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二章教学案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二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教学重点]:1.认识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明确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难点]:大学生如何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自学阅读等多种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手机学习通APP、多媒体PPT等教学手段。

[教学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复习提问:1.大学生应当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2.简述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3.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导入新课: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

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们穿越迷雾、辨识航向的灯塔,也是激励人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风帆。

大学生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时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讲述新课: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一个人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至陷人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第二章第三节教案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第二章第三节教案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明地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增强国防观念,不仅是保障国防安全的需要,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粘合剂”。
女的基本追求。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用名人名言和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讲透理论,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教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怎样做一个忠实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
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如何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国防观念
授课过程
授课内容
学生活动
1、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将前后知识串联起来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2、课程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较为生动形象的讲述怎样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忠诚的爱
国者
3、拓展:有关香港、澳门的回

4、小结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也’” 。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
文 成 公 主
文成公主入藏弘佛,佛教从此在雪域高原流传至今。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
价值的力量源泉
邓稼先(1924.6.251986.7.9),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核 物理学家,原子弹的开拓、创 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国务院“二弹一星” 元勋奖获得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曾这样赞誉 范仲淹:“公少有大節, 於富贵贫賤、毁譽歡戚, 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 志於天下。常自诵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 大利但丁)
伏 清 白 以 死 直
选 自 《 苏 武 牧 羊 》
边 天 。 , 渴 饮 血 , 饥 吞 毡 , 牧 羊 北 海
苏 武 流 胡 节 不 辱 , 雪 地 又 冰
爱国诗人陆游病
危之际,仍Leabharlann 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 统一,“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盼望着“王师
继承和发扬爱国 主义精神,要体现在
实际行动中。要树立
高度的民族自尊、自 信、自强精神。 —— 江泽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根本任务,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爱国激情倾注到实际行动中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践行爱国主义的志向,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获得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深刻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将为我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指南。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二章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通过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概念;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三、维护祖国统一四、增强国防观念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爱国情感,是一种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文中的“祖国”的单词是“motherland”,字面含义就是“母亲之国”;对“母亲之国”的热爱,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

热爱祖国是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祖国,三层含义:(1)一定区域内的国土。

我们的祖国首先就是由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风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这块国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1)消费心理面面观【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3.买高档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消费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

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015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二章 80p

2015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二章 80p

爱祖国就是要心系国 家的前途和命运,就 是要把祖国和人民的 利益摆在首位,为祖 国的独立和富强、为 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 献力量。
思考:爱国主义的日常表现?大学生如何爱国?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928年,傅鹰的博士论 文在美国宣读以后,得到 好评。美国一家化学公司 立即派人以优厚的待遇聘 请他去工作,他和同在美 国留学的女友张锦商量之 后谢绝了,决心回到祖国 去。他们认为:“花了国 家许多钱到外国留学,现 在若是留下来为美国做事, 对不起中国人。” 傅鹰,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铸精神家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中华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中国航天第一人
祖国什么时候让我去飞, 什么时候我都会义 无返顾,决不后退 ——杨利伟
讨论
什么是爱国主义?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 看法。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是爱国主义的重要 内容
每一个爱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 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 觉认同,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 人民群众。
2014年发生在云南鲁甸的地震救援现场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 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 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 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 统。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

报》记者杨谷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的案例,教育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要自觉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的
三、增强国防观念
安全利益。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 教 育 学 生 增
板书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设计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 族 的 尊 严 的
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理解
【典型案例】载人航天精神(见教学资料 18)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解 教 育 学 生 要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树 立 创 新 意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重要内容。其中, 识、努力走在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 社 会 创 新 的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前列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技师学院理论课时授课计划
科目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题课题三:坚定理想信念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 2 授课教师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解决措施案例解析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解决措施案例讨论
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 PPT
教学环节及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及答疑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5分钟5分钟5分钟65分钟5分钟5分钟作业布置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课后记
附教学过程
整顿课堂秩序:
1.要求学生集中并靠前坐
2.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并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
3.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课堂或者在课堂内随意走动
4.要求学生整理教室卫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复习旧课:
1.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课程引入: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
放羊娃的故事
一天,一位学者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上碰到了
一个放羊娃在放羊.闲扯之余,学者问到放羊娃.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学者无言……前排不许留空位,不能有“四脚朝天”的凳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讲授: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2)实践性。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

(3)时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信念具有多样性。

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
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5 学时)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1.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事实上,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并不平坦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

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往往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看不到二者统一的一面。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越漫长。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
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
路。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


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

作业布置:
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作业要按时
完成并保证
作业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