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建设组织布局与规划1. 组织(一)项目经理部项目采用项目法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由公司合格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下设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装备部、计划财务部、现场实验室、办公厅等6个业务部门及相应部门。
负责人,专业工程师。
项目经理部下设路基工程施工团队、路面工程施工团队、综合施工运营团队。
框图 1-1 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二)项目部主要部门职能1、施工技术部全面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技术管理,包括工程调度、施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监控、工程资料和施工图管理等。
2.安全质量部工作在主管领导下,负责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检测检验、项目监控等工作。
三、计划财务部按照国家财政制度规定,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财政计划和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的费用范围和支出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完成财政任务.4、物资设备部本着对物质质量和企业效益负责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
配合工程、规划部门根据项目进度的需要,编制并上报材料消耗计划。
5. 综合办公室负责工程建设的安全保密工作,负责项目管理部的日常行政管理、现场环境保护、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以及施工人员伤病的诊治工作。
6.现场实验室认真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检测标准,严把施工现场质量关,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检测程序进行检测,严把来料质量关,确保产生的检测数据准确、满意监督所有者。
7、施工队负责组织各类专业项目的建设和制作以及团队的其他事务管理。
(三)项目部主要人员职责3.1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管理,落实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负责管理部门内的人员配备、资源配置和内部承包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管理部门的有效运作;出现重大问题。
3.2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各职能部门、各运营团队按照技术质量安全要求开展施工生产,组织项目部QC小组开展QC调研活动。
3.3 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管理和项目质量;主持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指导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工作;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重大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人员与专家对工程质量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做好技术攻关;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负责设计变更的审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概述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对于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原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选择等方面。
一、原材料准备1. 沥青: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包括黏度、温度可调性等指标。
沥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2. 矿料:选择优质的石子和砂子,确保矿料的级配合理,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
同时,矿料的成分分析也应进行,确保矿料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施工工艺1. 路面准备:清理路面的杂物和灰尘,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洁净度。
2. 基层处理:根据路面设计要求,在路面上进行必要的刨刀修补、填充和压实等处理,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制定合理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和用量。
三、施工设备选择1. 摊铺机:选择合适的摊铺机,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摊铺机的工作宽度和速度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调整。
2. 平地机:用于将摊铺机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均匀压实,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3. 沥青罐车:用于运输沥青到工地,确保沥青的温度和流动性符合施工要求。
四、施工步骤1. 沥青预热:将沥青加热至指定的温度,并搅拌均匀,以提高沥青的流动性。
2. 摊铺沥青混凝土:使用摊铺机将预热好的沥青混凝土均匀摊铺在基层上,保持均匀的厚度和宽度。
3. 平整和压实:使用平地机将摊铺好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均匀压实,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4. 路面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包括喷洒养护剂、控制交通负荷等措施,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五、质量控制1. 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摊铺厚度、压实程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材料质量检测: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测试,包括沥青、矿料等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规定的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1)、计算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 以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底层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为:日次 3141)(35.4211==∑=pp n cc N i iki根据设计规范可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5,γ=8%,累计当量轴次:()[]()[]()万次14000.4531410.083651-0.081N r3651-r 1N 151te=⨯⨯⨯+=⋅⋅⨯+=η以半刚性材料的底层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为:日次 3816)(35.4211==∑=pp n c c N i i ki根据设计规范可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5,γ=8%,累计当量轴次:()[]()[]()万次17020.4538160.083651-0.081N r3651-r 1N 151te=⨯⨯⨯+=⋅⋅⨯+=η该公路为高速公路,路面等级系数A c =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A s 取1.0,半刚性基层,基层类型系数A b =1.0,可得设计弯沉值:mmA A A N L b s c ed 3.226002.0==-(2)、按照路基土类型和干湿类型,确定土基回弹模量值E :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粘质土,根据室内实验室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0MPa 。
(3)、拟定设计层厚度,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资料,现拟定路面结构为: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5cm 水泥稳定碎石+16cm 天然砂砾:各层材料抗压模量(20℃和15℃)与劈裂强度材料名称H(cm)20℃抗压模量(MPa)15℃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 1991 2680 1.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 1425 2175 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 978 1320 0.8水泥稳定碎石25 3188 3188 0.6天然砂砾16 250 250 0(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并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HPDS2003计算)第一年交通量及车辆组成表:1、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结果如下: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1 黄河JN151 48.3 100.3 1 双轮组3002 解放CA15 21 70.4 1 双轮组4003 黄河JN163 58.6 114 1 双轮组6004 江淮HFF3150C 49.2 96.3 1 双轮组3005 东风EQ155 26.5 56.7 2 双轮组<3 4006 日野ZM440 60 100 2 双轮组<3 200设计年限 15 车道系数 .45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1 5 8 %2 5 8 %3 5 8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2915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1.300013E+07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3130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1.395897E+07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路面设计弯沉值 : 22.7 (0.01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2 .36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3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224 水泥稳定碎石 .6 .275 天然砂砾2、沥青路面设计计算结果如下: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路等级 : 高速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5标准轴载 :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 22.3 (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 : 4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9912680 .36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1425 2175 .3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78 1320 .224 水泥稳定碎石 ? 3188 3188 .275 天然砂砾 16 250 2506 土基 40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LD= 22.3 (0.01mm)H( 4 )= 25 cm LS= 24.8 (0.01mm)H( 4 )= 30 cm LS= 21.1 (0.01mm)H( 4 )= 28.4 c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28.4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28.4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28.4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28.4 cm σ( 4 )= .286 MPaH( 4 )= 33.4 cm σ( 4 )= .241 MPaH( 4 )= 30.2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 :H( 4 )= 28.4 cm(仅考虑弯沉)H( 4 )= 30.2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35 c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该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类型系数为1.0,设计弯沉值为22.3.利用HPDS设计程序计算出满足设计弯沉指标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28.4cm满足层底拉应力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30.2cm。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第四章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七章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九章项目经理资历情况第十章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第十一章主要施工机具、劳动力使用计划第十二章扬尘治理措施第十三章有必要说明的其它内容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三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部署, 要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确保安全及招标单位确定的工期。
优质高效的完成合同范围内的各项工程。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总体计划安排施工过程以道路工程为主线, 其它附属工程跟随。
道路工程分段作业。
按先地下后地上, 原则分段平行作业, 形成流水线。
以节约工期。
(2)、施工部署原则服从业主及监理的管理, 严格按照招标要求的各项要求执行各项规定,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确保工期的原则。
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和要求, 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保质、保量的完成各分项工程的施工。
根据其先后顺序, 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顺序。
优化资源配备, 分期、分批组织施工, 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杜绝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施工进度的安排充分考虑气候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确保工期, 并留有适当的余地。
质量重于泰山的原则。
质量是永恒的, 确保质量目标, 制定创优计划, 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作, 以工作质量确保每道工序, 每项工程的工程质量。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原则。
确立安全工作目标, 完善规章制度,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强化安全教育, 并实行岗前培训考核制度, 培训不合格不允许上岗, 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学习。
狠抓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咸阳市城市规划区的北部,是咸阳城区连接咸阳---西安航空港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之一。
为改建道路,它南起文林路北半幅,沿现状咸周公路经咸宋路至机场J号匝道,道路设计全长7139.922米。
本标段为G标段,桩号6+100---7+139.922.,全长为1039.922米。
二、路面结构设计A、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宽23米)面层:AC-13、I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厘米联结层:AM--25 中粒式沥青碎石5厘米乳化沥青透层油: 1.2KG/米2基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23 厘米底基层:石灰土(含灰量12%) 30 厘米B、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宽5*2米,双向)面层:AC-13、I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乳化沥青透层油: 1.2KG/米2基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20 厘米C、人行道路面结构:(直线段1.55*2米宽,盘道部分6米宽)面层:C30彩色釉面砖250*250*50 5厘米座浆层:M7.5干硬性水泥砂浆3厘米基层:石灰土(含灰量12%) 20厘米D、排水部分:排水主干管为玻璃钢夹砂管(管径D500—D700,过街管为钢筋砼管D300)三、施工准备工作在投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程的性质、规模、图纸、技术要求、标准、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研究,并为一旦中标后的进场施工作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人员。
(2)熟悉、审查设计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4)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2 .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程序,协调各工序及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2)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施工前培训和教育。
(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组织供应,安排非标准件加工以及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和标准: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车速等要求,确定路面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并参考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2. 路基处理:对道路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平整、夯实等工作,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基层处理:在路基上铺设一层基层材料,如碎石、混凝土等,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道面设计:根据路面所需的防水、防滑等性能,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或者其他材料,进行道面的设计。
5. 路面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基层之上,然后通过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夯实和压实,以使路面达到预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
6. 路面维护: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问题,保持路面的完好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科学规划和精细施工,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设计要素1 设计基准期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面设计基准期注: 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基准期为10 年,采用石材为20 年。
2 标准轴载应符合下列规定:路面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以BZZ-100 表示。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设计交通量的计算应将不同轴载的各种车辆换算成BZZ-100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
大型公交车比例较高的道路或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论证选用适当的轴载和计算参数。
3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沥青路面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 各 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轴次N a 应按下式计算:∑==ki i i pp n c c 135.421a )(N 式中:N a ——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i n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 ——标准轴载(kN );P 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C 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 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6.4,四轮组为0.38;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 应按一个单独的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 1=1+1.2(m -1)式中:m ——轴数。
2) 沥青路面当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轴次N s 应按下式计算:∑==ki i i p p n c c 18'2's )(N 1式中: N s ——以半刚性基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1c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2c ——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清理和修复。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路面上的杂物、油污和积水,修复工作则包括填补路面裂缝和坑洞,确保路面平整。
同时,还需要对路面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打磨、切割和清洗,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材料准备。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包括沥青、碎石、水泥和添加剂等。
这些材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路面的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
首先需要在路面上铺设一层基础材料,通常采用碎石或砾石进行铺设,然后进行压实,以提供一个坚固的基础。
2. 沥青混凝土铺设。
接下来,需要将预先混合好的沥青混凝土铺设在路面上,并进行压实。
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和均匀性,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3. 表层处理。
最后,对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表层处理,通常采用喷涂或刷涂的方式进行,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现场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和施工质量,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3. 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路面进行养护,包括定期清洗和维护,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资料^工程概况济微公路是济南至济宁微山的一条重要通道,济微路宁阳境路段,近年来交通量迅速增多,车辆超载严重,造成路面大面积破坏,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制约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路面改造势在必行。
路线路线的起点为肥城与长清界,往南经肥城老城、新城、仪阳、安临站、安驾庄,跨汶河进入宁阳境,经伏山、宁阳县城,到达终点宁阳与汶上界,路线全长公里。
路线所经地区为平原微丘区,地形起伏平缓。
全线按二级公路设计,设计速度采用80km/h。
路面及地理特征路面横坡度采用%,路肩横坡为%。
根据各路段的实际情况,路面结构采用以下形式:对路面破坏严重及纵断面设计后采用路面补强不合要求的路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
该地区多年平均冻深60cm,补强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原路面表面伴有较严重的各种裂缝、坑槽、松散等破坏现象;原路面面层结构为:2cm(AC-10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M-20)中粒式沥青碎石;基层为32cm的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cm的水泥稳定土,土基为中湿状态。
)地理特征:沿线土多为粉质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深,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的高度均在以上。
沿线有碎石、石灰、水泥供应,并有一火电厂可供粉煤灰。
交通量资料: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
预计2009年通车运行。
旧路改建交通量资料旧路面回弹弯沉值资料:·2007年9月份对该公路进行结构评定,用标准车BZZ-100实测弯沉值,测定时路表温度为25℃,统计结果如下:K5 +000 k6+000 k7+000+100 +100 +100+200 +200 +200+300 +300 +300+400 +400 +400+500 +500 +500+600 +600 +600~+700 +700 +700+800 +800 +800+900 +900 +900K8+000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数计算(确定路面等级)。
(1)轴载换算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式中:N ——标准轴次的当量轴次,次/日;1N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1C ——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C1=1+(m-1) ()m ——轴数2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
[p ——标准轴载,KNi p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①BJ130 ∑==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99.8)1002.27(198011)10055.13(19804.6135.435.4次=⨯⨯⨯+⨯⨯⨯= ②CA10B ∑==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75.128)10085.60(107011)1004.19(10704.6135.435.4次=⨯⨯⨯+⨯⨯⨯=③JN150 ∑==ki i i i i pp n C C N 135.4,2,1)()(60.1766)10060.101(130011)10000.49(13004.6135.435.4次=⨯⨯⨯+⨯⨯⨯=(2) 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拟建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2年, 车道系数取η= 。
.年增长率为5%时的计算起算年 51.2204)05.01(34.1904)1(331=+⨯=+=γN N (次)|Ne=(次)>4000000(次) 故应属于高级路面。
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1) 轴载当量换算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①BJ130[](次)29.64038275.051.2204%5]1%)51[(3651)1(365121=⨯⨯-+⨯=-+=ηN rr Ne t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06.0)1002.27(198011)1005.13(19805.18188次=⨯⨯⨯+⨯⨯⨯=②CA10B 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15.20)10085.60(107011)1004.19(10705.18188次=⨯⨯⨯+⨯⨯⨯=③JN150 8',21',1)(Pp n C C N i i i ki i ∑== :)(95.1555)1006.101(130011)10000.49(13005.18188次=⨯⨯⨯+⨯⨯⨯=N 和N'汇总得下表:(2) 累计当量轴次年增长率为5%时的计算【起算年 3.1825)05.01(16.1576)1(331=+⨯=+=γN N (次)故该值可用来计算半刚性基层层底的拉应力验算。
!(3)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砂、石灰、水泥等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8cm ,本设计采用二层式沥青,表层采用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路面设计弯沉值的计算、A C :公路等级系数 二级公路取;~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沥青表面处治为;中、低级路面为; A b 基层类型系数,对于半刚性基层为;N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次。
[](次)41.53022695.03.1825%5]1%)51[(3651)1(365'121=⨯⨯-+⨯=-+=ηN rr Ne t bs c ed A A A N l 2.0600=)01.0(72.28111.16403827.296006002.02.0mm A A A N l b s c ed =⨯⨯==$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确定该路段土基弹性模量。
由原始材料可知:沿线土多为粉质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深,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的高度均在以上。
地区所在的自然区为II5a,该地区多年平均冻深为60cm。
查表的土基的干湿类型为干燥类型。
得分界稠度ωC 》,取稠度ωC=.所以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E为。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和材料模量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抗压回弹模量按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进行试验测定。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验算指标时,取标准温度为20摄氏度;当以层底拉应力为设计验算指标时,取标准试验温度为15摄氏度,以适应不同设计控制指标所对应的最不利环境温度。
路面结构方案上面已经说明,查《路基路面工程》课本抗压模量取20摄氏度的模量,各值均取规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摄氏度的抗压模量: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水泥稳定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为550MPa;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水泥稳定碎石为,石灰土为。
(1)结构组合与材料的初选定因为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数大于400 410,所以组合如下:---------------------------------------,面层沥青混凝土 8 cm-----------------------------------------基层水泥稳定碎石 20 cm-----------------------------------------底基层石灰土-----------------------------------------拟订路面组合与厚度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水泥稳定碎石 20 cm-----------------------------------------石灰土 cm----------------------------------------- )(2)各层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的确定查《路基路面工程》得到各种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见下表:路面厚度的计算和拉应力验算—对于二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1)设计弯沉值d l = mm)2)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为其中, sp σ : 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在规定温度或龄期(MPa ) s K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 Aa :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系数 细、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为;粗粒式为 ; Ac :公路等级系数 ,二级公路取; Ne=次(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计算) ;N 'e =次(用于半刚性材料的计算) 细粒式、中粒式K s水泥稳定碎石: 75.141.53022691.135.035.011.011.0=⨯==e c s N A K 石灰土:25.241.53022691.145.045.011.011.0=⨯==e c s N A K 带入公式计算其容许拉应力。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ssp R K σσ=22.009.0e cgs N A A K =57.229.64038271.1109.009.022.022.0=⨯⨯==e c a s N A A K MPa K sspR 54.057.24.1===σσ水泥稳定碎石《石灰土设计资料总结:确定石灰土的厚度值为()〈,沥青面层的层底均受压应力,水泥稳定碎石层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石灰土层层底的拉应力为<,上述计算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MPa K sspR 39.057.21===σσMPa K sspR 29.075.15.0===σσMPa K s spR 1.025.223.0===σσ)技术经济比较并确定采用方案面层仍采用细、中二层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取25cm,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土厚度待定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面层不变,水泥稳定碎石层不变,石灰粉煤灰土的20摄氏度的抗压模量为1500MPa,劈裂强度为,土基回弹模量仍取设计弯沉值仍为()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面层材料不变,&二灰土0.110.110.450.456089859 2.511e s C N K A ⨯===0.250.09962.51SPR SMPa K σσ=== 设计资料总结设计弯沉值为()表 设计资料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