PWM) control full-bridge inverter direct current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then through the transformer voltage into the required voltage. The system has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output voltage with a given reference voltage frequency and phase synchronization, undervoltag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automatic recovery, and the LCD screen display Keywords:C8051F020 SPWM MPPT Under-voltag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研究毕业论文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赵准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随着煤炭、石油等现有能源的频频告急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不得不尽快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其中包括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而太阳能以其储量巨大、安全、清洁等优势使其必将成为21世纪的最主要能源之一。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其辐射出来的功率约为其中有被地球截取,这部分能量约有的能量闯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在正对太阳的每一平方米地球表面上能接受到1kw左右的能量。 目前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形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聚光集热器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将一定的工质加热到较高的温度(通常为几百摄氏度到上千摄氏度),然后通过常规的热机动发电机发电或通过其他发电技术将其转换成电能。光伏发电是利用界面的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目前光—电转换器有两种:一种是光—伽伐尼电池,另一种是光伏效应。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将光伏组件串联起来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因为光伏发电规模大小随意、能独立发电、建设时间短、维护起来也简单.所以从70年代开始光伏发电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日本、德国、美国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他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在光伏研究和产业方面也奋起直追,现在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发展。 关键词: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1.引言 1976年卡尔松和路昂斯基报告了无定形硅(简称a一Si)薄膜太阳电他的诞生。当时、面积样品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4%。时隔20多年,a一Si太阳电池现在已发展成为最实用廉价的太阳电池品种之一。非晶硅科技已转化为一个大规模的产业,世界上总组件生产能力每年在50MW以上,组件及相关产品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应用范围小到手表、计算器电源大到10Mw级的独立电站。涉及诸多品种的电子消费品、照明和家用电源、农牧业抽水、广播通讯台站电源及中小型联网电站等。a一Si太阳电池成了光伏能源中的一支生力军,对整个洁净可再生能源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非晶硅太阳电他的诞生、发展过程是生动、复杂和曲折的,全面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推动薄膜非晶硅太阳电池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况且,由于从非晶硅材料及其太阳电池研究到有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事例,其中的规律性对其它新兴科技领域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有有益的启示。本文将追述非晶硅太阳电他的诞生、发展过程,简要评述其中的关键之点,指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2.太阳能电池概述 .太阳能电池原理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以光电效应工作的结晶体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湿式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所谓光生伏特效应就是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为了理解太阳能电池的运做,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属性并且同时考虑太阳光的属性。太阳能电池包括两种类型材料,通常意义上的P型硅和N型硅。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如果在硅晶体掺杂了能俘获电子的硼、铝、镓、铟等杂质元素,那么就构成P型半导体。如果在硅晶体面中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锑等杂质元素,那么就构成了N型半导体。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在交接面处便会形成PN结,并在结的两边形成内建电场。太阳光照在半导体 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 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也是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种类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有很多,按材料来分,有硅基太阳能电池(单晶,多晶,非晶),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碲化镉(CdTe), 铜铟镓硒(CIGS)),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酞青,聚乙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按结构来分,有体结晶型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

光伏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光伏控制系统论文 目录 设计总说明 ............................................................... I III 1 绪论 (1)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背景 (1)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历程与现状 (1) 1.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2) 2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装置 (3) 2.1 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总体功能描述 (3) 2.2 各电路模块在并网装置中的作用 (3) 2.2.1 主电路模块 (3) 2.2.2 驱动电路 (4) 2.2.3 采样电路 (4) 2.3 控制系统在并网装置中的作用 (4) 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 3.1 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 (5) 3.2 器件介绍 (6) 3.2.1 dsPIC30F6010A介绍 (6) 3.2.2 MC54HC244介绍 (14)

3.2.3 TLP521介绍 (14) 3.2.4 2SC0108T介绍 (15) 3.3控制电路功能描述 (16) 3.3.1PWM输出电路 (17) 3.3.2 SPWM输出电路 (18) 3.3.3 短路保护电路 (19) 3.3.4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20) 3.4硬件电路小结 (21) 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2) 4.1 编程要求 (22) 4.2 编程环境 (22) 4.3 指令介绍 (26) 4.4 端口选择 (26) 4.5 程序算法和流程图 (29) 4.5.1 PWM波算法与流程图 (29) 4.5.2 SPWM波算法与流程图 (30) 4.6 软件设计小结 (42) 5 结论 (44)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附录A (50) 附录B (5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一)前言 1. 1金融危机促进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资产面临重新溢价,金融版图随之悄然改写,与之相伴的还有国际油价的跌宕起伏。伴随金融危机恐慌心理的蔓延,影响金融危机的因素扩大。能源安全,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及深入研究的课题亦被提上议事日程,世界各国从保护国家安全角度,制定和调整本国的能源战略。为了对付世界性的能源、环境、金融等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清洁新能源,并把太阳能发电作为首选发展方向。 新能源规划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第二个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持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力”。这项“金太阳”工程的的重点内容将是以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把新能源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明显的连动效应,引发了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界“光伏

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风暴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题带动下,各地政府、企业界纷纷聚焦“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一场能源产业的革命已经在爆发边缘,开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春天。

中国将进一步把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作为能源技术发展的优先主题,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技术水平。提升能源装备制造水平,加强能源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的新途径,大力推进先进适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1.2 四万亿救市计划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逆势上扬的强大动力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国内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制定了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同时推出了“十大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成为其中亮点,政府在4万亿救市计划中着重强调节能环保领域,无疑是给光伏建筑一体化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将会逆势上扬。 1.3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是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三文件为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拓展国内应用市场、创造稳定的市场需求、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三文件优先支持技术先进、产品效率高、建筑一体化程度高、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的示范项目,从而不断促进提高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对推动光伏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毕业论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 体化毕业论文 一、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是一种环保型能源产业。就是利用太阳电池,不需要复杂的中间环节,就可以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将太阳赋予的能量送到每一个地方。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高度的清洁性,发电过程中无污染、无噪音、无损耗,对保护环境极其有利;二是绝对的安全性,太阳光一照射太阳电池就能发电,对人、动植物无任何伤害;三是普遍的实用性,凡是能安装太阳电池的地方就能实现“到处阳光到处电”的目标,可广泛用于通信、交通、海事、军事等各个领域,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器,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都能运用光伏太阳能;四是资源的充足性,太阳的能量几乎是取之不尽的. 太阳能光伏建筑发电是新世纪的一种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又是高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人人都应该了解它,熟悉它和利用它。从整体开看,我们要研究光伏太阳能,是因为太阳能是地球上对环境起保护作用的最重要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又是唯一满足宇宙空间中卫星和航空器所需要的能源。随着能源要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传统能源(如煤,石油,天

然气等矿物化学燃料)不但对环境已产生极其严重的污染,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耗尽。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和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研究和发展太阳能。 二、太阳能技术的类型。 从应用类型看,太阳能技术可分为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太阳能空调技术三种类型: 一是太阳能发电。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成熟,不论是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都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和实践。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目前尚处于商业化前夕,世界现有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致有三类:槽式线聚焦系统、塔式系统和碟式系统。预计2020年前后,太阳能热发电将在发达国家实现商业化,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二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太阳热水系统主要是作为辅助热源与常规能源系统联合运行在供应生活和洗浴热水的同时,还为建筑供暖。在中国、希腊、以色列等国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供应生活和洗浴热水。 三是太阳能空调技术。即直接利用太阳能做为空调主机的动力,从而实现正常制冷制热的空调技术。目前,大型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已实现太阳能利用,其它类型制冷机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正在开发研究中。 三、光伏发电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3.1光吸收和电的产生

光伏毕业论文参考

目录摘要1 ABSTRACT 2 1 绪论3 2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4 2.1 太阳能电池方阵4 2.1.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5 2.1.2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及区别5 2.1.3 太阳能电池组件5 2.2 充放电控制器6 2.2.1 充放电控制器的功能7 2.2.2 充放电控制器的分类7 2.2.3 充放电控制器的工作原理8 2.3 蓄电池组9 2.3.1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对蓄电池组的要求9 2.3.2 铅酸蓄电池组的结构10 2.3.3 铅酸蓄电池组的工作原理10 2.4 直流-交流逆变器11 2.4.1 逆变器的分类11 2.4.2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对逆变器的要求12 2.4.3 逆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2 2.4.4 逆变器的功率转换电路的比较14 3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影响因素16 3.1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原理17 3.1.1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软件设计17 3.1.2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硬件设计19 3.2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影响因素20 4 总结21 致谢参考文献 摘要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其组成,初步了解了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及其模块组成,然后进一步研究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最后根据理论研究成果,利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以及研究系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光生伏特效应;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分析报告

光伏建筑一体光伏建筑一体化化(BIPV BIPV)) 行业行业研究研究研究报告报告报告 2008-9-10

目录 一、BIPV行业概述 (3) (一)BIPV概念 (3) (二)BIPV系统原理 (3) (三)BIPV实现形式 (4) (四)BIPV关键技术 (5) (五)BIPV优越性 (6) (六)BIPV应用领域 (6) 二、BIPV行业国内外发展状况 (7) (一)BIPV行业国外发展状况 (7) (二)BIPV行业国内发展状况 (8) (三)国内外涉足BIPV主要企业 (10) 三、上游光伏电池行业分析 (11) (一)太阳能光伏行业介绍 (11) (二)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13) 四、BIPV下游市场需求分析 (16) (一)BIPV国际市场需求 (16) (二)BIPV国内市场需求 (16) 五、BIPV国内外产业政策 (17) (一)国外光伏发电产业政策 (17) (二)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的政策 (17) (三)我国BIPV相关政策法规 (18) 六、BIPV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 (一)影响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 (20) (二)BIPV市场前景 (22)

行业概述 概述 一、BIPV行业 概述 概念 (一)BIPV概念 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ated Photovoltaies,简称BIPV)指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表面安装光伏组件提供电力,同时作为建筑结构的功能部分,取代部分传统建筑结构如屋顶板、瓦、窗户、建筑立面、遮雨棚等,也可以做成光伏多功能建筑组件,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光伏光热系统、与照明结合、与建筑遮阳结合等。 图1:BIPV示意图 系统原理 (二)BIPV系统原理 BIPV系统有独立发电和并网发电两种形式。独立发电系统就是光伏系统产生的电仅供自己使用;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除自己使用外,还可向公共电网输出。独立发电和并网发电发电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 时间:2010-7-2 10:39:13 阅读:47次编辑:nbghzx 来源 1总则 1.0.1 为规范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这一绿色能源体系的广泛应用,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宁波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分户式和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既有居住建筑及其它民用建筑上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1.0.3 新建十二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及有热水系统要求的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为全体用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做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工作。其它民用建筑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1.0.4 当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经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它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1.0.5 当在建筑物上安装、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进行日照模拟分析,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

的日照标准,其中小高层及高层住宅区域规划设计及进行日照分析时,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预留条件。 1.0.6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实施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3 基本规定 3.0.1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民用建筑的生活热水制取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3.0.2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需建立在宁波本地区可靠的气候资料基础上(太阳逐时辐射模型),可采用宁波市典型气象年数据文件中的辐射数据(详附录A)。 3.0.3 高层类(12层以上)住宅及公共建筑宜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选取合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取生活热水。也可以采用栏板式、阳台式集热器制取生活热水,但应保证集热器能充分地采集阳光。 3.0.4 新建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不得采用管道预留、用户自理的方式。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毕业论文 题目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学院光伏学院 专业光伏材料应用与加工技术 姓名代承林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节能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洁净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合理、高效利用是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中,代表太阳能应用最尖端、最有潜力的光伏发电将是节能建筑的主角。联合国能源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本论文尝试从技术性和美学性两方面入手,提出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将光伏板纳入构思中,根据光伏板对光照的要求,利用光伏板特殊的颜色、肌理、构造与建筑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建筑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总结了大量国外成熟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实例的基础上,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观点入手,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原理、类型、方式点和要求,介绍了薄膜光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及优势,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案例,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建筑;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LED;一体化

目录 (一)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与影响 (2) (二)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2) 2.1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与原则 (2) 2.2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原则 (2) 2.3为什么要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3) 2.4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类型 (3) 2.5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 (4) 2.6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10种形式 (6) 2.7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工作原理 (6) (三)光伏建筑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 (7) 3.1光伏建筑系统的设计计算 (7) 3.2太阳能光伏建筑系统的安装 (8) (四)非晶硅薄膜电池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优势 (9) 4.1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越性 (9) 4.2 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尤为迅速 (9) 4.3 非晶硅薄膜电池 (10) (五) 国内相关工程介绍 (10) 5.1 德国柏林火车站 (10) 5.2 威海市民文化中心 (10) 5.3 青岛客运中心 (10) 5.4 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 (11) 5.5 北京辉煌净雅大酒店LED多媒体动态幕墙 (12) (六)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 (12) (七)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任重道远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毕业论文———-XX地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说明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XX地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自XXX 学号: 学生: 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XX年 X 月XX 日

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责任书 本人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目录 摘要 .............................................................. IV 英文摘要 ......................................................... IV 第一章前言 .. (1) 1.1 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1) 1.3 国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2) 第二章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3) 2.1 系统组成与原理 (3) 2.2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4) 2.2.1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4) 2.2.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4) 第三章 CQ地区气象和地理的相关参数 (5) 第四章设计方案及各电气设备的设计 (6) 4.1 相关参数总述 (6) 4.2 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 (6) 4.2.1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6) 4.2.2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相关计算 (7) 4.2.3太阳能电池组件方位角和倾斜角的设计 (8) 4.2.4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方式以及位置场所设计 (9) 4.2.5光伏方阵前后间距与遮挡物之间的间距设计 (9) 4.3 蓄电池选型 (10) 4.3.1铅酸蓄电池简介 (10) 4.3.2蓄电池的相关计算及设计 (11) 4.4逆变器的设计 (11) 4.4直流汇流箱的设计 (13) 4.5控制器的设计 (13)

太阳能光伏发电毕业设计论文

. .. . 目录 设计总说明 ................................................................................................................... I Introduction .............................................................................................................. III 1 绪论 . (1)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背景 (1)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历程与现状 (2) 1.3本文主要研究容和任务 (2) 2 光伏系统简介及光伏发电效率分析 (5) 2.1 太阳能光伏系统简介 (5) 2.1.1 光伏系统的基本组成 (5) 2.1.2 光伏系统的分类 (6) 2.2光伏电池特性分析 (7) 2.2.1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分类 (9) 2.2.2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 (11) 2.2.3太阳能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 (12) 2.3铅酸蓄电池 (13) 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14) 2.4 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因素 (15) 2.5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8) 3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研究 (19) 3.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概念 (19) ..w..

. .. . 3.2 MPPT原理 (19) 3.3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20) 3.3.1 定电压跟踪法(Constant Voltage Tracking,CVT) (21) 3.3.2 扰动观察法(P&O,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22) 3.3.3 导纳增量法 (24) 3.3.4基于梯度变步长的导纳增量法 (26) 4 DC-DC变换器的设计 (27) ..w..

光伏发电系统-毕业设计

1. 引言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都离不开能源。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某些自然资源得到能,因而,把具有某种形式能量资源以及由它加工或转换得到的产品统称为能源。前者叫自然能源或一次能源,如矿物燃料、植物燃料、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后者通常又把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称为新能源,其围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又称为常规能源。 值得注意,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从广义的角度看都来自太阳能。由大气、陆地、海洋、生物等所接受的太阳能都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源泉。矿物燃料是古生物长期沉积在地下形成的,它的形成源自远古的太阳能。[9]水的蒸发和凝结,风、雨、冰、雪等自然现象的动力也是靠太阳,因而水能、风能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能。生物质能是通过光合、光化作用转化太阳辐射能取得的。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水的吸水作用产生潮汐能。 世界上最丰富的永久能源是太阳能。地球截取的太阳能辐射能通量为1.7ⅹ1014kW,比核能、地热和引力能储量总和还要大5000多倍。其中约30%被反射回宇宙空间;47%转变为热,以长波辐射形式再次返回空间;约23%是水蒸发、凝结的动力,风和波浪的动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能量不到0.5%。地球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总量为1ⅹ1018kW·h。这相当于5ⅹ1014桶原油,是探明原油储量的近千倍,是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余倍。 太阳的能量是如此巨大,正如通常所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太阳辐射能的通量密度较低,大气层外为1353W/m2.太通过大气层时会进一步衰减,还会受到天气、昼夜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太阳能对地球又呈

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基于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于MPPT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MPPT控制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新能源开发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正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研究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它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独立光伏系统主要包括了光伏电池、蓄电池组、充电器和逆变器四个组成部分,本文对独立光伏系统中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利用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和等效电路,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得到了与实际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一致的仿真曲线,为进一步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打下了基础。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本文对自适应占空比干扰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算法设计,并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设计的正确。 关键词:独立光伏系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

The Design of Independent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MPPT Control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nergy is required.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new energy is the radical method to resolve the energy problem, and the solar energy is the important composing of the new energy and the renewable energy. Research on the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thesis. There is very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for the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 The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solar cell, storage battery, charger and inverter. Several key techniques, for instance , the 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re deeply studied in this thesis. Base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equivalent circuit, the solar cell simulation model in MATLAB/Simulink is built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MPPT, and the curv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olar cell is attained. This work built the bas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MPP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MPPT, but the P&O(Perturb and Observe) method and the C.I. (Conductance incremental) method are applied most extensively, and these two method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algorithmic designs of the P&O method and the C.I. method are given in this thesis, and the algorithmic designs are simulated with the model of the solar cell in MATLAB/Simulink, and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validat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esign of the two algorithms. Besides, take the P&O for instance, the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MPP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Solar cell,MPPT

关于执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民用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通知

本文由liuyunfei121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关于执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民用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通知 发布部门: 河北省建设厅 文号: 冀建质〔2008〕611 号 日期: 2008-10-13 00:00 号 [ 大 中 小 ] [ 背景颜色 ] [ 打印文章 ] [ 关闭本页 ] 各设区市建设局、规划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华北石油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有关 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精神,促进我省建设领域节能工作全面开展,加快民用建筑太 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步伐,根据国家《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太 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等标准规范的规定,决定在我省民用建筑中全面 执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技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建民用建筑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 收。 十二层及以下的新建居住建筑和实行集中供应热水的医院、学校、饭店、游泳池、公共浴室(洗浴场所)等热水 消耗大户,必须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对具备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条件的十二层以上民用建筑,建 设单位应当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国家机关和政府投资的民用建筑,应带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对因技术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认定是否采用太阳 能热水系统,对应采用而不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 图审查机构不得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 续。 对未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既有民用建筑,鼓励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在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环境景观的 前提下,统一组织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二、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民用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时,应充分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的要求,合理 确定建筑的布局、形状和朝向。 三、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纳入设计管理体系;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工程实行质量 监督和验收管理;对从事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维修业务的企业实行监督管理。 四、各级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协调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 一体化改造。 五、设计单位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做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协调统一,整齐美观,确保结构安全、使用可靠;设计图纸内容、深度应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六、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纳入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在建筑节能专项审查中对太阳能热水系 统提出专项审查意见,审查合格的应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中注明,并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 案。 七、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监理,并对进入 施工现场的太阳能热水设备和配件进行查验,严禁将不合格的太阳能热水设备及其配件应用于工程中。 八、建设单位在签订设计合同、施工合同时,应明确约定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具体要求,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 单位、施工单位不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使用不符合产品技术标准的设备;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在 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时对太阳能热水系统一并验收。 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和取消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内容,施工中有涉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变更必 须经原设计单位变更设计,由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变更。对擅自取消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不得通过 竣工验收。 十、各设区市、县(市)应在 2008 年 11 月 1 日起全面执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技术。 十一、各设区市主管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民用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一体化技术落实到位,形成制度,抓出成效。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三日 1本文由liuyunfei1215贡献

(完整版)太阳能发电本科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1章引言 (2) 1.1传统化石燃料的开发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 1.2太阳能具有的优点 (3) 1.3太阳能的缺点如下 (3) 1.4我国太阳能利用状况 (3) 1.5 国内外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比较分析 (5) 1.5.1国外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现状 (5) 1.5.2国外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的成功实践 (5)

第2章太阳能光伏发电 (38) 2. 1太阳能光伏系统简介 (38) 2.1.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历史 (38) 2.2.1光伏系统基本组成 (39) 2.2.2光伏系统的分类 (40) 2.2.3光伏系统的应用 (40) 2.3 国内外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 (41) 2.4光伏发电技术面临的问题 (43) 第3章太阳能电池 (44) 3.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44)

32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45) 3.2.1按结构分类 (45) 3.2.2按材料分类 (45) 3.2.3太阳能电池新材料 (47) 3.2.4太阳能电池新工艺 (48) 3.3影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 (48) 第5章结论 (49) 5.1研究总结 (50) 5.2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50) 5.3 进一步完善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51) 5.3.1完善太阳能产业发展法律法规体系 (51) 5.3.2完善技术支持政策体系 (52) 5.4强化市场支撑政策体系 (54) 参考文献 (56)

摘要 在地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利用经济、清洁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更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概况、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还介绍和分析了电源逆变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并根据这些理论设计了带有自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关键词 光伏发电;热气流发电;温差发电;太阳能电池;烟囱发电 Abstrac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erious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today; the solar energy, as a novel green and renewable energy, which is abundant, economic and non-pollution, attracts lots of atten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lar thermoelectric and photovoltaic energy technology has been the focus which people attend to. The surve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foreground of solar thermoelectric and photovoltaic energy technology are given and the study of solar hybrid generator system are presented。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olar power has been presented too. The work principle of solar panels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related theory and method were also descript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solar power device with regulating function has been designed which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