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呼吸的科学训练
科学发声练习步骤是什么

科学发声练习步骤是什么下面是科学发声练习的步骤:1.姿势调整:首先,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坐或站直,肩膀放松,头部微微抬起,颈部和背部保持自然的直线。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你使用肺部的全部容量,使声音更加有力和稳定。
2.呼吸练习:深呼吸是发声的基础。
练习通过鼻子深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通过嘴巴缓慢呼出气,同时收缩腹部。
这样的练习可以让你充分利用肺部容量,并增加发声的效果和稳定性。
3.声音放松:练习放松声音是发声的关键。
通过舌头和嘴唇的放松来缓解紧张感。
练习舌头在口腔内部的自由运动,帮助你的发音更加清晰和准确。
4.声音共鸣:声音共鸣是提高声音品质和穿透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嘴形和口腔姿势,让声音集中在口腔内部共鸣,从而产生更加丰满和饱满的声音。
这可以通过练习发出“嗯”“哼”等音来实现。
5.声带锻炼:声带是声音产生的关键部位,通过适当的声带练习可以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和富有感染力。
例如,练习发出高低不同音调的音,轻轻按住喉结扩张喉部肌肉,用肌肉的力量产生声音。
6.音调控制:通过练习改变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可以提高声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练习发出不同音高的音符,逐渐提高音高的难度,并注意音调的平稳和连贯。
7.节奏感训练:练习声音的节奏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声音的节奏和韵律。
可以通过和音乐一起练习,或者使用节拍器等工具,练习按照一定的节奏发声。
8.口语演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对话练习发声,并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
在练习中注重语音的准确和语调的自然,让自己的声音更加舒适和自信。
9.录音和听回:将自己的练习录音,并仔细听回,注意声音质量、清晰度和表现力。
通过听回自己的发音以及与优秀者的对比,找出改进的空间,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发声方式。
10.自信表达:最后,发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表达自己。
在正式场合,要保持自信和放松,将练习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
综上所述,科学发声练习的步骤包括姿势调整、呼吸练习、声音放松、声音共鸣、声带锻炼、音调控制、节奏感训练、口语演练、录音和听回以及自信表达。
歌唱呼吸的训练

高音拉马里 ・ 尔皮曾经直言说 :锁骨 式呼 吸就等于是某 福 “ 种摧残歌唱者的方法 ” 然而 , 。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珍妮 ・ 林德
所使用的就是这种 “ 摧残” 歌唱者的方法而饮誉 当时的国际 舞台。实际上 , 她不仅使用锁骨 , 还发挥了横膈膜周边的机
后 , 体放松 , 身 吸气 。 放松 的身 体对 于饱满 的呼吸是先决条
意大利传 统声乐 谚语说道 :歌唱 的艺 术就是研 究呼 “ 吸” 。谚语揭示了呼吸在歌 唱艺术中的重要性 , 呼吸是人们 在进行歌I I N ̄I 练时最先遇到的问题 。耍学会歌 唱首先就要 学会 呼吸 。 歌唱的过程就是歌 手将 自己的肺 陕速或徐缓地 、 温柔 或强烈地充满和吐 光的过程 。正确的呼吸是科学发声 的良好开端 . 反之 . 不正确的呼吸是导致声音失败的主要原
件之一。
一
膈膜 , 借助肋骨保持气息 。 不过 当她找到了“ ” 更适合她的呼
吸方法”后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她曾使用了二 十五年 的胸 式呼吸方法 。 第三种是用横膈膜 来调节呼吸的方法 , 亦即通 常所称的胸——横膈膜 式呼吸 。这种呼吸方法 的优点是 吸 气多 . 换气 快 . 息大小 和压力变化 自如 , 气 故为歌唱家们所 采用。为古典声乐学派的创建起过 巨大贡献 的 M ・ 加尔 西 亚就是这种呼 吸方法的倡导 者 , 他有着 7 5年以上的教学实 验实践 , 从生理的角度 出发他认为 : 由于肺是贮存空气的地 方, 而肺的扩张程度与吸气的量成正比。 的扩张有以下两 肺 种可 能 : 、 一 自上 而下的 , 这是 由于横膈膜 的下降 引起 的 。 二、 向两侧的 , 这是 由于肋骨的张开而形成的 。为了使气息
、
气息通过充分打开的喉咙进入肺部 ,有两个方 向 : 第 竖的方向 , 气息往下走 , 横膈膜下降 。 第二 、 横的方向 。 气
声乐训练:呼吸与发声

声乐训练:呼吸与发声声乐训练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呼吸与发声是声乐训练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音准,还能保护声带,避免唱歌时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呼吸和发声两个方面探讨声乐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一、呼吸训练1. 深呼吸:深呼吸是声乐训练中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呼吸才能让声带得到充分的支撑,发出富有力量和共鸣的声音。
练习深呼吸可以让肺活量增加,提高气息的控制力和持久力。
2.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声乐训练中最为重要的呼吸方式之一。
通过腹式呼吸,可以让气息更加稳定,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
练习腹式呼吸时,应该让腹部自然鼓起,而不是提高肩膀。
3. 呼吸节奏:在唱歌时,呼吸的节奏要与歌曲的节奏相匹配,避免出现断断续续或者呼吸不畅的情况。
通过练习呼吸节奏的控制,可以让歌曲的表现更加连贯和流畅。
二、发声训练1. 声音定位:在发声训练中,正确的声音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要通过练习找到自己的共鸣点,让声音产生共鸣和放大,使声音更加清晰和有力量。
2. 发声姿势:正确的发声姿势可以帮助声带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过度紧张和损伤。
在发声时,应该保持身体的放松和挺直,让气息顺畅流动,声音更加自然和舒展。
3. 发声技巧:发声技巧包括发声的力度、音准、音色等方面。
通过练习发声技巧,可以让声音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力更强。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不正确的发声方式,以免损伤声带。
三、综合训练1. 呼吸与发声的结合:在声乐训练中,呼吸和发声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将呼吸和发声技巧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练习时要注重呼吸的稳定和发声的准确,保持良好的声乐状态。
2. 反复练习:声乐训练需要持之以恒,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在练习过程中要耐心,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够取得进步。
3. 寻求指导:在声乐训练中,寻求专业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指导学生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声乐水平。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一) 、腹肌的锻炼: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1) 、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前。
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 次。
(2) 、团身起坐:第一步: 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第二步: 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 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 团身起坐。
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
维持此姿10 秒钟。
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
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
每次做5 遍,每天做三次。
(3) 侧团身起坐: 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
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 腹肌弹发练习: 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
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 时的配合。
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
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
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
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
在发“哈” 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 、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2) 、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
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
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 、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
唱歌练气息的最简单的方法

唱歌练气息的最简单的方法
首先,要正确掌握呼吸方法。
唱歌时应该通过腹部呼吸,即吸气时腹部向外凸出,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
这样可以使得呼吸更加深入,让声音更加有力量。
同时,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
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练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或者儿童歌曲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曲调,逐渐提高唱歌的技巧。
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要重视唱歌的姿势和肢体语言。
唱歌时应该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放松肩膀和颈部肌肉,这样可以让呼吸更加畅通,声音更加清晰。
同时,要注意肢体语言的配合,通过手势和表情来表达歌曲的情感,让唱歌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最后,要坚持练习,保持耐心和毅力。
唱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不要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渐提高唱歌的技巧和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唱功。
总之,唱歌是一种非常好的练气息的方法,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重视姿势和肢体语言以及坚持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锻炼呼吸肌肉,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控制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唱歌这种愉悦的方式,享受到练习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唱功水平。
唱歌呼吸的正确方法

唱歌呼吸的正确方法唱歌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唱歌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够让声音更加圆润、稳定,同时也能够减少嗓子的损伤。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唱歌时的正确呼吸方法。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
唱歌时,身体要保持笔直的姿势,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双肩放松向下,头部微微抬起。
这样的姿势可以让呼吸更加顺畅,也有利于声音的发声和共鸣。
其次,要注意吸气的方式。
正确的吸气方式是通过腹部呼吸。
当吸气时,要让腹部慢慢鼓起来,同时让胸部稍微上提。
这样的吸气方式可以让肺部充分膨胀,为声音的发声提供充足的空气。
接着,要掌握呼气的技巧。
呼气时要保持持续、均匀的气流,同时要让腹部逐渐收缩,使得空气能够被完全排出。
这样的呼气方式可以让声音更加稳定、持久。
另外,要注意控制呼吸的节奏。
唱歌时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来控制呼吸的节奏,避免出现呼吸不匀、断续的情况。
同时也要根据歌曲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呼吸的位置,避免在高音部分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
最后,要不断练习。
唱歌呼吸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的技巧,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吐气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呼吸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唱歌时的练习来不断改善呼吸的控制能力。
总之,唱歌呼吸的正确方法对于唱歌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吸气方式、呼气技巧、控制呼吸的节奏以及不断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唱歌时的呼吸技巧,让声音更加动听、稳定。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享受唱歌带来的快乐。
声乐训练中的正确呼吸技巧

声乐训练中的正确呼吸技巧在声乐训练中,正确的呼吸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声音的质量、音域的拓展以及长时间演唱的耐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声乐训练中常用的正确呼吸技巧,帮助您在声乐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声乐训练中最基本的呼吸技巧之一。
它通过膨胀和收缩腹部肌肉来实现呼吸。
要进行腹式呼吸,首先站直或坐直,然后深吸一口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同时膨胀腹部,感觉腹部向前、向外扩张。
接下来,慢慢呼气,腹部逐渐收缩回去。
通过反复练习腹式呼吸,可以增加吸气和呼气的容量,使得声音更加稳定而有力。
2. 侧式呼吸侧式呼吸是声乐训练中的另一种常用呼吸技巧。
它注重呼吸时的侧面扩张,以增加呼气的力度和声音的支撑力。
进行侧式呼吸时,首先站立或坐下,放松肩膀和胸部肌肉。
然后深吸一口气,感觉肋骨向外张开,胸部侧面的肌肉扩张。
接下来,慢慢呼气,感受胸部逐渐收缩回去。
侧式呼吸可以帮助加强声音的稳定性和质量,使声音更加饱满和富有表现力。
3. 高位呼吸高位呼吸是声乐训练中的一种特殊呼吸技巧,它主要用于唱高音时的呼吸方式。
进行高位呼吸时,需要将注意力放在上胸部的呼吸上。
首先保持身体放松,站立或坐下,然后深吸一口气,感觉上胸部向上扩张。
在唱高音时,保持上胸部的扩张状态,缓慢呼气。
高位呼吸有助于在高音区域减少声带的负担,保护喉部,同时提供足够的气息来支撑高音的发声。
4. 吸气预备和呼气控制在声乐训练中,吸气预备和呼气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吸气预备是指在唱歌之前做好吸气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气息充足。
呼气控制则是在演唱过程中控制呼气速度和力度,以保持稳定的声音。
在吸气预备时,可以通过鼻子或嘴巴吸气,呼气时则要保持稳定、均匀的呼气流,并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停止呼气。
这种吸气预备和呼气控制的技巧可以帮助提高声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总结:在声乐训练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对于声音的表现力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腹式呼吸、侧式呼吸和高位呼吸是常用的声乐训练中的呼吸技巧,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练唱歌气息最简单方法

练唱歌气息最简单方法
唱歌是一项需要良好气息控制的技能,而练习唱歌的气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练唱歌气息的最简单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呼吸,从而更好地发挥声音。
站立时要保持挺胸抬头,双脚自然分开,双肩放松,这样能够让呼吸更加顺畅。
其次,要进行深呼吸练习。
深呼吸能够让我们的肺活量增加,从而使得我们在唱歌时能够更加持久地保持稳定的气息。
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提高肺活量,这样能够让我们在唱歌时更加轻松自如。
另外,要进行气息控制的练习。
可以通过吹气球或者吹蜡烛的方式来进行气息控制的训练,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气息的力度和稳定性,从而在唱歌时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稳定性。
此外,要进行持续的唱歌练习。
只有不断地进行唱歌练习,我
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气息的运用,从而在唱歌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练习,不断地进行反复演唱,这样能
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气息的运用。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我们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从而在唱歌时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控制气息。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这样能够帮助我们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从而更好地进行唱歌练习。
总之,练唱歌气息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姿势,进行深
呼吸练习,进行气息控制的训练,持续进行唱歌练习,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在唱歌时能够更
加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唱呼吸的科学训练
呼吸是歌唱训练的基础,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歌唱呼吸训练的目的,一是增加肺中的空气量,以确保肺中储存的空气能有效地振动声带,发出优美的声音,满足歌唱音乐表现的需要;二是训练歌唱者对呼吸的操控能力,让呼吸适应所要演唱的乐句的长短、节奏的快慢、旋律的高低起伏、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连贯流畅等,以适应作品情感内容表达的需要。
因此,歌唱呼吸训练应该在歌唱实践的过程中加以强化和提高。
标签:歌唱;呼吸;训练;音乐
一、训练有意识的歌唱呼吸
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气管、胸廓和肺,并通过口、鼻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
歌唱时,为了保证发出优美的声音,要求比平时呼吸的量大,可持续时间长。
歌唱的吸气要求保持头腔的兴奋状态,采用口鼻同时吸气,肩部向后、向下展开,胸部自然挺起,两肋张开,放松腹部,腰围感觉稍微向外扩张,有利于横膈膜下降增加胸腔的容量,以保证气息吸得深、吸得饱满。
然而,吸气深度和吸气量的多少,要由所演唱的乐句长短来决定,一般比实际需要稍多即可。
歌唱的呼气要根据所演唱乐句的长短,延长呼出气流的时间和完成对高低变化音符演唱的支持。
因此,呼气时要尽量保持吸气的状态,保持横膈膜的扩张,使本来处在收缩中的吸气肌群不要过快放松,以维持胸廓的扩大状态,同时胸部的呼气肌与腹部的呼气肌联合起来,逐渐做有控制性的收缩,以维持气息量支持声音。
可以说,歌唱的呼气动作,是在吸气和呼气两大肌群相互对抗的情况下稳健地、有控制地完成的。
歌唱过程就是把呼出的气流转换成优美的声流的过程。
二、训练呼吸对声音的支持
歌唱者对呼吸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呼气的过程中。
平常呼气时,人们只要把吸气肌群放松,就可以完成呼气动作。
但歌唱发声时,必须对呼出的气息加以控制,使肺内的气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压力,这样才能使气息作用于声带产生声音,因为没有压力的气息是发不出声音的,控制不好气息也同样发不出歌唱的乐音。
为了保持歌声的延长和不间断,我们不仅不能放松吸气肌群,反而还要有意识地让吸气肌群继续收缩用力,以维持胸廓的扩大和饱满的状态,使呼出的气流能够完全转换成声流,源源不断地流出,完成歌唱的乐句。
有意识地针对呼吸肌群进行对抗性训练,是促使气流很好地转换成声流的有效手段。
歌唱呼吸训练中,虽然要求“呼出的气息要稳定,有控制”,但重点不是训练呼气肌群,而是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吸气肌群的力量,因为呼出的气流总是在稳定、有力的吸气肌群的积极抵抗胸廓回收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形成气柱、有效地转换成声流的。
随着气息的流出,胸、腹部及背部的呼气肌群和吸气肌群会进行对抗性的、有控制的全面收缩,当呼气肌群收缩的力量逐步超过了吸气肌
群用来支持胸廓扩张的力量时,会迫使扩张的胸廓收缩回到自然状态,完成歌唱乐句。
当吸气肌群与呼气肌群对抗时,气息作用于膈肌、胸部、肋部、腰部、腹部和背部时会产生一种压力的感觉,这种压力感觉的集聚点,可称为呼吸的支点。
歌唱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歌唱的呼吸支点。
因为,呼吸支点不但能对作用于发声时的气息压力作相应的控制,而且还能对发出的声音给予气息性的支持,使发声的效果稳定而有基础。
三、训练呼吸的调控与声音的协调
歌唱过程中,对呼吸的调控必须在音乐表达需要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与音乐表达需要无关的气息调控都是毫无意义的。
呼吸的调控方式有:呼吸支点的调控、气息量的大小调控、气流运动方向的调控、气息的律动方式的调控。
由于呼吸支点的不同,调控能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呼吸支点并不是一个死点,不是一成不变的点。
歌唱时可以根据声音音色需要,调节呼吸支点的位置。
当把呼吸支点调节到胸腔中略微高一些的部位时,就会缩短呼吸支点与声带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多地增加头腔共鸣的效果,能发出甜美、明亮的声音音色。
当把呼吸支点调节在胸腔中略微低一些的部位时,就增加了胸腔的共鸣空间,可以产生更多胸腔共鸣的效果,使声音音色圆润、浑厚。
对于呼吸支点与用声比例的关系,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做了非常准确和详细的讲解。
他认为,在支点的用法上,可以调整出真声、假声、真混、假混和混合声,这是由呼吸支点的虚、实、大、小与用声比例和用声力度来决定的。
如果呼吸支点的力度小而实,容易产生真声的效果;如果呼吸支点的力度大而虚,则容易产生假声的效果。
如果在支点上使用混声时,真声的力度大一些,就会出真混多一些的声音;假声的力度大一些,就会出假混多一些的声音。
气息量的大小要与所要发出的声音的音量、音高一致,气大于声或声大于气都不是好的用气和用声方法。
过大的气息量会使声音僵硬,缺乏活力,高音困难;相反,气息量不够,则可能会导致声音不稳、发虚的现象。
歌唱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气息量的训练是有必要的,但脱离音乐表达的需要,一味强调过大、过强的气息量的训练方式,将对气息调控产生不良后果。
气流的运动是有方向的,可以朝上,也可以朝下。
气流运动的方向与声流的运动方向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特别是唱高音时,很多歌唱者感觉到声音朝上运行,气息则朝下运行,从而对声音形成更有力的支持。
无论歌唱者感觉气流和声流的运动方向如何,声音都必须在气息的支持下运行,不能脱离气息的支持来歌唱。
学习和掌握气流和声流的比例关系、运动方向,有助于增强声音的传送能力。
总之,歌唱呼吸的训练必须建立在音乐表达需要的基础上。
呼吸与声音的关系犹如小提琴和弓的关系,弓必须作用于琴弦上,与之合为一体;必须根据音乐
的需要加以运用。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跳音、顿音、连音时,弓法就得使用跳弓、顿弓、全弓或半弓等技法。
在歌唱呼吸的训练过程中,气息的律动必须与所要表达的音乐的节奏一致,气息的运用必须适用于所要演唱的乐音的高低起伏、快慢强弱、顿跳连贯。
因此,我们必须训练与歌唱音乐表达相適应的呼吸运用方式,任何与歌唱音乐表达不相适应的呼吸运用方式都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