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材料用具: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花生种子,豆浆。
用具:双面刀片,试管,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显微镜等。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乙液:质量浓度为;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B液质量浓度为。
三、方法步骤:
(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 。
(选择具体材料)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再注入。
)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的大烧杯中加热,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①取材:取一粒花生子叶,去掉。
②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③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染色。
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溶液。
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④观察:在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将物象调节清楚,换上观察,视野中央被染成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 (选择具体材料)。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双缩脲试剂,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3 - 4滴双缩脲试剂,摇匀。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生物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生物实验报告二必修1课本P18-191.课题: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3.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也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糖类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淀粉遇碘变蓝色。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4(1)相关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豆浆,鸡蛋清,鲜肝提取液。
(2)仪器: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大小烧杯,量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3)试剂:斐林试剂(甲夜: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夜: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夜: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夜: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碘液。
5.实验步骤(一)可溶性糖的鉴定1. 制备苹果汁(去皮、切块、研磨、过滤)。
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
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
4. 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
5.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二)脂肪的鉴定方法一1.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2. 切片:用刀片在化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3. 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如果用苏丹Ⅳ染液,染色1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 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 双缩脲→紫色
脂肪 + 苏丹Ⅲ(或苏丹Ⅳ )→ 橘黄色(红色)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1.向试管内注入2ml苹果汁。 2.另取一只试管加入甲液0.5ml(10滴)、乙液 0.5ml(10滴),等量混合均匀,配置斐林试剂。 3.向装有苹果汁的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摇匀。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约2min。匀浆、牛奶、花生种子匀浆。 2、用具: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烧杯、胶头滴 管、量筒。 3、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
三、注意事项
1.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防 止胶头脱落。 2.胶头滴管不可交叉使用。 3.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 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 4.离开实验室前,要作必要的安全检查,关好水,断电, 关好窗户,锁门。
蛋白质 + 双缩脲→紫色
1.向试管内注入2ml牛奶。 2.向试管内注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 液)1ml(20滴),摇匀。 3.向试管内注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的CuSO4 溶液)4滴,摇匀。 4.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脂肪 + 苏丹Ⅲ→ 橘黄色
1.向试管内注入2ml花生种子匀浆。 2.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 3.观察样液被被染色情况。
Thanks
欢迎批评指正!!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析版)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核心知识回顾1、还原糖的检测:常用材料:和,还原性糖有;斐林试剂甲液的NaOH,乙液的CuSO4甲、乙溶液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需加热)生成沉淀。
2、蛋白质的检测:常用材料: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NaOH B液的CuSO4,先加入液再加入液. 成反应。
3、脂肪的检测:常用材料:;苏丹Ⅲ( 色)或苏丹Ⅳ( 色),酒精的作用是。
4、在甘蔗、甜菜、马铃薯、西瓜、苹果等材料中,适合做还原糖鉴定的是。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实验需要加热的是。
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6、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
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在使用时,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必须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请分析原因。
8、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答案】1、苹果梨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0.1g/mL 0.05g/mL 等量混匀水浴砖红色2、稀释鸡蛋清豆浆0.1g/mL 0.05g/mL A B 紫色3、花生子叶橘黄红洗去浮色4、苹果5、还原糖脂肪6、50%7、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核心知识辨析1、检测还原糖时,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卷)( × )辨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2018·浙江卷)( × )辨析:双缩脲试剂是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相关知识细胞中的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
细胞中的单糖既作为能源又是合成与糖类有关的化合物的原料。
重要的单糖有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为葡萄糖。
葡萄糖不仅是能量代谢中的重要单糖,而且是构成多糖的主要单体。
多糖在细胞结构成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细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储备多糖;另一类是结构多糖。
作为营养储备的多糖主要有两种,在植物细胞中为淀粉,在动物细胞中为糖原。
在真核细胞中结构多糖主要有纤维素和几丁质。
动植物脂肪的化学本质是酰基甘油,其中主要是三酰甘油,常温下呈液态的酰基甘油称油(oil),呈固态的称脂(fat)。
植物性酰基甘油多为油(可可脂例外),动物性酰基甘油多为脂(鱼油例外)。
纯的三酰甘油是无色、无臭、无味的稠性液体或蜡状固体。
天然油脂的颜色来自溶于其中的色素物质(如类胡萝卜素);气味一般是由非油脂成分引起的。
三酰甘油的密度均小于1 g/cm3。
三酰甘油不溶于水,略溶于低级醇,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和石油醚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大分子,各种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不仅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物催化剂──酶主要是蛋白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蛋白质。
在不同种类生物的组织或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淀粉遇碘变蓝色。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操作指南1.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实验前浸泡3~4 h)及其匀浆,鸡蛋清(稀释10倍后使用),鲜肝提取液,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溶液,食用油,豆浆,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生物必修一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原理及流程1.原理:(1)本尼迪特试剂(CuSO、柠檬酸钠、碳酸钠按一定比例的混合溶液)检测4。
土豆汁和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若含有还原糖则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即OCu2(2)碘液检测土豆汁和梨汁中是否含有淀粉:碘液遇到淀粉会变蓝,因此若含有淀粉则溶液会变为蓝色。
2.流程图(1)取6支试管,用滴管分别在两支试管内各滴加1mL土豆汁,在另两支试管内各滴加1mL梨汁,并在余下的两支试管中分别1mL本尼迪特试剂。
(2)取一支装有土豆汁的试管和一支装有梨汁的试管,分别在两支试管内各加入1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将这两支试管放入沸水加热2分钟左右,观察期颜色的变化。
(3)取余下的一支装有土豆汁和余下的一支装有梨汁的试管,用滴管分别在两支试管内各滴加一滴碘液,振荡,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结果:梨汁和本尼迪特试剂的混合溶液放入沸水中加热后由蓝色迅速变为绿色,然后逐渐变为黄色,颜色逐渐加深,最终变为砖红色(产生砖红色沉淀);土豆汁和本尼迪特试剂的混合溶液加热后由蓝色变为黄色(产生浑浊的黄色沉淀物)。
分析:因为梨汁和本尼迪特试剂的混合溶液加热后的颜色为较深的砖红色,所以梨汁中还原糖含量较高;而土豆汁和本尼迪特试剂的混合溶液加热后的颜色为较浅的黄色,所以土豆汁中还原糖含量较低。
(2)实验结果:土豆汁中滴加入碘液后迅速变成蓝黑色,梨汁中滴加入碘液后变为透明的黄色。
分析:因为土豆汁中滴加入碘液后溶液迅速变为蓝黑色,所以土豆汁中含有大量淀粉;而梨汁中滴加入碘液后溶液颜色变为与碘液颜色相近的透明的黄色,所以梨汁中几乎不含淀粉。
还原糖淀粉梨汁含有(较多)几乎不含土豆汁含有(较少)含有(较多)三、实验讨论及反思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取梨汁和土豆汁样品时分不清哪支试管中取的是梨汁,哪只试管中取的是土豆汁。
反思:土豆汁较为浑浊,梨汁相比之下较为清澈,且装有梨汁的试管壁上会附着较多的透明颗粒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有: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梨匀浆,葡萄匀浆,白萝卜匀浆,花生种子,豆浆,鲜肝提取液,鸡蛋清稀释液。
2.仪器:刀片,试管(最好是刻度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等。
3.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方法步骤
还原糖的鉴定
①向试管中加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注入现配的斐林试剂1mL,摇匀
③50~65℃水浴加热2min,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
蛋白质的鉴定
①向试管中加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注入双缩脲试剂A(NaOH溶液)1mL,摇匀
③注入双缩脲试剂B(CuSO4溶液)3~4滴,摇匀
④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
脂肪的鉴定
①制备花生子叶切片
②苏丹Ⅲ染色→吸去染液,50%酒精洗去浮色→吸去酒精,加一滴清水制成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观察油滴染色情况
记录实验结果:
备注:用“+”或“-”记录实测结果。
“+”代表有,“-”代表没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化实验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了解这些物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为生物组织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1.糖类检测:糖类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其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脂肪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可被脂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可与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产生绿色荧光。
3.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分别准备斐林试剂、脂酶、硫酸、双缩脲试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组织样品,如动物肝脏、植物叶片等。
2.制备样品溶液:将生物组织样品研碎,加入适量溶剂制成样品溶液。
3.检测糖类: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脂肪: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脂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加入热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5.检测蛋白质: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双缩脲试剂,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生物组织中糖类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该生物组织的能量需求有关;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关;蛋白质含量适中,表明该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生物活性。
此外,通过对不同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生物组织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生化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双基落实
成分A还原糖B蛋白质C脂肪D淀粉
试剂
用法
现象
【知识拓展】
斐林试剂检测原理:斐林试剂甲乙两液混合得到的Cu(OH)2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检测原理:在碱性环境下的Cu2+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小组实验评价量规表
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请在你选择探究的材料前划“√”)
若含有某成分,请用“+”表示,不含则用“—”
实验结论:
________(材料)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 实验中又发现了哪些新问题?
通过本实验你学到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