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影评

合集下载

稻草人的作品评价

稻草人的作品评价

稻草人的作品评价
《稻草人》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作者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评价:
1. 主题深远:《稻草人》通过展现稻草人所见所感,深刻反映了2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如贫苦农民的苦难、封建地主的压迫等。

作品主题深远,富有思想性。

2. 人物形象鲜明:稻草人是作品中最主要的形象,通过他的视角展现出农村的苦难和人民的善良。

稻草人虽然不会说话,但他的心声和行动却深刻地表达出了对农村和农民的关心和爱。

3. 艺术手法独特:叶圣陶在《稻草人》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通过拟人、象征等手法,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使得作品既有写实的一面,又有想象和抒发情感的一面。

4. 语言优美:叶圣陶的文字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语言质朴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品中的描写生动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影响广泛:《稻草人》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作品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传颂,成为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稻草人》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它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主题,展现了2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对《稻草人》的评价

对《稻草人》的评价

对《稻草人》的评价稻草人是一种用稻草或者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的人形物体,常常用于农田中防止鸟类损害庄稼或者用于装饰庭院。

稻草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稻草人作为一种农田防鸟的工具,具有实用性。

在农田中,鸟类常常会飞入田地中捕食庄稼,对农民的劳动成果造成损害。

而稻草人的出现,可以有效地吓走鸟类,保护庄稼的安全。

稻草人的形态和动作可以栩栩如生,给鸟类一种警惕和威慑感,使其不敢靠近农田。

因此,稻草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稻草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稻草人的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农民们常常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稻草人打造成各种形态,如人、动物等。

这些形态各异的稻草人,不仅可以装饰庄稼,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稻草人的形象常常生动可爱,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觉。

在农田或者庭院中,稻草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稻草人也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丰收一直是农民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而稻草人作为农田中的庄稼守护神,被赋予了丰收和富饶的象征意义。

农民们在制作稻草人的过程中,常常怀着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庄稼能够茁壮成长,收获满满。

因此,稻草人也成为了一种民间信仰和祈福的象征。

《稻草人》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能够保护农田,增加庄稼的产量,还能够装点农田和庭院,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稻草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代表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向往。

因此,稻草人在农田和庭院中的应用,不仅充实了农民的生活,也丰富了文化艺术的内涵。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传统文化,并在保护稻草人的同时,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稻草人的观后感150字

稻草人的观后感150字

稻草人的观后感150字
作为一部电影,《稻草人》让我体会到了人性的脆弱和自由的价值。

故事发生在农村,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是主题之一。

影片的视角较为客观,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农村的真实生活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虽然大多数人面对不公正的制度,不能自由地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但是在绝望的时候,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由和尊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的热爱自由和正义的天性。

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人生就如同草般,短暂而平凡,但如草儿们被风吹过一样,心灵同样会接触到一切光明和黑暗的层面。

”深刻地反映了此时角色的心情。

最后,人物之间的感人场面和优美的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稻草人》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给我带来了启示和思考,让我更珍惜生命,关注社会,努力追求自己的价值。

《稻草人》个人观后感400字

《稻草人》个人观后感400字

《稻草人》个人观后感400字
《稻草人》个人观后感
《稻草人》这部电影,让我从头到尾都沉浸在故事中。

在影片里,一个平凡的住在乡下的稻草人因为一次意外,成为了一个具有魔力的英雄。

他帮助了小镇上的居民,带给他们希望和勇气,最终成为了一个传奇。

影片整体的结构清晰,画面感很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稻草人的角色形象鲜明,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灵,总是努力向前,不断地帮助他人,因为这些特点,他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故事的情节也很简单易懂,让人容易理解。

除了故事本身,在影片里,我也发现了很多细节和元素,比如那些经典的台词、优美的配乐以及精彩的画面。

这些元素的融汇贯通,给了观众更到位、更真实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此外,影片也蕴含了很多启示和教训,让我颇有收获。

其中,稻草人的勇气和决心给了很大的鼓舞,让我相信自己也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那颗善良的心也提醒我,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应该保持善良,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总而言之,《稻草人》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影片的故事情节紧凑,主角的形象鲜明,画面、音乐和台词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故事本身也蕴含了很多在生活中需要遵守的道理和原则。

对我而言,这部影片是一个不错的体验,也让我明白了自己要体验多一些美好,积极向上的事物,拥抱生命,感恩生活。

《稻草人》个人心得体会

《稻草人》个人心得体会

《稻草人》个人心得体会在我看来,电影《稻草人》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讲述三位男主角的故事,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电影的三位男主角都是具有不同人生经历和背景的人。

一个是职场成功的商人,一个是家庭幸福的农夫,还有一个是性格开朗的游侠。

但是,当他们都面临着生命的终极问题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曾经所追求的那些物质、荣誉和享乐并不能给予他们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其次,电影通过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物质和金钱,而是在于我们所给予的和所创造的。

例如,农夫通过耕种和收成来为他的家人提供温馨和快乐,商人则通过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来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这些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得到真正的安宁和满足的原因。

另外,电影还突出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完整。

虽然三位男主角都曾有过自己的烦恼和错误,但是在他们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总是给予了他们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这些平凡而又真实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真正美好和价值。

最后,我认为观众在看电影时,应该有一种思辨的态度。

我们不仅要看到故事本身,还需要思考其中所表达的信息和深层含义。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以及如何能够为他人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这种思辨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主题,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总的来说,电影《稻草人》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不在于我们所拥有的,而在于我们所给予的和所创造的。

我相信,这种深刻的思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稻草人观后感100字以内

稻草人观后感100字以内

稻草人观后感100字以内
《稻草人》这部电影,以一个又一个刻骨铭心的画面,将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影片以二战时期的美国南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黑人男孩无辜被控强奸的故事。

虽然案件的真相是清白的,但由于当时种族主义的泛滥,他还是被判了死刑。

在这个异乎寻常的历史背景下,影片通过主角托马斯和布洛克的旅程浓缩出种族歧视的恶果,而这种恶果,不仅是对托马斯和布洛克的人格和人生的摧残,而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扭曲变形。

电影中的场景、对话、音乐设计都非常精细。

画面背景的营造,加之音乐的搭配、影像结构的完美统一,往往让人不禁怀疑,原来观众投入的是一部电影,而不是现实世界的一段历史。

我被影片中对种族歧视恶果的呈现深深地震撼了。

影片所描绘的社会现实,让我思考到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的不公平与歧视,并意识到我们要执行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坚定地反对任何种族歧视的言论和行动。

而所有的一切正义的努力,都是为了建立一个真正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种族歧视的残忍和荒谬,也让我意识到了人类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我对创作者们的深厚情感和出色的创作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稻草人》观后感作文500字

《稻草人》观后感作文500字

《稻草人》观后感作文500字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让人们情感共鸣、思考人生,甚至改变人的观念和态度。

《稻草人》是一部让我深刻震撼的电影,它叙述了一个表面简单的故事,但是在其中却提炼出了深刻的人性和社会难题。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一种温情和诗意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执着、信仰、友情、爱情等基本人性,使得人们对生命和人性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孱弱的非洲美洲人向极力反对者证实他不是摇滚明星的故事。

正如电影中所说,“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为谁。

” 电影始终在强调人的价值观念和意志力的重要性。

或许我们看着那个孱弱的小人,会觉得他只能妥协,但是他,从不放弃,不停地走着,走着,一步一步向他信仰的地方。

他的信仰和坚持让我们不由得回想起自己曾经也有的信念,也启发我们从新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导演所传达的人性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全部的,若把这个故事从人的成功观、价值观去看,便会惊讶地发现影片中有很多待领悟的东西。

电影中展现的是一种对于社会和人的关爱,从侧面描写出人间的无奈。

在他们的情感中,被反覆折磨的不仅仅是封闭的爱情,还有欲望和正义、以及人们内心那份崇高的坚定。

而在这些看似纷繁的情感中,却仍可以看到人类内心那份对生命尊重的情感。

电影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中荒芜的人情,或许,荒芜的,更多的是人心。

在影片中的画面,让我时常想起欧洲田园风景画。

影片的整体质感都相当沉静,几乎都沉浸在恼怒(Anger)上,却挥之不去的温情。

主角在电影中慢慢升华自己的音乐理念,也意味着观众随着影片的展开,愈加明白了曲艺表演传承的困境。

最后,我们会发现是这种自我坚守,让主角配合故事线路及结构,展开出一场场假如使人温馨的曲艺印象。

感受着这个音乐家对音乐的执着,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信仰在多年后对自己人生影响的身份,很经典。

在电影中,还有一些经典的台词。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是“我可以离去,但我的音乐会留下来。

” 这句台词表达了主人公的坚持和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让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留给世界的东西?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颇具文化底韵的作品,而是充分还原了人性内在的美好。

稻草人观后感300字左右作文

稻草人观后感300字左右作文

稻草人观后感300字左右作文《稻草人》这部影片,从片头到结尾,每一个场景都有让人触目惊心的刻画。

尤其是那些身体弱小、充满懦弱和迷茫的孩子们,在演员和导演的共同发力下,直击人心的描绘出了孩子们生存条件恶劣离奇的人生遭遇。

无数次的欺骗和羞辱,让这些孩子们对美好的世界失去了信心与信仰。

我们也许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宽容和爱的重要性。

影片最令人难忘的画面,是在那个名为“琼克”的男孩最后撕掉自己的稻草人面具时,那两只发紫的眼睛。

这个镜头,意味着这个孩子被精神和身体的折磨所击垮,不到一半的年纪就已然胆怯。

从一开始的无助和压抑,到最后的绝望和自杀,这种命运总是让我们的心灵都备感沉重。

每当我们静静地看着这个小男孩在山路上奔跑,笨拙地拿着那个随处可见的稻草人,心里都难免会涌起一股为他加油的热情。

音乐元素在这部影片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多次出现的金属音乐,恰到好处地将这群孩子的暴躁情绪和愤怒发泄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的起伏,伴随着我们的情感波动,勾起了我们对这个青春期严峻生活的强烈共鸣。

稻草人的故事让我感触良多。

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社会对少年们的不良影响,更是提醒我们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真正的快乐、健康地成长。

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应该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人生中的进退游移、对抗和苦恼,是不是绝路,是不是结束,都是过程。

只有耐心情浓,才能够走出困惑,找到生命中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稻草人》这部影片所展现出的一切,都能够触动人的心弦。

它揭示了人性的荒谬与悲惨,探究了人类的生性本质,也将深沉人的文化和哲学元素融为一体。

真正感受到这部电影的精神内涵和道德教育,或许会无形中改变我们的一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0908190230
姓名蒋佳伟
《稻草人》影评
之前没有怎么接触过台湾的电影,可以说基本没有看过,不同与台湾的偶像剧,台湾电影在大陆并不引人关注。

前几年热映的《色戒》与热议的《海角七号》才使我对它产生了兴趣,选择了台湾电影赏析这门课。

上了这门课后我才发现台湾有那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虽然多年来并不为我们所熟知,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本身的出彩。

这次我就选择了王童的《稻草人》来谈谈我对它的看法,也许有点幼稚,希望大家不要太较真。

首先来介绍下本片导演王童,相信大家对他也不是很了解,在没看《稻草人》之前我也没有听说过他。

王童祖籍苏州,八岁随父母移居台湾,毕业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后进入中影公司担任美术设计,参与过三十多部影片的制作并多次获得美术与服装设计奖,于1981年开始其导演生涯。

美工出身注定了他的影片画面很有美感。

作为一个外来人,王童对于台湾的历史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台湾,反映台湾近代以来的变迁。

《稻草人》是王童于1987年执导的影片,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下台湾农民的痛苦生活,获第二十四届金马奖最佳剧情奖、最佳导演奖,并获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哥伦比亚波哥大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

它与《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构成台湾近代史“乡土电影三部曲”,共同奠定了王童在台湾电影史上的地位。

本来如果按照台湾的历史进程来拍的话,应该最先拍《无言的山丘》,只不过因为预算过大,才改拍《稻草人》,使得这部影片成了三部曲的第一部。

《稻草人》讲诉的是日据时代末期的故事,述说当时台湾老百姓的悲苦生活。

影片的开头在一片激昂的军乐中,一群日军将战争中伤亡的台湾人送回故乡。

一只骨灰盒一片日本旗还有一位双腿已经截肢的伤兵。

伤兵一脸严肃,依然军姿威严的挺立着,形象表达了武士道精神,可见当初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对台湾有着多大的影响。

然而当村民迎接骨灰的哀奏吹起,我们才记起战争的残酷对人性的摧残和带给台湾人民的痛苦。

村民们默默带着骨灰盒离去的画面,是对战争强有力的控诉!
稻草人开口了,交代了本片的人物背景,向我们讲述它所知道的事情,最后一句“这辈子啊〃〃〃我看水仙只能跟我一样,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梦,等待另一个同样的明天。

”作为一个荒诞故事的讲述者,稻草人道出了大环境底下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面对生活的压力,绝大部分人只能用梦来麻醉自己,让自己有活着的勇气和期盼。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台湾还是大陆这都是相通的,在如今这名利至上的社会里更是如此。

阿发和阔嘴这对兄弟因为色盲而逃过入伍打战的遭遇,得以继续当一个农民生活在乡下。

闭塞的环境在日本人的治理下显得井井有条,没有日本人的屠杀因为这里没有游击队的反抗,美国的飞机倒是会不时光顾下,丢下几枚炸弹,除此之外就是兄弟俩一家人普通的日常生活。

导演将日常的生活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以渲染叙事的情绪和节奏,一些搞笑的场面令观众暂时麻痹于这些发生在残酷战争时期的平静生活,带有滑稽的表演和音乐基本上始终伴随整部影片。

哥哥:我们为什么要去当日本兵,不是死,就是断手断脚,只得到一张奖状,一面旗子... 那有什么用
啊!?
弟弟:那面旗子拿来做内裤都不够...
儿:阿爸!
父:干什么啦?
儿:老师在问要不要改日本名字啊?
父:改你个猴崽子头啊!!!改?!等你阿爸死了!进棺材以后你要改再改!!!
儿:老师说改了以后,配给的黑糖就可以变白糖了...
父:....................
父:你日本名字改好没有?
相对沉重的题材被导演用极为荒诞的手法或视角表现出来,苦难与悲惨的眼泪被无意识的微笑替代,除了贫困的辛酸人们似乎找不到通常电影和历史书中所叙述的战争的影子,没有反抗和冲突,更不要说敌我矛盾和斗争了。

可是它所指涉的战争的惨烈却没有因为外在的荒诞形式而丝毫减弱,每一个画面背后无不烙上战争或被占领的影子。

慢慢地厄运接踵而来,土地的主人老板想要离开台湾,打算把兄弟俩耕种的地卖给糖厂。

导演用了一个中远镜头,将老板与阿发阔嘴放在同一个镜框里,左边老板平和地站在地埂上,右边的两兄弟垂着头立在地里,远处是雾蒙蒙的大山,天气也异常阴沉,整个画面非常压抑,是片子里少有的灰暗色调,仿佛战争的压力都没有给他们带来过多的恐惧,而剥夺他们的土地却如同断了他们的命根,接着日本人强制征缴耕牛要运往前线充作物质,夺去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牛,一家人的生活面临困境。

就在这时候,好运似乎终于到来了,一颗未爆弹落在兄弟俩的田头,村里的治安官告诉他们能用这东西去和镇上的日军换来奖励。

阿发和阔嘴还有个妹妹水仙,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

她的男人在新婚第二天就应征入伍了,崭新的新娘服还没从身上脱下来,丈夫就被炸死了!可怜的水仙成了疯癫的寡妇,身上依然穿着结婚时的红衣服,在绿色田野中飞舞的红衣袖,如同死亡的幽灵一样不时地出现在美丽的画面上,成为一个战争受害者的象征符号。

阿发和阔嘴将炸弹抬回了家,准备第二天送去镇上。

老板对他们大声训斥让兄弟俩把炸弹搬出屋子。

在心底里认为这些村民愚昧、不屑一顾的老板也许永远不懂被生活所逼的窘境,生命的下贱。

有意思的是这枚炸弹最终放在了水仙的房间里。

一个疯女人与一个和炸死她男人一样威力的炸弹睡在一起,这样的情景分明是虚构出的巧合用来营造强烈的悲剧。

水仙的存在如同摇曳在昏夜中不熄的虚灯对于整部电影一直是一个不安而恐怖的因素,导演并没有利用她的疯癫来创造喜剧效果,显然她成为一个认真存在的指称物。

我清醒地记得她唯一一次没有大吼大叫的镜头就是在黑夜里他家抓住一个偷吃粮食的逃兵时。

他说自己刚结婚就被抓走了,并不是他不愿意为天皇效力,他用沙哑的声音演唱在军部学会的日本军歌来证明对天皇的忠诚,而是实在舍不下已经怀孕的妻子,善良的阿发一家拿出本来已经拮据的食物给他吃,昏暗的环境里水仙死死地盯着浑身赃兮兮的逃兵,双手惊恐地合在一起,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她对于这样一个热闹的场面保持了一刻的安宁,也许是逃兵的衣服让她想起了自己新婚的丈夫。

千辛万苦抬到镇上的炸弹不仅没能换回奖赏还差点惹恼了日本军官,丧气的兄弟俩不得不把炸弹扔进大海。

不想炸弹竟然炸了,还炸翻了不少鱼,漂在海面上。

吓蒙了的兄弟俩看到拾鱼的才反应过
来,大叫着那素偶们炸的鱼啦!那素偶们的鱼啦!冲进人群里……
晚上一家人围成一圈欢喜地吃着鱼。

因为糖厂的人没来,老板就让两兄弟继续耕种他的地,日子似乎又好了起来。

伴着他们一家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幸福地吃鱼的情景,阿发的母亲发出了良好的期盼“如果美国人能三两天就轰炸一次就好了,那么我们天天都有鱼吃了”,映现的灯光逐渐变小变小,慢慢消失在黑暗里。

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咀嚼的电影,《稻草人》里我们见不到日本人的烧杀抢掠,游击队的英勇反抗,有的也只不过是村民们普通的生活,但它真实反应了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勤劳朴实的农民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

荒诞的故事丝毫没有掩盖控诉和批判的力量,甚至比直接呈现带来更多鲜活的东西。

尽管它不是历史的真实,也不带有强烈的诉述的愿望,但却能启发人的想象,看到更多被历史书以及通常行述历史的方法所遮蔽的更真实的台湾,历史不应该冷冰冰的,由大人物来描述,从温情的普通人的角度更能还原它真实的面孔!
希望同学们能喜欢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

王童其它的作品也很棒,推荐大家都去看一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