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探讨

合集下载

中国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而且投保对象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而安全生产相对薄弱的中小型范围与其他工伤待遇相同在一般情况下中国的道路交通还可重复享受遗属年金交通事故伤残者若旧伤复发还可享受工伤津贴和医疗遇这样就造成了其他工伤职工心理上的不平衡一环它一方面可以为工伤伤残职工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和社会的工伤保险费用支出中国有条件的地区应当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提留民间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与相关医院疗养院等合办或兴办专门的职业康复中心来开展此项工作开办为工伤残障人生产辅助用具的工厂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需通过专门训练恢复或提高劳动能力的工伤残障人劳动行政部门及企业应积极组织对他们的转业培训工作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保险基金支出于是某些企业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依赖思想然我们已经缴纳了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后医疗费用就应当全部从工伤保险中支出企业可以减轻负担了因此可以不重视安全生产对于这种想法和行为尽管有浮动费率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工伤保险机构可利用资金优势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或其它具备条件的中介机构合提供安全生产培训和咨询建立职业病以及有毒有害物品及材料数据库为企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供服务等同时工伤保险机构也要提取一定的基金用于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工伤预防科研工作防止由于无知或蛮干造成的事故伤保险基金的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模同时有效解决保险金的来源和安全性等问题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主要是要加强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防止企业瞒报少报现的发生当然提高工伤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也是其来源的重要措施节流主要体现为及时堵塞基金流失的现象的发生对于发生工伤事故后才来参加工伤保险补交保险费的企业规定只能从补缴办理日开始享受待遇实行导致工伤保险基金开支渠道混乱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基于上述的现状和问题为了尽快完善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保鉴国外工伤保险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工伤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制度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伤医疗费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1扩大工伤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确定责任人和受益人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在权利主体的规定方面淡化了劳动的用工形式用工期限长短用工身份等因素限制规定凡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劳动者均可依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义务主体方面规定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依照条例参加

(原创)关于工伤保险浮动缴费费率的解读

(原创)关于工伤保险浮动缴费费率的解读

关于工伤保险浮动缴费费率的问题以前一直听闻,企业发生工伤事故会影响以后缴纳工伤保险的费用,至于是影响缴费比率还是缴费基数,以及到底是如何影响的,还真一直没去研究过,昨天财务经理跟我提到这个问题,于是昨晚花了一点时间学习了一下,跟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我从法规上找相关依据,先后查询了《武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工伤保险条例》以及今年1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在《武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有该项规定,条文如下:第八条,本市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工伤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

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的确定与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由经办机构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营范围对应行业基准费率确定;用人单位跨行业经营的,按照高风险行业基准费率标准确定;用人单位实际经营范围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定不一致的,以实际经营所对应的行业基准费率标准确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于是,我就开始搜寻行业差别费率,找到了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表(见附件),这个表应该适用于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了,行业费率划分的档次清楚了,接下来需要了解这个不同档次的费率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我便开始找关于确定具体工伤保险费率的资料,发现全国很多地区都有类似操作,如根据工伤事故发生数量,工伤费用使用情况等,武汉市是如何规定的呢?武劳社[2007]79号文《关于我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浮动费率问题的通知》中有明确说明,《通知》上说,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根据企业单位实际发生工伤保险费用(含按工伤保险规定由基金负担的医疗费、康复和辅助器具费用、一次性工伤补偿金等)占所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比例(简称收支率)划分档次,收支率在30%以下(含30%)的降低缴费费率(0.5%和0.8%两档);在31%至60%之间的缴费费率不变(1%);在61%以上(含61%)的提高缴费费率(1.2%和1.5%两档)。

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探讨

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探讨

方 面 , 工伤 保 险 制 度 的 核 心 。工 伤 保 险 费征 缴 的 是 原 则 必须 遵 循 “ 以支 定 收 , 支 平 衡 ” 费 率 实行 “ 收 , 行 业 差 别 , 率浮 动 ” 费 率 至 少 包 括 差 别 划 分 依 据 、 费 。 差 别 档次 、 浮动 费 率 、 征缴 模 式 。 如何 实 现 收支平 衡 和促 进 工 伤 预 防等 方 面 的 问 题 , 者 进 行 了初 步探 笔
a n u y,whc a i c mp c o ny o h aa c fis rn e f n n r moin o h n l jr i ih h sd r ti a tn to l n t e b ln eo n u a c u d a d po t ft ei — e o
础上 , 结合 欧美 等 国的成 功 经验 , 析 了我 国工 伤 保 险 费 率机 制 存 在 的 问题 , 在 差别 费 率划 分 、 分 并 档 次 、 率调整 、 险共担模 式 、 费 风 收支平衡 和促进 工 伤预 防等方 面提 出了独 自见解和 相应 的建议 。
【 关键 词 】 工 伤 保 险 职 业 安全 与 卫 生 社 会保 障 Pr b n o t e De iin M e h nim fPr m i m t o o e i t h cso c a s o e u Ra e f r
cam ,a dp o t g t eijr rv n in. li n r mo i h nu y p e e t n o
Ke r s Ij r n ua c Oc u a in ae ya d h at S ca e u iy ywo d : n y is rn e u c p t a s ft n e h ol l o ilsc rt

国有企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控制探讨

国有企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控制探讨
要 作 用 。本 文 对 此 进 行 了探 讨 。
至乱收 费等损害医德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因工受伤的职工则认
为“ 工 伤保险 的钱 , 不花 白不花 ” , 因而 小伤 病大诊 治 、 轻 病 住 院、 串换药 品、 无病取药 、 搭车诊 治等现象 层出不 穷 , 造成极 大 浪费 , 使 医疗费用失控 。 3 、 稽 查审核难 以把 关。由于医疗专业技术性特 别强 , 经常 发生人为原因造成 的医疗 费用增长 , 就加大了对 医疗 行为的监
3 6家医院中平均每家医院药品支 出从 5 . 4 3 亿元增长 到 6 . 5 6亿 元 ,涨幅达 2 0 . 8 %;卫生材料费用支出从 2 . 3 9亿元增长到 2 . 9 6
亿元 , 涨幅达 2 3 . 8 %。同时 , 由于药 品和 卫生材料价格 采用顺加
医疗 费用 的支 出占基金的比例较大。工伤医疗费用具有较大的 变动性 , 因为工伤医疗费用实行全额报销 , 费用不易控 制。目前 医疗费用实报实销的工伤保险制 度 , 加大 了工伤保险 医疗 费管

工 伤 医疗 费 用 增 长 的 原 因
工伤医疗费用增长的原 因是 多方面的 , 归纳起来主要 有以
下几个方面。
1 、 企 业安 全意识差。工伤事 故发生率低 , 就可 以减 少工伤 保险基金支 出,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积极 进行各种形式 的安全宣 传活动 ,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 仍然有些企业 为了追求低成
■■■ l 6 l l i
曩 5 J L . = : 7 P
【 摘要 】 实行 工伤保 险改 革以来 , 工伤 保 险制 度为保 障 因
工伤 残 职 工 的 医疗 需 求 等基 本 需 要 、 保 证 用 人 单 位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的顺 利 进 行 、 促 进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和 经 济 持 续发 展 都 发 挥 了重

对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制度的探讨

对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制度的探讨

21 建立和完善与工伤风险相对应的费率机制, . 提高事故
发生成本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经济得 到 了长足 的发展 , 别是社 我 特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使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
开始 向市场经济模 式转 型 , 多企业 为 了追求 高额利 润 。 许 忽 视安全生产 。造成 这种现 象主要 是 因为工伤 保险 管理制度
l 存在 问题
虽然《 工伤保险条例》 从法律上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确
立了框架 , 从法律 的角 度为广 大劳动者 撑起 了保护 伞 , 而 然 相对 于养 老、 失业 、 保 险的全 面推 广 给劳动 者带来 的利 医疗
本身没有建立起与工伤风险相对应的费率机制。 各地制定的
费率档次普遍存在少与粗的现象, 其结果影响了低风险企业
上预 防 、 避免或者最大 限度地减少安全事 故的发生 。鉴于我
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工伤事故频发、 职业病高发的现象, 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 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 巨大的损失 。 为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 , 国在 ∞ 世纪 5 年代 我 o
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起步晚, 社会覆盖面小, 在促进事故
预 防方 面仍处 于探 索阶段 , 出以下建 议。 提
初就建立了 工伤保险制度, 随着时间推移, 进行数次修改, 直至
2 4 1 1 起开始实施《 O 年 月 日 O 工伤保险条 例) ] I, 1 所有这些都为 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 减轻职工后顾之忧 , 促使国民 经济健康
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3∞3 ) l 2
t n r ad y
c T edf i ce t h e cm is甥d e ntepe etid s il nua c ytm s l nteng t ee etolh ytm,S ti l i 吐 di h rsn n ut a isrne sse r uti h ea v f c rtesse r e i Oi si ̄ e 缸 te me , ae ae ̄ i8 t h n utilrs n 曲 h dm . lt et n ote id s a ik a d i m r

行业费率工伤

行业费率工伤

行业费率工伤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医疗和经济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在不同的行业中,工伤保险费率也有所不同,下面将就各行业的工伤费率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等危险因素,因此建筑行业的工伤费率相对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一般在工资总额的3%~5%之间。

其次,制造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化学物质、机械设备等危险因素,因此制造业的工伤费率也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造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一般在工资总额的2%~4%之间。

除了建筑和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可能面临交通事故等危险因素,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工伤费率也相对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交通运输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一般在工资总额的3%~5%之间。

另外,矿业和采石业也是高风险的行业之一,工人在采矿和采石过程中可能面临坍塌、爆炸等危险因素,因此矿业和采石业的工伤费率也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矿业和采石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一般在工资总额的4%~6%之间。

最后,农、林、牧、渔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工人在农田、森林、牧场和渔船上工作时可能面临自然灾害、动植物伤害等危险因素,因此这些行业的工伤费率也相对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农、林、牧、渔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一般在工资总额的2%~4%之间。

总之,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所决定的。

了解和掌握各行业的工伤费率,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工伤保险费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行业能够重视工伤保险制度,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新时代工伤保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新时代工伤保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新时代工伤保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持,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从新时代工伤保险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这些困境的对策进行探讨。

1.参保率不高尽管我国已实施了工伤保险制度多年,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没有按照要求参加工伤保险,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他们的参保率较低。

这样一来,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受伤员工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2.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相对于生活水平来说仍然有些滞后。

尤其是一些高风险行业和特殊行业的工人,由于工伤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实际获得的赔偿比例并不高。

3.保险监管存在漏洞在一些地方,对工伤保险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用人单位和保险机构可能会以各种方式逃避责任,造成了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性和公正性。

4.工伤鉴定难度大在工伤保险中,工伤鉴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由于鉴定机构的不规范和鉴定标准的不统一等原因,导致一些工伤事故的认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给受伤员工的待遇保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新时代工伤保险应对困境的对策1.提高参保率针对参保率不高的问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更多的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

可以考虑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发挥激励作用,同时加强对参保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

2.提高保障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可以考虑相应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赔偿比例,确保受伤员工在工伤发生后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还可以适当提高重特大事故的赔偿上限,以满足受害者的合理诉求。

3.加强保险监管应该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的全流程性和全覆盖性。

对于逃避责任的用人单位和违法经营的保险机构,应该严格追究责任,确保工伤保险的实施和运行合法合规。

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措施

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措施

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措施2023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伤保险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工伤保险制度。

本文将从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1. 工伤保险参保情况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9325万个参保单位,累计参保人数达到4.4亿人次。

其中,参保率已经超过了80%,表明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普及程度较高。

同时,随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参保率也逐步提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小微企业和自由职业者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尤其是一些外来人员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参保率较低。

2. 工伤保险赔付比例工伤保险赔付比例是衡量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工伤保险的赔付比例为60%左右,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赔付比例的提高与保险缴费比例的增加有一定关系,因此,工伤保险的缴费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工伤认定和定额赔偿标准工伤认定和定额赔偿标准是衡量工伤保险制度公平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标志。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工伤保险系列法规已基本建立完毕,工伤认定和定额赔偿标准逐渐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有些工伤事件的认定和赔偿存在主观性和不公平性,需要加强标准化和法制化建设。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虽然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和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赔付比例低。

工伤保险的赔付比例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工伤事件(如职业病和事故伤害)的补偿不够充分。

2. 参保率不够高。

一些小微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仍未参加工伤保险,特别是一些外来人员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参保率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探讨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直接影响工伤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工伤预防效能的发挥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

我国工伤保险费征缴遵循“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费率实行“行业差别,费率浮动”。

那么,费率至少应包括差别划分依据、差别档次、浮动费率、征缴模式、如何实现收支平衡和促进工伤预防等方面内容。

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现状
1.差别费率档次划分依据目前我国统筹地区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GB4754-94),确定行业差别费率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是按企业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原则,即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性质进行行业分类,而不按其生产经营活动风险水平分类。

因此有可能从事同样风险水平生产经营行为的企业分到不同行业类别中,不同风险水平生产经营企业分到相同行业类别中。

以海南为例,同样以装卸搬运作为主体的行业征缴费率却不一致:仓储业(征缴费率1%),装卸搬运业(征缴费率 1.2%),运输业(征缴费率0.8%);国民经济分类中04行业——淡、海水养殖、捕捞业,分属不同生产经营行为,却分到相同行业类别中,征缴费率均为0.8%,本质上海洋捕捞业与淡水养殖业风险相差很大。

2.差别费率划分档次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将行业分为16门类,92大类,368中类,846小类。

我国工伤保险统筹地区按照本地区的行业特点将差别费率分为从5档到15档不等,即将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划分到不同档次中。

海南省分为5档,差别费率从0.5%到1.5%;南昌市分为6档,差别费率从0.4%到2.4%;大连市分为15档,差别费率从0.1%到1.5%。

我国目前平均费率为工资总额的1%左右,统筹金额约20亿元。

德国平均费率为1.7%,澳大利亚为2.3%,加拿大为2.5%。

相比较我国费率偏低。

同时,我国费率全距过小。

欧美等国煤矿、建筑等高风险行业的费率达到8%左右,我国最高不超过3%。

由于工伤保险试行时间短,还看不出是否能影响工伤保险的稳定性。

我国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划分档次过少,易于操作和管理,但可能影响企业参与工伤保险的积极性,对处在同一档次中风险较小的企业不公平。

理论上档次划分越细越体现公平原则,但实际操作起来较复杂,增加管理难度。

如何在两者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进一步测算后才能明确。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划分15档。

3.浮动费率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浮动费率,每年进行调整,浮动范围基本上在±0.5%之间。

代表性的浮动办法有两类:一类按照收支率和事故点数,另一类参考工伤事故频率。

南昌按照第一类操作,大连按照第二类操作。

费率调整是促进安全生产,激励企业主动实现工伤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杠杆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比政府监督更直接,发挥的作用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