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词语整理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二)古今异义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词语 1.会 2.亡
3.间
4.往往 5.身 6.怜
7.诚
用法举例 会天大雨 今亡亦死 又间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 卒中往往语 将军身被坚执锐 楚人怜之 今诚以吾众诈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8.篝火
夜篝火
9.第 10.十六七 11.比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佳木秀而繁阴 野芳发而幽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局促一室之内 土膏微润 夫不能以游堕事 恶能无纪
至 往、到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指对书中的 内容有所领会 这,这样 得到 跑 这 指已成年 小跑,疾走 热水
两(顿) 离开 年轻人 第二年 景象 规模 详尽 离开 全 日光 古义 没有 弦乐器 管乐器 茂盛、繁茂 开放 离开 拘束 肥沃 坏、耽误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常用于颜色、光亮、无报 酬
今义
或许;应允;赞许
奔跑,飞奔 整理过的蚕丝,比喻政治 规划 罪过;乖张 制造 赞美,夸赞 指领会别人 没有明白的意思 判断动词 达到,实现 行走 判断动词 帽子 表趋向 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又一次,继续怎样 从甲地到乙地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今年的下一年 看 制度 具备,具有 从甲地到乙地 数词 景色,景观 今义 细微 丝线 竹子 秀气,好看 出发 从甲地到乙地 不自然 很稠的糊状物 落,掉;往坏里变 可恶
18.使 19.是
20.豆
21.钟 22.乡
23.是;已
24.或 25.国 26.于是 27.从容 28.是 29.安 30.请
31.云
32.师 词语 33.间 34.鄙 35.安 36.牺牲 37.加 38.狱 39.虽 40.情 41.忠 42.可以 43.从 44.再
文言文词语归纳整理

文言文词语归纳整理
一、五行归纳
1. 金:黄金、玉、银、珍宝等
2. 木:树木、竹、木材、木料等
3. 水:江河、海洋、波浪、流水等
4. 火:火焰、炎热、烈火、烈阳等
5. 土:土地、泥土、尘埃、山峰等
二、农业类归纳
1. 农田:田地、稻田、田野、麦田等
2. 农作物:庄稼、谷物、粮食、蔬菜等
3. 农事:耕种、播种、收获、种植等
4. 农具:犁、耙、锄、镰刀等
三、天文地理类归纳
1. 天空:苍穹、天幕、星空、云朵等
2. 地面:大地、沙漠、高山、平原等
3. 天气:晴朗、阴云、雷雨、寒冷等
4. 方位:东、南、西、北等
四、人体类归纳
1. 身体部位:头颅、躯干、四肢、内脏等
2. 器官:心脏、肺腑、肾脏、脑髓等
3.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4. 行为:思考、行走、休息、进食等
五、社会生活类归纳
1. 家庭: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 社交:朋友、同事、邻居、亲戚等
3. 学校:老师、学生、课堂、教室等
4. 职业:医生、农民、工人、教师等
六、动植物类归纳
1. 动物:鸟兽、昆虫、鱼类、畜生等
2. 植物:花草、树木、水草、果实等
3. 食物:肉类、蔬菜、米饭、面食等
4. 饮品:茶水、果汁、酒类、饮料等
七、文化艺术类归纳
1. 书法:硬笔、软笔、字迹、墨汁等
2. 绘画:山水、人物、花鸟、静物等
3. 音乐:歌曲、乐器、音符、旋律等
4. 舞蹈:舞姿、舞步、舞台、舞蹈家等
以上是对文言文词语的归纳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内文言文词语释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世说新语》二则《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陈太丘与友期行》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4.堪:能忍受。
25.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26.者:代词,······的人。
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
如:谨拜表以闻。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质:作人质;抵押。
17.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对着,面对。
2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平:社会太平;平定23.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24.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通假字句子解析鼓瑟希.同“稀”,稀疏莫.春者同“暮”,“暮春”即春末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助词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童子童子..六七人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师旅加之以师旅..古义:军队。
今义:军队的编制单位。
3.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风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端、章甫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鼓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冠冠.者五六人名词作动词,戴帽子后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小、大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相;大,大相4.一词多义词语例句义项或用法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副词,正、将要、才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名词,方形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名词,地域、边境知不吾知.也动词,了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动词,知道孰为汝多知.乎同“智”,名词,智慧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连词,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连词,或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动词,比得上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到作铿尔,舍瑟而作.动词,起身、站起来其中往来种作.动词,劳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动词,振作青春作.伴好还乡动词,当作5.重点虚词词语例句义项或用法与吾与.点也动词,赞成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助词遂与.外人隔绝介词,和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尔.何如代词,你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铿尔.,舍瑟而作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相当于“然”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相当于“于”,比风乎.舞雩介词,相当于“于”,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相当于“于”,与、和何伤乎.语气助词,呢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毋吾以.也动词,用(一说同“已”,止)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动词,做为国以.礼介词,用以.俟君子连词,表顺承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状语后置句以吾一日长乎尔“乎尔”是“长”的状语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是“异”的状语浴乎沂,风乎舞雩“乎沂”“乎舞雩”分别是“浴”“风”的状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以师旅”“以饥馑”分别是“加之”“因之”的状语为国以礼“以礼”是“为国”的状语定语后置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人”“六七人”分别是“冠者”“童子”的定语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不吾知也两个“吾”分别是动词“以”“知”的宾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齐桓晋文之事》1.通假字句子解析王说.,曰:……同“悦”,高兴为长者折枝.同“肢”,肢体刑.于寡妻同“型”,典范、榜样,这里作动词,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同“网”,这里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
文言文字词大全

文言文字词大全1.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2.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5. 被:通“披”,穿戴。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6. 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7. 敝:通“弊”,弱点。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8. 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9. 卒:通“猝”,仓猝。
形容词。
“五万兵难卒合。
”10. 唱:通“倡”,倡导。
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11. 厝:同“措”,放置。
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2. 错:同“措”,放。
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3. 党:通“倘”,倘若、偶然。
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14. 道:同“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5. 得:通“德”,恩惠;感激。
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6. 属:同“嘱”,嘱托、托付。
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17. 质:通“贽”,见面礼。
名词。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8. 而:通“尔””,你的。
代词。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19.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
疑问代词。
“技盖至此乎?”20. 指:同“旨”,旨趣。
名词。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1. 驩:同“欢”,欢聚。
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22. 还:同“环”,环绕。
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23. 还:同“旋”,回转、掉转。
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4. 离:通“罹”,遭受。
“进不入以离尤兮。
”25.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26. 景:同“影”,影子。
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7. 陵:通“凌”,凌侮。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字词梳理+延伸(原题+答案)4-备战2023年高考课内文言文词语专项训练解析版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得无……耶:)
①莫非……吗?②该不是(会)……吧。 莫非指示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得无……乎:)
能不(没有)……吗? 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此儿聪明,得无为患?Fra bibliotek(得无:)大概/恐怕……吧。
恐怕会成为祸患吧?
指书信往来
简慢无礼 详细 原委 希望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答司马谏议书》 推行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批驳
排斥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 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本来 预先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答司马谏议书》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辛弃疾
突然。 西风突然吹起,浮云飘动,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止,停留。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不久,没多久
县官,地方官吏
上报
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使
抚军亦厚赉成。——《促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十二章》知晓,明白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十二章》
质朴,朴实 华美,文采 粗野,鄙俗
虚饰,浮夸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十二章》 一旦
称赞,称许。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十二章》 聪敏 实践,从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大学之道》彰明 美德;美好的德行
只,仅仅。(除了大江和高山以外,只看到一些风帆、沙鸟、云烟、竹林、树木罢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实词1、故:1、事故;2、原因,缘故;3、副词,故意;4、老的,旧的,原来的;5、通“固”。
本来;6、因此,所以;2、知:1、知道,懂得;2、认识,识别;3、了解,赏识;4、通“智”。
聪明,智慧;3、观:1、看;2、观察,考察;3、观赏;4、认识,看法;4、期:1、约定;2、期限;3、要求,期望;4、及,到;5、亡:1、逃跑,逃亡;2、丢失,失去;3、消亡,灭亡;4、死亡;5、通“无”。
没有;6、即:1、就在(某时,某地),就(某物);2、副词。
立即,马上;3、就是;4、连词。
假如,如果;5、连词。
即使;7、去:1、离去,离开;2、距离;3、过去的;4、除去,去掉;5、前往,到......;8、若:1、像,好像;2、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3、指示代词。
如此,这样。
4、连词。
假如,如果;5、及,比得上;9、已:1、停止;2、完毕,完了;3、已经;4、罢了,算了;5、通“以”。
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6、语气词。
同“矣”;10、闻:1、听见;2、知道,懂得;3、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4、闻名,著称;5、传说,事迹;11、妙:1、美好,美妙;2、巧妙,奇妙;3、微小,细小;4、通“渺”。
深远,远;12、毕:1、终止,结束;2、完全,全部;3、竭尽;13、敌:1、仇敌,敌人;2、抵抗,抵挡;3、相当,匹敌;4、进攻,攻击;14、当:1、对着,面对;2、担当,充当;3、挡住,抵挡;4、应当,应当;15、绝:1、断绝;2、停止,中断;3、横渡,越过;4、高超,绝妙;5、极,非常;16、穷:1、穷尽,完结;2、生活困难,贫穷;3、走到头;4、走投无路,困窘;17、属:【shǔ】1、类;2、部属;3、隶属,归属;【zhǔ】:1、连接,跟随;2、通“嘱”。
嘱托;3、请,劝清;18、顾:1、回头看;2、看;3、看望,拜访;4、关心,照顾;5、顾虑;19、奇:1、奇特,罕见,不寻常;2、卓越的,有特殊本领的;3、出乎意料,变幻莫测;4、看重,认为奇异;20、往:1、去,前去;2、过去,从前;3、以后,将来;【往往】:1、处处;2、常常,每每;21、出:1、由内向外走,出去;2、出现;3、使......出,遗弃;4、超出,超过;5、在外,对外;22、并:1、合,合并;2、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知:知道,懂得,明白
1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发,振作
1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于:介词。在被动句中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七.卖油翁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当:处在某个地方或某
个时侯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取:拿
3.睨之,久而不去
去:离开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计:盘算,谋划
2.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间:中间
3.驴不胜怒,蹄之
胜:能承受,能承担
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与众不同,奇特
5.技止此耳
止:只是,只,仅仅
6.岂其鬼耶
其:副词,放在句中,表示测度的语
气。可译为“难道”
十.黠鼠赋
1.扰龙伐蛟,登龟狩麟。
伐:刺杀,击
2.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计:计谋,策略
10.屠乃奔倚其下
其:代词,可译为 “它的”
十二.王顾左右而言他
1.王顾左右而言他
顾:看
2.士师不能治士`
师:师父
十三.公输
1.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方:地方,区域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导,告诫
4.争而不得,不可为强
强:强悍,有力,刚强
5.请献千金
请:请允许我做某事
生:出生
22.不使学
使:让
2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为:作为
24.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惊奇,奇怪
25.泯然众人矣
众:普通的,一般的
五.周处
1.并皆冒犯百姓
犯:侵犯
2.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俱:在一起
3.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名:名声
4.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强:强悍
5.或说处杀虎斩蛟
说:劝说,说服
6.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修:提高修养
7.乃入吴寻二陆
寻:寻找
8.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余:剩下
9.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云:说
10.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1.何忧令名不彰邪 “为什么”
遂:终于 何: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间:中间,期间
6.请说之
说:解说
7.公输盘不说
说:同“悦”,高兴
课内文言文词语整理 一.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著名的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不加装饰的,朴素
3.何陋之有
何:疑问代词,表询问。相当于“什
么”
4.无案牍之劳形
形:身体,形体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渊博的学者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无学
释:放下
5.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善:善于
6.汝亦知射乎
知:懂得
7.见其发失十中八九
其:代词。可译为“他”
八.核舟记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比:挨着,并列
2.通计一舟,为人五
计:计算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挑选,选择
4.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居:坐
5.罔不因是象形,各具情态
具:具有
6.佛印绝类弥勒
向:以前,原来
12.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形:形状
13.既止复作
止:停止
14.拊床而止之
止:阻止
15.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致:招引
16.覆而出之,堕地而走
走:逃跑
17.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卒:终于,最后
18.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作:发出,表现出
十一.狼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旧
2.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徐:缓缓,缓慢
16.高可二黍许
许:表约数,上下
17.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送
18..其船背稍夷
夷:平坦
1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充满
20.盖大苏泛赤壁云
云:句末语气词
21.又用篆章一
章:印章
22..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足:脚
2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清爽
2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
望:对着
九.黔之驴
1.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推举,推荐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虑:思想,心思,意念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
5.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国内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使……活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亡:灭亡
8.行拂乱其所为
为:作为
9. 行拂乱其所为
行:做
1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益:增加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见:表示被动
4.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举:举起,抬起
5.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遽:立即
6.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求:希望谋求
7.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去:离开,离去
8.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生:生命
9.使童子烛之,有囊中空
使:命令
10.向为何声,岂其贵耶
为:是
11.向为何声,岂其贵耶
问的人
二.爱莲说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观:看,观赏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众:众人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三.橘逾淮为枳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病:辱
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请:请允许我做某事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取:招致,获得
4.晏子将使楚
使:出使
5.生于淮北则为枳
为:变为
6.橘生淮南则为橘
为:是
7.水土异也
异:不同,不同的
8.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到……去(见)
9.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犯……罪
10.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善:善于,擅长
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生:草木生长
1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类:像
7.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启:打开
8.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类似,像
9.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雕刻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是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狭:窄,宽度小
12.罔不因是象形
形:形状
13.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兴:兴起,建立
1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修:长
1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归:归来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假,与“真”相对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尽:完
5.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向::对着
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止:停止
7.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只
8.少时,一狼径走,其一犬坐于前
坐:坐(两膝着席,臀部压
在脚跟上)
9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之: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生:生存
1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实:果实
1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使:致使,让
四.伤仲永
15.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观:观赏,看
16.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还:返回
17.于舅家见之
见:看见
18.仲永生五年,为尝识书具
具:器具
19.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名:名字
20.忽啼求之
求:乞求,请求
21.仲永生五年,为尝识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