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分数与除法(1)导学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同点: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同。
不同点:①题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②题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总结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
①方法: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②关键: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习题,复习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对比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115页6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
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2.完成教材116页8题。
(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多收集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与除法(1)导学案

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1)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复习旧知,为探索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教师只作适当的说明引导。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也不知道如何将分数与除法互化。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互化。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的互化方法。
3.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互化方法。
3.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素材和道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课堂:“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探索和学习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分数和除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呈现分数 2/4,然后问学生:“这个分数可以表示为除法运算吗?如果能,怎么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2/4 可以表示为 2 ÷ 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
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7、教师: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1、试一试第一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二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教师和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X×÷=6÷X=6×X=27教学反思:〖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2】篇〗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课标》指出:1、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2、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表示方法之后,进一步深化对分数的理解,将分数与除法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对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互化的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讲解,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的示例等。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将其分成5份,然后问学生,这个苹果的每一份是苹果的几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个苹果分成20份,每一份又是苹果的几分之一?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第3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

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内容课本第 49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二的相关习题。
编写人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学习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学习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自读教材49页2遍,然后独立完成下面问题:1、5÷6=()()()÷12=1278÷()=()953=()÷()2、8角=()()元2分米=()()米【合作互助学习】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A,用除法计算:()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就是()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1) 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3、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展示引导学习】练习十二的1-6题【评价提升学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 9÷9 = 5÷16 =2、 块的意义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也可以看作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3、把4米长的铁条平均截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4、把2千克的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糖的( ),每份是( )千克。
5、 1吨钢板的 43 和3吨棉花的41哪个重? 为什么? 学案整理: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疑惑的问题是:43。
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除法导学案 (1)

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除法
导学案 (1)
导学目标:
1. 了解除法运算符号与定义;
2. 学会分数的除法运算;
3. 掌握分数的化简方法。
导学内容:
1. 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对两个数进行分配或分割。
我们用除法运算符号“÷” 表示除法,如:8 ÷ 4。
2. 分数的除法
分数的除法是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计算结果仍为分数。
例如,计算 3/4 ÷ 1/2 的结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先将除数的倒数作为被除数:3/4 ÷ 1/2 = 3/4 × 2/1 = 6/4;
- 再将结果化简:6/4 = 3/2。
3. 分数的化简方法
在分数的除法中,如果最终结果不是最简形式,我们可以化简它。
化简分数的方法是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将分子
与分母都除以最大公约数。
例如,对于分数6/4,最大公约数是2,所以化简后的分数为 3/2。
总结:
本次导学案中,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定义和符号,以及分数的除
法运算和化简方法。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涉及分数的数学问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能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圆形纸片、剪刀。
生:常规学具、圆形纸片、剪刀、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1、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3个1∕4是()。
(2)5个1∕7是()。
(3)7个1∕5是()。
(4) 5∕6是()个1∕6。
(5)4∕9是()个1∕9。
(6)9∕8是()个1∕8。
2、列式计算。
(1)把6块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谈话:同学们, 能写出1÷2=1∕2的同学你真是个乐学的小能手,你的预习任务一定完成的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4、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会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请大家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请大家带着目标,让我们愉快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吧!(一)自主学习例1请看例1主题情境图,认真读题,根据提示开始学习。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1、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得多少。
2、结果用分数怎样表示?(二)学习例2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你已经会分,那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请认真读题,列式,根据提示开始合作学习。
例2 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得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1)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
纸片代替月饼分一分,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3)讨论:哪种分法比较简单?
3.观察1÷3=1
3
个)和3
÷4=3
4
(个)这两个算式,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质疑: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3
4。
方法三先把2个月饼摞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再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
每人分得3小块,用分数表
示是3
4。
(3)比较得出,方法二比较简单。
3.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
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用字母表示为a
÷b=a
b
(b≠0)。
三、巩固提升。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50页“做
一做”第1、2题。
(巩固分数
与除法的关系)
2.完成教材第51页第1、
2、3、4题。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课堂
总结,布置作业。
(3分钟)
1.自由谈一谈本节课的
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1.自由谈收获。
2.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五、教学板书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