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智能会议管理系统

智能会议管理系统
• 引入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高系统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 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如远程会议和在线教育,拓展市场空间
产品升级方向
• 优化现有功能模块,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 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满足客户新需求
• 提高系统易用性和用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机遇
市场竞争格局
• 智能会议管理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参与竞争
DOCS SMART CREATE
智能会议管理系统方案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智能会议管理系统的背景及需求分析
当前会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会议组织效率低下
会议决策效果不佳
会议参与者满意度不高
• 繁琐的会议预约和审批流程
• 会议讨论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 会议环境嘈杂,影响参会者注意力
会议预约与审批流程
会议预约
• 支持多种会议类型和预约方式
• 提供会议预约提醒功能,减少人员缺席
• 支持会议预约修改和取消功能
会议审批
• 实现会议审批流程的自动化
• 支持多种审批方式和审批权限设置
• 提供审批结果通知功能,提高审批效率
实时会议监控与数据分析
会议实时监控
• 实现会议实时监控,提高会议组织效率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会议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
大数据在会议管理中的应用
•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会议参与者行为和需求
•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会议组织效率和决策效果
• 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会议资源分配和会议议程安排
智能会议管理系统的产品创新与升级方向
产品创新方向
• 开发新的会议管理功能模块,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OA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OA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OA系统需求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或产品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调查研究,以获取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要求。

在OA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用户需求分析OA系统的用户包括管理人员、部门主管、普通员工等,需求分析需要从不同用户角度进行,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管理人员可能更关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部门主管则更关注工作流程管理和团队协作功能,普通员工可能更关注日常办公的效率和方便性。

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和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

例如,OA系统应该包括员工管理、请假审批、任务分配、日程安排、公文管理、会议管理等基本功能,同时也应该具备可定制化和扩展性,以满足不同企业的特殊需求。

三、界面设计需求分析界面设计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设计出简洁、直观、易用的界面。

同时,界面还需要具备可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数据安全与权限管理需求分析OA系统中可能包含很多敏感信息,例如员工工资、客户信息等,因此在需求分析中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的问题。

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加密、用户身份验证、权限分级等功能,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五、性能需求分析六、系统可用性和易用性需求分析OA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能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因此,在需求分析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界面友好性、操作简单性、响应速度等方面的需求。

总结起来,OA系统的需求分析需要从用户需求、功能需求、界面设计、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性能需求以及系统可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通过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开发和设计OA系统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会议管理系统方案

会议管理系统方案

会议管理系统方案第1篇会议管理系统方案一、引言为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信息准确传达,规范会议管理流程,本方案针对会议管理系统进行设计。

本系统旨在实现会议预约、通知、签到、资料共享、反馈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满足企业、机构等在会议管理方面的需求。

二、系统目标1. 提高会议效率:通过会议管理系统,实现会议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会议组织成本,提高会议效率。

2. 优化会议流程:整合会议各个环节,实现会议全流程管理,简化会议组织工作,提升会议质量。

3. 保障信息安全:确保会议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信息泄露,保护企业和个人隐私。

4. 提升用户体验: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系统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实现对系统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分配、信息修改等功能,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易用性。

2. 会议预约:用户可在线预约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系统自动检查会议资源冲突,并给出合理建议。

3. 会议通知:系统自动生成会议通知,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给参会人员,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4. 会议签到:参会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会议签到,系统自动记录签到信息,便于会议组织者统计。

5. 会议资料共享:会议组织者可上传会议相关资料,参会人员可在线查看、下载,实现资料的无纸化共享。

6. 会议反馈:参会人员可对会议效果、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为会议改进提供参考。

7. 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自动收集会议数据,生成统计报表,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

四、系统架构1. 前端: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用户界面设计,确保系统兼容性和响应速度。

2. 后端:采用Java、Python等后端开发语言,构建稳定、高效的系统核心,实现业务逻辑处理。

3. 数据库:采用My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会议数据等,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4. 服务器:采用云服务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应对高并发访问需求。

会议管理系统及督查督办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管理系统及督查督办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管理系统及督查督办系统设计方案在当今的工作环境中,高效的会议管理和有力的督查督办对于组织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决策过程和确保任务的按时完成,设计一套完善的会议管理系统及督查督办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需求分析(一)会议管理方面1、会议安排与预订:能够方便地创建会议、选择会议室、设定会议时间,并能直观展示会议室的可用状态。

2、参会人员管理:准确记录参会人员信息,发送会议通知,实现参会人员的报名、请假等功能。

3、会议资料管理:支持上传、下载和共享会议相关的文档、资料,方便参会人员提前准备。

4、会议记录与纪要:能够实时记录会议内容,生成会议纪要,并确保纪要的准确与及时分发。

(二)督查督办方面1、任务分配与下达:明确任务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要求和完成期限。

2、进度跟踪与监控:实时了解任务的执行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

3、提醒与催办:对接近截止日期或逾期未完成的任务进行提醒和催办。

4、统计与分析: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二、系统设计目标1、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减少会议冲突和资源浪费。

2、加强对工作任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3、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4、提供数据分析支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系统架构设计(一)总体架构系统采用 B/S 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方便快捷。

前端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进行页面开发,后端采用主流的 Web 开发框架,如 Spring Boot,数据库选用 MySQL 或 SQL Server 等关系型数据库。

(二)功能模块设计1、会议管理模块会议预订子模块:提供会议室预订功能,包括会议室基本信息、设备配置、可预订时间等。

参会人员管理子模块:记录参会人员信息,发送通知,处理报名和请假。

会议资料管理子模块:实现会议资料的上传、下载、查看和权限控制。

会议记录与纪要子模块:支持实时记录会议内容,生成纪要并审批发布。

会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会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会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日期:2013/8/8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是发布版次:2.0日期:2013/8/8编号:变更记录签字确认目录1引言 (5)1.1编写目的 (5)1.2背景 (5)1.3范围 (5)1.4参考资料 (6)1.5术语与缩写解释 (6)1.6系统环境 (6)1.6.1操作系统 (6)1.6.2数据库 (6)1.6.3客户端 (6)2系统模块命名规范 (7)2.1概述 (7)3对象设计 (8)3.1系统类图结构(总体类图) (8)3.2关键类定义 (9)3.2.1信息管理(关系类图) (9)3.2.2预约管理(普通员工)(关系类图) (11)3.2.3会议管理(普通员工)(关系类图) (13)3.2.4人员管理(管理员)(关系类图) (15)3.2.5部门管理(管理员)(关系类图) (17)3.2.6职位管理(管理员)(关系类图) (19)3.2.7会议管理(管理员)(关系类图) (21)3.2.8设备管理(管理员)(关系类图) (24)3.2.9权限管理(管理员)(关系类图) (26)4模块汇总 (28)4.1模块汇总表 (28)4.2模块关系图 (29)5模块功能详细设计 (30)5.1信息管理模块 (30)5.1.1公告信息模块 (30)5.1.2个人信息模块 (30)5.1.3修改密码模块 (31)5.2预约管理模块 (32)5.2.1预约会议模块 (32)5.2.2会议查找模块 (33)5.2.3会议删除模块 (33)5.2.4会议修改模块 (34)5.3会议管理模块 (35)5.3.2查看已参加会议模块 (36)5.3.3下载已参加会议模块 (36)5.3.4提交会议文档模块 (37)5.4人员管理模块 (38)5.4.1人员增加模块 (38)5.4.2人员查找模块 (38)5.4.3人员删除模块 (39)5.4.4人员修改模块 (40)5.5部门管理模块 (41)5.5.1部门增加模块 (41)5.5.2部门查看模块 (42)5.5.3部门修改模块 (43)5.5.4部门删除模块 (43)5.6职位管理模块 (44)5.6.1职位增加模块 (44)5.6.2职位查找模块 (44)5.6.3职位删除模块 (45)5.6.4职位修改模块 (45)5.7会议室管理模块 (46)5.7.1会议室增加模块 (46)5.7.2会议室查找模块 (47)5.7.3会议室删除模块 (47)5.7.4会议室修改模块 (48)5.7.5会议记录下载模块 (49)5.7.6会议记录在线观看模块 (49)5.7.7会议记录删除模块 (50)5.8设备管理模块 (51)5.8.1设备增加模块 (51)5.8.2设备查找模块 (52)5.8.3设备修改模块 (53)5.8.4设备删除模块 (53)5.8.5会议室默认设备删除模块 (54)5.8.6设备分配模块 (55)5.8.7设备回收模块 (56)5.9权限管理模块 (57)5.9.1权限增加模块 (57)5.9.2权限查找模块 (58)5.9.3权限修改模块 (59)5.9.4权限删除模块 (59)5.9.5员工权限查看模块 (60)5.9.6员工权限修改模块 (61)5.10设计方法释义 (61)5.10.1BLLEmployee (61)5.10.3BLLDocument (63)5.10.4BLLAllot (63)5.10.5BLLMeeting (64)5.10.6BLLDepartment (65)5.10.7BLLJob (66)5.10.8BLLMeetingRoom (67)5.10.9BLLNeed (67)5.10.10BLLJoin (68)5.10.11BLLEqu_Room (69)5.10.12BLLEquipment (69)5.10.13EmployeeController (70)5.10.14DepartmentController (71)5.10.15MeetingRoomControler (71)5.10.16EquipmentController (72)5.10.17AllotControler (73)5.10.18PowControler (73)5.10.19AnnouncementControler (74)5.10.20MeetingControler (74)5.10.21JobControler (75)5.10.22LoginControler (76)1引言1.1 编写目的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明确说明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式,指导开发员进行编码。

OA需求分析范文

OA需求分析范文

OA需求分析范文OA系统需求分析一、引言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办公管理工具,旨在提高办公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改善办公环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OA系统来进行办公管理。

本文将对OA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二、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3)日程管理:系统应具有日程安排、提醒、会议预约等功能,帮助用户进行时间管理。

(5)流程审批:系统应具有审批流程定义、审批单填写、审批单处理等功能,帮助用户进行流程管理。

(6)报表统计:系统应具有各类报表的生成、导出、打印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

(7)权限管理:系统应具有用户权限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等功能,保证不同用户能够访问到合适的功能。

(8)系统设置:系统应具有系统参数设置、日志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性。

2.性能需求(1)稳定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崩溃或死机等情况。

(2)响应时间:系统应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用户在进行操作时,不会感到明显的等待。

(3)并发处理能力: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并发处理能力,能够容纳大量用户同时访问与操作。

(4)数据安全性:系统应具有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保护用户的数据不被未授权的人员访问、篡改或删除。

3.用户界面需求(1)界面友好:系统的界面应简洁明了,功能布局合理,用户能够迅速找到所需功能。

(2)易于操作:系统的交互方式应简单直观,用户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培训即可上手使用。

(3)界面美观:系统的界面应具有良好的美观性,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愉悦。

4.可维护性需求(1)模块化设计:系统应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各个模块之间低耦合高内聚,方便系统的维护与扩展。

(2)易于修改:系统的代码应易于修改,方便根据用户反馈或需求变更进行适当的调整。

(3)易于升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在后续的版本迭代中方便地进行升级。

智慧会议集成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会议集成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会议集成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会议集成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会议室内的各种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会议管理的系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智慧会议集成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需求分析1. 会议室设备管理:集成会议室内的音视频设备、投影仪、会议桌面等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方便会议参与者使用。

2. 会议议题管理:提供会议议题管理模块,包括议题安排、议题讨论、记录与汇总等功能,方便会议组织者和参与者管理会议议程。

3. 会议室预定管理:提供会议室预定功能,包括会议室查询、预定、取消预定等功能,方便公司内部员工进行会议室预定。

4. 会议室资源共享:提供会议室资源共享功能,方便跨部门、跨公司进行会议室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5. 会议纪要生成:提供自动生成会议纪要的功能,方便会议组织者和参与者快速获取会议内容和决策结果。

二、系统架构设计1. 硬件设备:集成音视频设备、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并实现与系统的接口适配。

同时,增加智能感知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实现会议室环境的智能调控。

2. 软件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前端展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存储层。

- 前端展示层:提供用户界面,包括会议室设备控制界面、会议议题管理界面、会议室预定界面等。

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进行设备控制、议题管理和会议室预定等操作。

- 业务处理层:负责处理用户的操作请求,包括设备控制请求的传输和执行、议题管理请求的处理和会议室预定请求的处理等。

同时,该层负责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对接,如与企业办公系统的接口对接,以实现会议室资源共享功能。

- 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和管理用户的操作数据、设备状态数据、会议议题数据、会议室预定数据等。

三、系统功能设计1. 会议室设备管理功能:- 远程控制和管理音视频设备、投影仪等设备。

- 实时监控设备工作状态,如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电量等。

- 提供设备故障报警功能,方便维护人员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会议系统是一种为了满足会议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根据客户需求,我们设计了以下功能模块:会议预定、会议管理、会议议题管理、会议签到、会议记录等。

二、系统总体设计1.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服务器端负责处理与数据库的交互和业务逻辑,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

2.技术选型服务器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Spring框架进行业务处理和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库采用MySQL进行数据存储;客户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界面开发。

3.系统安全性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以下措施:- 用户身份验证:用户在登录时需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 数据传输加密:通过使用SSL(安全套接字层)协议,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防止数据被恶意截获。

- 权限控制:对系统功能进行权限控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限的功能模块。

三、功能模块详述1.会议预定用户可以在系统中预定会议,需要提供会议主题、参会人员、会议时间等信息。

预定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发送会议邀请邮件给参会人员。

2.会议管理管理员可以对已预定的会议进行管理,包括会议取消、会议时间调整等操作。

3.会议议题管理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添加会议议题,并设定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系统会根据用户设定的优先级进行议题排序,并提醒用户完成相应的任务。

4.会议签到参会人员可以使用系统进行会议签到,系统会记录签到时间和签到人员的信息。

5.会议记录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会议记录,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议结果。

用户可以随时查阅会议记录。

四、界面设计在界面设计方面,我们注重用户体验和美观性,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保证操作的便捷性和一致性。

五、部署与运维1.部署服务器端采用云服务器进行部署,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数据库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运维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巡检和维护,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以应对意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需求分析是软件系统生存期中定义阶段的最后一个步骤。

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准确确定为解决问题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正式的文档准确地记录目标系统的需求。

该文档将最终交给软件具体的开发人员进行具体的开发。

1.2 背景
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饭卡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开发者:杜松
实现该软件的计算站:图书馆计算机中心
1.3 定义
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词组的原词组。

实体—联系图(E-R图):包含实体(即数据对象)、关系和属性。

作为用户与分析员之间有效交流的工具。

状态转换图: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的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

提供行为建模机制。

层次方框图: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

输入-处理-输出图(IPO图):方便描绘输入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1.4 参考资料
同可行性研究报告处
2.任务概述
2.1目标
主要开发目标是能够对饭卡信息进行查询和更新管理,且具有反映敏捷准确。

2.2用户的特点
由于系统的界面清晰、美观,操作简单、方便,所以操作人员只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即可。

管理员(维护人员)不需要任何数据库专业技能知识。

本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预期使用频度较高。

2.3假定和约束
系统的规模较小,适于Windows和操作系统,SQL数据库系统。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1)更准确的系统流程图
(2)更准确的数据流程图
-------------0层-------------
-------------1层-------------
-------------2层-------------
管理员通过对在校学生提供的简单信息与学生注册信息的比较,判断学生信息的一致性,确认信息后读取学生的其他信息,然后创建一个新的卡ID,卡储存学生和饭卡的信息,同时创建饭卡信息历史记录表用以记录饭卡的使用记录和修改记录,最后全部在饭卡信息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新纪录。

学生在存钱时,通过管理员的系统后台操作输入存款额,修改饭卡数据库的饭卡信息,完成存款操作,学生就可用饭卡进行消费。

消费过程中,刷卡服务员先在刷卡器中键入学生消费数额,学生刷卡,刷卡器显示器里显示卡ID,卡余额,刷卡器响应后,自动修改饭卡信息数据库中饭卡信息,消费完成。

学生申请查询饭卡使用信息,管理员登录饭卡管理系统,输入学生信息(条件),系统判断条件的合法性后执行查询操作。

系统从饭卡信息数据库中调出所查卡的信息,产生饭卡使用报表,学生可查询。

学生丢失饭卡时可申请挂失。

管理员校对挂失卡的ID和学生信息,系统判断学生简单信息的一致性,确认信息后饭卡转换为挂失状态,饭卡信息锁定,同时开始挂失计时。

饭卡管理系统会判断挂失时间,到时自动注销卡ID,同时注销饭卡信息数据库里面的饭卡信息,将注销信息回馈给持卡学生。

学生可以修改饭卡的信息。

登录饭卡信息管理系统后,输入饭卡ID 和密码,系统判断学生信息的一致性,确认信息后,学生通过输入旧密码,然后输入新密码两次后,确认修改是否成功。

密码更改成功后,饭卡信息数据库更新饭卡信息,学生饭卡信息修改完毕。

学生利用饭卡进行进出图书馆的身份认证。

学生只要在图书馆的刷卡器上刷饭卡,系统自动核对卡ID 并向图书馆数据库存储进出馆记录。

学生在进行借书还书操作时,饭卡放在刷卡器上不离开,系统核对学生身份,确认后系统后台显示学生借还书记录,然后修改借还书记录后显示修改后的结果,图书馆数据库修改借书记录,借还书成功,学生可拿卡离开。

-------------3层-------------
(3)IPO图
(4)状态变化图
冲钱,消费
(5)层图
(6)动态数据
动态数据包括程序运行时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具体是数据库的各个表的各个不同元组与属性值,就查阅信息。

数据库描述
本系统的实体有:学生信息、卡信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

卡信息和卡历史是一对多的。

E-R图如下:
(4)更准确的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
1学生信息:
学生学号 = [数字|字母]
卡ID = [数字|字母]
学生 = [汉字]
性别 = [男|女|null]
= [数字]
地址 = [汉字|数字|字母]
2 卡信息
卡ID = [数字|字母]
余额= [数字]
锁=[true|false]
3 卡历史
卡ID = [数字|字母]
时间=[时间格式]
款额=[数字]
操作=[存款|消费|其他]
数据元素的数据字典卡片:
学生信息
名字:学生信息别名:
描述:记录学生相关信息
定义:学生信息=学生学号+卡ID+学生+性别++地址
位置:数据库
卡信息
名字:卡信息别名:
描述:记录卡的信息
定义:卡信息 =卡ID+余额+锁
位置:数据库
卡历史信息
名字:卡历史信息别名:
描述:记录卡历史的信息
定义:客户信息=卡ID+时间+款额+操作
位置:数据库
学生信息库(
卡信息
卡历史
3.2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输入数据:查询最大查询围1年;卡ID合法性;客户信息合法性;
输出数据:余额以 213.12的形式最多小数点后两位,即到分为止显示。

(小于的部分不可能出现)
3.2.2时间特性要求
刷卡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
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
3.3故障处理要求
刷卡响应时间超过1秒后,自动提出警告。

要求重新刷卡。

查询超过5秒,要显示查询时间长的提示信息。

以免误认为死机。

当计算机突然死机、重启、断电时自动存储备份数据。

即便没有存上。

也有备份数据库,供恢复。

3.4其他专门要求
普通学生只能刷卡消费,系统管理员还可以进入管理员界面;刷卡服务员可以操作刷卡器。

界面清晰、美观,操作简单、方便。

所有数据存储在学校服务器端,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4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
a.中央电脑,要求容量大,CPU能够满足查询的。

b.刷卡器,要求读取ID敏捷,准确。

c.要求刷卡器与中央电脑连接。

通信量要满足查询精度和速度。

d. 刷卡器上的功能建,要求显示明确,意思表达精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