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练习题
糖类、脂类、蛋白质学考测试试题及答案

糖类、脂类、蛋白质学考测试试题及答案1.人类对营养的需要,首先是对()的需要。
(单选题) [单选题] *A.能量(正确答案)B.碳水化合物C.脂肪D.蛋白质2.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单选题) [单选题] *A.食道B.胃C.小肠(正确答案)D.大肠3.以下食物中的()含脂肪很少。
(单选题) [单选题] *A.煮黄豆B.煮花生C.核桃D.炒板栗(正确答案)4.人体每日脂肪的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为宜。
(单选题) [单选题] *A.10B.20 -25(正确答案)C.30D.405.动物的体脂多为(),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单选题) [单选题] *A.饱和脂肪酸(正确答案)B.不饱和脂肪酸C.游离脂肪酸D.挥发性脂肪酸6.()不具有必需脂肪酸的生理活性。
(单选题) [单选题] *A.亚油酸B.亚麻酸C.花生四烯酸D.油酸(正确答案)7.下列几种食物中亚油酸含量最多的是()。
(单选题) [单选题] * A.豆油(正确答案)B.牛油C.鸡油D.鲤鱼8.对于婴儿,()也是必须氨基酸。
(单选题) [单选题] *A.色氨酸B.组氨酸(正确答案)C.蛋氨酸D.苏氨酸9.利用()可以提高混合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单选题) [单选题] *A、互补作用(正确答案)B、变性作用C、强化作用D、凝固作用10.()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单选题) [单选题] *A.大豆蛋白B.牛蹄筋(正确答案)C.蛋清D.麦谷蛋白11.关于氨基酸种类的叙述()是正确的。
(单选题) [单选题] *A.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约有20种B.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有20种C.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有20种(正确答案)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12.下列陈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
(单选题) [单选题] *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正确答案)C.收缩、运输、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D.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13.组成蛋白质、糖类、脂类的共同元素是()。
(完整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练习题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所用实验材料较合理的一组是()A.韭菜叶、豆浆、大豆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C.西瓜、花生子叶、大豆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2.下列有关颜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番茄和成熟西瓜均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蔗糖等还原糖,但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B.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或组织切片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时,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紫色,该过程不需要水浴加热处理D.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应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3.表格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
下列是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苹果提取液 2 mL雪梨提取液 2 mL白菜提取液 2 mL蒸馏水 2 mL斐林试剂 1 mL 1 mL 1 mL 1 mL水浴加热砖红色很深砖红色深砖红色较浅无砖红色A.苹果组织细胞中含还原糖较高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D.试管1~3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4.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性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①葡萄糖②乳糖③胃蛋白酶④RNA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实验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B.甘蔗含有较多的糖,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6.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白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提取的DNA是否被DNA酶污染、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依次选择的试剂是①苏丹III染液②2()Ca OH③斐林试剂④双缩脲试剂⑤二苯胺A.①③⑤④ B.①②⑤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7.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8.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检测题试题练习题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2.鉴定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A. 重复两次,结果准确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作对照C. 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失败后还可重做3.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A. 加入新制的Cu(OH)2,出现红色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C. 加入苏丹Ⅲ溶液,出现橘黄色D.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淡黄色4.用苏丹Ⅲ染液检验脂肪,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但要立即观察,否则脂肪颗粒将溶解.能溶解脂肪颗粒的是( )A. 染液中的苏丹ⅢB. 染液中的酒精C. 染液中的水分D. 染色反应中的热量5. 与硫酸铜溶液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能显出紫色的物质是( )A. 淀粉B. 脂肪C. 蛋白质D. 核酸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A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50%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C.所有的蛋白质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苏丹Ⅳ可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7.下列糖类中属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是: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蔗糖⑤果糖⑥麦芽糖()A.①⑤⑥ 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8.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此是( )A.制片—染色—洗浮色—镜检B.染色—洗浮色—制片—镜检C.制片—镜检—染色—洗浮色D.染色—制片—洗浮色—镜检9.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的是( )A.马铃薯块茎B.浸软的蓖麻种子C.蛋清液D.苹果10.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B.苏丹Ⅲ或Ⅳ鉴定脂肪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D.碘化钾试剂鉴定淀粉11.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A.无色→砖红色(沉淀)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12.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使用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13. 鉴定奶粉是否是伪劣商品,不需要用的化学试剂是()A.斐林试剂 B.苏丹Ⅳ染液C. 双缩脲试剂D.红墨水14.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 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C.脂肪的鉴定D.全都要15. 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的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 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即成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的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 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1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17.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这支试管放进盛开水的大烧杯中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C.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D.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18.下列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19.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入2mL0.1g/mL的NaOH溶液,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再加入0.1g/mL的NaOH溶液C. 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20.在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紫色C.溶液呈蓝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0分)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试剂为,所出现的颜色为,该试剂分为甲液和乙液,使用时必须,。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析版)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核心知识回顾1、还原糖的检测:常用材料:和,还原性糖有;斐林试剂甲液的NaOH,乙液的CuSO4甲、乙溶液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需加热)生成沉淀。
2、蛋白质的检测:常用材料: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NaOH B液的CuSO4,先加入液再加入液. 成反应。
3、脂肪的检测:常用材料:;苏丹Ⅲ( 色)或苏丹Ⅳ( 色),酒精的作用是。
4、在甘蔗、甜菜、马铃薯、西瓜、苹果等材料中,适合做还原糖鉴定的是。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实验需要加热的是。
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6、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
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在使用时,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必须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请分析原因。
8、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答案】1、苹果梨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0.1g/mL 0.05g/mL 等量混匀水浴砖红色2、稀释鸡蛋清豆浆0.1g/mL 0.05g/mL A B 紫色3、花生子叶橘黄红洗去浮色4、苹果5、还原糖脂肪6、50%7、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核心知识辨析1、检测还原糖时,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卷)( × )辨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2018·浙江卷)( × )辨析:双缩脲试剂是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题专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练:(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2、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
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D.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3、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A.AB.BC.CD.D4、下列实验材料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产生紫色反应的是( )A. 抗体B. 唾液淀粉酶C. 煮沸的豆浆D. 氨基酸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实验中,错误的是( )A.在梨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会生成砖红色沉淀B.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液体由会产生紫色反应C.只有用到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D.制作花生临时装片时,先染色再用酒精去浮色,盖上盖玻片完成装片制作6、在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①甘蔗的茎②油菜籽③花生种子④梨⑤甜菜的块根⑥豆浆⑦鸡蛋清A. ④②⑦B. ⑤②⑦C. ①②⑥D. ④③⑥7、取一定体积的鲜牛奶,盛放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内添加足量的蛋白(水解)酶,并进行适温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甲试管溶液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乙试管溶液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预测检测现象为( )A.甲试管溶液无变化,乙试管溶液无变化B.甲试管溶液变紫色,乙试管溶液呈砖红色C.甲试管溶液无变化,乙试管溶液呈砖红色D.甲试管溶液变紫色,乙试管溶液无变化8、下列关于蛋白质和还原糖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用的试剂由相同种类的溶液组成,但溶液的浓度不完全相同B.检测蛋白质和还原糖所出现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紫色和砖红色C.两种物质检测时所用的两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D.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将红细胞破碎后可用于检测蛋白质9、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10、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D.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11、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B.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相同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12、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① 葡萄糖② 淀粉③ 蔗糖④ 麦芽糖⑤ 果糖⑥ 纤维素A.① ④ ⑤B.② ③ ④C.① ⑤ ⑥D.① ② ④13、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g/mL的NaOH溶液C.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1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检测还原糖的材料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别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15、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
(完整版)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营养成分(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实验精品习题及解析答案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1.用下列实验材料做特定实验,那些是可以成功的()①用韭菜叶片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②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③用卵白做蛋白质鉴定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B【解析】此题是要求根据课本实验原理进行拓展和应用,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趋势。
韭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并不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转变成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绿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不宜用这些单子叶植物作此实验材料;后两个实验材料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
2.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 A. 碘液、苏丹Ⅲ溶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C. 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D.碘液、斐林试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面粉的成分及性质,面粉的成分为淀粉和蛋白质,淀粉没有水解所以没有还原糖。
3.蛋白质的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 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B.失败后重做一遍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用D. 留下次实验用【答案】A【解析】蛋白质的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对比,起到对照试验的作用。
4.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C. 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 棕色→绿色→无色【答案】 A【解析】这个过程中将斐林试剂加入还原糖溶液中显浅蓝色,反应开始时生成的砖红色Cu2O 与藍色Cu(OH)2混合出现棕色,随着反应的进行Cu(OH)2全部被还原砖红色Cu2O沉淀,故颜色变化为藍色—棕色—砖红色。
5.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将这支试管放进盛开水的大烧杯中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C. 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D. 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答案】D【解析】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相当于对试管直接加热,直接加热不容易掌握加热程度时间稍长就会使砖红色的Cu2O转化黑色的CuO,就不能再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了。
练习题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先根据学案教材助读中问题提示,思考并回答,遇有疑难,查阅教材,并从教材中勾画出要点,加深理解,最后完成预习自测中的题目。
2.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目标
1.掌握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基本知识。
2.(生活实际题〉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辅助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
A.糖尿病、肠炎B.胃炎、肾炎C.糖尿病、肾炎ID.胃炎、肠炎
3〔2011,濰坊模拟)在实验鉴定蛋白质时,需事先留出一些样液的目的是( )
6.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对其中的错误加以改正。
(1)选取材料:选取苹果、新鲜牛奶分别做还原糖、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2)检测实验:检测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检测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人双缩脲试剂A液后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观察是否出现紫色。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内滴加2滴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五.预习自测
1.检测苹果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用的试剂是()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三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5年6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检测原理(1)糖类的检测(2)脂肪的检测: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3)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实验步骤3.实验成功关键点(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由于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故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3)蛋白质鉴定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4)物质鉴定实验一般可预留部分样液作对照实验,若需进一步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溶液。
1.下图是检测还原糖的实验(1)如下图示的处理,2 min后试管内将呈现何种颜色?试加以分析说明。
(2)向某试管内无色液体中加入斐林试剂,经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明试管内含有葡萄糖,对吗?提示(1)应为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因未经水浴加热,只有将试管置于50~65 ℃温水中,经水浴加热后,方可呈现“砖红色沉淀”)。
(2)不对。
只能证明含有“还原糖”,不能具体证明是哪种还原糖。
2.下图为某种物质鉴定方案,请推测:(1)图示的实验方案用于鉴定何类物质,其中“某试剂”是什么?A液、B液分别指什么?(2)若溶液中有被检测物质则右侧试管“摇匀后”变成何种颜色?提示(1)蛋白质及多肽化合物;双缩脲试剂;A为0.1 g/mL NaOH溶液;B为0.01 g/mL CuSO4溶液。
(2)紫色。
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检测1.(2016·海南卷,1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B.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解析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不会产生蓝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不变
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增大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C.减小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D.先增后减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2005 上海生物)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
2.下列有关颜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成熟番茄和成熟西瓜均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蔗糖等还原糖,但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 .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或组织切片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时,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
C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紫色,该过程不需要水浴加热处理
①苏丹 III 染液
()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 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甘蔗含有较多的糖,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3.( 06 江苏生物)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 KNO3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
蔗
糖
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 液
浓
A.此细胞是活细胞
度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8 、一学生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显微镜下只有一个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其他细胞都出现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因为:
A. 该细胞是正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
B. 该细胞是死细胞
C. 蔗糖溶液浓度太小
D. 实验操作不正确
9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入 0. 5 摩尔 KNO3 溶液中,细胞将发生的情况是
()
C、下次实验再用
D、组织样液过多颜色反应不明显
1.(08 广东生物)观察在 0.3g/mL 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泡逐渐变小,说明(
)
D.用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10.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 ,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实验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 性
A.碘液
B. 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 斐林试剂
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
B.死亡
C.不发生质壁分离
D.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11.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用蔗糖液诱发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 A.空气 B.水 C.蔗糖液 D.细胞液
斐林试剂
1 mL
1 mL
1 mL
1 mL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水浴加热
砖红色很深
色
A. 苹果组织细胞中含还原糖较高 C .试管 4 中溶液为无色
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 D.试管 1~ 3 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9.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 是( )
A
时间
蔗
糖 溶
B
液
浓
度
时间
蔗C
糖 溶
液 浓
度
时间
蔗 糖
D
溶
液
浓
度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KNO3 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4.( 06 广东生物)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 30%的蔗糖溶液比 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在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
DNA
3.表格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下列是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试管 4
苹果提取液
2 mL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8.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 20℃和 30℃培养箱中培养 4 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所用实验材料较合理的一组是
()
A .韭菜叶、豆浆、大豆
B .梨、鸡蛋清、花生子叶
6.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白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提取的 被 DNA酶污染、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依次选择的试剂是
DNA是否
C.西瓜、花生子叶、大豆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
以下操作错误的
4.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 甲液 (0.1 g/mL NaOH 溶液 ) 、乙液 (0.05 g/ mL CuSO4 溶液 )、 以及蒸馏水, 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 可灵活性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
①葡萄糖 ②乳糖 ③胃蛋白酶 ④RNA
A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 .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 .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4 . ( 多 选 ) 下 列 物 质 鉴 定 的 实 验 中 , 都 不 需 要 加 热 处 理 的 是 :
()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B.二苯胺鉴定 DNA
C.苏丹Ⅲ鉴定脂肪
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15、在可溶性还原糖及蛋白质鉴定时, 事先留出一些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再重做一次
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
13.(多选)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 料的选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 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5.( 08 上海生物)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水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
2.( 07 广东生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
化的关系如下图。若将处于 b 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 a 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
条的质量将(
7 、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制成装片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
有 3 种状态的细胞 ,如图 ,你认为这 3 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 在未发生上述情
况之前 ,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A﹥ B>C B.A<B<C C.B>A>C D.B<A<C
10. 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是
[]
D.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12 . 在 生 物 学 实 验 中 , 关 于 引 流 法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 玻片下
B.引流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
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 气泡
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 3 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
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
45℃水浴保温 5 分钟,立即
雪梨提取液 白菜提取液
蒸馏水
2 mL
2 mL
2 mL
在 3 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 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2 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 ()
② Ca(OH )2
③斐林试剂 ④双缩脲试剂
⑤二苯胺
A.①③⑤④
B
.①②⑤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7.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
D .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应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