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专题净化网络环境
易错点03_合理利用网络—备战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易错题 (1)

易错点04 国家利益至上【知识点】1.网络的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是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丰富生活(1)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推动社会发展(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消极作用(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1)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オ、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3.网络对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作用是什么?(1)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2)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4.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怎样的平台?(1)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2)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3)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5.什么说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1)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2)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3)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6.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存在哪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何危害?(1)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2)危害:①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7.我们应如何理性面对网络生活?(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中考政治热点专题:营造网络文明 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

三、探究与实践
①正方要点:
网络 信息资源丰富,查找方便快捷,便于学习和交流;上网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提高中学生的素质。
②反方要点:
网络存在着不良信息和游戏的泛滥、黑客的恶意攻击等现象,青少年自控和分辨能力还不强。部分网吧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青少年易受不良影响,导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造成性格孤僻、情绪低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学生如答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讲究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等内容也可)
2.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查找方便快捷,便于学习和交流;上网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同时,网络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很多游戏泛滥,经常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等现象存在,有的青少年自控和分辨能力还不强。部分网吧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青少年易受不良影响,导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造成性格孤僻、情绪低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该店主的行为违反了 (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义务教育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刑法
3.该店主的行为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 )的义务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4.九年级学生李某借口上网查阅资料,多次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为此,他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警告。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
感悟:
提高辨别和审美能力: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等。(只要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答出通过活动的感悟,且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温馨提示】
1.网络陷阱新面孔
信用卡陷阱:在网络上发布诱人的购买信息,引人填写表单,骗取账号及信用卡资料。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项练习:网络交往的品德(含解析)

中考政治专项练习:网络交往的品德(含解析)一、单选题1.近些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
恶搞调侃、比拼尺度、斗富炫富,更有甚者直播虐杀动物、聚众斗股、飙酒等内容……为了吸引流量,某些互联网企业已然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
网络直播乱象A.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法律B.折射社会价值导向混乱C.需要全民执法加以规范D.挑战了社会的公序良俗2.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小美:“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是不道德行为,应该远离。
”B.小莉:“恶意散布网络谣言,会受到刑罚制裁。
”C.小忠:“散布网络谣言属于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D.小金:“编造网络谣言即使是恶作剧,也会受到处罚。
”3.2020年1月27日,G197次列车乘警接到警情,一名16岁女孩从北京离家出走,到青岛见网友,乘警根据购票信息找到她,并护送她回家。
针对女孩见网友的行为,下列说法你认同的是A.错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B.正确,能够敞开心扉,广交朋友C.正确,和父母有矛盾,也需要维权D.错误,应该见一个近一点的网友4.2018年9月27日,国家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指出,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成瘾障碍纳入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类。
据统计,全世界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 %,我国接近10%。
材料中的数据警示我们①正确认识网络,不沉迷网络②网瘾发生率抵,不必在意③提高自制力,守护健康④上网危害身心健康,必须远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即便两人近在咫尺,也宁肯通过聊天工具传递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
对于这些“屏奴”,你想告诫他们的是A.网络再精彩也都是虚假的B.远离网络才能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C.虚拟的网络聊天没有任何现实意义D.网络交流代替不了真实的情感交流7.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用“互联网+”疏解人们看病就医的“痛点”“堵点”,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关于饭圈文化的政治中考题

关于饭圈文化的政治中考题1.请你分析“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的必要性。
(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厉行法治,严格执法。
(2)“饭圈”乱象败坏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不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必须对“饭圈”乱象进行整治。
2.分析中央网信办启动“晴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原因。
(1)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2)“饭圈”等不良网络现象传递不良的价值观念,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3)不良网络现象扰乱网络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容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启动专项行动是打击网络乱象、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需要,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等等。
3.你如何认识国家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行为?(1)道德角度:“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缺乏诚信、规则、责任、公德意识;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网络(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法律角度:“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触犯了我国有关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没有履行维护社会安定的义务。
4.国家为什么要整治青少年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网络乱象?(1)未成年人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2)网络乱象传递不良的价值观念,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3)网络乱象有可能引发青少年荒废学业,诱发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4)网络乱象给我国构建和谐网络环境带来干扰和破坏。
(5)是构建和谐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6)国家有责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考政治三轮热点专题: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中考政治三轮热点专题: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中考政治三轮热点专题: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1、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可作国家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依据)2、网络低俗信息包括哪些内容:①含有色情、暴力、迷信等成分的不健康内容。
②恶意公开他人隐私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③辱骂他人等违反道德的内容。
3、网络低俗信息的危害: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整治网上低俗之风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净化网络化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什么说:“青少年学生是网络低俗内容的最大受害者?”因为青少年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比较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低俗内容的影响,身心健康受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6为根治整治网上低俗之风,请你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A社会保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网吧游戏机房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网吧,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拒绝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场所。
B学校保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建立校园网站,指导学生正确上网,使其远离不良诱惑。
家庭保护: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人不进入营业性场所。
D未成年人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要控制上网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善于利用网络学习,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陷入网络聊天、网恋。
中考政治网络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网络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科目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考察,网络知识点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网络素养、网络安全以及网络法律法规等内容。
以下是中考政治网络知识点的归纳:
网络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它要求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能够正确识别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网络安全是网络环境的保护伞,它涉及到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网络攻击防范等方面。
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比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以保护自己的网络环境不受侵害。
网络法律法规是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手段。
学生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尊重他人的网络权益,不进行网络欺凌、不传播有害信息。
在网络时代,我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
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不轻信、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做到理性上网、文明上网。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政治网络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提
高网络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中考政治《成长与心理健康》知识点:网络是把双刃剑

中考政治《成长与心理健康》知识点:网络是把双刃剑为您整理“中考政治《成长与心理健康》知识点:络是把双刃剑”,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政治《成长与心理健康》知识点:络是把双刃剑1.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利: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
弊:青少年沉迷络的危害:1)沉迷络荒废学业;2)影响身心健康;3)诱发违法犯罪。
2.如何正确利用络信息?/如何发挥络的积极作用?1)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2)学会抵御络上的不良诱惑;3)善于利用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4)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5)做络的主人;6)以健康的心态把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3.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
4.在络交往中应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享受健康的络交往?1)正确认识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络的积极促进作用;2)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友的要求;3)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4)遵守络规则即道德和法律。
5.络规则有哪些?道德、法律。
6.青少年容易受到络侵害的原因?/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会自我保护?1)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不强;2)络交往的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3)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营业性吧违规经营,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
7.络谣言产生的危害:1)污染络环境,扰乱上信息传播秩序;2)损害我国互联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的健康发展;3)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给人们造成恐慌情绪,可能诱发违法犯罪。
8.国家开展整治互联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何意义?(1)有利于净化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9中考政治专项:关于网络.doc

2019中考政治专项:关于网络1.2017年我国继续开展网络整治专项行动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保障文化安全,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3〕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为什么要大力打击手机不良信息?打击手机不良信息,可以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能够净化手机上网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3.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不良信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浏览网上不良信息;增强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发现网络不良信息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利用网络?我们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把手机和网络作为自己的好帮手,善于利用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不传播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充分认识到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危害性,积极同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净化手机上网环境作贡献。
5.谈谈你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上网的利和弊〕网络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合理地利用网络可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便捷的学习,方便地进行通讯联络、结交朋友,网络倡导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能有效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于沉溺网络会荒废学习,消磨意志,危害身心健康;有可能遭到网络陷阱,上当受骗,也有可能涉猎不得信息而诱发违法犯罪。
6.谈谈青少年过分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性?对个人:过分沉溺于网络会磨灭理想,不思进取,荒废学业;过分沉溺于网络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会受到侵害;过分沉溺络会扭曲人格,会沾染不良信息对思想的侵蚀,容量诱发违法犯罪;对家庭:上网费用高昂,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四)净化网络环境
1、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答:(1)网络低俗之风,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4)这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的的需要(5)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怎样才能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各方面怎么做)
答:(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网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2)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3)学校要开展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低俗内容及其他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4)家长要正确引导子女正确上网,培养子女广泛兴趣爱好,发现子女浏览网络低俗内容时要及时劝阻;(5)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3、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应什么做?(青少年怎么做)
答:(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辩别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2)增强法律意识,发现网上低俗内容,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3)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做低俗内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4)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
4、严打手机色情网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这样的保护?
答:社会保护。
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侵害。
5、青少年应怎样自觉抵制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中的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
答: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认识低俗信息的危害性,不浏览、不传播网络低俗信息;正确使用网络,文明上网;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制造网络垃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