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PPT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山中访友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谁知道“德高望重” 的意思?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

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生齐读)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

语文教学设计PPT课件

语文教学设计PPT课件
此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对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有重大 的意义。
1996年武汉的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也陆续发表了关 于语感教学实践方面的文章,颇有影响。
(三)阅读是由言而意的转换,写作是由意而言的 转换
李维鼎先生在其新著《语文言意论》有全面而深刻 的论述
四、要有好的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教师必 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2、谈话法的运用
谈话法又称提问法、问答法、疑问法、析疑 法等。特点是以师生的相互问答为主要方式 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谈话法运用的要求: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 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回答的关系。
3、讨论法的运用
讨论法又称议论法、辩论法、研究法、研
础知识和基本语文能力 以基本的语言素材为基础,用语文知识
(包括方法、规律等)作指导进行语文训 练,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三)听、说、读、写互促的规律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口头为‘语’,书 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 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 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 损。”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师的哲学观:启发式和注入式 师生双方活动:讲授法和发现法 教学信息传递方式: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
等 巴班斯基的三分法:第一类从认识论原理,提
出组织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类从辩证法原理, 提出刺激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三类从控制 论原理,提出检查学习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
(1)模拟情境 (2)选取情境 (3)创造情境或利用情境
四、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语文学习方式转变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教学过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设计.ppt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设计.ppt

文本
课程

目标
学情
27
第二:学生懂了,怎么教?
尊重,围炉夜话的宽容随 性.ppt
拓展,把一本书读厚.ppt
怎么教
追问, 创“最近发展区”施教.ppt
提升,架梯子登高望远.ppt
28
第三:破,然后立。
1
目标主义
线性 目标导向 可预测性 确定性
2
建构主义
非线性 情景性 不可预测性不 确定性
29
标准化教学
动探究”
33
灵动的课堂
❖生命的激活 ❖意识的觉醒 ❖情感的激荡 ❖心灵的放飞
34
灵动的课堂
❖学生敢: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错 ❖教师让:书本让学生先读,见解让学生先
讲、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 让学生找
35
❖赵鑫珊说:“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 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 的工具。”
❖ 懂事:一个是生活的锤炼,另一个就是阅读的能 力,阅读是另一番历练。心里不仅装得下自己, 还能装下更丰富、更多元的人和事。
11
❖涸辙之鱼 临渊羡鱼 如鱼得水 ❖ 做一匹值得鞭打的马 ❖ 墨子怒耕柱子
❖ “选择当一匹值得被鞭策的汗血马,还是一只一无是处 的软绵羊,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 我终于懂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苛刻的责备 ,严厉的惩罚,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这些鞭策是秋之霜,它们会使枫叶变得更红、更艳 。这些挑剔给了我们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使我们变得 成熟,坚强而豁达,使我们完善人格,增加底蕴,使我 们每临大事有静气。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设计
1
核心素养
❖课改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以个人发展 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正在取代以 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ppt课件.ppt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ppt课件.ppt

▇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
但仔细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却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 首先,文章鲜明的的时代特色和作者强烈的责任意识让 我感动,其次,具体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迅速捕 捉文本信息”又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在这个信息化社 会,还有什么比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更 实用的呢?基于此我想,我们能否设计这样的一种教学, 既能为特殊时期的教学任务服务,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有 更广泛的思考、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培养一种受益终 生的思想和能力?基于此,我设计了这篇文章的三维教 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又设计了课堂的学习重 点及难点,将“捕捉信息”作为训练的方法和能力,通 过此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理解主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感 悟思考,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十一学校 刘丽云
▇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
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使教学做到重点突 出,删繁就简。
做文本知音——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性加工
• 1.以条状重组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结构性加 工 强调一篇课文的独立完整性,同时,在 整个单元教学中又是前后关联互为作用的。
做文本知音——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性加工
• 教师把握: 作为专题下的选文有何特点?每篇课文、每个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语文课程标准” 相近的描述例举: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 行。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建构主义对学习方法的理念:提倡在教 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教学设计的各要素:
• 教师 • 教学对象 • 教育教学原理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教学资源的策划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岳飞》PPT课件 (四)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岳飞》PPT课件 (四)
2.岳家军所向披靡的原因是什么? 3.岳飞用兵之术“仁、信、智、勇、
严”各表现在哪里?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岳飞的 高贵品质?
至孝至忠;治军有方,军队所向 披靡;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
2.岳家军所向披靡的原因是什么? 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战斗力强。
3.岳飞用兵之术“仁、信、智、勇、 严”各表现在哪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 翻译课文;
2、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3、理解岳家军赢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的名声的原因。
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 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 跪着,墓阙上悬联:
白青 铁山 无有 辜幸 铸埋 佞忠 臣骨
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成效。 •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 10、智者超然物外
1136年因朝廷不供军粮,岳飞收复山 河功败垂成,壮志难酬,填《满江红 》 抒怀:
一、关于课文
• 本文选自清代毕沅编纂的 《续资治通鉴》。
•毕沅(1730-1797),清代 史学家。字秋帆,江苏镇 洋(今江苏太仓)人。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 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 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 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 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 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 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 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 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 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 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 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 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 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第五章 语文教学设计PPT教学课件

第五章 语文教学设计PPT教学课件
4.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师生 双方在教材、教学媒体及各自经验的参与 下共同生成、共同创造的过程。
2020/12/10
3
三、语文教学设计的功能
1.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保证教学效率 。
2.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增进交往互动 。
3.增强教学工作的预见性,便于驾驭教学 。
2020/12/10
4
四、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理论基础
1.教学论:教学设计从其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者的分析,从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具体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到教学评价都从各种教 学理论中吸取精华,综合运用从而保证教学设 计的科学合理。
2.心理学:只有当教学设计预设的外部条件符合 学生的心理需求时,才会使教学设计产生预期 的效果。
8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
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 立语文教学目标、安排语文教学内容、 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构成语文教学过 程、组织语文教学评价。
2020/12/10
9
一、确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是语文教学达到一定水平、 具有一定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语文教学目标的本质属性是学生通过教 学活动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朝 着预期方向发生的变化即形成一定的 学习结果。
(2)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3)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 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 理解。
2.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阶段性。
3.重视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4.语教学目标设计练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
第4页/共140页
⑥教学方法单调,只局限在新课标列明的宏观的理念 ,没有从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的教 学手段。
⑦对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科的教学规律缺乏了解, 打糊涂仗。除了一本课标,有的连新课标也没看见。 对目前的教学理论发展几乎很少了解。
(2)学科性问题
①没有从课文出发,片面地强调感悟、探究。
第二教时,这位老师这样提问:上一节课印象最深 刻的是什么?
学生答:故事的印象最深刻。而教师的意图是 希望学生回答 “我”得到的人生的经验。 C、问题无价值
有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行道树。这有什 么意义?他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树,你 会选择什么树?难道你让学生非得选行道树?
第8页/共140页
1、揣摩理解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通过朗读来体味并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父爱深情 。
3、联系生活,体味自己的亲情。 根据设定教学的目标,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 计了如下教学任务:
1、说人物(熟悉课文,了解爸爸 ,是一个怎样的 爸爸。 a、这是一个严厉的爸爸; b、这是一个 慈爱的爸爸;c、这是一个爱花的爸爸; d、这是 一个重感情的爸爸;e、这是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 爸爸。
第1页/共140页
第一章 走向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传统和现 实的交叉口 学习目标: 1、 理解:学习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 2、 了解:语文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作 用。 3、 掌握: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 重 点:掌握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
第2页/共140页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1、理论和实践的脱接现象是新课程改革表现出来 的突出问题。
我们要具体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
朗读:准、实、情、节奏;
默读:视、扫、猜、重读;
细读:圈、点、吟诵,研究读; 第19页/共14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ppt课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ppt课件教学设计

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漂亮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畅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隆重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炼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体面与民族风情,体味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味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起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夸姣体面和风俗世情,体味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味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课文第1、 2 自然段。

感受蒙古的夸姣体面和风俗世情,体味作者的表达方法。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2 课时。

1、课前要求同学们采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漂亮的草原的体面片和能抒发漂亮辽阔草原歌曲。

第一课时1、读写并理解“渲染、翠色欲流、奇丽、柔美、茫茫”等词语。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在感情诵读、展开想象、自主感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草原的漂亮可爱。

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抓住草原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体面或者民族特色的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我着力于引导学
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此外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本文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京味文学作品,所以应该好好地 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正好体 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 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8
《装在套子里的人》名篇重读案例
造成“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 的不成立,然而毕竟有
所欠缺。因为从小说里看不出社会对其有多大的钳制。在这样的
情况下,我们就只能从别里科夫身上寻求答案了。也就是说,形
成“别里科夫”封闭、自保、守旧、拘泥等等人格的主要因素,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4
• 本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
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
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
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真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演说词。演说 词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除了具有论点鲜明、逻辑性 强的特点外,还讲究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同时 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感染 力。所以,这个单元的教学要主要抓住演讲词的特点和主旨, 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的表现手法,看看它们 是怎样将理论性和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另外, 还要领悟、品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的确引发了他的“激情”与“活力”,但是也造成了家庭的 痛苦与灾难。因为这种执著的欲望戕害了他的人性,扭曲了 他与家人(主要是妻子和女儿)的关系。他的极端吝啬与卑俗, 让人感到可笑;他的极端自私与冷酷,让人感到可恶;他那 毫无诗意与温情的人生显得庸常鄙俗,让人感到可悲。这正 是巴尔扎克所要揭露和批判的社会现实。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3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
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 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 特别的吃力。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4
《桃花源记》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5
• 学情分析的价值 • 在这种条件下需要教学吗? • 如果不需要教学,那么应运用什么样的弥补策略? • 如果有必要开展教学,那么应该教些什么? • 谁是教学的预期对象?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2
初三学生平均年龄16岁,男女各半,对江湖恩怨、打打杀杀,男同学 有极大的兴趣,女同学则不以为然,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
定的。他们又有共同之处,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喜欢看精彩的故事
情节,普遍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学就应抓
住主要情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些同学可能会对鲁提辖的行侠仗 义行为暗生崇拜,甚至盲目效仿,教师都应正确引导。
• 教学应达成什么目标,即最终应让学生表现出什么样的行 为?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6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7
• 知识与能力 • 掌握诗人戴望舒的相关文学常识,把握现代诗的特点。 • 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丁香”等意 象的象征意义。
• 过程与方法 • 以意象为切入点,学会对现代诗意境层面的欣赏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Dr.Feng
语文教学设计
1
• 一、概念界定 • 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设计的灵魂 • 以一定的现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 • 由诸要素构成系统——整体发挥功效 • 教学过程最优化——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
•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28
• 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会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 • 说出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描述诗歌的意境,归纳诗人抒发的
情感 • 用2-3句话说出这首诗的主要意思,用1-2句话描述诗歌的意
境,用1句话归纳诗人抒发的情感
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们只与过去的时代为伍,
只以别人的识见为主,否认一切与自己有关的观念与行为。显然,
这样的人物直到今天也不少见。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9
• 分析的内容 •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或经验 • 起点能力分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技能之前原 有的知识技能准备水平。)
而《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居于这单元的第二篇,对 它的学习能巩固前一篇文章所学内容,对于本单元后几篇课 文的学习也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时,这篇课文又以高度 激昂的语调表达了黑人们内心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它不仅 体现出演说词的一般特点,而且富有煽动性、针对性,学习 它对于进一步了解演讲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进 行情感熏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教 学 设 计
2.
2020-12-06
教学目标 设计
教学策略 设计
教学评价 设计
分析课标、教材、学 生
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教学媒体与时间设计 形成性评价设计 总结性评价设计 编写教学方案 实施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
教什么 学什么
如何教 如何学
教的怎样 学的怎样
3.
评 价 教 学 设 计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2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
一篇序言。作者用富有京味而且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 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 涵,再后,表达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
《胡同文化》具体安排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四单元的
第二课。该单元是序言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 “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 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
7
❖ 四、语文教学设计的类型
• 总体设计 • 课型设计 • 教案设计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8
• 概念界定 • 语文教学方案,简称“语文教案”。它是语文课堂教学设 计的书面成果。
• 语文教学方案的格式 • 形式分类 • 篇幅分类
• 语文教学方案的基本要素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9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距作品的时代远;二
是作品在长期的阅读接受过程中由于其主题及人性内涵复杂 而不断地被误读、曲解,有些学生会受一定的影响; 三是当
今的高中生受人生阅历的局限和传统悲剧文化的影响,尤其 是对充满现代悲剧意识的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的限制,难免 会以一种单一浅俗的社会政治观念或阶级观念对作品主旨及 人物作机械的贴标签式的理解。
有他自身的原因,而整个社会对他的容忍或者说视而不见也是一
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再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
盛行一百多年而历久弥新,不仅仅只有“批判现实主义”一个方
面的意义,还有着人性回归的意义。就别里科夫而言,固然有不
少外在原因造成他的自我封闭、与人为敌,然而,他内心世界的
自我封闭可能才是根本原因。类似别里科夫式的人物大多有着共
• 课题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或教学设想) • 教学用具 • 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步骤、策略、时间等) • 板书设计 • 教学后记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0
• 1、分析课文的内容与形式 • 2、分析课文的地位与作用
3
❖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 教学设计的主要程序——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如何、怎样;分别解决教学目标问
题、教学策略问题、教学评价问题。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 三、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
• 教案 • 定义——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书面成果。 • 是教学设计相对“终结”的阶段。 • 是教学设计经过理性思维加工输出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钻进去” (思维内隐),教案是“跳出来”(思维外化)。 • 是教师教学设计成果的物化体现。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4
问题探讨
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5
❖ 四、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
• 教学设计 • 定义 • 它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一个不断否定、修正、完善、发展的过程。 • 它是课前预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的过 程。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6
2020-12-06
语文教学设计
16
《守财奴》名篇重读案例
解读家庭苦难的根源,从理性的角度客观地评价葛朗台 葛朗台的发家史,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历史 特点:资本主义的金钱原则战胜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世袭特权,成 为了支配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最高法则。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金钱 的贪欲成为许多人唯一的追求和全部的价值,漫天卷起的拜金狂 潮已经积淀为一种公众心理,葛朗台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 “除了快快发财他不知道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损失也不知道有 别的痛苦。”他拥有千万臣资,住的却是破旧阴暗的房子,吃穿 用度,也异常俭省。妻子病危,财产将要由女儿继承,他觉得 “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在诱骗女儿放弃继承权后,他竞然 “动情”地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他最快 活的时刻是躲进密室摩挲他的累累黄金。82岁风瘫后,葛朗台还 是从清早起就叫人把他的转椅在卧室的壁炉与堆满金子的密室间 整天地摊来推去,执著地看守着他的“命根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