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地图的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图解读与应用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图解读与应用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图解读与应用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而地图则是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解读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分布等信息,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地理教学中地图解读与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地图解读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

地图是地理学的基本工具,通过地图,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此外,地图还可以展示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如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密度等。

学生通过解读地图,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过程,如通过地图上的等高线图,学生可以了解山地的分布和地势起伏。

因此,地图解读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地图解读与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地图是一种视觉化的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图形、符号和颜色等,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例如,通过观察气候分布图,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的特点。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地图解读与应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地图上的信息,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小学地理教学中地图解读与应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地图的方式引入地理课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等,展示给学生观看。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解答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地图解读的活动和任务。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环境要素的载体,是最实用的教学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图进行课堂教学呢?一、运用地图教学可以充分突出地理课堂的特点区域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很广阔,内容涉及多学科,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以及其他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内容,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中国和世界的自然与人文的空间分布。

无论是属于微观的点的分布,宏观的面的分布,还是点与面的结合,都是研究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确切地说,就是在以时间变化为前提的空间分布;无论是地理的地域性特点还是社会性特点,均体现了各要素的综合,即时间的综合、空间的综合。

就地理整体环境和区域分异而言,也体现了一个变化着的时间上的空间分布与联系。

而寻求这种内在联系和时空分布规律,就必须借助地图。

因为它是一个地区各种地理事象的集合,直观的构图形式可全方位反映地理事象丰富的内涵和潜在的彼此联系特征。

一句话,运用地图教学,不但能很好体现地理的特点性质,还能以鲜明形象的概念,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层层递进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带来启发,促使其时空观念的建立。

二、地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遇到的就是相对较难的知识,难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整体印象,不易整体把握,学习难度大。

地图是文字的载体,表示在一个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把事物用地图去说明,通过地图让学生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进而从整体上把握。

在学习地理前,首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游览我国的风光。

如喜马拉雅山,学生难以想象它的长、它的高,在生活中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不好直接整体把握。

教师可找一副中国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和学生熟悉的泰山、华山等,让学生比较。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地理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发展文明和科技的重要思维工具。

地图具有语言简单、形象生动、信息丰富、易于保存和传播等特点,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本文将从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的运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地图的展示方式等角度,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进行浅谈。

一、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以按表现地体现的方式分类(如等高线地图、气候地图、地质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范围大小分类(如大比例尺地图、中等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种类分类(如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综合地图等)等等。

总体来说,地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图是一种抽象、符号化的信息表达工具几乎所有地图记录下来的都是现实的模型,但是地图的表现方式和要素的符号化程度因地区、数据来源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解读地图必须具有一定的常识和背景知识。

2.地图的表达形式多样地图不仅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柱面、圆柱面、球面等形状,因此,地图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

3.地图的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某个小区域地球由于不同的比例尺,甚至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等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有不同区域规模的地图。

4.地图不是完全客观的地图中某些“符号”,往往体现了制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如编图的方法、要素的标则、符号的颜色、社会意义等等。

二、地图的运用地图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如人口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灾害危险评估等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运用价值。

1.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地图可以使地理现象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影响降水量的地形、降水带的季节性变化等等。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地图能够直接呈现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情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球上气候的分布、地球资源的分布、地球人口的分布等等。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图学习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图学习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图学习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而地图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学习是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空间关系和地球表层现象。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参与互动的机会。

一、地图学习的重要性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地球的复杂表层现象简化为平面图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空间关系。

地图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想象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1.1 观察能力的培养地图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图例等信息,学生可以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例如,通过观察气候分布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温变化规律。

1.2 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地图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分析地图上的地形、水系和交通网络等要素,学生可以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例如,通过分析河流流向图,学生可以理解河流的水文循环和水资源分配。

1.3 地理想象力的发展地图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想象力,帮助他们形成对地理现象的直观印象。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地貌、植被和人口分布等要素,学生可以想象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例如,通过观察地形图,学生可以想象山脉的起伏和河谷的纵横。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将地理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技术,它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技术系统,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通过使用GIS软件,学生可以将地理数据叠加在地图上,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实验。

地图教学设计(5篇)

地图教学设计(5篇)

地图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地图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遵义市第十七中学龚小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会看地图,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让学生能正确辨别方向,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探究与互助讨论中,完成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帮助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互相帮助。

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教学难点对同一图幅大小的地图,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反应的范围大小,描述的地理事物详略。

四、教学用具贵州省地图、多媒体课件、自制方位指向标。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帮帮忙,老师下周需要去贵阳,但是老师不知道贵阳在哪?怎么样才能知道呢?需要用什么工具?学生答(地图)讲新在地图上老师能找到贵阳、遵义等贵州的各个地区,那么老师想知道,贵阳在遵义的什么方位,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首先确定这幅地图的方向,我们地球上得方向有哪些呢?讲解基本方位的来历(展示方向坐标)北: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南:与北极星方位相反的方向。

东:太阳升起来的方向。

西:太阳落下去的方向。

这四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在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延伸初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方位,和刚才的四个方位合起来就是我们地面上最基本的八个方向拉。

那么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老师挂在黑板上得这幅贵州省地图,对于方向有没有给我们任何提示呢?学生回答:没有但是有些地图就明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比如(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同学们观察,在哪个地方有方向的指示呢?(提示学生在地图的四个角寻找指向标)学生答:在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在箭头上方写了一个北字,就代表这个方向是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北方。

老师:非常好,那么北方知道后,其他几个方位也可以知道了,回忆刚才老师讲的,与北极星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与南北相垂直的就是东西方向了。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 地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 学习习惯和态度,从而进行
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4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启发式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地 图展示地理知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
欲望。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地图帮助学生理解 地理空间的关系和变化,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 析能力:通过地图引导 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 析地理问题,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 过地图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地理知识,促进学生
地图可以帮助学 生提高地理思维 能力和空间想象 力
地图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 记忆地理知识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 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 解地理概念和空间关系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可 以培养空间想象力,提
高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地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图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中 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图展示中 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创 新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评 价中的应用
地图与移动设备的结合
移动设备在 地理教学中 的应用:方 便携带,实
时更新
地图与移动 设备的结合: 提高教学效 果,增强互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地图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空间关系和地理特征。

通过地图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下面将介绍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地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

地图可以用来展示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的人文地理特征等等。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各个部分的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草原等等。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地理特征的直观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地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空间关系。

地图可以展示地球各个地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空间结构和地理相互关系。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远近关系,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限制和联系。

这对于学生理解地球地理的整体结构和地理相互关系非常重要。

地图也可以用来展示地理数据。

地图可以用来展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气候分布等等地理数据。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对不同地区的相同或相近的地理数据进行比较。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各个地区的差异和联系,促进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除了以上的应用,地图还可以用来进行地理实地考察。

通过地理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自参观和观察地球的不同地区,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来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来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政治地图、自然地图、气候地图、经济地图等等不同类型的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面的地理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交互式地图软件或在线地图平台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一种用来描绘和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工具。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作为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结构、特征、成因等方面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

本篇文章将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地理技术处理和分析的基础,同时地图也是地理教学中元素之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方便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地图往往是孩子们容易接触到的地理概念,它既是一种直观工具,也是一种知识呈现方式。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适时的引导学生比照地球地图的常见形态如计学图、分形地图等,从而将地壳板块构造、大陆形态、岛链地形等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地图是一种基本的地理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许多独立的、封闭的单元都能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相互关联起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认知方式,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立体视觉和想象力,更好地加深他们对地理概念、现象的理解。

3. 加深学生对地球表面特征探究的兴趣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是地理教育的一大方向。

地图作为一种地理工具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表面,培养学生爱好地理的兴趣。

地图展示了大量地球表面特征的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运用地图进行研究,发现地球的各种地貌和生态景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球特征进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球表面特征的理解和探究兴趣。

二、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地图的科学、有效地教学:1. 简化地图,并使其更加容易理解将地图信息加以分类、分层、排列,使得学生在观看地图时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教学中地图的教学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熟练运用地图。

学会读图、绘图、分析地图是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绘图的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读图;绘图:基本技能;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地图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学好地图并运用好地图显得至关重要。

新的课改要求学生学会熟练运用地图。

读图、绘图、分析地图成为学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因此。

在我们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运用地图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已成为搞好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运用地图、图表训练学生的馕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是读图。

读图是关键、是前提。

正确的读图为以后的分析图表奠定了基础。

学习地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读图的能力。

这可能与学生喜欢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有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文助读的方式,先把课文所描绘的事物在地图中找出来。

一一对应,然后图文互换,学生看着地图再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直到能熟练看着地图叙述完有关内容为止。

如讲区域地理时,大量的直观的概念及分布知识,诸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陆地轮廓、
地形地势、湖泊分布、河流走向等均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读图而得出结论。

学生读课文,脑中要有地图:看地图时,能够联系到课文中的内容。

这样读图,记忆更扎实,效果更好。

其次是对图像分析能力的训练。

在地图上分析地理特征,就是运用一般的地理原理,对地图上所反映的材料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

读图是解决“是什么”、“有什么”,对问题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而分析地图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地图,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读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如在教“中国地形概况”时,引到学生看挂图“中国地形图”,可设计以下问题:1 我国西部涂棕色和白色地区的海拔、高原及高原以东、以北分布的几条大山脉;2 由第一阶梯向东、向北的海拔、高原、盆地,东至哪些山脉,海拔高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 从地势第二阶梯翻越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向东,地图上颜色的变化、海拔、地形的变化。

然后结合“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在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这种地势使我国东部深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富,这种地势也对河流的流向产生了影响。

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步骤,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读图分析的实际能力。

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发展。

二、绘图技能的训练
绘图技能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实际训练过程
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一)以兴趣小组为主,主要放在课外活动时间,绘制教学挂图。

由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山区,学会绘制教学挂图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带来一定的方便。

首先,利用投影仪,将底图放大,然后用铅笔勾出图的轮廓及重点内容,最后用分层设色法图色,再用相应的字体标出地理事物的名称,表明比例尺图例及绘制日期等。

这样。

学生不仅熟悉绘制挂图的方法步骤。

而且还掌握了绘图技巧。

他们的挂图受到本校其他学科教师的好评,在科技活动中受到其他学校参观者的赞扬,被认为很具特色。

(二)课堂绘图练习。

主要是画简图,重点是中国轮廓图、河北省轮廓图及各大洲轮廓图,每节课必练,教师依次巡视,适当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举行的三年级各科基本功比赛中,学生们三笔两笔干净利索地将中国轮廓图展现在黑板上,博得广大师生的阵阵喝彩。

过硬的基本功训练,为他们以后讲课、板图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

经过两年的教学训练。

我们体会到训练要目的明确,增强计划性,训练过程要规范化、程序化,同时注意调动、启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地图的学习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主动地读图、析图和用图,就会逐步地掌握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在课下自觉、主动练绘
图,生活中多观察其他的平面图。

则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技能方面必将有较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