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合集下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概述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对于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原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选择等方面。

一、原材料准备1. 沥青: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包括黏度、温度可调性等指标。

沥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2. 矿料:选择优质的石子和砂子,确保矿料的级配合理,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

同时,矿料的成分分析也应进行,确保矿料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施工工艺1. 路面准备:清理路面的杂物和灰尘,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洁净度。

2. 基层处理:根据路面设计要求,在路面上进行必要的刨刀修补、填充和压实等处理,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制定合理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和用量。

三、施工设备选择1. 摊铺机:选择合适的摊铺机,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摊铺机的工作宽度和速度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调整。

2. 平地机:用于将摊铺机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均匀压实,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3. 沥青罐车:用于运输沥青到工地,确保沥青的温度和流动性符合施工要求。

四、施工步骤1. 沥青预热:将沥青加热至指定的温度,并搅拌均匀,以提高沥青的流动性。

2. 摊铺沥青混凝土:使用摊铺机将预热好的沥青混凝土均匀摊铺在基层上,保持均匀的厚度和宽度。

3. 平整和压实:使用平地机将摊铺好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均匀压实,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4. 路面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包括喷洒养护剂、控制交通负荷等措施,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五、质量控制1. 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摊铺厚度、压实程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材料质量检测: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测试,包括沥青、矿料等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规定的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咸阳市城市规划区的北部,是咸阳城区连接咸阳---西安航空港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之一。

为改建道路,它南起文林路北半幅,沿现状咸周公路经咸宋路至机场J号匝道,道路设计全长7139.922米。

本标段为G标段,桩号6+100---7+139.922.,全长为1039.922米。

二、路面结构设计A、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宽23米)面层:AC-13、I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厘米联结层:AM--25 中粒式沥青碎石5厘米乳化沥青透层油: 1.2KG/米2基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23 厘米底基层:石灰土(含灰量12%) 30 厘米B、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宽5*2米,双向)面层:AC-13、I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乳化沥青透层油: 1.2KG/米2基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20 厘米C、人行道路面结构:(直线段1.55*2米宽,盘道部分6米宽)面层:C30彩色釉面砖250*250*50 5厘米座浆层:M7.5干硬性水泥砂浆3厘米基层:石灰土(含灰量12%) 20厘米D、排水部分:排水主干管为玻璃钢夹砂管(管径D500—D700,过街管为钢筋砼管D300)三、施工准备工作在投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程的性质、规模、图纸、技术要求、标准、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研究,并为一旦中标后的进场施工作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人员。

(2)熟悉、审查设计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4)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2 .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程序,协调各工序及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2)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施工前培训和教育。

(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组织供应,安排非标准件加工以及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和标准: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车速等要求,确定路面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并参考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2. 路基处理:对道路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平整、夯实等工作,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基层处理:在路基上铺设一层基层材料,如碎石、混凝土等,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道面设计:根据路面所需的防水、防滑等性能,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或者其他材料,进行道面的设计。

5. 路面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基层之上,然后通过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夯实和压实,以使路面达到预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

6. 路面维护: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问题,保持路面的完好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科学规划和精细施工,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书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书

沥青混凝⼟路⾯设计说明书沥青混凝⼟路⾯设计说明书1 路⾯设计的原则路⾯结构是直接为⾏车服务的结构,不仅受各类汽车荷载的作⽤,且直接暴露于⾃然环境中,经受各种⾃然因素的作⽤。

路⾯⼯程的⼯程造价占公路造价的很⼤部分,最⼤时可达50%以上。

因此,做好路⾯设计是⾄关重要的。

路⾯设计内容应包括路⾯类型与结构⽅案设计、路⾯建筑材料设计、路⾯结构设计和经济评价。

1.1 路⾯类型与结构⽅案设计路⾯类型选择应在充分调查与勘察道路所在地区⾃然环境条件、使⽤要求、材料供应、施⼯和养护⼯艺等,并在路⾯类型选择的基础上考虑路基⽀承条件确定结构⽅案。

由于路⾯⼯程量⼤,基垫层材料应尽可能采⽤当地材料,并注意使⽤各类废弃物。

必要时,应考虑采⽤新型路⾯结构形式、新材料、新施⼯⼯艺。

同时,应注意路⾯的功能和结构承载⼒等是通过设计、施⼯、养护等共同保证的,可采⽤寿命周期费⽤分析技术合理确定路⾯类型和结构。

1.2 路⾯建筑材料设计路⾯建筑材料设计往往是路⾯设计中不受重视的⼀块内容,原因在于设计仅仅依据设计规范或当地经验确定路⾯结构层次,指定各层次材料的标准规范名称。

本次设计运⽤了⼤学期间所学的⼯程技术与材料科学知识,合理考虑了道路所在地的⾃然环境、材料所在路⾯结构层次的功能等,论证合理地选择了材料类型和建议配⽐。

1.3 路⾯结构设计路⾯结构设计就是对拟订的路⾯结构⽅案和选定建筑材料,运⽤规范建议的设计理论和⽅法对结构进⾏⼒学验算。

现阶段公路路⾯使⽤的路⾯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路⾯和⽔泥混凝⼟路⾯,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降⽔、材料、交通量等各⽅⾯因素后选定路⾯的类型,然后进⾏设计。

2 路⾯设计2.1 沥青路⾯结构设计标准现⾏《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的设计标准主要以路⾯表⾯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控制指标,对⾼等级道路路⾯还要验算沥青混凝⼟⾯层和整体性材料基层的拉应⼒。

2.2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1)轴载换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以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N1=∑C1C2(Pi/P)4.35(2)累计当量轴次Ne=[(1+r)t-1]×365N1η/rNe—设计年限内⼀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次)t—设计年限N1—路⾯竣⼯后第⼀年的平均⽇当量轴次(次/d)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η—车道系数,取0.652.3 各层材料计算参数的确定2.3.1 沥青路⾯结构设计主要须确定沥青混合料在25℃和15℃时的抗压模量和15℃的劈裂强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路面厚度设计与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路面厚度设计与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路面厚度设计与控制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设计和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中路面厚度的设计与控制。

一、路面厚度设计原则路面厚度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交通量、车辆种类及荷载、地质条件等。

以下为常用的路面厚度设计原则:1. 设计车辆荷载:根据道路使用的车辆类型和车辆荷载情况,确定路面需承受的最大轴载。

通过考虑不同车辆类型的频率和荷载,可以综合计算出路面所需的最小厚度。

2. 路面结构:路面厚度设计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强度要求,结合所选用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路面的结构。

常见的路面结构形式包括基层、底基层、中间层和面层。

3. 地质条件:地基的稳定性对路面厚度设计有重要影响。

在弱地基条件下,需要增加路面的厚度以增强承载能力。

二、路面施工方案1. 基层处理: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牢固。

基层处理包括填充、压实和铺设排水层等。

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地理条件,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材料比例和质量要求。

3. 浇筑与压实:将设计好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倒入路面区域,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在浇筑和压实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厚度,确保施工质量。

4.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控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温度、厚度等。

可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监测等手段进行质量检测,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

三、路面厚度的控制为了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需要对路面厚度进行控制。

以下是常用的控制措施:1. 环境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要与环境温度相协调,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 压实控制:使用适当的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

3. 施工厚度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路面厚度的检测,确保施工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设计要素1 设计基准期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面设计基准期注: 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基准期为10 年,采用石材为20 年。

2 标准轴载应符合下列规定:路面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以BZZ-100 表示。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设计交通量的计算应将不同轴载的各种车辆换算成BZZ-100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

大型公交车比例较高的道路或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论证选用适当的轴载和计算参数。

3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沥青路面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 各 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轴次N a 应按下式计算:∑==ki i i pp n c c 135.421a )(N 式中:N a ——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i n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 ——标准轴载(kN );P 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C 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 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6.4,四轮组为0.38;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 应按一个单独的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 1=1+1.2(m -1)式中:m ——轴数。

2) 沥青路面当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轴次N s 应按下式计算:∑==ki i i p p n c c 18'2's )(N 1式中: N s ——以半刚性基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1c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2c ——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述1.1.1概述某沥青路面建设工程,全长56.50米。

1.1.2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K0+000~K13+270段三级;K13+270~K54+500段四级;2、路基宽度: K0+000~K13+270段7.5米;K13+270~K54+500段6.5米;3、路面宽度: K0+000~K13+270段7米;K13+270~K54+500段6米;4、路面结构: K0+000~K13+270段;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0.6cm稀浆封层(ES-2型)+25cm级配碎石基层+12cm未筛碎石底基层;K13+270~K54+500段: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0.6cm稀浆封层(ES-2型)+20cm级配碎石基层+12cm未筛碎石底基层;5、设计荷载:公路-II级。

6、设计速度:K0+000~K13+270段30公里/小时;K13+270~K54+500段20公里/小时;1.2主要工程数量1.2.1 路基工程1、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开挖土方14670m3,挖石方2430m3;坍方清理10400 m3;路基利用方填筑11132 m3;2、特殊路基处理换填砂砾石840 m3;换填片石9912 m3;砂砾石路基补强层5641 m3;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322681 m2。

1.2.2 排水工程1、边沟M7.5浆砌片石边沟11148 m3。

2、盖板沟C25钢筋混凝土水沟盖板15m3、排水M7.5浆砌片石排水沟586 m3。

4、盲沟碎石盲沟(80cm×80cm)195m.1.2.3 防护工程M7.5浆挡土墙5564m3;M7.5浆砌护肩墙2129m3;M7.5浆砌上挡墙2530m3;M7.5浆砌片石消力槛204m3。

1.2.4 路面工程1、未筛分碎石底基层厚10未筛分碎石底基层353426 m2。

2、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级配碎石基层69016 m2;厚25cm级配碎石基层284410 m2。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一、引言
沥青砼路面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具有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
等优点。

为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质量可控。

二、工程前期准备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施工
范围、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施工前期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基础处理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这包括清理基础表面、进行
平整和压实等步骤,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四、路面铺设
沥青砼路面的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路面铺设时,需要注
意施工温度、材料的比例、铺设厚度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五、养护维护
沥青砼路面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检查路面质量、清理路面杂物、及时修补路面损坏等工作,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结语
总的来说,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是确保沥青砼路面质量的关键一步。

只有
在施工前充分准备、基础处理到位、路面铺设规范、养护维护及时,才能保证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方案设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1.1 设计资料1.1.1 工程概况济微公路是济南至济宁微山的一条重要通道,济微路宁阳境路段,近年来交通量迅速增多,车辆超载严重,造成路面大面积破坏,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制约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路面改造势在必行。

1.1.2 路线路线的起点为肥城与长清界,往南经肥城老城、新城、仪阳、安临站、安驾庄,跨汶河进入宁阳境,经伏山、宁阳县城,到达终点宁阳与汶上界,路线全长73.6公里。

路线所经地区为平原微丘区,地形起伏平缓。

全线按二级公路设计,设计速度采用80km/h。

1.1.3 路面及地理特征路面横坡度采用1.5%,路肩横坡为1.5%。

根据各路段的实际情况,路面结构采用以下形式:对路面破坏严重及纵断面设计后采用路面补强不合要求的路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

该地区多年平均冻深60cm,补强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原路面表面伴有较严重的各种裂缝、坑槽、松散等破坏现象;原路面面层结构为:2cm(AC-10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M-20)中粒式沥青碎石;基层为32cm的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cm的水泥稳定土,土基为中湿状态。

地理特征:沿线土多为粉质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深,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的高度均在2.9m以上。

沿线有碎石、石灰、水泥供应,并有一火电厂可供粉煤灰。

1.1.4 交通量资料: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

预计2009年通车运行。

旧路改建交通量资料1.1.5 旧路面回弹弯沉值资料:2007年9月份对该公路进行结构评定,用标准车BZZ-100实测弯沉值,测定时路表温度为25℃,统计结果如下:K5 +000 208.8 k6+000 364.8 k7+000 237.6 +100 180.2 +100 290.0 +100 254.4+200 148.8 +200 189.0 +200 231.2+300 177.6 +300 160.8 +300 201.6+400 198.6 +400 196.8 +400 256.0+500 242.4 +500 242.0 +500 286.6+600 231.8 +600 309.6 +600 271.6+700 220.8 +700 343.2 +700 295.2+800 232.8 +800 350.4 +800 235.2+900 289.2 +900 225.6 +900 208.8K8+000 302.41.2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1.2.1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数计算(确定路面等级)。

(1)轴载换算各级轴载Pi 的作用次数ni,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

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 3.1.2-1∑==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式中:N ——标准轴次的当量轴次,次/日;1N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1C ——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C1=1+1.2(m-1) (1.3)m ——轴数2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p ——标准轴载,KNi p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①BJ130 ∑==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99.8)1002.27(198011)10055.13(19804.6135.435.4次=⨯⨯⨯+⨯⨯⨯=②CA10B ∑==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75.128)10085.60(107011)1004.19(10704.6135.435.4次=⨯⨯⨯+⨯⨯⨯=③JN150 ∑==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60.1766)10060.101(130011)10000.49(13004.6135.435.4次=⨯⨯⨯+⨯⨯⨯=(2) 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拟建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2年, 车道系数取η=0.5 。

年增长率为5%时的计算起算年 51.2204)05.01(34.1904)1(331=+⨯=+=γN N (次)Ne=6403827.29(次)>4000000(次)故应属于高级路面。

1.2.2 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1) 轴载当量换算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①BJ130 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06.0)1002.27(198011)1005.13(19805.18188次=⨯⨯⨯+⨯⨯⨯=②CA10B 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15.20)10085.60(107011)1004.19(10705.18188次=⨯⨯⨯+⨯⨯⨯= ③JN150 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次)29.64038275.051.2204%5]1%)51[(3651)1(365121=⨯⨯-+⨯=-+=ηN r r Ne t)(95.1555)1006.101(130011)10000.49(13005.18188次=⨯⨯⨯+⨯⨯⨯= 1.2.4 N 和N'汇总得下表:(2) 累计当量轴次年增长率为5%时的计算起算年 3.1825)05.01(16.1576)1(331=+⨯=+=γN N (次)故该值可用来计算半刚性基层层底的拉应力验算。

(3)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砂、石灰、水泥等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8cm ,本设计采用二层式沥青,表层采用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次)41.53022695.03.1825%5]1%)51[(3651)1(365'121=⨯⨯-+⨯=-+=ηN rr Ne t1.2.3 路面设计弯沉值的计算A C :公路等级系数 二级公路取1.10;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沥青表面处治为1.2;中、低级路面为1.3;A b 基层类型系数,对于半刚性基层为1.0;N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6403827.29次。

1.2.4 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确定该路段土基弹性模量。

2.1由原始材料可知:沿线土多为粉质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深,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的高度均在2.9m 以上。

地区所在的自然区为II5a ,该地区多年平均冻深为60cm 。

查表的土基的干湿类型为干燥类型。

得分界稠度ωC 》1.05,取稠度ωC =1.05.所以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E 为44.5mpa 。

1.2.5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和材料模量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抗压回弹模量按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进行试验测定。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验算指标时,取标准温度为20摄氏度;当以层底拉应力为设计验算指标时,取标准试验温度为15bs c ed A A A N l 2.0600=)01.0(72.28111.16403827.296006002.02.0mm A A A N l b s c ed =⨯⨯==摄氏度,以适应不同设计控制指标所对应的最不利环境温度。

路面结构方案上面已经说明,查《路基路面工程》课本抗压模量取20摄氏度的模量,各值均取规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摄氏度的抗压模量: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水泥稳定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为550MPa;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MPa,水泥稳定碎石为0.5MPa,石灰土为0.23MPa。

(1)结构组合与材料的初选定因为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大于400 410,所以组合如下:---------------------------------------面层沥青混凝土 8 cm-----------------------------------------基层水泥稳定碎石 20 cm-----------------------------------------底基层石灰土-----------------------------------------拟订路面组合与厚度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水泥稳定碎石 20 cm-----------------------------------------石灰土? cm-----------------------------------------(2)各层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的确定查《路基路面工程》得到各种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见下表:1.2.6 路面厚度的计算和拉应力验算对于二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1)设计弯沉值d l = 28.72cm (0.01 mm) 2)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为其中, sp σ : 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在规定温度或龄期(MPa ) s K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 Aa :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系数 细、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为1.0;粗粒式为 1.1 ; Ac :公路等级系数 ,二级公路取 1.10; Ne=6403827.29次(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计算) ;N 'e =5302269.41次(用于半刚性材料的计算)细粒式、中粒式K s水泥稳定碎石: 75.141.53022691.135.035.011.011.0=⨯==e c s N A K ssp R K σσ=22.009.0e cgs N A A K =57.229.64038271.1109.009.022.022.0=⨯⨯==e c a s N A A K石灰土:25.241.53022691.145.045.011.011.0=⨯==e c s N A K 带入公式计算其容许拉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