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系统(耳机前端)入门指导( 性价比和扩展性最高)

合集下载

hifi音响系统推荐套装

hifi音响系统推荐套装

纯笛hifi系统套装推荐一、DBA系统(DAC A-1+B60+A601B)总价4000元hifi入门最低价选择。

B60是AB类功放,A601B是4寸单元,适合15平米小房间,近场聆听。

声音风格是清秀。

套装已经包含所有的线材,并送一个usb to spdif,可以接电脑和DVD,中低档CD。

DBA系统搭配入门CD机,DVD机(不是很建议,因为现在DVD实在不怎么样,可能会有噪音),,或者电脑都可以出来清晰的声音,耐听性比较好,适合大部分朋友听音乐使用。

朋友们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自己选择搭配,应该说我们这方面条件会更好些,能力也更强些,搭配出来会更合理些。

使用手提电脑的朋友多选择一个USB TO SPDIF就可以同样达到这样的效果。

此系统推出完全是为了照顾不少想进入HIFI又口袋比较紧的朋友,跟D-A-H系统比较起来,声音风格有些不同,此套系统声音清秀些,年轻些,D-A-H声音厚重些,其他效果基本类似。

纯笛音响花了一年半时间,逐步配齐了这套完整的入门HIFI系统,听人声声音很清晰,口型比较适中,听器乐声音平衡性,质感很不错,可以明显感觉到擦弦感,细节丰富,定位准确,如果你能够把环境处理好的话可以出来很大的音场,让你感觉到每个乐器的位置,就像看到乐队在演出。

使用普通入门CD机作为转盘搭配DAC A-1可以出来更理想些效果。

新器材一开始声音会稍紧些,但是前面几十小时变化会比较大,效果会越来越理想,一直到完全煲出二、DAH系统(DAC A-1+A30+H501)总价5400元HiFi入门最佳选择。

A30是30W输出的纯A类功放,H501是5寸单元涂胶盆。

适合15-30平米房间房间使用。

声音温暖醇厚,中频突出适合听人声。

DAH系统搭配入门CD机,DVD机(不是很建议,因为现在DVD实在不怎么样,可能会有噪音),或者电脑都可以出来厚暖的声音,耐听性比较好,适合大部分朋友听音乐使用。

朋友们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自己选择搭配,应该说我们这方面条件会更好些,能力也更强些,搭配出来会更合理些。

解秘高保真前级(高保真前置放大器)

解秘高保真前级(高保真前置放大器)

1 高保真前级(HIFI 前级,前置放大器)的作用1.1 高保真前级(HIFI 前级,前置放大器)音量控制很多高保真音频信号都很小,有的信号输出1Vrms(2.8Vpk-pk),有的信号源2Vrms,这样功放不能发挥足够的功率,需要把信号幅度放大,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然后通过高保真前级(前置放大器)调整音量,这是大部分人对前级(前置放大器的理解),当然这也是前置放大器或者前级最重要的功能,其实前级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后面会分别介绍。

前级信号幅度的放大(有些前级只是buffer,增益为0dB,1倍放大关系,常见的是10倍放大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不仅要保证高保真信号源的原汁原味,更加重要的是要符合信号源输出的特性,引入尽量低的噪音(噪声),保持原来的信号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这就对电源的设计,器件的选择,系统的组装和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很多前级为什么比后级昂贵的重要原因,尤其很多时候HIHG \\nEND 前级的价格都是出人意料的昂贵。

模拟HIFI 前级结构:【为什么非要用高保真前级(HIFI 前级,前置放大器)调整音量呢,利用声卡或者其他的数字方式可以实现吗?】答:数字调整音量用的数字算法,比如16bit的DAC,通过乘除实现音量的变化,但是问题在于,计算机或者数字设备存储信息的时候才用的二进制的方式,没有办法除尽(余数不准确),只能取近似的数值,尤其音量衰减比较大的时候,会引入严重的误差和错误,这个误差和错误直接导致音质和听感的本质变化,这种误差和错误可以计算出来,详细的计算(纯粹的数学运算)这里不做讨论。

采用高保真前级(前置放大器),保证数字信号的原汁原味,然后通过模拟的方式调整音量(也有部分是数字前级,采用高级的DAC技术,比如32bit\\nDAC技术),这样就可以减小上面所提到的错误和误差(这种误差和错误仍然存在,只是影响非常小),模拟的方式也并非没有缺点,模拟的处理技术会引入多余的噪声(噪音),会引入低噪,同时还会改变信号的模拟特性,这些特性很难得到一个全面的优秀,更加多时候我们只有平衡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取舍,这也造成前级设计的困难和代价的高昂。

耳机基础知识

耳机基础知识

耳机基础知识Hi—Fi耳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还声器件,它今天不但是录音师、调音师必须的装备,而且也有许多朋友把它用于"发烧",甚至还有人说“要以耳机为师”。

有感于此,故尔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耳机“发烧”的问题。

耳机的类型按耳机的换能原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电动式耳机它主要包括簧片耳机、动圈耳机两大产品系列。

由于簧片耳机是用薄铁片等作为发声材料,感应磁场变化而发音,阻抗高,音质低劣,随着高级音响器材的发展,自本世纪60年代末就逐步在发达国家中退出了市场。

在中国,则因其价格低廉,制造技术要求低,使用延续到了80年代中期。

动圈耳机的工作原理与动圈扬声器相类似,采用稳恒磁场下,音频电流通过动圈推动振动膜发声的工作方式。

随着永磁材料、音频振动膜材料发展,以及耳机结构和制造技术的完善,目前动圈耳机已成为了国际音响器材中的一项主流产品,并进入了对音响技术要求很高的Hi—End领域。

监听级的专业耳机,如森海塞尔HD 580、拜亚DT831等,+/-3dB的频率响应可〈20 Hz、〉30kHz,通频带内响应曲线平滑几乎完全平直,具有很高的解析力和动态范围,瞬态、声场还原等特性优良,这是音箱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压电式耳机是利用压电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振动,带动膜片发声的原理工作的。

由于这种耳机只能在中高频工作,声音尖刺,所以刚出现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静电式耳机依靠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工作。

其电荷由高压极化电源提供,由极薄的振动膜上的边缘电导层捕捉电荷,使振动膜产生振动发声。

这种发声方式的优点是:两电极之间的电场绝对相等,使施加在振动膜上的驱动力与其位置无关,从而达到了放音呈线性关系的要求;由于振动膜的驱动力是均匀的,其驱动的空气负载也是均匀的,所以振动膜就可以做得非常薄,又不至于损坏,把机械效率做得很高。

静电式耳机的频率响应很宽,高频延展性、失真率等指标均优于动圈耳机很多,音质、音色极佳。

静电式耳机是目前音响器材中真正的高技术产品,能够制造的厂家极少,价格很高,森海塞尔HE 70、HE 90的标价都在万元以上。

组建PCHIFI系统高级教程,能让你的pc秒杀cd音质

组建PCHIFI系统高级教程,能让你的pc秒杀cd音质

组建PCHIFI系统⾼级教程,能让你的pc秒杀cd⾳质⼗年前写过同样内容的⽂章,不过某⽹站因为版权等问题和谐了,所以那篇⽂章也没了,连转发的机会都没留,只能重新再写⼀遍了,在此祝愿博客中国⼀寿万年吧。

⼀、硬件配置的选择,浅谈,很多更隐性的细节也就是想到了就写写,字多的就整块省略了,免得写分⽀写到跑题攒主机有三个境界:第⼀重境界,给⼀定价格就能买到这个价位性能最⾼的配置,需要对性价⽐有正确的判断⼒,对产品参数有深刻的认识;第⼆重境界,会按照需求买到价格最低的配置且⽤起来很爽,需要在第⼀重境界基础上切实懂得购买的需求,以及产品的所有细节以及隐性的特点了解透彻;第三重境界,知道什么时候能以最合适的价格买到最适合某⼈的配置,需要需要在第⼀重境界基础上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熟悉市场变化,正确判断价格⾛势;这套配置是2019年底⼊的7000 元,pchifi⽐游戏配置更注重的是稳定性,静⾳,以前受制于产能过剩影响各个⼚商都囤积技术厚积薄发,所以现在新世代来了,竞争加剧,未来必然是更新换代更频繁,升级幅度更⼤的时代,远离⽛膏⼚是必然,不过黎明前的⿊暗就是库存淘汰产品不降价,新品⽆限⾼价发布且很难降价的时期,为了迎接这个时期,有必要吃波螃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配置会逐渐发挥出⽆可替代的优势直到黎明,到时候淘汰产品⼀分不值,新品疯狂降价竞争市场的那⼀天。

主板:根据晶体管参数与眼图成像关系理论,可知供电越好稳定性越好,所以主板电源不能差。

游戏⾼端主板的供电都有相关加强,在此选出性价⽐较⾼的技嘉次旗舰主板,优点:拥有12 供电提供极强稳定性;拥有type-c接⼝的扩展性;极为复杂的bios设置应有尽有,可辅助完善⾳质。

电源:台达nx650,优点:静⾳电源,台达品控上佳,性价⽐⾼,上个世纪打遍⼭寨不虚标。

因为上了解码器,所以这⾥就不在电源上过多的纠结。

CPU:选择intel的9400f,优点:不带核显减少⼲扰,额定功耗低⾄65w,满载温度低,搭配双塔风冷散热器播放⾳乐时温度基本能持平室温,主频4G配合显卡也能畅玩⼤型游戏,intel⽬前⽐amd的cpu稳定性更⾼,不过如果intel的胶⽔再不发威怕是会栽在amd的5代锐龙⼿⾥(隐藏词条⾦⽺⽑)。

如何选择你的耳机系统之二

如何选择你的耳机系统之二

如何选择你的耳机系统之耳机与耳放要让耳机充分发挥性能,必须提供必要的驱动。

为耳机提供驱动信号的设备就是耳机功率放大器,简称耳放。

耳放不一定是独立有型的,所有带有耳机输出的音响器材都可以认为带有耳放,,只不过形式上不同罢了。

根据设计的不同,耳放的驱动能力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般随身听的耳放输出功率大约在5mW到50mW之间。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耳放标出的输出功率都是带有负载条件的,例如随身听一般都是指16欧负载情况下的输出功率。

我们知道,在电压固定的情况下,功率和电阻成反比,那么如果耳机的阻抗发生了变化,耳机上实际得到的功率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前面所说的5mW输出功率的随身听耳放,驱动300欧耳机的时候只能输出大约0.3mW的功率了。

耳机的阻抗并不是越小越好,因为耳放还有内阻以及输出电流的限制。

当负载阻抗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几乎等于短路,此时所有的功率并没有加到耳机上,而是加到了耳放的内阻上,不仅耳机得不到足够的功率,而且还会危及到耳放的安全。

对于一套耳机系统来说,耳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CD或者解码器的线路输出阻抗很高,不能提供足够的功率驱动一般的耳机。

对于多数耳机来说,耳放的作用更适合于看成一个电流缓冲器,也就是将系统的输出阻抗降低到很小的水平,使得耳机上能够得到足够的电流,从而获得足够的驱动功率。

这一点如果在分析了耳机的灵敏度、阻抗再配合我前文的说明后就不难理解。

例如公认好推的铁三角AD7耳机,其灵敏度为101dB/mW,阻抗32欧,如果单独看一般CD输出电压0.707Vrms来说,可以获得125dB以上的声压级,这样的声压级完全可以摧毁任何一个正常的耳朵。

但是一般CD机的线路输出阻抗是600欧左右,那么如果直接驱动AD7,在耳机上实际得到的功率只有0.05mW左右,这样小的功率自然是无法听的,如果用耳放把输出阻抗降低到几欧以下,那么推动AD7就是非常轻松的了。

当然,实际上由于耳机的阻抗、灵敏度特性是十分繁杂的,某些耳机并不像AD7这样如此“驯服”,即使0.707Vrms的电压再配合足够低的内阻也不能完全驱动这些耳机。

随身听、HIFI耳机选购完全指南

随身听、HIFI耳机选购完全指南

随身听、HIFI耳机选购完全指南在选购耳塞、耳机时要注意:不同的品牌基本上都有其鲜明的声音特色,并不能单纯地说谁比谁好。

例如:如果你喜欢奥地利AKG的声音特色而讨厌日本SONY,那么即使是后者1000元的耳塞/耳机产品与前者500元的产品相比较,你也会选择AKG的。

很简单的一个挑选方法便是看耳机品牌的所属国家。

因为这种音频产品的声音特色在产品设计阶段都是由工程师仔细调教,音乐/音响艺术作为人文文化的一个重要枝干,是由具体民族文化特质决定。

——所以我们就看到:德国森海赛尔耳机的理性、严谨而堂皇大气风格,在卡拉扬指挥的交响乐中可以充分体验;维也纳AKG耳机的唯美蕴涵平淡而包容广阔;美国高斯的热烈奔放、充满自由气息;日本SONY/铁三角的冷色偏狭而细致……你喜欢哪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风格呢?——便挑选那个国家的耳机品牌吧!(很遗憾中国的耳机产品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特色)大家看过《音乐之声》的电影吗?我是深深被那唯美的风景和人文气质所感动,因而选择了维也纳的AKG耳机;森海赛尔和高斯的耳机也很常用,希望自己能多一些德国式的理性、严谨,以及欣赏美国的自由气息,当然我并不喜欢日系音频设备的声音风格。

一、随身听耳机选购指南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在随身听上使用的耳机应该称作耳塞,虽然它也是耳机的一个种类,但是还是应该按照使用方式划分为头戴式、耳塞式和挂耳式。

既然很多朋友都将他们笼统称为耳机,所以我想在这篇耳机选购完全指南里就把它们统称起来,全面的给朋友们做个介绍。

如何选购配用随身听的耳机恐怕是很多刚刚买了随身听但是又知道原配的耳塞水平有限,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已经不满意原配耳塞的音色、音质,但是又不了解其他产品特点的朋友们最最关心的问题,常常在BBS耳塞耳机版面看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询问某某某耳塞耳机好不好?其实这样子的问题挺不好回答的,因为根据每个人的机器声音不同和个人听音乐的喜好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耳机的扬声器参数解读指南

耳机的扬声器参数解读指南

耳机的扬声器参数解读指南耳机作为音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扬声器参数对音质表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解读耳机的扬声器参数,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耳机性能,以便在购买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频率响应范围频率响应范围是指耳机能够传递的声音频率范围。

通常以两个频率值表示,比如20Hz-20kHz。

其中20Hz代表最低的低音频率,20kHz代表最高的高音频率。

频率响应范围越宽,耳机的音质表现越全面。

在选购耳机时,您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风格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频率响应范围。

二、阻抗阻抗是指耳机扬声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以欧姆(Ω)为单位表示。

阻抗越大,说明耳机对电流的阻碍越大,需要更大的电流驱动才能发挥出最佳性能。

一般而言,耳机的阻抗在16Ω至600Ω之间。

低阻抗的耳机适合搭配移动设备使用,而高阻抗的耳机则需要专业耳放才能带动。

三、灵敏度灵敏度是指耳机在标准输入电压条件下产生的声音音量。

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灵敏度越高,表示耳机的音量输出越大。

对于移动设备用户,选择较高灵敏度的耳机可在较低音量下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

四、失真率失真率是指耳机输出的声音与输入的声音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失真情况。

失真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低失真率的耳机能够还原更准确和真实的声音,提供更好的听觉体验。

在选购时,您可以关注失真率指标,选择低失真率的耳机产品。

五、驱动单元尺寸驱动单元尺寸是指耳机扬声器的直径,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大尺寸的驱动单元通常能提供更好的低频表现,而小尺寸的驱动单元则有利于高频清晰度的呈现。

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驱动单元尺寸,可以更准确地还原音乐中的细节和氛围。

六、系统阻尼系数系统阻尼系数是指耳机扬声器与耳机背板之间的相对阻尼关系。

系统阻尼系数越高,表示耳机扬声器的运动越受控制,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声音呈现。

在选购耳机时,您可以考虑系统阻尼系数,选择具备高阻尼系数的产品。

七、敏感度平坦度敏感度平坦度是指耳机扬声器在频率范围内的灵敏度表现一致性。

HiFi音响入门指南

HiFi音响入门指南
HiFi音响入门指南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hifi
系统
入门
介绍
选择
一些
技巧
hifi
指南
音响 部分
入门
音响
产品
处理
方法
常用
优化
响应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HiFi音响入门指南》是一本为初学者介绍高保真音响(HiFi)的书籍。以下是本书的内容摘 要。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HiFi音响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包括高保真音响的定义、 HiFi音响系统的组成、HiFi品牌和产品的分类,以及HiFi音响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和购买HiFi音响。从音响产品的各种参数、不同类型的音响产品 (如音箱、耳机、功放等),到如何辨别音响的质量、如何搭配音响系统、如何在购买时最大限 度地避免被忽悠等,都有深入的介绍。 第三部分重点讲解了如何优化和提升HiFi音响的音质。其中,从音响的摆放位置、线材的选择和 连接方式、信号源的选择和优化等方面,介绍了许多简单实用的音质优化技巧。还介绍了一些常 用的音频处理技术和声音效果调节方法。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音乐是一种艺术,而HiFi音响则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HiFi音响入门指南 是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和欣赏高品质音响设备的书籍,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音质是HiFi音响的核心。音质越好,听音乐的感觉就越好。” 这句话直接道出了HiFi音响的核心。无论使用多么昂贵的音响设备,如果音 质不好,那么音乐体验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选择音响设备时,音质应该是 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元耳机不算啥教你如何搭建HiFi系统
第1章:教你如何搭建HiFi系统
从早期的购买几十元耳塞的入门级菜鸟,到今天逐渐成长为发烧友,用户的听音水平在普遍提高,我们也发现以往的低价耳机组合开始不能满足日益成长的发烧友人数,高端HiFi 耳机已经走入到了大众发烧友的视野。

然而,高端HiFi并不像买一个耳塞插到手机上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一个强力的“团队”支持——HiFi耳机系统。

这就好比我们手头有一个马力强劲的发动机,但是要想发挥出发动机的全部实力,还需要传动、底盘等协同才能完成。

HiFi耳机系统就是起到了一个“后勤”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端HiFi耳机的阻抗往往比较高,一般的随身设备是不能很好地将高阻设备驱动好,但高阻抗带来的高潜力却是让许多用户垂涎欲滴,HiFi耳机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输出功率,并且还能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声音风格的调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对于许多菜鸟发烧友而言,一提到“系统”就会有些胆怯,一方面HiFi系统庞大的结构让我们摸不清头脑;另外HiFi系统的售价也比较高,一旦某一方面没有组建好很容易导致前期资金投入的打水漂。

如何组建HiFi耳机系统?
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以我们今天就为想走进HiFi圈的用户们讲解一下如何组建属于自己的HiFi耳机系统。

在介绍教程之前,我们先要来认识一下什么是HiFi耳机系统。

第2章:组建HiFi系统的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HiFi耳机系统大致由音源、DAC、耳机放大器、耳机、线材这五个部分总成,其实我们常用的随身音源同样可以称之为音频系统,它的内部也包含了上述部件,但考虑到体积问题,所以将每个部分进行了整合,导致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们搭建的HiFi耳机系统就是将每个部分单独分开,进行特别优化,然后通过高端的线材进行连接,从而让每个部分都没有短板,达到最佳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知道为什么组建这套系统?最终我们想得到一个什么声音?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后面具体操作时的一个主线。

DAC是数模转换的重要设备
耳机放大器决定声音风格
不同的线材对音质有很大影响
我们最终所听到的声音是从音源——DAC——耳机放大器——耳机这个顺序产生的,这也是声音信号传唤和传输的顺序。

按照这个步骤,我们应当先确定自己的音源。

音源是声音的始发地,所以在这个部分的选择要谨慎。

目前大众用户所能接受到的音源主要分为台式CD机和PC电脑。

台式CD机不用过多介绍,它属于比较传统的播放设备,通过播放高品质的CD光盘来输出信号。

但由于高昂的CD 碟片费用是普通用户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建议高烧用户进行选择。

第3章:第一步:确认我们的音源
●第一步:确认我们的音源
而我们进行所要介绍的HiFi系统音源是PC。

一听PC电脑端作为音源可能大家会觉得不够专业,然而目前的音频技术以及综合性价比的考虑,PC HiFi是最适应当今网络环境的音源设备。

另外,我们所说的PC音源并不是将耳机或耳机放大器直接插入到3.5mm接口中,而是使用另外一个“神秘”的设备进行弥补。

这个设备我们会在后面为大家介绍。

PC音源更为实用
PC HiFi的好处在于节省片源上的开支,和台式CD机需要正版CD盘不同,电脑可以直接下载APE或FLAC格式的音乐文件,这就省去了购买CD的费用。

同时,APE、FLAC等格式与CD盘音质相差无几,作为CD的替代品毫无问题。

USB转同轴有的时候很实用
PC作为音源设备
确认完了音源,下一步就是要确认我们的数字音频信号的输出接口。

PC端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就是解码,也就是将APE、FLAC文件转化为010101的数字音频信号,然后将数字信号传输给下一个“神秘”设备进行加工。

输出这种信号的方式有许多种,包括USB、光纤以及同轴电缆,我们只需要根据后面的设备接口进行挑选即可。

第4章:第二步:连接DAC及耳机放大器
●连接DAC及耳机放大器
数字音频信号从PC端输出之后还处于0和1的状态,是不能被我们的耳机放大器所接受,因为耳机放大器只负责对模拟信号放大的功能,并不识别数字信号。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请到这位“神秘嘉宾”出场了,这就是DAC。

DAC是负责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也是许多初级用户最容易忽略的设备。

DAC数模转换设备
此套系统采用同轴连接
连接DAC的方式很简单,首先我们要确定DAC设备的兼容接口,通常来说目前大部分的DAC均支持USB接口,但如果没有USB接口也没有神秘关系,同轴及光纤我们同样可以应对。

例如我们本次教程中所使用的DAC就只能识别同轴及光纤,所以我们就采用了“USB ——同轴”的一个小装置将数字音频信号传输到DAC中。

耳机放大器和我们所理解的音箱功放性质差不多,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并且提升输出
端的功率,内部的结构看似简单,但实际进行调音的过程是相对复杂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内部的结构,只需要知道它是DAC后连接的设备就可以了。

耳机放大器
从DAC输出到耳机放大器
耳机放大器内部
目前市面上的耳机放大器品牌很多,所以在挑选产品时,往往要对每一款耳放的声音特点有所了解,因为耳放是影响声音风格最直接的因素。

一般来说,常见的莱曼耳机放大器与森海塞尔HD650比较搭配,而拜亚动力A1则是与旗下的DT880、DT990耳机相搭配。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或想法,也可以搭配其他品牌的耳机放大器。

这个部分具有很高的可玩性。

关键字:DAC——耳机放大器
步骤提炼:通过USB、光纤或同轴电缆将电脑输出的数字信号传输到DAC转成模拟信号,再传输到耳机放大器中处理。

第5章:第三步:线材与电源净化器
●第三步:挑选合适的线材及电源净化器
从PC端到耳机放大器整个连接过程并不是很复杂,但此时如果你直接就将耳机接到耳放上是无法听到好声音的。

为什么呢?你还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线材。

有些人说,都是传输信号,用什么样子的线不都可以,为什么还要在这个上面纠结。

不同线材差距很大
不同线材差距很大
好的线材内部的线基材料以及编织方法都是很有讲究的,并且线材内部的粗细、用料都直接影响着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

由于HiFi音频有着对“细节放大”的作用,所以任何信号的损失在耳机中都会听的一清二楚。

我们在挑选音频信号线时应尽量选择材质扎实、防屏蔽处理出色的线材,并且插头部分选择工艺较高的产品。

不同线材的重量是不同的
如图所示,优质的信号线在重量上要明显优于一般信号线的,可想而知,内部的用料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所以,尽量不要让信号线成为整个系统的短板,要不然就得不偿失了。

电源净化器必不可少
电源净化器必不可少
电源线同样重要
我们建议所有系统中的设备的电源均接驳在电源净化器上,以避免出现电流声。

需要注意的,电源线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从图中可以看到,优质的电源线和常见的电饭煲电源线有根本上的不同,无论是从插头还是屏蔽都是相当可靠的。

关键字:线材、电源净化器
步骤提炼:尽量选用发烧线材,并且各个设备的电源应连接到电源净化器
第6章:HiFi系统组建中的误区
只要你一步一步地按照上面的步骤走,属于自己的HiFi系统就基本组建完成了。

但是,能够把它们连起来只是初级菜鸟的水平,对中间细节的把握才是提升系统的效率的关键。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系统组建中最容易忽略的细节。

●线材是有方向性的!
线材是有方向性的!这听起来的确有些荒诞,但在HiFi音频系统中这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由于线材在编织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如果进行反方向连接使用的话,会造成声音相位上不准确。

所以在连接信号线时应看好线材外皮上的方向指示,如果没有特定方向指示,则根据文字的印刷方向来判断信号的走向。

线材是有方向性的
●同轴线不是普通线材所能替代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用户在使用同轴接口时并没有采用专用的同轴线,而是用其他线材所代替,这是绝对不允许。

同轴电缆作为传输数字音频信号的载体,对于内部的材质有很高的要求,并且越接近源头的设备越重要,所以同轴电缆一定要找专用的品牌。

同轴电缆专属专用
●不可以用耳机插口直接接驳耳放
这是许多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为了免去连接DAC的繁琐步骤,许多用户将耳机接口直接连接到耳机放大器,最终的声音却无法令人满意。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耳机接口输出的信号是已经经过放大器放大的信号,再经过一遍耳机放大器的二次放大不仅不会有提升,而且还会出现失真现象。

所以,一定要通过DAC或者LINE OUT接口输出到耳机放大器。

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写在最后:
说到这,我们的HiFi耳机系统组建攻略也就告一段落了。

其实,在组建系统中,也是我们对HiFi的一个理解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今天所讲到的还只是组建系统中的冰山一角,要想真正成为达人,需要不断摸索每一个器材的秉性与特点,总结每次经验教训,多听多尝试才能搭建出完美的耳机系统。

如果你也有组建HiFi耳机系统的看法及意见,不妨在下面的留言区与我们进行讨论,或许你的经验能让其他人少走很多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